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伍鸣 《中国地名》2012,(8):55-55
一、城市规划与地名规划要有机结合城市规划的实施虽是一个渐进过程,但对城市发展未来的规划要求必须具有前瞻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城市规划呈现出明显的共同特点:一是在时间上要着眼于未来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蓝图,要具有明显的超前意识;二是在空间上要打破传统意义上局限于一城一池小范围的规划思路,要以城镇体系为框架,将经济发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中等开放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区变化给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同时,也给进一步提高地名机构的知名度,搞好地名管理带来了机遇。实践证明,搞好沿海中等开放城市的命名更名工作,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地名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的原则。 城市的建设规划方案,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蓝图。它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风貌和发展方向,而且也应揭示该城市的地名群体分布,结构及发展态势。因而,在规划城市时,地名机构也要对地名做群  相似文献   

3.
地名标准化与城市建设应保持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建设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工作。因为它涉及到社会、经济、地理、建筑艺术、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它具有区域性、预见性的特点。从人文地理角度看,城市规划活动的目的,是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协调。在文化景观上,是把自然和人文兼容并蓄。在当前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市场经济情势下,城市规划建设中经常伴有外资、合资、融资等多种投资方式的开发项目,来势迅猛,往往使规划和地名管理工作措手不及。这就使城市规划的预见性和城市地名标准化管理的超前性的重要特征日趋明显地表现出来。如果离开城市规划,修一条路起一个名,盖一栋…  相似文献   

4.
规划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是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对未来活动加以控制的行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特殊形式。城市建设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地名规划则是在城市建设规划的蓝图上对规划区域内的地名形成、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名管理和使用出现的种种混乱现象,可归咎于地名规划编制的缺位。地名规划是引导城市经营和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文化、技术集成的复合工作。长春市进行地名规划有助于加强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的地名管理,提高地名标准化的内在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对城市经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名是地名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人类对城市地理实体的客观反映。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中国城市兴起与发展的道路不尽一致。城市名称的命名方式既有时间上的不同又有空间上的差异。 一、中国城市地名的特征 城市地名是地名的区域表现,也是城市相互区别与联系的标志之一。城市地名既具有普通地名的特征,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风貌规划地名的产生及其意义《营口地名》杂志(1998年2月26日)一纪念营口建城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专刊中,发表了营口市建委李锦生、营口市地名办张金福和营口市建委范应连三位同志的论文《营口风貌规划地名初探》。风貌规划地名的提出,在我国尚属首例,这无疑在学术界又将掀起一股理论探讨、使之不断完善的热潮。近年来,在城建学科和城市规划部门提出了“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景观规划”等新思想。地名部门的张金福与城建部门的李锦生。范应连,将分属于城建和地名两个不同学科的成果进行磋商、渗透和结合,便为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8.
深圳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效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规划实施效能研究已开始由定性走向定量,引入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以深圳为案例从定性与定量角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效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调控效果显著:①城市规划对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控制与引导十分有效,使得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然保持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②城市规划对特区土地利用的调控效果较好,城市建设基本按照规划进行;而城市规划对特区外土地利用基本失控,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城市规划没有起到应有的调控作用。③城市规划管理对土地利用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审批用地挤占了大量耕地、园地、林地和水域等,引起了深圳各区域土地利用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实施的时空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实施评价是近年来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以整个规划范围为研究对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比规划实施结果和发展现状的一致性,属于时空静态的针对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价方法。但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都具有异质性,而且城市扩展同时受到市场力量和政府因素的影响,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政府主导的制度性因素,并不是制约城市扩展的唯一因素。本文提出了基于Logistic回归和GIS的时空动态的规划实施评价方法,其在考虑实施结果的同时更侧重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评估,考虑了城市扩展的框架下城市规划对空间控制的实施效果,并以北京市域1958、1973、1982、1992和2004年编制的五版城市总体规划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规划执行的时间跨度,将1947年至2008年分为5个时间阶段,分析各个阶段城市扩展的驱动因素,识别各版城市规划在不同阶段所起到的城市扩展促进作用。并以2004-2008年为例,以各个区(县)为子区域,探讨2004版总规在中心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实施效果的空间变化,识别总规在城市扩展中的空间异质性,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建国后北京市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远郊区县的规划作用效果明显高于近郊和中心地区。  相似文献   

10.
《地理研究》2004,23(5):i002-i00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规划中心”) ,是中国科学院系统目前惟一一个以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研究、设计、咨询为主 ,从事中国不同类型区域与城市发展及规划设计研究的非盈利性学术研究中心。  规划中心早先隶属的原中  相似文献   

11.
陈廷根 《热带地理》1997,17(4):341-346
本文以广东市为例,对在规划建设与管理现代化城市中,城市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地位的确立、城市规划经济及发展方向,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及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和深厚的地名文化。科学的地名规划不仅对城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凝聚一个城市、一个社区,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公众对城市或社区的文化归属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名规划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学问,需要在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巧妙构思和精心设计。2014年10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长松副教授新著——《城市地名规划:理论与实践》是地名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3.
孙峻岭 《地理研究》1995,14(2):106-106
首次从城市规划角度系统论述了电信规划的程序、方法.内容包括,信息论简介,世界电信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电信现状及发展对策,电信网及其结构;城市电信业务预测方法、局所规划、经济评价和新兴业务网的规划等.本文是在城市电信规划领域的初步尝试,具有一定的理论开拓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区域发展规划( 简写 R D P) 是区域生产力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总体部署。本文探讨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基本功能。认为 R D P 是编制中长期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是国土规划在新形势下的有效补充,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广域拓展;在区域发展中充当着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调控器的职能、区域 P R E D 之间矛盾聚合体与调节器的职能和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指挥棒的职能。  相似文献   

15.
浅谈地名规划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必要性赵连弟,谭绍玉地名规划没有城市建设规划做基础,那将是空中楼阁,城市建设规划没有地名,那将是盲人骑瞎马,地名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融为一体,将是实现地名标准化的必要途径,是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必...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地名办公室成立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首都地名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保证及时对新增地理实体命名,为城市管理、信息传递、群众生活提供了保障。但随着北京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各级、各类地区建设规划的制订、实施,地名管理部门若还停留于随着建设项目的竣工“及时”命名的水平,显然已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求地名命名实现超前服务,即制订与城市建设规划相同步的地名规划。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城市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从数量上、质量(结构、功能、水平)上均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现实需要相距甚远。未来十年是中国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城市应当走稳定、提高、发展的道路。因此应当有计划地设置城市,加快培育区域核心城市,促进新的城市空间组织的形成发展,积极引导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提高现有城市的设施和管理水平。城市地理学要加强微观的、各类城市的典型调查和深层研究,着力探索中国城市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的应用实践,努力进行学科理论和方法论总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民政部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的通知》和《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信阳城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在河南省民政厅的指导下,本着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科学规划的原则,在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开展后,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信阳市城市地名规划》的编制工作,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市地名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9.
国外防治城市病的规划应对思路与措施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病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出现的,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普遍存在的难题。城市规划和管理是防治城市病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病的主要表现为人口膨胀,城市不堪重负;城市人口贫困失业、居住条件恶劣;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社会冲突、犯罪活动、政治腐败现象加剧;城市无序蔓延,发展失控等方面。针对以上问题,国外从城市规划和管理层面出发,进行了很多的尝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通过借鉴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治理城市病的规划应对思路,对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有很好的启发,今后应更新城市发展理念,加强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权威性,重视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导,积极推进各项规划的协调与对接,缩短规划审批周期,严格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这些规划思路的落实,对于我国防治城市病,推进城市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经营是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经营的基础,而城市土地经营对城市规划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城市土地经营视角下,城市规划具有刚性与呆滞、体制和机制的约束等缺陷,而城市土地经营也由于经济利益冲动等原因对城市规划产生冲击.因此,作者哌认为,要实现两者的协调互动,应从革新城市土地经营理念、建设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城市土地经营模式等方面发展与完善城市土地经营.并且,应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经营的响应,主要响应路径包括强化社会公共政策理念、加强经济思维以及改革城市规划体制等,以此促进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经营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