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望谟县金鼎山滑坡的专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滑坡的形成机理,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且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调查研究表明该滑坡为降雨诱发的牵引式滑坡,其治理以抗滑支档结合地表排水为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歙县徽城镇紫阳村榨川组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分析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且提出了应急抢险治理方案,调查研究表明该滑坡为降雨诱发的牵引式滑坡,其治理以抗滑支档结合地表排水为主。  相似文献   

3.
结合许家湾滑坡灾害点的地质背景资料和现场勘察结果,从滑坡区的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特性、水文地质特征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滑坡成因机制。指出同向多层次结构的边坡类型、山高坡陡及地表水汇集走廊的地貌特征、发育多组密集节理的区域地质构造、软硬互层的地层岩性、土体的残余强度特性等是滑坡形成的内因;而人为削坡、强降雨和破坏植被营造水耕梯田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流水浸蚀,是滑坡形成的诱发空子。基于滑坡稳定性的定量计算,确定了采用抗滑挡土墙、格构式地梁和垫梁组成抗滑系统,并布置了由树枝笼渗沟构成的排水系统等工程治理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滑坡治理措施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安徽省舒城县刘院村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根据地质灾害调查、地质测绘、地质勘探等资料,对滑坡区域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滑坡区治理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滑坡群防治工程建设过程存在的局限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防治工程地质灾害特征,并提出了地质灾害的治理控制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在明确滑坡群地质形态特征与变形特征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治理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石头田滑坡为中型浅层推移式土质滑坡,采用地质测绘、钻探等工作手段,详细查明滑坡地质特征、滑坡基本特征,分析滑坡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为滑坡治理提供依据,确保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滑坡、崩塌、泥石流是广东省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此类地质灾害往往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存在一定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以某滑坡、崩塌群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通过研究分析该地灾隐患点的成因,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算,并对治理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类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倡导下,我国对于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滑坡地质灾害治工程主要目标放在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上,对于滑坡区域的生态修复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滑坡地质灾害形成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有效的隐患治理措施和生态修复技术方案,供广大地质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滑坡治理是个综合治理的过程,应根据滑坡类型、规模、稳定性,结合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类型及分布情况、施工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选用多种形式综合治理,目的是将各种整治措施组合成为最有效的工程措施,降低整治滑坡的工程造价。在各种滑坡的治理中,方形抗滑桩由于强大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使用最多,圆形抗滑桩使用较少。在特殊条件下,可以采用圆形桩的支护方式。通过在广东某个工程中的试验研究,发现圆形抗滑桩也能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丹巴县甲居滑坡复活机制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居滑坡为一个特大型堆积层古滑坡,因其位于四川省丹巴县甲居藏寨风景旅游区而广受关注.结合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从滑坡形态、坡体结构、地表变形破坏发育特征等方面人手,对该典型堆积层滑坡进行了分析论述.研究表明,滑坡形成演化历史较为复杂,是一个多级多层滑动形成的非连续复合变形体,其变形复活与滑坡岩土结构、河流侵蚀和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滑坡具有长期间歇性蠕滑变形特征,以局部滑移为主,难以产生整体性变形破坏,进而为滑坡下一步的监测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滑坡是广东省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此类地质灾害对滑坡体影响范围的群众、建筑物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以某典型特大型滑坡的治理设计实践,研究该滑坡的成因、类型,从安全、经济、施工等方面对治理方案选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该滑坡治理所采用的工程手段,供类似滑坡治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苏州绕城高速公路K19滑坡工程为例,对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特征、滑坡成因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受地形地貌和物质结构条件控制,受人为工程切坡和降雨诱发而形成的。最后,在确定影响滑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失稳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提出了进行滑坡防治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13.
滑坡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滑坡进行防治和治理,从而避免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介绍常见的滑坡治理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滑坡治理的方案,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滑坡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滑坡进行防治和治理,从而避免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介绍常见的滑坡治理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滑坡治理的方案,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结果,深入分析了东山岭滑坡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空间分布形态和变形破坏特征,探讨了东山岭滑坡的形成原因,并采用滑坡剩余推力传递法对东山岭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山岭一带高陡的山体斜坡地形和结构松散的厚层风化残坡积土是形成滑坡的内因,人工切坡和强降雨作用是东山岭滑坡活动的主要诱发因素。依据东山岭滑坡的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削坡卸荷和筑坝填土"的滑坡治理工程方案治理东山岭滑坡。  相似文献   

16.
戴敬儒  周泽平  吴昕 《山地学报》2005,23(6):709-713
通过对山丘区由于基本建设过程中人为处置不当引发的工程滑坡实例的分析,按滑坡成因将工程滑坡分为:场地选址不当、切脚开挖且放坡过陡、斜坡加载填土不当和环山渠渗漏降低土体抗滑力等5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滑坡灾害的防治对策和治理措施,并建议在山丘区工程滑坡治理中,优先选用预应力锚固桩。  相似文献   

17.
以镇胜高速公路晴隆县K85线路建设中所诱发新滑坡为例,分析了古滑坡体发育特征和新滑坡成因特点,表明了古滑坡的地质特殊类型对公路建设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晴隆古滑坡具有地貌隐蔽性、岩性复杂多样和对环境改变响应敏感等特征,复活的新滑坡是在古滑坡的基础上受公路施工切坡和降雨诱发而形成的.在确定影响滑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失稳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并根据古滑坡特殊地质条件,提出了进行分级开挖、逐级治理滑坡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了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边坡失稳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滑坡治理技术方案,内容有桩间板工程、连接梁工程、挡土墙施工、锚杆工程。最后结合真实案例,阐述了如何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民七组滑坡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案进行分析,探讨了新民七组滑坡的具体情况,结合这一情况分析了导致滑坡出现的具体原因,如地形地貌原因,地质岩性原因,含水岩组和富水性,最后总结了如何对灾害进行防治,同时对比两种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新民七组滑坡的治理工作提供一定帮助,为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滑坡治理是一个动态治理过程,由于影响滑坡安全因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滑坡的勘查、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本文分别针对滑坡的勘查、设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为滑坡治理工程常见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