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一个简化的气相色化学模式的基础上,比较了HybridQSSA,Sklarew三种计算方案求解非线性化学动力学方程组的差异,并引入误差分配和线性组合两种质量守恒技术,分析它们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案对有要烃类浓度的计算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其它气态物浓度有一定的影响,用QSSA和Slarew方案预测的结果更为相近,而采用Hybrid方案得到的气态物浓度的平衡时间略为提前,从计算效率来看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求解非线性大气化学动力学方程组的新算法,即预测/校正拟稳定近似法(PCQSSA)该方案集中了传统的QSSA方案和Hybrid方案的优点,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对于复杂的大气化学模式和区域污染模式较适用。  相似文献   

3.
杨修群  谢倩 《气象学报》1996,54(6):719-721
利用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异常模式的30a模拟结果,对模式ENSO的变化性及多重时间尺度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建立了一ENSO循环多重时间尺度过程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相似(Analog)模型,并提出了ENSO循环主周期形成的一种可能机制。指出:和观测事实类似,模式ENSO过程确实涉及到三种时间尺度,即3—4a主周期振荡(LF)、准两年振荡(QB)和年循环(AC);其中,QB过程是线性海气耦合系统的本征模态,年循环(AC)对其形成没有本质的影响;3—4a主周期振荡(LF)是一非线性系统的自激振荡现象,其形成是线性系统的本征模即QB过程通过非线性机制尤其是通过大气辐合反馈加热的“单向性”过程在QB的暖态产生的减频增幅所致;平均年循环(AC)虽然不能对ENSO循环形成有本质影响,但它可明显影响ENSO循环的具体振幅和位相,使得ENSO循环具有明显的不规则性并对季节循环具有明显的“锁相”特征;ENSO变化性确是LF、QB以及AC多重时间尺度相互作用形成的。本文提出的ENSO循环时间尺度选择机制不仅解释了主周期振荡的形成过程,而且也较好地解释了ENSO变化的谱,因此,这一机制更接近于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酸雨模拟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宗恺  王体健 《气象科学》2000,21(3):339-347
本文以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特征、降水化学特征和酸雨污染特征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在气污染和酸雨污染属于“煤烟型”,并将我国的大气了环境状况与世界其它一些国家作了比较分析。进一步利用我们发展的南京大学酸沉降模式系统(NJUADMS)模拟了中国地区的SO2地面浓度和硫沉降分布,并与实际观测浆和亚洲酸雨模式(RAINS-ASLA)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最后从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出发,论述了我国控制SO2污染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一个三维中尺度模式,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湿过程处理方案FPA和NCA模拟同一个洋面冷锋个例,以考察模拟结果对湿过程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两种方案的区别在于前一种使用了次网格湿对流参数化而后者没有。通过比较分别使用FPA和NCA方案所进行的模拟FPS和NCS,发现冷锋结构在两者间出现较大差异。从850 hPa等压面|Δθe|等值线图所显示的结构看,NCS中冷锋呈现为一长一短两条锋带,而FPS中冷锋仅呈现为一条锋带。在相应的冷锋横向垂直剖面中,NCS中存在两个相邻的锋面垂直环流,而FPS中只有一个。另外,NCS中对流不稳定的冷锋区出现垂直运动过分发展的现象,而FPS中不存在这个问题。通过与卫星云图比较,我们注意到,NCS中尽管出现了垂直运动过分发展的现象,但相对于FPS而言,其模拟的冷锋结构与实际较为接近,成功地模拟出云图上显示的双冷锋结构。NCS中垂直运动过分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模式中采用的静力平衡近似。FPS中次网格对流参数化方案的使用,通过减少甚至消除对流不稳定度,一方面使垂直运动的过分发展倾向受到约束,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在对流不稳定层结下的锋区环境中本应出现的中尺度结构失去了形成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利用IAPGCM25年的积分结果,系统分析了模式的1、7月月平均气候,并与观测资料、OSUGCM和其它大气环流模式的模拟结果作了比较,所比较的变量包括大气基本变量即海平面气压、表面气温和降水以及与流场、加热场和水汽场有关的诸多变量。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出各种大气变量的分布特征,大多数变量的模拟结果要优于OSUGCM,从而证实模式对1、7月月平均气候有较好的模拟能力,特别是由于IAPGCM与OSUGCM两模式物理过程十分相似,这一结果还进一步证实了IAPGCM动力框架和计算方案的优良性能。模拟的主要误差包括南极槽偏浅、冰雪区表面气温偏高以及主要降雨区雨量偏大等,同时还分析了模拟误差的可能原因,提出了改进模式的一些设想。此外,计算并比较分析了模式中动量、感热和水汽的经向输送。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由Kessler和Sundqvist分别提出的关于云和降水形成的两种参数化方案,通过模拟不同的大气状况,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为此,采用了一个简单的一维数值模式。对两种方案中参数变化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相同情况下并选择适当的参数值,两种方案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将计算结果同已有的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比较简单的Sundqvist方案适宜用在数值预报模式中。  相似文献   

8.
海盐气溶胶影响酸碱气体及无机盐气溶胶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力学平衡模式ISORROPIA及与之耦合的气相化学模式,通过两类敏感性试验,探讨了海盐气溶胶、相对湿度、温度对3种无机盐(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包括液态和固态)和3种酸碱气体(氨气、气态硝酸、氯化氢)浓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海盐气溶胶浓度对热力学平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盐浓度相对较低、相对湿度达到0.4~0.5以上、温度在-10~15℃之间时对各物种的平衡浓度影响比较显著。温度升高抑制硝酸盐、铵盐的生成,同时引起气态硝酸、氨气和氯化氢浓度的增加。而湿度升高时对硝酸盐、铵盐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反而造成气态硝酸、氨气和氯化氢浓度的降低。海盐气溶胶、相对湿度及温度的变化对硫酸盐气溶胶没有影响。在热力学平衡中如果考虑海盐气溶胶(主要成分NaGl)的作用会使得硝酸盐气溶胶、氨气浓度增加,而硝酸气体、铵盐气溶胶浓度减小,其中硝酸盐和气态硝酸的改变最为明显。由于海盐气溶胶和硫酸、硝酸的反应,产生了氯化氢气体,造成海盐气溶胶的氯亏损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验气溶胶样品、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三个方面对以往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归纳总结出适合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的非均相吸附系数γ的参考值, 并利用区域大气化学模式, 模拟研究了非均相吸附系数γ的不确定性对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非均相化学过程的影响。为了研究非均相反应对γ的敏感性, 针对其中四种物质(HNO3、N2O5、O3和SO2) 的γ上限值和下限值, 分别进行了T-up (上限值) 和T-low(下限值)两个敏感实验; 针对相对湿度对HNO3和N2O5非均相吸附系数的影响进行了T-rh敏感实验。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模式可以比较好地反映气态物质、气溶胶浓度的演变过程和非均相反应过程。考虑非均相反应后模拟的硫酸盐和硝酸盐浓度与观测值更接近一些。采用γ参考值的模拟结果总体上比采用γ上限值和γ下限值更合理, 把γ系数作为相对湿度的函数来处理比作为常数处理更合理。沙尘气溶胶通过非均相化学反应, 可以使模拟区域内SO2、NOx和O3的平均浓度下降, 使硫酸盐和硝酸盐颗粒物浓度增加, 采用γ参考值计算得到3 km以下的上述物质的变化率分别为-3.44%、-5.92%、-1.75%、5.22%和23.25%, 显示沙尘表面非均相化学反应对大气化学成分特别是气溶胶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γ取值对上述物质变化率有一定影响, 其中对硝酸盐和臭氧的影响较大, T-up和T-low 模拟结果之间可以相差13.4%和10.1%。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采用4种边界层方案(YSU,BL,MYJ和MYN3)模拟2015年全年天津地区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演变趋势,分析不同边界层方案对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模拟和预报的影响,并构建多种边界层方案的集合预报产品,以期提高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大气化学模式的4种边界层方案在空气质量模拟中均有较好的适用性,PM2.5模拟值与观测值相关系数达到0.76左右,晴空和大风天气BL方案表现较优,阴天和小风天气YSU和MYJ方案表现优于其他两种方案,综合所有过程没有任何单一方案具有显著优势。基于上述原因,该文开展多种边界层方案的天津空气质量集合预报试验,经过对2015年全年模拟值分析,多边界层方案和多气溶胶机制扰动的集合预报可以减小PM2.5质量浓度预报的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降低重污染天气预报的漏报率,提升空气质量等级预报能力,在计算资源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是一种可以提升数值模式PM2.5质量浓度预报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Using the “lumped mechanism” and “counting species” methods, we developed a condensed gas-phase chemical model based on a simplified one. The modified quasi-steady-state approximation (QSSA) scheme and the error redistribution mass conservation technique are adopted to solve the atmospheric chemistry ki-netic equ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densed model can well simulat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of gas species such as SO2, NOx, O3, H2O2 and conversion rates of SO2 and NOx, transformation to H2SO4 and HNO3. Thes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from the simplified model, The conversion rates of SO2 and NOx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s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re computed, and the results can be directly applied to regional acid deposi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2.
    
Using the “lumped mechanism” and “counting species” methods, we developed a condensed gas-phase chemical model based on a simplified one. The modified quasi-steady-state approximation (QSSA) scheme and the error redistribution mass conservation technique are adopted to solve the atmospheric chemistry kinetic equ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densed model can well simulat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of gas species such as SO2, NOX, O3, H2O2 and conversion rates of SO2 and NOX transformation to H2SO4 and HNO3. Thes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from the simplified model. The conversion rates of SO2 and NOX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s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re computed, and the results can be directly applied to regional acid deposi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3.
复杂地形上气象场对空气质量数值模拟 结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WRF模式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ACM2)产生的气象场分别驱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兰州市西固区冬季2005年1月27日至2月2日期间SO2和NO2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同期监测的污染物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输出的气象场驱动CMAQ模式所模拟的SO2和NO2浓度均可以反映出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CMAQ模式具有模拟复杂下垫面高分辨率污染物输送特征的能力;WRF模式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选为局地与非局地闭合方案(ACM2)时,模拟的气象场驱动CMAQ模式得到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最优,这主要是由于ACM2的湍流输送机制较为合理,模拟的边界层低层气象场更接近实际,从而可以较好地模拟污染物的输送特征;当CMAQ模式的垂直混合方案与WRF模式的湍流输送方案一致时(均采用ACM2方案),模式间的兼容性好.  相似文献   

14.
A new multi-trajectory highly vectorizable Gear chemical-transport model is discussed and tested against measurements from 25 sites in Europe for a two-week summer period. The simul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measurement data and with results of a Quasi-Steady-State Approximation (QSSA) based Lagrangian model using the EMEP mechanism.The model is developed from the Lagrangian EMEP model. The Region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Mechanism (RACM) is used as the models chemical mechanism. To solve the stiff chemical rate equations, a sparse-matrix highly vectorizable Gear algorithm is used.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used to run the model are obtained from the HIgh Resolution Limited Area Model (HIRLAM).The vectorized Gear based model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solution for the chemistry compared with the QSSA based mode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odels are explained by alternative approaches of the chemical modules employed in the model: a Gear algorithm versus a QSSA solver, photolysis rate parameters in RACM are calculated from a radiation transfer code versus parameterized photolysis rate parameters used in the Lagrangian EMEP model, the RACM versus the EMEP atmospheric chemical mechanisms and two methods of aggregating the emission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Photolysis rate parameters calculated from radiation codes (which are more accurate than simple parameterizations) and the Gear algorithm (which is a benchmark solver compared with the QSSA solver) are recommended for atmospheric chemistry modeling because of the high sensitivity of ozone concentrations to the chemical reaction scheme and to the photolysis rates (Stockwell and Goliff, 2004).  相似文献   

15.
泽当、景洪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军  朱彬  李子华 《气象学报》2001,59(6):795-802
利用 1 997~ 1 999年在西藏泽当、云南景洪观测地飞得到的大气气溶胶资料 ,分析了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包括质量浓度、数浓度、光学吸收系数和化学组成 ,初步讨论了有关的影响因子 ,并同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大气气溶胶粒子在以上两地以及与其它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大气化学动力学方程组数值解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化学模式中描述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是一组高度耦合、刚性、非线性的常微分方程组,高效精确的计算方法在空气质量模拟预测、气候化学相互作用研究中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求解此类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ODEs)的七种常见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QSSA、MQSSA、HYBRID、MHYBRID、LSODE、GongCho以及TWOSTEP方法,并基于同一反应机理进行24 h的数值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的讨论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就计算效率而言,QSSA方法最为省时。就计算精度而言,LSODE方法最优。若综合考虑计算精度和效率,HYBRID、MHY-BRID是比较适中的数值解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数值积分过程中截断误差和舍入误差的分离方法和理论,解析地给出某些数值计算方法的理论截断误差,并以此来分离计算结果中的误差.然后引入参考解的办法,用来分离更为一般的微分方程求解过程中的截断误差和舍入误差.以参考解算法为基础,对一个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采用理论截断误差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  相似文献   

18.
利用ACTIVE(aerosol and chemical transport in tropical convection)试验资料,取2006年1月20日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岛附近发生的一次飑线强对流天气的AE17航次和2006年1月27日无对流天气的AE21航次飞行路径中的探测资料,对澳大利亚达尔文地区夏季风盛行期间发生的有无强对流发生时O3和CO浓度垂直分布变化进行对比,考察强对流性天气发生对O3和CO浓度垂直输送作用。深对流云内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将O3和CO等化学气体携带输送至对流层上部并在对流层顶堆积,从而在对流层上部产生浓度峰值。当有强对流发生,飞机进入对流云上层时,O3浓度和CO浓度升高,O3和CO浓度变率增大,在对流层上部浓度出现峰值;当飞机飞出对流云时,O3和CO浓度相对较低,在对流云外出现谷值。在无对流发生的条件下O3和CO浓度相对较小,浓度变率也较小,无峰值产生。分析表明:O3和CO浓度分布不仅与强对流的垂直输送作用关系密切,且与气象要素垂直和水平分布以及动力输送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