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高密度电法对毕威高速公路某段路基和边坡的勘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查明工区内包括断层、岩溶、滑坡等不良地质体,为工程的进一步施工和治理提供了准确的地质资料。高密度电法野外作业时间短,采集的数据信息量大,数据处理结果以图像形式表现直观,易于解释,是工程地质灾害勘察中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园区内以崩塌、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文章论述了园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及影响因素,并对园区内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成因探讨,对园区环境地质条件分析后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运用SNS(Safety Netting System)柔性拦石网防护施工技术及抗滑桩加固法治理危岩体及滑坡体.  相似文献   

3.
对三峡归州老城滑坡的区域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特征作了介绍,分析了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并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当库水位上升到156 m以上,该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上针对该滑坡设计了两套治理方案,支挡方案1:抗滑桩(一排) 截排水沟,支挡方案2:抗滑桩(两排) 截排水沟,并从这两套方案的工程投资、施工条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治理后的工程可靠性等方面综合比较,最终确定方案1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甘肃舟曲江顶崖滑坡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土石混合体滑坡是一类受工程地质条件、降水或地震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滑坡类型,研究其滑坡成因及治理方法对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例,通过历史资料调研和现场地质勘察、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该滑坡的成因和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结果表明:该滑坡的地形地貌、松散的岩土体是引发滑坡的内在因素,而连续降雨以及江水对滑坡前缘冲刷是滑坡失稳的外在因素。在对滑坡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抗滑桩护壁结构、率先应用装配式框架支护,结合坡面裂缝整治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住了该滑坡的变形。该滑坡的综合治理措施可为类似的高大边坡工程以及大型土石混合体滑坡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在贵州岩溶山区边坡及滑坡出现的数量越来越多,治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用一种经济、施工简便的方法解决贵州岩溶山区滑坡治理问题,成为贵州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化学灌浆法在贵州某高速公路滑坡治理中的运用进行试验探索,解决了地层能否灌浆处理;地层灌浆处理时,需要何种浆液材料;采用多大的压力,灌入多少浆液等问题。并在工程治理中选取75个孔做灌浆试验。根据试验确定了灌浆扩散半径、孔距、排距等参数。通过探井开挖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声波波速测试等检测方法进行灌浆治理效果的检测评价,从检测结论可知,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为了比较其经济性,还作了3种滑坡治理方案的经济技术对比。从对比结果可知,化学灌浆技术具有很强的经济优势。因此,该技术在岩溶山区的滑坡治理中有很好的适用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家铭  林峰  路为  刘俊  李宗长 《岩土力学》2006,27(Z2):413-416
通过对朝阳坡滑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在室内外试验及破坏形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滑坡滑动的成因。分析表明,特定的地形、地质条件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对该滑坡现有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滑坡进行整坡、削坡减载、分级支挡、局部反压、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潭村滑坡位于湖北巴东县水布垭镇南潭村,是发育于原斜坡表层及部分浅层风化基岩中的沿岩土接触面或软弱结构面发生滑移的岩土混合质滑坡。本文结合南潭村滑坡的地质环境资料和现场勘察结果,介绍了滑坡的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和变形特征,从地质条件、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滑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并采用剩余推力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通过对滑坡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排水系统、减载反压、改变种植方式和变形监测等综合防治建议,为滑坡灾害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某复杂滑坡为典型工程案例,结合现场变形调查、工程地质调绘及补充深孔位移监测情况,对其进行分级、分层、分区,剖析其滑坡特征、产生滑坡的原因,认为地质环境、工程活动、降雨、地下水综合作用导致了边坡滑坡,最后针对该滑坡的特点及成因,提出分期、分区域治理,据此提出了竖向钢花管群桩+斜向预应力锚索冠梁的加固处治技术方案,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滑坡的处治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宁国市中溪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宁国市中溪滑坡是因工程切坡挖方而引起的大型滑坡。文章阐述了中溪滑坡的环境地质条件,重点讨论了该滑坡的地质特征、岩体结构、形成条件及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分析了岩土的工程性质,计算了边坡的稳定性,最后对该滑坡的治理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隧道洞口滑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伟  焦玉勇  郭小红 《岩土力学》2008,29(Z1):311-314
受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公路隧道洞口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洞口滑坡。综合连霍国道主干线宝鸡天水高速公路码头隧道洞口滑坡的形成特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该洞口滑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变形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得到了滑面位置,提出了加固治理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闫清华 《地质与勘探》2021,57(5):1107-1116
岩溶是某垃圾焚烧环保发电站场场址勘察的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了查明岩溶和破碎带的分布情况,本文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来探测能引起低阻异常的岩溶等地质体。在调查该区地层和溶洞的类型、分布及电性特征的基础上,利用RES2Dmod建立包含不同规模和埋深的低阻溶洞或破碎带模型,通过对比模型的温纳、偶极和微分三种装置类型的正反演结果,在本地区选用分辨率和稳定性高的温纳装置进行高密度勘测。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查明了两个落水洞的埋深和分布情况,推测了4个疑似溶洞和破碎带,部分与后期验证钻孔吻合。利用合适的装置类型进行高密度探测可以查明充水充泥低阻溶洞的规模及分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场址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12.
Mountain landslide has been an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 and occurs frequently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karst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The data of karst mountain landslide a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which occurred in the period of 1940–2002. The collection includes 321 events in the karst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landslides may be classified as two types, namely natural mountain landslides (287 events) and the other in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34 ev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atural mountain landslide causes especially high damage and is still the main type of natural hazard in the study area owing to the extremely fragile karst geolog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岩溶山区地质环境复杂且脆弱,重特大崩滑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如果对岩溶山区的地质环境认知不准,将直接导致对灾害识别能力不足。文章围绕岩溶山区裸露型岩溶陡崖、复合岩组型斜坡以及非裸露型岩溶斜坡3类基本易滑地质结构差异,探讨多源数据条件下更具适用性的识别探测方法。对于空间影响面积小的厚层岩溶陡崖结构,星-地组合识别方法更加适用,基于GNSS的识别探测方式可在获得动态变形趋势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失稳模式进行初步预判,同时可对InSAR解译的地表位移进行矢量化校正,有利于提高对具有相同或相近SAR数据条件地区的灾害识别程度。对于具有较大空间影响面积的斜坡区域,可优先选用基于InSAR的遥感技术来获取地表变形结果,对于有致灾风险的大变形区还可结合易滑地质结构及外部影响因素对其可能失稳模式进行预判或反演分析。任何灾害识别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在实践中可根据不同地质结构特征与灾害类型特点,通过多源、多维度监测来构建综合识别体系,探索更具适用性的识别探测与数据分析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高速公路G56杭州至瑞丽公路宣威-曲靖段前期选线研究中,以日本ALOS卫星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对其进行遥感数据处理。依据遥感解译结果,结合野外调查验证资料,对宣威-曲靖段进行了工程地质区划分与评价,确定地质灾害较易发区:滑坡区、地表岩溶塌陷区、隐伏岩溶区、煤矿采空塌陷区;依据公路工程评价因素,将工程区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区、9个工程地质亚区。通过对线路走廊带及主要工点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对工程设计推荐线与三段局部比较线(C、D、E)方案进行优选,最终确定了在推存线方案中可考虑采用C、E局部方案的理想线路。  相似文献   

15.
岩溶山区特殊的地质结构导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社会损失。研究岩溶山区崩滑灾害特征,建立相应的变形破坏地质模式,对于岩溶山区崩滑灾害风险防控与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指导价值。文章以典型地质灾害形成演化过程为例,在系统地分析研究区典型崩滑灾害地质背景、影响因素、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山区崩滑灾害变形破坏地质模式,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影响崩滑成灾基本因素(崩滑灾害体势能、岩溶结构面、岩组结构、斜坡地貌和斜坡结构)、影响因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活动、地震、降雨)和变形运动特征(运动形式和变形机制)三个方面,据此建立了岩溶山区崩滑灾害地质分类指标体系。(2)结合研究区特征对模型体系里面的每个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崩滑灾害的发生是各个要素相互组合、相互作用的结果。(3)总结了研究区内5种典型崩滑地质模式:高势能反倾降雨型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模型、高势能斜倾视向采矿型高速远程崩滑灾害模型、超高势能横向陡倾地震型高速远程滑坡、高势能采矿型高速崩塌—碎屑流模型、低势能差异风化崩塌模型。为后续开展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稳定性计算和变形破坏预测等工作奠定基础。下一步将更加深入全面地建立研究区的崩滑灾害模式,并进行崩滑灾害的危险性分级工作。   相似文献   

16.
桂林园林园艺博览园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和路基不均匀沉降。根据不同灾种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力大小,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制定评判标准。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隶属度函数对建设项目场地进行评估,并通过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从而建立区域地质危险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月5日下午15时许,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山体发生了大规模的崩滑,约500万m3被结构面切割成积木块状的灰岩山体,沿缓倾页岩软弱夹层发生整体滑动。高速运动的滑体物质在堵塞前部宽约200m,深约50m的铁匠沟沟谷后,形成平均厚约30m,纵向长度约2200m的堆积区,掩埋了12户民房和正在开采铁矿的矿井入口,造成10人死亡,64人失踪,8人受伤,成为近年来少有的一次崩滑灾难性事件。本文在对灾害现场进行大量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三维激光扫描等综合手段,对鸡尾山崩滑体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灾害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鸡尾山山体垮塌是在不利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并受到长期重力、岩溶等作用和采矿活动的影响,因前部起阻挡作用的关键块体被剪断突破而导致的一起大型山体崩滑事件。深入研究鸡尾山崩滑体的形成条件和成灾机理,对我国西南地区存在与鸡尾山崩滑体类似地质条件的灾害隐患点的减灾防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广西自然、社会经济、垃圾组成等具体情况和垃圾处理的技术经济性比较,结合国内外垃圾处理技术进展,广西绝大部分城镇生活垃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适宜选择卫生填埋,但广西地质作用复杂,岩溶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较为频繁,易引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选址需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并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勘察。  相似文献   

19.
广西平果铝厂平南赤泥堆场的岩溶渗漏研究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治理广西平果铝矿氧化铝厂赤泥堆场的岩溶渗漏的环境问题,阐述了堆场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与规律及岩溶渗漏的途径与方向。对岩溶渗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了评价,并提出了岩溶渗漏的防治措施。研究认为,赤泥堆场的岩溶渗漏治理措施是切实可行的,治理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20.
覃政教 《中国岩溶》2005,24(4):338-343
岩溶地区工程建筑地基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存在土洞、软土等工程隐患。常规工程勘察手段,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一一查清这些隐患的分布特征。地面物探是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工程辅助勘探方法。但物探方法有多种,在选用时,必须根据场地条件、探测目标、方法性能及工作成本等来综合考虑,选择适用的方法(或方法组合) ,才有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探测效果。桂林某花园综合楼地基主要以红粘土为主,软土、土洞发育,红粘土之下,桂林组灰岩表面起伏强烈,溶洞发育。根据场地地质特征及基坑开挖特点,本勘察采取浅层地震折射、反射波法,并配合高密度电阻率测量,较好地查明了场地软土和土洞的分布位置,为综合楼的地基处理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