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鲁番盆地降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也是全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在全世界也是最干旱少雨的地区之一。可是至今为止,人们对这一地区的降水分布和降水特征认识尚不够清楚。本文从讨论盆地降水的分布规律)入手,分析了盆地的干旱少雨特征,以及形成少雨中心的地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坎儿井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进行自流灌溉的一种暗渠。它曾广泛分布于新疆的天山南北坡,昆仑山北坡和帕米尔高原下的许多地区,在陕西和甘肃也有少量分布;目前主要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尤以吐鲁番盆地最为集中,约占全疆坎儿井总数的60~70%。此外,南疆的库车、皮山和北疆的奇台、木垒等地也有为数不多的坎儿井。  相似文献   

3.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天山山脉东部的一个山间盆地。东西长245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总面积为50,147平方公里。盆地包括吐鲁番、都善、托克逊三个县。吐鲁番盆地不仅是我国最低的地方,也是我国最热的地方。一、“火洲”的干热气候我国南京、武汉、重庆素有三大“火炉”之称。据记载,南京、武汉、重庆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2.2℃-33.5℃;南京极端最高气温40.7℃,武汉39.4℃,重庆42.2℃。  相似文献   

4.
古土壤作为地质时期或历史时期自然景观的产物,是古环境和古气候的一种良好记录,通过对吐鲁番盆地和柴窝堡盆地内保存的古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化学性质,结合气候变化,认为在更新世间冰期或暖期时,天山东段干旱山间盆地的气候同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差别较现代小。盆地内发育的古土壤类型类似于现代的褐土型。古土壤的发育可能同间冰期印度洋季风的增强和增厚有关。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盆地绿洲环境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吐鲁番盆地自然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依据绿洲环境的独特性,用GIS方法对吐鲁番绿洲地区进行了环境区划,并从这一典型研究中,对绿洲环境区划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评述了吐鲁番盆地农业气候资源状况,着重分析和探讨这种特殊气候对长绒棉、葡萄和瓜果等经济作物的影响。提出了吐鲁番盆地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庞冉  王文 《干旱区地理》2020,43(5):1242-1252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以地形特殊的吐鲁番盆 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气象站点数据、再分析气象格点数据以及 MODIS 卫星遥感植被指数,采用 趋势检验、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了该地区 2001—2017 年间的植被变化及其与水热组 合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吐鲁番盆地降水量整体没有显著变化,但北部山区降水增长较 多,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盆地底部中心区域增温较大。(2)全区域植被指数(NDVI)总 体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山区及中心区域 NDVI 增长率较大。(3)受水汽来源和日照时长的影响,吐鲁 番盆地周边山区高程 3 000 m 左右 NDVI 值最高,山区植被最好的坡向是西北坡。(4)吐鲁番盆地水 热组合复杂,水分条件是大部分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降水与 NDVI 有较好的正相关,在 山区和荒漠区热量增加不利于植被生长,但中心区域受地下水和人类活动影响,水分的供给相对 稳定,热量增加利于植被生长。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绿洲经济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傅小锋 《地理研究》1996,15(4):74-81
吐鲁番盆地为我国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其地形封闭,气候极为干旱,有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制约着绿洲的生存与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盆地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过程及盆地经济发展进程,阐述了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盆地今后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盆地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永兴 《中国沙漠》2000,20(2):207-212
目前全球和大尺度区域的气候变化研究成果较多,而中小尺度区域的研究,由于资料的缺乏及模拟模型精度不够等原因,进展较慢。吐鲁番盆地是极端干旱的山间盆地,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文收集了有关新疆东部气候变化的历史、树轮、仪器测量等资料,对吐鲁番盆地气候变化的历史及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可能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曲耀光 《中国沙漠》2010,30(5):1239-1244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以西,新疆天山以南,吐鲁番盆地以东,阿尔金山以北的新疆东部地区,向东可延伸到甘肃敦煌西部,是我国极干旱沙漠地区之一.由于其身居内陆中心,距海很远,润气流难以到达,年降水量不足10 mm,干燥度高达29~60,植被稀疏,沙丘全系流沙.与我国境内其他沙漠多覆盖在古河流冲积或河湖平原不同的是,大部分沙丘覆盖在海拔1 250~2 000 m的阿尔金山北坡石质山地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方一次强沙尘暴爆发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发展的耦合了沙尘模块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发生在中国北方2006年4月9~11日期间的一次强沙尘暴的爆发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与实际观测相比,RegCM3成功地模拟出了本次沙尘暴爆发区域、天气形势及相应的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分布。4月9日6时,沙尘暴首先爆发于塔里木和吐鲁番盆地。受蒙古气旋的影响,24 h后甘肃中部及内蒙古西部地区也开始爆发沙尘暴。源区地面起沙率大于3 mg·m-2·s-1,单位面积上的沙尘载荷量高于3 000 mg/m2。对流层中低层沙尘主要向东输送,可影响我国华北绝大部分地区,本次沙尘暴过程造成中国北方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下降。模拟的AOD分布特征与地面起沙率和载荷量分布特征相对应,并与TOMS 卫星观测的气溶胶指数(AI)的区域和中心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OD分布由西向东呈递减的趋势,且有两个大于2的高值中心,一个位于新疆塔里木、吐鲁番盆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另一个位于河西走廊和内蒙古交界地区。对比他人研究结果,RegCM3对沙尘的起沙、传输等过程以及AOD的时空分布模拟合理。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及其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具有叠加性质的吐鲁番中,新生代断隐盆 地中,新构造运动的形迹与地貌显示。指出晚第三纪以来周边山地与盆地底部巨大的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乃是深隐盆地形成的关键;盆地中新构造运动形迹十分明显,地貌表现普遍而突出。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吐哈盆地2011-2015年逐时FY-2E静止气象卫星红外云图资料,吐鲁番市1976-2015年5个国家气象站和2013-2015年26个区域气象站降水资料,采用卫星资料反演和统计分析方法,首次定义TK(地面气温与云顶亮温的差值)来规避地面辐射对卫星接收辐射的影响,分析吐鲁番盆地各级别TBB(-10~-20℃、-20~-30℃、-30~-40℃、-40~-50℃)云的分布状况及其与降水的关系、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TBB各级别云覆盖度与海拔高度显著正相关,云量从盆地平原区向山区递增;TK的月变化同月降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TK正值时段4~8月与盆地汛期相对应,TK极大值对应月降水量最大的6月;降水与海拔高度显著正相关,降水先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多,1 400~1 900 m区域是降水量和降水垂直变率最大的区域,之后降水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与秋季,6月降水最多(占3~4成);降水集中出现在白天,平原地区集中在早晨至中午,山区集中在下午至傍晚。综合分析得出吐鲁番盆地人工增水作业区域、作业月份、作业"时间窗"选择的参考依据,其中最佳作业区域在1 400~1 900 m,最佳作业月份为6月,最佳作业"时间窗"为上午的06~10时与下午的14~18时。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盆地的大降水具有降水时间短、强度大、范围小,雨量集中等特点,它的发生机制是在高空低槽控制的有利天气形势下,地面动力辐合作用和热力作用触发了大气中的潜在不稳定结构,使得大气有效位能大量释放,形成强烈的对流;同时,有充沛的水汽输入盆地,在有利地形条件下,产生强对流暴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天池考察,并采集坝体上下层的堆积物,与山崩,滑坡,冰碛,泥石流,雪崩崖麓堆积物进行比较,就天池地区的自然环境,天池成因争论的实质和天池坝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兰坪—思茅盆地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钾盆地。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该地区的地质概况。对兰坪—思茅盆地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进行了阐述和讨论,认为该盆地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以残存古海水为主,并有陆源水体的补给。盆地内的富钾火山凝灰岩、古盐和风化盐也可能为该盆地钾盐矿床提供物源,至于深部地下卤水是否提供物源还需更深入的研究论证。兰坪—思茅盆地钾盐矿床成矿物源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17.
吐鲁番盆地的干热环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吐鲁番盆地降水稀少,气候炎热,本文从其降水、气温、地表水与地下水、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分析了盆地的环境特征。采用代表环境热力状况的年积温与水量平衡方程的比值为干旱指标,将盆地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4个环境类型,9个区。  相似文献   

18.
吐鲁番盆地天然草场资源评价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吐鲁番盆地天然草场类型及其资源评价,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合理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疆第四纪陆相沉积的主要类型及其和地貌气候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新疆是高峻山脉和广大盆地相间的一个地区。近期山脉上升始于上新世,到第四纪续有隆起和扩大。这些雄伟山脉对盆地干燥气候特征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山地的破坏过程,同时就是盆地的堆积过程。具有垂直地带性和各种特殊条件的山地,使许多成因类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高峻山脉和广大盆地相间的一个地区。近期山脉上升始于上新世,到第四纪续有隆起和扩大。这些雄伟山脉对盆地干燥气候特征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山地的破坏过程,同时就是盆地的堆积过程。具有垂直地带性和各种特殊条件的山地,使许多成因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