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地质学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日至廿八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第一次构造地质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区内地质、有色、石油、煤炭、建材、水利、地震、核工业、院校等部门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以及西北大学、西安地质学院的代表、特邀代表共70人.会议收到论文33篇,在会上宣读了25篇.近年来,新疆广大地质工作者在新疆地质构造各方面进行了大量地质调查与研究.特别是新疆地矿局完成了西昆仑和喀喇昆仑地区1/100万地质调查,填补了我区地质调查空白区;石油局在塔里木、  相似文献   

2.
地质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的《嵩山构造变形》一书,是我院以马杏垣教授为首的科研集体二十余年来对河南省嵩山地区构造地质研究的总结,它是几十名教师和近百名学生艰苦劳动的成果,也是与河南省区测队等兄弟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大协作的结晶。全书约38万字,插图261幅,照片108张,并附有该区地质图、震旦系构造图和登封群及嵩山群构造图。  相似文献   

3.
苏联地质部最近召开了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领导人会议.会议讨论了科研的改革问题.苏联地质部部长E.A.柯兹洛夫在会上做了报告.报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会议确定了地质学科技进步的主要方向: (一)在区域研究方面,要提高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的质量;加强区域深部构造研究;在广泛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测量,宇航和航空地质研究,以及超深钻探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地区的典型模式. (二)在矿床普查方面,要在合理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以及先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构造地质成因分析,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在文献调研基础上详细对 比了油气田开发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的优缺点。总结了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研究内容:(1) 通过构造演化历史分析和地应力 场等研究,确定断裂体系构造地质成因。(2) 井震结合开展精细的构造解释,分析构造地质成因。(3) 对构造地质成因研 究方法进行探索和改进。(4) 综合动静态资料,开展储层地质成因分析。(5) 与沉积相研究和成岩作用研究等紧密结合。 (6) 加强地质成因分析成果应用,为油气田开发提供基础。(7) 裂缝表征和建模。(8) 微构造地质成因分析。油气田开发 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研究、野外露头观察描述、岩心观察和描述、镜下薄片观察、物理模拟、 各种测井解释、地震解释、各种分析测试统计、地质建模、动态监测和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等。结合研究实践,对每一种方 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油气田开发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存在的8方面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1986年4月5日—11日在我国黄金之乡—山东省招远县举行了首届全国矿田构造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地质学会及山东招远县黄金公司联合举办的。与会代表来自全国的地质生产单位、地质科研和教学单位,共计一百余人。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摘要及全文共104篇,会议期间有22人作了大会发言,其余均在小组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会议除了学术讨论之外,还进行了现场地质考察。通过讨论,反映出近几年我国在典型矿床矿田构造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构造体系、构造组合控矿与区域构造关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构造运动与成矿物质相结合的研究得到很大的重视;运用多种手段、方法研究矿田构造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构造地质成因分析,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在文献调研基础上详细对 比了油气田开发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的优缺点。总结了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研究内容:(1) 通过构造演化历史分析和地应力 场等研究,确定断裂体系构造地质成因。(2) 井震结合开展精细的构造解释,分析构造地质成因。(3) 对构造地质成因研 究方法进行探索和改进。(4) 综合动静态资料,开展储层地质成因分析。(5) 与沉积相研究和成岩作用研究等紧密结合。 (6) 加强地质成因分析成果应用,为油气田开发提供基础。(7) 裂缝表征和建模。(8) 微构造地质成因分析。油气田开发 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研究、野外露头观察描述、岩心观察和描述、镜下薄片观察、物理模拟、 各种测井解释、地震解释、各种分析测试统计、地质建模、动态监测和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等。结合研究实践,对每一种方 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油气田开发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存在的8方面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吴淦田  张达等 《地质论评》2001,47(4):446-447432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至17日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召开。与以往国际地质大会一样,构造地质学的研讨是大会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大会在一般学科讨论中以构造地质学为专题进行了4个方面的讨论。它们是岩石变形机制、大陆地区的伸展构造、岩石圈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8.
新构造、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构造、活动构造和地震地质研究都是开展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基础性地质工作。在综述新构造、活动构造和地震地质的基本含义、相互联系与区别、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在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工作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和对未来工作的几点建议。最后,重点介绍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开展活动构造体系和玉树地区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  相似文献   

9.
马杏垣 《地质论评》1995,41(5):483-485
同志们:在庆祝中国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1965—1995),迎接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学召开之际,我们要接过李四光、黄汲清先生的旗帜,用最新的技术,吸收高科技的理论和方法,开创构造地质的新局面。今天,我想重点谈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回顾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30年来所走过的历程;二是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构造地质事业,发展是最好的继承。  相似文献   

10.
《铀矿地质》(双月刊)是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主办和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面向生产、科研、教学,欢迎国内外铀矿地质专家和其它领域的地质工作者投稿进行交流、讨论、争鸣。  相似文献   

11.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及其成生演化的基础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应用地质学理论尤其是构造地质学理论解决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中与构造现象和构造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二者的研究目的虽然不同 ,但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相同的 ,即都是地质构造 ,所研究的又都是地球变化过程中的构造变动及其各类效应。文中讨论了构造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之间的基本关系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对工程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 ;深部构造、浅部构造以及表层构造动力学特征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构造结构面、构造应力场与岩土体稳定性的关系 ;活动构造与工程建筑安全性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崩滑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的构造地质研究进展陈正邦(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地区大面积系统的构造地质调查和研究应该是始於1958年北京市地质局的成立。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原北京市地质局、北京地质学院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北京地区开展了大面积的1/5万区域地质测量,体现这一...  相似文献   

13.
万兰荪 《地质论评》1964,22(3):223-223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为适应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要求,已成立了构造地质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筹委会对这次学术会议召开的目的、将讨论哪些主要内容、会议用什么形式召开、征文范围、征文注意事项以及征集论文的时间等问题都作了规定。这次学术会议主要是检阅近几年构造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吴正文 《地质论评》1995,41(5):431,485
中国构造地质学1995年年会于5月10日至13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与会的正式代表60人,列席代表约30人。共有63人次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会议专题讨论了中国构造地质学今后的重点主攻方向;还组织考察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一条路线。 本次会议的论文在广度、深度、和理论高度等方面,比去年构造地质讨论会有较大的进展。 1.在继续引进国外先进的学术思路、概念和模式的前提下,基于中国的地质实际,勇于创新、提出了许多新认识和新见解。例如,对秦岭、地震地质和盆地  相似文献   

15.
岩石磁性组构及其在构造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磁性组构是指岩石内部决定磁化率各向异性强度和方位的矿物组构。它们能反映岩石形成过程或经历构造变动过程的一系列地质信息。本文在简单评述岩石磁性组构的物理学含义与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在构造地质分析中,磁性组构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之一的应用现状。这里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1)磁性组构与岩石应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2)磁性组构在剪切带研究中作为岩石相对运动的指向标志;3)磁性组构有可能揭示某些构造形迹的成因机理。最后,指出了磁性组构在构造地质分析中的应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符曙君 《地质论评》1981,27(2):189-190
中国地质学会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0年10月11日至17日在四川峨眉举行。同时进行了石膏矿床的学术交流,并展出了全国二十几主要石膏矿区的矿石标本和部分国内外石膏制品的样品。这次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区地质、冶金、化工、建材系统的生产、科研、教学单位及科学院系统的代表130人。是建国三十年来非金属矿地质工作者的一次盛大聚会。会议期间代表们观察了峨眉山三叠系地质剖面、麦地坪震旦系地质剖面和大为石膏矿。  相似文献   

17.
《地质论评》1965,23(Z1):1-1
一、统一名词的必要性:近年来构造地质特别是在大地构造方面的新创立的名词愈来愈多,对国外构造名词的译名也很不一致。长此混乱下去,将有碍于学科的发展和经验的交流。因此建议在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构造名词小组,开始进行整理和统一工作。  相似文献   

18.
秦岭造山带晋宁期强烈地质事件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秦岭是一个规模巨大、长期多阶段发展的复杂大陆碰撞造山带,地质作用十分复杂。本文报道该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年表研究结果和发生在晋宁期的强烈地质事件,讨论了秦岭造山带晋宁期强烈地质作用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委会召开学术讨论会为迎接30届国际地质大会明年在北京召开及筹备参加省地质学会的四川地质工作“八五”科技成果交流会,构造地质专委会于4月7日至8日在成都理工学院召开了1995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及青年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杨德明 《中国区域地质》2000,19(1):72-76,104
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遥感图像是地壳表层的图像模型,是建立地质成因模型的理想原型.郯庐断裂带中段沭河断裂带与五莲一青岛构造带在山东部斜接,二者在遥感图像上组成一个倒“入”字图形,“入”字图形的结构、笔画顺序和倒置形态,表征了两大构造带的时空特征,揭示了该区构造组成和演化规律,是这一地区区域地质构造遥感图像地质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