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地雷达在淡水区浅水域的探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群 《物探与化探》2011,35(4):565-568
通过堤防护岸水域抛石探测、水下砼格及碎石层探测、江边堆场滑坡水域探测三个案例,说明探地雷达在淡水区浅水域探测效果。重点分析了探测对象所处环境的电导率、介电常数和探测所采用天线频率对探测效果的影响。探地雷达填补了浅水域工程勘察空白,研究成果对非水域探地雷达探测与检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对以饱和粘性土为介质的模型槽中所进行的孔压静力触探(CPTU)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探头贯入时周围土体的轴向附加应力和径向附加应力的变化及分布,锥尖、侧壁摩阻力以及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以及停止贯入后孔压消散过程中探头周围土体的超孔压变化,从这些方面来探讨土中应力场的变化,附加应力的影响范围,临界深度现象以及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自民 《物探与化探》1997,21(4):308-311
0 概况拟建中的武汉长江三桥位于武汉市区,横跨长江,是武汉市第三交通环道的重点工程,对缓解武汉市交通紧张状况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们承担了武汉长江三桥的勘察任务。桥址勘察要求周期短、费用低、重点查明桥渡区覆盖层厚度、基岩性质、岩面及水域河床起伏情况。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得知,桥渡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覆盖层的上部主要为粘性土,下部为砂类土和圆砾土,基岩主要为泥质砂岩、砾岩和硅质岩等。1 物探方法选择、组合及布置一般而言,物探方法的选取、组合,除根据工程勘察的任务和目的外,主要取决于测区物性差异大小、勘…  相似文献   

4.
孔压静探试验(简称CPTU)在国内是一项尚待推广的土体原位测试新技术,着重介绍了珠江三角洲高速公中工程建设中的孔压静探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土分类图及不排水抗剪强度的估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孔压静探试验估算的固结系数Ch较室内试验估算的固结系数大1 ̄2个数量级,而与沉降观测资料反算的固结系数接近。  相似文献   

5.
6.
谢元礼  张苏  王文娟  范熙伟 《地下水》2011,33(2):128-129,165
运用遥感解译与分类等技术手段,利用多期TM影像数据,提取渭河宝鸡段的水域范围,运用统计和GIS手段综合分析宝鸡市近年来的水域面积在空间分布和数量上的时序变化情况.通过总结1988年到2007年近20年间宝鸡市水域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引起宝鸡市水环境发生改变的因素以及宝鸡市水治理工程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初至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在复杂探区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及黄土塬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地形起伏大、低降速带横向变化剧烈,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难度加大。长波长静校正容易引起构造形态畸变,短波长静校正影响地震剖面信噪比。针对此类问题,从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及短波长地表非一致性问题分析入手,提出部分炮检距叠加识别长波长静校正技术及分段统计逼近地表非一致性校正技术。该技术在复杂地表区与其它相关技术综合应用,可有效解决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8.
要获取卵石、漂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就必须查明卵石的密实度,颗粒大小、颗粒骨架分布、含量以及充填物的含量。而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是卵石、漂石钻孔施工中的的主要问题。用动力触探判定卵石层的密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打到卵石顶面时击数很高,打到卵石缝内击数又很低,动弹数据离散性大,必须和《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附录表G.0.6定性判定相结合,才能使确定的密实度更客观。静力触探往往无法直接穿越密实的砂层,获取其下部的细粒土静力触探指标也是个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根据几个不同的场地岩土工程勘探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深入,探区地表条件日趋复杂化,静校正问题突出,对常用静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适应性进行系统的分析显得尤其重要。基于对高程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层析反演静校正以及初至波剩余静校正4种常用方法基本原理进行的分析,比较其优缺点,并探讨各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适用范围。认为:随着油气地震勘探不断深入,地震采集面临复杂地表情况更加频繁,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静校正方法,如基于初至时间的层析静校正能较好地解决复杂地区由于地形和低降速带变化引起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霞  马小跃 《岩土工程技术》2010,24(6):304-306,323
鉴于传统钻孔勘探确定淤泥层起伏情况的不足,在某一围堤水域地质勘察中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确定淤泥层的起伏情况。从本场地反射波法物探映像图中可知.淤泥层与粘土层之间的界限明显,均在30s^-3左右产生了明显的反射波,且能清楚的看到基岩面的起伏情况。经过与钻探资料的对比发现,物探结果精度较高,满足了该工程的技术要求。分析表明,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是一种速度快、效率高的水域工程物探新方法,在各种水域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姚环 《福建地质》1993,12(1):68-77
静力触探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辅助手段,它能很好地表征与再现地层结构及物理力学性状在剖面上的变化和差异特性。静力触探曲线的形态特征、分布相对位置、特征参数(?)(?)及(?)的数值等与土质的种类、物理力学性状指标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归纳分析和研究大量现有福州地区的静力触探资料及与其相关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静力触探成果资料划分与命名福州地区常见土层的综合标准,并给出了定量推算评价各相关土层的物理及力学特性指标的相关经验方程式。  相似文献   

12.
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静力触探参数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特性的基础上,对沿线静力触探测试参数以及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针对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静力触探参数与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方程(经验公式)。利用经验公式可从静力触探测试参数推算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沿线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中软土参数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中的EX分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的各场量中,电场EX分量具有分辨率同,观测信噪比高,不需作近场改正等优点。在有地表电性不均匀引起的静态偏移情况下,可通过转换相位消除静态偏移。因此在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可不局限于比值电阻率的模式,使频率电磁测深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陈加团 《福建地质》2011,30(1):88-93
根据现场原位静力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的分析研究.得出闽东地区滨海软土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值与不排水抗剪强度值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利用静探技术定量评价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通过对静探技术与波速试验的原理研究,得出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并选取8个工程共12组静探、波速试验孔,应用多种数理统计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分别建立粘性土及砂性土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公式。并得到了工程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从原理上分析了音频大地电磁阻抗相位在静位移和垂向电性异常体影响下的变化特性,并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正演模拟。考虑到阻抗相位在静位移和真实垂向异常中的响应差异,认为利用阻抗相位开展综合解释对于识别二维垂向电性异常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理论模型计算和工程实例表明,基于阻抗相位的综合解释方法对于识别二维垂向电性异常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e non-inductive galvanic disturbances due to surficial bodies, lying smaller than high frequency skin depth, cause serious interpretational errors in magnetotelluric data. These frequency independent distortions result in a quasi-static shift between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curves known as static shift. Two-dimensional modelling studies, for the effects of surficial bodies on magnetotelluric interpretation, show that the transverse electric (TE) mode apparent resistivity curves are hardly affected compared to the transverse magnetic (TM) mode curves, facilitating the correction by using a curve shifting method to match low frequency asymptotes. But in the case of field data the problem is rather complicated because of the random distribution of geometry and conductivity of near surface inhomogeneities. Here we present the use of deep resistivity sounding (DRS) data to constrain MT static shift. Direct current sensitivity studies show that the behaviour of MT static shift can be estimated using DC resistivity measurements close to the MT sounding station to appreciable depths. The distorted data set is corrected using the MT response for DRS model and further subject to joint inversion with DRS data. Joint inversion leads to better estimation of MT parameters compared to the separate inversion of data sets.  相似文献   

18.
大地电磁测深三维反演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地电磁测深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在地表采集正交的电、磁场来研究地壳乃至上地幔电性结构的地球物理方法,后期衍生出采集高频天然场信号的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采集人工源信号的可控源大地电磁法。此类方法在深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油气资源探测等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几年来,虽然其野外工作趋近三维勘探水平,但其采集数据的处理和三维反演研究仍然存在不足,限制了地质解释的准确度和效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发了大地电磁测深的三维反演软件系统,系统主要分为静位移校正、三维反演的初始模型构建和三维反演3个模块,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处理中的静位移问题和数据解释中的三维反演问题,并且其中涉及的很多算法改进了现有技术,在计算精度、计算效率和成本节约方面有很大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激电测深法勘查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应用激电法进行普、详查时,往往需要投入激电测深工作。结合固定点源测深法与常规电测深法(对称四极测深、温纳测深)在某铅锌矿区的对比应用研究成果,归纳分析了3种不同电测深法的各自应用效果,认为在确定矿体的中心埋深、几何形态、赋存状态等方面固定点源测深法优于常规电测深法。  相似文献   

20.
频率测深法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电偶源频率测深法在甘肃省龙首山北缘地区的应用及效果。用全区视电阻率定义的方法校正了非平面波效应影响;用振幅转换相位的方法克服了静态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