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树沟地区铜矿主要为裂隙式铜矿,铜矿体和铜矿化体严格限定于柳树沟-夏尔萨拉火山岩带内,受控于多级断裂构造.铜矿化地表分布范围广,矿化分散.通过火山岩、不同级别断裂构造及火山构造系统的研究,结合火山岩本身特征、矿石矿物特征以及铜矿石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提出了柳树沟铜矿的矿床类型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滇东南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系统研究程度较低, 找矿潜力较大。区内3个典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它们均为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火山沉积改造型铜矿床。矿体受地层层位控制, 与中三叠世含矿变基性火山岩系关系密切。同时, 矿体受后期构造和热液改造, 经历了强烈的变质作用, 矿区侵入岩可能为矿体的二次富集提供了热液和物质来源。3个矿区的火山岩具有共性, 都具备成为矿源层的条件, 但成岩微构造环境有一定差异。区内找矿潜力较大, 在加强深部找矿的同时, 应重视火山岩的系统综合研究, 以选定新靶区。  相似文献   

3.
次火山岩型和斑岩型矿床地质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内外资料表明,次火山岩型和斑岩型两类矿床在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同时代的火山岩区,斑岩型铜矿化和次火山岩型铜矿化可以共存,但是,两者不是单一成矿阶段的产物,而是与同源多阶段侵入活动有关的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基于全国129个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勘查项目实践验证基础上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特别适合生产找矿第一线使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铁铜矿床。近年来,在拉拉铜矿的深部及外围已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和进展。本文以会理拉拉铜矿为典型实例及深部找矿预测成果示范,阐述该方法在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得出了如下认识:早期成矿地质体为赋矿火山岩(河口群钠长岩类),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基(中)性火山岩与沉积岩的界面及可能的喷溢口;热液叠加期成矿地质体推测为深部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褶皱、断裂和裂隙。在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基础上,建立了拉拉铜矿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与地质和物探方法相结合,圈定红泥坡南部为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厚大矿体,打开了区域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有:与火山岩有关的铜矿、与断裂活动有关的热液脉状铜矿、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有关的铂钯(铜、镍)矿等矿产。成矿条件分析表明,弥渡苴力地区具有较好的多金属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6.
邹平火山岩盆地是山东省重要的铜矿产地,深入认识其铜矿成矿规律,对于有序地推进战略性铜矿远景调查以及新的铜矿矿产地的发现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着手,探讨了铜矿的赋存与青山群八亩地组、方格庄组火山岩地层,闪长岩、闪长玢岩、二长岩、辉长岩等岩体,以及放射状、环形断裂构造之间的空间关系。该区铜矿的赋存部位具有磁力低、电阻率低、激化率低,重力值高等物探异常的特征,空间上具有沿岩浆岩构造带展布、次火山岩内裂隙充填、空间等距、深部尖灭再现等特点。认为在王家庄岩体为中心的王家庄-大临池岩浆岩带,环形二长岩墙的内、外侧以及火山岩盆地深部收缩的"颈部",具有较大的铜矿找矿潜力。大上口—夫村、大临池、于兹山—黄山、黄花山—西窝陀、老人峰—贺家庄地区位于火山岩盆地赋存铜矿的内部构造上,也具备铜矿成矿的地层、断裂构造、岩浆岩、物化探等异常条件,应是今后铜矿勘查工作的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7.
西昆仑海相火山岩及其有关大型铜矿成矿前景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新友  汪东波  王书来 《地质论评》1999,45(7):995-1001
新疆西昆仑地区铜矿化因其较广泛的时空分布特点而为人们所重视。其中尤以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找矿前景备受关注。海相火山岩主要分布于昆盖山地区和库地地区,二者火山岩规模、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点以及活动时代均有较大差异。昆盖山地区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特点,玄武岩(或细碧岩)属于碱性系列或钙碱性系列,有较强的分异,代表了大陆边缘裂谷活动的产物,但裂谷的规模可能不是很大。库地火山岩属于一个完整的蛇绿岩套的一部分,均为拉斑玄武岩,分馏分异弱,与典型的NMORB相似,代表了古洋壳残余,该地区可能存在较大规模的海盆。对海相火山岩及其铜矿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昆盖山地区还是库地地区,主攻铜矿类型是与基性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即塞浦路斯型,但大型以上规模的富铜矿找矿前景不明朗,找矿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四川会东麦地铅锌铜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中型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为扬子地台西缘较为典型热液层控型矿床(MVT型).矿床明显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与麦地坪组、灯影组及发育在其中层间破碎带、构造裂隙有关.文章在对麦地铅锌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内该类矿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东部山区大面积出露新生代火山岩,但多年以来地质科技人员很少在新生代火山岩中找矿。作者收集了近几年的有关资料,分析了杏仁体的主要特征、杏仁体形态特点、杏仁体的内部构造、杏仁体的矿物组成及其与热水成矿作用关系。供同仁们在火山岩找矿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条山同善天窗铜矿类型及找矿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昊  郭红党  薛克勤 《华北地质》2002,25(3):160-164
在总结同善构造—剥蚀窗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前提下,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把区内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变基性火山岩型、挛砂岩型、大理岩型三大类铜矿分成了八种亚类,认为诸类铜矿与区内广泛发育的新太古代基性岩存在着成生联系,铜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早期的海底火山喷发带来的铁、铜、硫等成矿物质,经过最初的海水富集、火山活动末期的热液作用富集以及后来区域变质叠加富集进而形成了这一系列矿床.同时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找矿方法及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