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88年6月24—28日,分属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十几个学科和专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历史地震研究的有志之士100余人聚首山西繁峙砂河镇,正式宣告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成立,并举行了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是由山西、辽宁、四川、河南、上海五个省市的地震局发起、筹备的,得到全国许多地方的有关组织、人士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在研究会成立的大会上,推举了研究会的顾问(21名)、理事(除暂缺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于1988年6月24日至28日,在山西省繁峙砂河组织召开了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历史地震研究会会员120余人参加了学术讨论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会议由时振梁、章伯锋、郭增建、余兆康主持.  相似文献   

3.
由山西、河南、辽宁、四川和上海五省市倡议,并得到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学会的支持,地震系统各研究单位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于1988年6月24日,在山西省繁峙县砂河宣告成立.国家地震局及其所属研究单位和各省、市地震部门、有关相邻学科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12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由山西省地震局局长孙国学、河南省地震局副局长郭世淇主持.丁国瑜、谢毓寿、郭增建、时振梁、李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历史地震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中同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和各省市自冶区的地震史料汇编陆续出版: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相继成立;围绕为新的地震区划图而进行的历史地震目录编修正在深入进行:历史大震考察与研究工作已有《中国特大地震研究》成果出版:……历史地震研究及其成果,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关学科领域的关注,1985年至1990年先后在杭州、邻州、昆明、繁峙、南阳等地,相继举行全国性的历史地震学术交流活动,展示了历史地震研究工作的活跃与繁荣.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是由山西省、辽宁省、河南省、四川省、上海市等五个省、市地震局联合发起,得到地震系统各单位、社会科学部门和有关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由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山西省地震局共同举办了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50篇,全文86篇。出席会议的有58个单位120名代表。凡报全文的作者,均在会上作了交流。会议交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震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和河南省地震局等单位其同发起召开“纪念张衡暨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5月7日至9日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与会代表怀着敬仰的心情,缅怀和纪念中国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张衡的丰功伟绩。地学界知名人士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丁国瑜、郭增建、闵子群、时振梁、李裕澈、孙国学等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7.
ij&taii ydr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成立暨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在晋召开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山西省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暨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于9月11日至23日在湖南大庸市举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丁国瑜研究员亲临会议,并做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0.
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1月3日在昆明成立。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委员共32人,其中,闵子群任主任委员,晏凤桐、时振梁、李裕彻任副主任委员。专业委员会挂靠云南省地震局。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及代表共50人出席了成立大会。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运泰发来贺电。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历  相似文献   

11.
历史地震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为各国学者所公认。苏联学者于1977年出版了质量较高的《新编苏联强震目录》。日、美、英、印、菲等国的学者在历史地震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1983年召开的欧洲历史地震活动性专题讨论会,提出了从发掘史料到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一套处理宏观地震资料的方法的建议。我国的地震史料在质和量方面都居世界前列。1956年编辑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50年代后期,在李善邦教授主持下,编出了《中国地震目录》,1971年和1983年又经两次修订。1976年唐山地震后,组织有关领域一千余人编纂更为详备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五卷,从1983年至1987年陆续出版。近年,我国学者正在大力开展地震史料的地震学分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1月3日在昆明宣告成立,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历史地震研究者,以及相邻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共5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收到了中国地震学会及其理事长陈运泰研究员发给大会的贺电.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云南省天文学会、地理物理学会、地震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相似文献   

13.
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由云南省地震局(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积极筹备,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1月3日至5日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及地震系统的代表共50人出席了会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子群宣读了中国地震学会“关于成立地震专业委员会的通知”,并就我  相似文献   

14.
1990年8月29日至9月7日《中国历史强震目录》编辑组在长春集结,应吉林省地震局邀请,举行了历史地震专题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吉林省地震局副局长李继泰主持,来自云南、四川、广东、上海、江苏、安徽、河南、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省地震部门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的历史地震研究者共50余人,参加了讨论会.《中国历史强震目录》编辑组顾问谢毓寿先生专程到会,并做了学术报告.《中国历史地震目录》编辑组的闵子群、孟宪东、吴戈、刘昌森、江在雄、朱书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学会第五届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主任扩大会议 ,于 2 0 0 3年 2月 2 4日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本届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顾问出席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第五届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主任高孟潭同志主持了会议。会议分析了历史地震专业发展的现状 ,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会专家结合各自的工作经历和亲身体会 ,从不同角度对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高孟潭主任宣布了本届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的组成 ,传达了与山西省地震局、临汾市地震局、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1 30 3年山西洪洞 8…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中地震史料更为世人所瞩目。挖掘和研究我国地震史料是地震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推动和深入我国地震史料的研究工作,发挥地震史料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于1987年11月3—5日在昆明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得到史  相似文献   

17.
山西地震带是我国大陆地区的一条强震活动带,广大地震工作者对山西地震带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简述了山西地震带的地震历史资料及先辈们的工作成果,并对近20年来山西地震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做了回顾.  相似文献   

18.
1993年8月17日至21日,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在承德举行了历史地震灾害学术讨论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主任时振梁,副主任吴戈、齐书勤、卢振恒,秘书曹学锋及部分委员到会。讨论会共收到各委员提交的论文搞要30余篇,在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共16篇。讨论会收到专业委员会顾问郭增建研究员的书面发言和祝贺、闵子群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区地震活动强度及频度仅次于台湾和西藏,它是我国多震省区之一.自1971年始,先后对数十次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进行了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宏观资料,并对典型震例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1.1906年12月23日玛纳斯(沙湾)地震震级的研究.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国外仪器记录及多次实地考察资料,经过几年的综合分析、对比,1982年银川举行的《中国八级大震学术讨论会》,首次提出1906年玛纳斯地震定为8级偏高的论点.1983年经研究论证后,正式将震级由原来的8级降为7.6级.1987年《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20.
由山西省地震局、临汾市政府、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联合筹备的“1 30 3年山西洪洞 8级地震 70 0周年纪念暨陆内盆地与强震活动研讨会” ,于 2 0 0 3年 9月 1 7日~ 1 8日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召开 ,9月 1 9日~ 2 1日进行了野外地震地质和 1 30 3年地震遗址考察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 ,山西省副省长梁滨 ,临汾市副市长高清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国瑜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坪以及来自全国的近 1 0 0位科学家参加了研讨会。在 1 30 3年洪洞 8级地震纪念会上 ,邓起东、高孟潭和苏宗正等 3位研究员就1 30 3年洪洞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