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莺歌海盆地东方气田莺二段发育浅海砂质碎屑流,对其沉积特征与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岩心精细描述入手,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地震剖面、地球化学实验,综合国内外重力流研究进展,确定了研究区浅海砂质碎屑流的岩心、测井、地震相特征,并通过分析研究区沉积背景,进一步探讨了东方气田莺二段ⅡL、ⅢU气组浅海砂质碎屑流的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砂质碎屑流的岩心相为富漂浮泥岩碎屑的块状砂岩、"泥包砾"等典型砂质碎屑流特征;测井相上表现为齿化现象十分严重的逆粒序漏斗型及无粒序钟型-漏斗型复合型特征;地震相上表现为中振幅平行席状反射和低频平行-亚平行空白反射特征;剖面上呈席状和平缓透镜状展布。研究厘定了研究区砂质碎屑流为西侧三角洲前缘由于风暴作用引起沉积物滑塌再搬运和北侧红河洪水重力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浅海砂质碎屑流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电法在老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勘察宁淮高速公路南京老山隧道工程,查明了隧道YK5 280~ZK5 540段的地层分布和构造特征,并推断出鹰嘴山断层的位置和产状,结合勘察资料证明该断层为高角度逆断层。预测出隧道和断层破碎带相交处为浅部裂隙岩溶含水带中的优良导水带,该处涌水的可能性很大,其推断结果在施工中得到证实。说明高密度电法是进行隧道勘察和构造裂隙岩溶富水带探测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封洞库工程是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的战略石油储备重点工程,研究建库裂隙岩体的连通性是评价水封效果的关键。结合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岩体特征,以钻孔电视成像技术为手段,通过分析影像中结构面位置、地质特征等,建立不同钻孔间结构面连通的条件,并分析了钻孔ZK11和ZK12,ZK12和ZK14的变质分异结构面的几何连通性;以洞库区钻孔地下水位的陡降与施工巷道开挖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巷道地下水排泄与钻孔水位下降的水力联系,分析了结构面的水力连通性;通过几何连通和水力连通的综合分析,确定了深部岩体结构面的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施工巷道开挖引起钻孔地下水位的显著下降,两者存在明显水力联系;变质分异结构面(J)在钻孔ZK12、ZK11和①号施工巷道0+379.424m处满足位置连通、结构面特征连通和水力连通,为连通性结构面;结构面(J′)在钻孔ZK12和ZK14处满足位置连通和结构面特征连通,不满足水力连通,为非连通性结构面。这对地下工程深部岩体结构面连通性的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沪蓉西高速公路上大量深埋长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压致裂法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然后根据实测地应力资料,运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判据法、陶振宇判据法和Hoek判据法对隧道岩爆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鄂西灰岩山区应力水平总体为中等偏高,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EW向;埋深较深的坚硬岩石隧道有可能发生岩爆。为了充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开挖方式和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的重点工程关角隧道施工控制网复测,浅述施工控制网复测的施测方法、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为关角隧道的施工控制网提供了较为准确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6.
阿博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沉降观测是验证软土地基设计、指导施工的重要手段,对阿荣旗至博克图高速公路K42+400~K42+500段软土地基处理后现场沉降观测结果及差异沉降量进行分析,表明沉降主要发生在集中填筑期内,沿路基横断面沉降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验证了采用砂垫层+土工格栅法处理软土地基对减小横向差异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区块的延长组长6-长7段发育厚层无沉积构造的块状砂岩,具有良好的油气显示和开发效益,然而关于该套砂岩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晰。确定长6-长7段砂岩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对于该套低渗砂岩储层"甜点"形成机制的理解,"甜点"分布模式的预测,以及后续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彬长区块36口取心井的长6-长7段1 024 m长的岩心进行了沉积学特征描述,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及地质制图分析,确定了该套厚层砂岩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区块的延长组长6-长7段砂岩共发育15种岩相和3种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即:砂质碎屑流、浊积岩和震积滑塌岩微相,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3类组合关系。其深水重力流沉积模式可以概括为扇根(坡折带斜坡上半部分)的震积滑塌相-砂质碎屑流亚相(沉积组合)、扇中(斜坡中下部位-坡脚)的砂质碎屑流-浊积岩沉积亚相(沉积组合)和扇端(坡脚-盆底)浊积砂等亚相(沉积组合)。通过对彬长区块延长组长6-长7段发育的致密砂岩沉积特征的分析与讨论,确定了该厚层块状砂岩的主要沉积相及沉积微相的特征及分布,为致密砂岩储层的高效开发及"甜点"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与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8.
由于崩滑-碎屑流具有高隐蔽性、发生时间短暂以及较低的可预见性,较难直观观测崩滑-碎屑流发生的过程。为了对碎屑动力特性及对房屋的破坏情况进行研究,拟对碎屑流堆积体及其粒径分布进行分析。以普洒村崩塌-碎屑流为例,使用PCAS系统对碎屑流堆积体图像进行颗粒识别、统计,并通过量纲分析法,分析堆积体颗粒与房屋破坏之间的定量联系。分析结果发现:与现场筛分统计相比,图像识别堆积体颗粒的方法得到的数据更全面、详细,并且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另外,对房屋与碎屑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发现房屋对碎屑流颗粒有"拦粗排细"的作用。同时,利用图像识别得到的颗粒粒径数据对推导出房屋破坏的判别公式,判别效果较好,能够在地质灾害防治、预测领域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亚洲最高的公路隧道—大坂山公路隧道,由于海拔高、寒冻作用强烈和地质构造复杂,决定了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叙述了隧道址的地理地质背景条件及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隧道施工结果表明,勘探成果的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在省重点建设项目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阳至新乡段改扩建工程建设中,安阳市文峰区国土资源局指导项目单位采用鹅卵石取代黄土施工建设,既推进了建设项目用地和施工,又确保了耕地质量不降低。  相似文献   

11.
总结分析了隧道破碎围岩的力学特性,结合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工作经验,提出了破碎围岩条件下隧道开挖和支护方案的改进意见,以期对同类条件下隧道的施工有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信阳至南阳高速公路项目全长183公里,起于信阳市平桥区,止于南阳市卧龙区辛店北,自东向西横穿信阳、驻马店、南阳三市六县区。信阳至泌阳段为山陵微丘区,植物茂盛,风景秀丽,湖泊泽塘、星罗棋布,生态效益显著;泌阳至南阳段地处南阳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适宜各类植物生长,加上人口集中,人多地少矛盾尤为突出。高速公路建设为线型工程,线长、点多、面广,工程建设必然对沿线生态和环保带来一定影响。信南高速公路项目从初步设计入手,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实现了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信南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者在项目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围岩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特征,以陕西省石泉县喜河—后柳改建公路的拟建隧道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为研究方法,基于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工程地质特征数据,形成模型相关参数,以此建立隧道三维地质数值分析模型,利用隧道钝化模拟单向全断面开挖的施工工况,探讨其应力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挖的隧道会表现出显著的应力集中现象,其对隧道顶部围岩稳定性影响最大;在本模型中,隧道开挖未支护时,天然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中风化绿泥石石英片岩和断层带整体处于破坏的应力状态,而开挖前相当稳定的微风化绿泥石石英片岩、微风化石灰岩、微风化闪长岩在开挖时大部分处于稳定状态,只有局部处于破坏状态,而微风化碳质石英片岩稳定性不受影响;在参考监测数据中,中风化绿泥石石英片岩开挖后失稳,其他岩层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西安地铁隧道穿越饱和软黄土地段的地表沉降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地铁一号线朝阳门站—康复路站区段饱和软黄土地铁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工期现场地表沉降变形监测,分析了在饱和软黄土特殊地层条件下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的该区段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及地表沉降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饱和软黄土隧道开挖时,随着掌子面的推进,隧道顶地表沉降可分为沉降微小阶段、沉降显著发展阶段、沉降缓慢阶段和沉降稳定阶段;单线隧道开挖后的最大地表沉降量为18.89mm,双线隧道开挖后的最大地表沉降量为36.4mm;已开挖隧道对围岩土体的扰动作用使得后开挖隧道的地表沉降发展较大;双线隧道的地表沉降槽宽度接近单线隧道沉降槽宽度的2倍,因此可以将其近似为单线隧道地表沉降槽宽度与双线隧道轴线中点距离之和;单线隧道开挖后地表沉降槽宽度为8.4~9.3m,双线隧道开挖后地表沉降槽宽度为16.2~17.5m;隧道开挖施工的沉降槽宽度参数为0.435~0.467,单线隧道开挖后的地层损失率为0.765%~1.324%,双线隧道开挖后的地层损失率为1.231%~2.200%。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修建中滑坡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地质灾害是山区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地质灾害灾种之一,本文通过太长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滑坡地质灾害对公路隧道的破坏以及对人员造成的伤害,阐述滑坡破坏机理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6月5日,河南省煤田地质一队在青海施工的第一口卤水钾盐井察ZK02井完成抽水工作,顺利完工。这是一队在青海卤水钾盐资源勘探项目中施工的第一口大口径深水井,也是一队建队以来首次涉足的此类项目。精心准备时间回到2013年7月初的一天,在茫茫戈壁上,骄阳似火,整个大地仿佛都被炙烤过一般。中午时分,十几名钻工挥汗如雨,正在紧张地施工作业。他们哪会想到,在以后的施工  相似文献   

17.
以沪蓉西高速公路某隧道为例,分析了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与隧洞稳定性的关系,并介绍了TSP203 现场测试、解译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信阳至南阳高速公路项目全长183公里,起于信阳市平桥区,止于南阳市卧龙区辛店北,自东向西横穿信阳、驻马店、南阳三市六县区.信阳至泌阳段为山陵微丘区,植物茂盛,风景秀丽,湖泊泽塘、星罗棋布,生态效益显著;泌阳至南阳段地处南阳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适宜各类植物生长,加上人口集中,人多地少矛盾尤为突出.高速公路建设为线型工程,线长、点多、面广,工程建设必然对沿线生态和环保带来一定影响.信南高速公路项目从初步设计入手,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实现了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底碎屑流运动特性的认知直接关系到对海底沉积物重力搬运过程的正确理解,同时对于深海油气资源 的勘探开采及海洋工程设施的安全建设意义重大.海底碎屑流发生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及直接观测手段的不 足制约了其运动特性研究的发展,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海底碎屑流运动的影响因素、流动头 部产生的滑水现象及碎屑流向浊流的转化机制,重点综述了现场观测、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最后, 指出目前海底碎屑流运动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Χ绕现场观测技术体系的完善、海底碎屑流长距离搬运机 制的进一步明确及碎屑流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破碎围岩条件下隧道开挖支护方法改进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分析了隧道破碎围岩的力学特性,结合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工作经验,提出了破碎围岩条件下隧道开挖和支护方案的改进意见,以期对同类条件下隧道的施工有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