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升水面舰艇编队水下防御能力,构建以水面无人艇为补充的编队水下防御装备体系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总结国内外水面无人艇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无人艇的发展必要性,结合水面舰艇编队防御鱼雷攻击的任务需求,开展了水面无人艇作战使用方法研究,并对其对抗效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评估.相关研究成果可牵引水面无人艇在水下信息对抗...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7,(12):6-6
应日本海上自卫队邀请,中国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于2007年11月21日上午离开湛江港,将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首次访日。  相似文献   

3.
舰艇消磁是有效防护舰艇遭受水雷攻击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效精准的测磁技术是舰艇消磁的前提。针对舰艇首次消磁工作中使用手提式测磁仪与大平面测磁阵列之间的测量点位置差异问题,提出基于磁偶极子阵列的舰艇水下磁场换算方法,引入舰艇几何模型标准化数据库,计算出舰艇水下标准测量点处的磁场,解决了测量点位置差异导致无法发挥消磁站自动化大平面测磁的实际难题,该方法可推广适用于大部分舰艇消磁站。  相似文献   

4.
施征 《海洋世界》2006,(5):42-46
20世纪70-80年代是前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最为激烈的时期,双方在各个领域展开近乎疯狂的竞争,这一点在争夺海洋霸权时表现的尤为明显。为了增强苏联海军的实力,苏联科研及建造部门研制建造了一大批新型舰艇。在众多舰艇中最能代表当时战术思想的便是“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1985年人民海军第一次派舰艇走出国门,至今已先后29次派出舰艇出国访问,航迹遍布五大洲四大洋。 2007年11月28日,成立58年的人民海军。再一次派出军舰驶出国门,第一次将缆绳抛上近邻日本的土地,对其进行4天友好访问,揭开了人民海军对外交往史上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一代舰艇水下警戒系统发展设想连立民(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1引言舰艇是现代化工业的缩影,是高科技成果的集中体现。现代化战争对舰艇作战系统提出了可靠、实用、反应速度快、操作维修方便等要求。系统综合是实现上述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水下航行体攻击水面舰艇,提高水面舰艇的防御和生存能力,根据尾流自导水下航行体的攻击特性,在舰艇尾流后方布撒拦截网是直接、有效的对抗手段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水下航行体触网关联体的运动特性,通过建立水下航行体触网关联体仿真运动模型,得到了水下航行体在不同触网位置下关联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水下航行体触网后...  相似文献   

8.
针对舰艇的随船备件需求,在现有的备件数量计算模型上,分别建立了基于经济性和任务成功性的备件需求量数学计算模型,并利用实例进行了计算演示.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新装备备件数量的确定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殷秀良 《海洋技术学报》2007,26(4):106-109,120
准确的海面风速预报是舰艇航行安全和防台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在舰艇上估测海面风速方法主要是利用传真天气图手工绘算单站地转风,并对理论风速值进行适当摩擦系数订正。这种方法的估测精度比较差,很难满足舰艇指挥人员在复杂天气中的预报需求。为了深入探讨海面风估算方法,给出了传真地面天气图上地转风、梯度风的近似计算公式,介绍了用传真图实时计算地转风与梯度风的实现方法,提出了通过建立风速订正值库由风速理论值实时估测平均海面风速的一种新方法,并深入探讨了梯度风测风方法在强天气测风中的应用特点和优势。经实际应用和分析表明,计算精度得到很大提高,有一定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蕴灵 《海洋世界》2014,(11):36-39
海军战史上的光辉一役侵入我领海的南越舰艇"怒涛"号,悍然将悬挂五星红旗在西沙群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撞沉,年轻的渔民于化龙一家三口落水遇险,漂流海上的于化龙被中国海军救起,他怀着满腔仇恨参军入伍,立誓要成为一名英勇抗敌的海军战士。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锻炼下,于化龙逐渐克服了自己一心只想报私仇的狭隘思想,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海军舰长。而面对再次侵入我领海、破坏中国渔民正常生产的南越舰艇"怒涛"号,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月30日,俄海军总司令马索林宣布,俄罗斯决定建造新型航母。一石激起千层浪,俄海军这一重大举措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尤其是在航天导弹武器和核潜艇威力日增的今天,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新型舰艇和飞机在青岛海域举行隆重的海上分列式和阅兵式,接受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来自世界14个国家海军的21艘舰艇也云集青岛海域,列阵接受胡主席和多国海军高级将领的检阅。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重中之重作为岛国,日本一向将海军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更是信奉“海上击破”的前方早期遏制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日本把建立一支海空联合、具有远程打击能力的新型作战力量作为战略重点,疯狂购置海军装备,日本海上自卫队大部分军舰是近10年装备的新舰。主力舰队的平均舰龄不到10年,甚至比美国海军的舰艇还新。在水面上,1998年日本建造了“大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9,(1):18-22
2008年12月26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开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新中国的舰队第一次渡海“远征”,也是自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之后600年来中国海军的首次远洋作战行动。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编队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26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表示,要维持美军在亚太和中东的强大军力,具体措施包括在新加坡部署濒海战斗舰、实现潜艇和水面舰艇的现代化等。有多家媒体披露,美国将很快在新加坡部署几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随后还将陆续在菲律宾等国或地区批量部署此类战舰。  相似文献   

16.
在战斗中,水面舰艇如果遭到对方的攻击,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水面舰艇的舰体水线以下部位被敌方武器命中后,引起舰体破损进水。大量海水涌入破损舱室内,使舱室内的机械设备失去效用,人员生命受到威胁并造成舰艇浮力减少,舰艇倾斜,严重的会使舰艇沉没。二是水面舰艇被敌方武器命中后产生的高温、爆炸引起舰艇火灾。由于舰艇上储存有大量的燃料和弹药,舰艇火灾很可能引起燃料和弹药的爆炸,如不及时扑灭,火灾将会使舰艇遭到严重的损害,甚至连锁爆炸,造成舰艇毁灭。“创可贴”种类繁多为了消除和减少舰艇在日常训练和战斗中出现的舰艇破损和火灾后果,在水面舰艇的各类装备器材中,专门配备了一种关系到舰艇安全的至关重要的器材———损害管制器材,也称损管器材,它是舰艇用于抗沉、灭火、修复管线和消除其它损害的制式器材的统称,主要用于防备、限制和消除火灾及舰艇破损引起的损害,保障舰艇的生存力以及舰员的生命和武器装备的安全。按舰艇损害管制的种类,损管器材分为两类:堵漏排水器材和灭火设备及器材。堵漏排水器材舰艇堵漏排水器材是根据舰艇可能的破损情况而设置的。舰艇破损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破洞。破洞分为小型破洞、中型破洞和大型破洞。小型破洞通常是由于弹片...  相似文献   

17.
施征 《海洋世界》2004,(3):38-40
“阿穆尔”级常规潜艇是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船舶设计局(The Central Design Bureau For Marine Engineering“Ruby”)在其早年研制的“基洛”(Kilo)级多用途常规潜艇上发展出来的,是一种能在中近海域和浅水海区作战,并可以执行攻击敌方水面舰艇与潜艇、实施攻势布雷、破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海军现役绝大部分作战舰艇及装备的研制主力军,中国舰船研究院(又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简称七院)近年来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识。从1961年6月建院至今,七院在这40年间立足自行研究开发,为海军提供了多型各类精干顶  相似文献   

19.
连鲁军  胡传辉 《海洋世界》2005,(5):22-23,26,27
最近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开了正在研制的“鲨鱼”隐身高速快艇的独特设计——造型奇特.双体船型,隐身设计.折叠结构.强大武备.多种用途。“鳖鱼”隐身高速快艇在外形和武器配备等方面借鉴了武装直升机和快艇的一些特点.被称为是武装直升机与快艇的“混血儿”。该设计可以称得上是应用高新科技成果进行舰艇跨越式创新发展的典范,在舰艇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20.
图片报道     
游健 《海洋世界》2006,(12):F0002-F000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在北海舰队副司令王副山少将率领下.于2006年8月21日启程.横跨太平洋.对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三国四港进行了友好访问。图为“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在太平洋的晚霞中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