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确定全国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是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全国已有大地控制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算与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理念与改正量计算方法 -移动转换法,同时利用全国127 210个高精度的控制点成果,在椭球面上建立了控制点上误差很小、能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转换精度要求的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模型,该模型现已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统生产的1∶10 000基础测绘地形图成果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形图成果,存在参数转换精度误差。为解决问题,探讨了利用周边IGS站重新计算控制网起算数据获得控制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1∶10 000地形图转换参数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确定全国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是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全国已有大地控制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算与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理念与改正量计算方法 -移动转换法,同时利用全国127 210个高精度的控制点成果,在椭球面上建立了控制点上误差很小、能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转换精度要求的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模型,该模型现已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测绘行业的大部分测绘数据都是基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随着技术的进步,上述两个局部大地坐标系,已经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特别是空间技术发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中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21世纪初已在中国正式实施。如何将已有数据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落实《关于加快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使用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本文通过对现有测绘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基于AutoCAD进行测绘数据坐标转换的方法,有效地将测绘数据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推广使用的要求为指导,根据坐标系建立的原理,结合云南省现有测绘成果实际,利用布尔莎七参数模型和栅格模型法,开展了云南省省级基础测绘成果由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种方法的残差中误差均在其反转时的残余误差范围内,证明了七参数法和栅格模型法是可靠的;②从对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来看,模型法比栅格法的改算点位残差小;③栅格模型改正法可用于高精度要求的坐标改算,而七参数法可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或需要保持旧成果整体精度的坐标转换。  相似文献   

6.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的启用,对原有的测绘成果将产生直接影响。为确保常用测量坐标系与CGCS 2000的衔接和转换,需要有效地整合原有的测绘基础数据,探究地方测量坐标系与CGCS 2000之间的转换方法,确定地方坐标系与CGCS 2000之间的联系。本文分析了石家庄市原有的基础测绘数据分析,提出了平面控制网整合方案和坐标整体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7.
探讨我国常用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的转换方法.以平面四参数、三维七参数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其不同转换模型的内涵和适用性,并以MATLAB为平台实现常用坐标系到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转换结果达到厘米级,满足实际工作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测量过程中,经常碰到不同坐标系间坐标转换的问题,为消除不必要的麻烦,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目前,我国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空间点位坐标通过利用参数模型转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目前各种测绘资料存在着两个坐标系的差异问题,为方便日常工作开展,必须进行坐标系的转换。本文通过两种方法探讨研究将数据坐标转换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中,各省市都做了很多理论研究和实际转换工作。本文阐述了现有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方法,对不同数据、不同方法转换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成果的影响,为今后现有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以确保成果转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土资源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要求》收集各项数据和已有控制点成果,首先分析数据的数学基础、数据格式、数据量等,分析控制点的类型、等级、精度、来源、测量年代、投影方式等;然后采用不低于已有控制点精度的测量方法联测至少6个首级控制点。在对控制点和待转数据分别进行外业检核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数据转换模型,求取数据转换参数。对求取的数据转换参数进行验证,直至转换精度符合要求。根据求取的数据转换参数,将所需转换的数据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数据转换完毕后,对形成的数据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和实地验证,并对转换成果进行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11.
两种测地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施一民  冯琰 《测绘学报》2002,31(Z1):22-26
从数学上论证以长度量为坐标参数的测地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能够成为表述3维欧氏空间中点位的正则坐标系的条件及限定区域,然后着重阐述了测地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相互转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用算例验证了其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实现测地坐标系应用于DEM和3 DGIS建模提供了可能,这就为最终解决在统一的真3维坐标系统中建立DEM和3 DGI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空间直角坐标转换大地坐标的直接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仲锋  杨凤宝 《测绘工程》2010,19(2):7-9,12
根据地面点地心空间直角坐标与地心大地坐标的关系式,导出由空间直角坐标求解大地坐标的更为简洁的直接计算公式,并对计算误差进行分析讨论。理论分析和实际验算结果表明,该直接解法引起的纬度误差不大于10-5s,可以满足精密的大地测量需要。  相似文献   

13.
大地纬度的解算是从地心直角坐标到大地坐标变换的关键 ,传统上多采用迭代法 ,效率较低 ,难以满足实时性较高的应用。本文给出了一种非迭代的、采用有理多项式逼近的方法来计算大地纬度 ,并且通过与 Heikkinen、改进 Bowring、Ozone三种算法的比较证明这是一种速度极快的算法 ,而且在 5 0公里以下的范围内 ,采用这种算法的平均误差不超过 1毫米  相似文献   

14.
一种大地坐标变换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刚 《测绘科学》2001,26(3):33-35
大地纬度的解算是从地心直角坐标到大地坐标变换的关键 ,传统上多采用迭代法 ,效率较低 ,难以满足实时性较高的应用。本文给出了一种非迭代的、采用有理多项式逼近的方法来计算大地纬度 ,并且通过与 Heikkinen、改进 Bowring、Ozone三种算法的比较证明这是一种速度极快的算法 ,而且在 5 0公里以下的范围内 ,采用这种算法的平均误差不超过 1毫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等量坐标与等角投影之间的关系,以Guyou椭圆坐标为例,求得其等量坐标,并进一步导出相应的等角投影方程。该方法为新投影的探求,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数字线划图由参心独立坐标系转换到地心独立坐标系、高斯投影大地中央子午线发生变化时,引起地块面积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坐标转换后地块面积的快速算法,并对算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从长春国土C级GPS网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高精度GAMIT软件进行解算,为了确定在严格基准下的控制网地心坐标,将控制网纳入到ITRF参考框架中,加上了ITRF参考框架中测站坐标已知的全球站数据一起处理,将吉林省CORS站与IGS跟踪站进行联测,获得控制网某点的瞬时坐标。最后,对整个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假设一种已知重合点坐标无误差情况下,推导了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模型与平面六参数坐标转换模型的公式,该算法无需由误差方程组成法方程。同时,结合城市独立平面坐标与CGCS 2000平面坐标转换算例进行验证,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9.
归纳分析四部"工程测量学"教材关于平面坐标系转换、曲线测设中坐标换算的论述,阐述坐标系转换的几何关系,并在扩展"坐标方位角"定义的基础上,解析平面坐标系转换规则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20.
机场项目的施工建设,由于保密与相关管理要求,一般均采用机场专用坐标系,建立机场专用控制网。但在改扩建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专用控制网被破坏,勘察、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控制网进行恢复。本文结合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简述机场专用控制网的恢复建立方法,对当前的机场测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