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94年春季(3~5月)天气气候回顾王素卿(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降水与气温1994年春季(3~5月)全省季降水量20~168mm。其中北部20~49mm,中部50~88mm;南部和榆社、介休、石楼109~168mm。与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北...  相似文献   

2.
一次强对流大暴雨过程浅析王仲文(宝鸡市气象局宝鸡·721006)1995年8月10日20时到11日晨,宝鸡出现了强对流型大暴雨,降水局地性明显:凤翔县3h降水超过90mm,日降水量113mm,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而相邻的宝鸡、千阳、麟游日降水量较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1951—2017年榆林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数据和NCEP/NCAR逐月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榆林市区夏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了降水异常时对应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夏季平均降水2475 mm,最多达516 mm,最少仅621 mm;年际变化上存在显著的3 a和8 a左右周期;夏季降水量主要与大雨及以上降水日数和降水频次有关。榆林降水异常的合成分析(正异常值减去负异常值)发现:榆林夏季降水偏多年,500 hPa高度场贝加尔湖南为负距平,亚州大陆东岸为正距平;100 hPa我国东部正距平;相应的对流层低层700 hPa高原东侧为偏南距平风,对流层水汽通量在河套北部有明显的辐合中心。表明贝湖低压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脊线位置偏北是榆林夏季降水偏多的主要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4.
强降水过程模式中尺度水汽初值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崔春光 《气象》2000,26(11):3-6
用η坐标中尺度模式模拟了1998年7月20日20时~21日20时(北京时,下同)发生在湖北省东部的一次强降水过程。根据20日20时降水的实际发生区域,调整了武汉以南的一块与实际降水对应区域的850~400hPa的湿度初始场。试验结果表明,模式降水预报效果强烈地依赖于中低层中尺度水汽初值。当探空网资料的客观分析场不能正确地反映出尺度高湿区的存在时,预报结果与实际偏差很大。根据实际降水区域对湿度场作人  相似文献   

5.
华南地区近40年降水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利用1951-1994年华南地区15个站的月降水量资料,探讨了这一地区近40年来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华南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和周期性,50年代和70年代及90年代前期降水相对偏多,60年代和80年代降水相对偏少。近40年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呈抛物线型,总的来持,前20年少,后20年略有增多。(2)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振动,年和汛期降水的主周期为7-11年,前汛斯和后汛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营口1951 ~1997 年逐日(20 ~20 时) 资料对营口夏季降水量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营口夏季降水量的多少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比较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86 以上,均能通过0-01 检验;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多少也能间接反映出夏季旱涝情况;分析了典型旱涝年各个等级降水日数的频次;讨论了≥50-0 m m 降水日数与夏季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苗玉芝  任璞 《山西气象》1995,(3):3-5,11
山西省一次连阴雨过程分析苗玉芝,任璞(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概况秋季连阴雨是常在早秋引起气温下降,造成连日持续降水的湿冷天气过程。规定:降水日数≥5天,过程雨量≥30mm为一次连阴雨过程。1994年10月14日~20日,我省中南部地区出现了一次...  相似文献   

8.
通过普查1971~1985年500hPa、700hPa天气图,发现700hPa环流形势与榆林大于或等于25mm的降水天气有较好关系,找出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9.
西安地区汛期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地区汛期(5~10月)降水总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7%~80%。前汛期(5~6月)降水量约占汛期降水总量的25%~27%,主汛期(7~8月)降水量约占汛期降水量的34%~43%,秋汛期(9~10月)占汛期降水总量31%,~38%。由于汛期降水强度变化显著,旱洪灾害出现的几率较高,本文通过对汛期降水气候特征的分析,揭示出对预报业务有应用价值的规律,为建立汛期降水概率预报方程提供背景依据。1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1.1资料及气候标准本文应用西安地区1966~1995年(高陵为1970~1995年)历年5~10月降水量资料,采用距千百分率(凸R)作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100年来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72,自引:2,他引:272  
施能  陈家其  屠其璞 《气象学报》1995,53(4):431-439
研究了本世纪中国年平均气温、年总降水量的气候趋势。指出,20世纪中国西北、东北、华北明显变暖;降水趋势值不大,但以负趋势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国降水、气温的区域特征明显:华北暖干、西南冷干、东北暖略偏湿、长江中下游冷湿。此外,还研究了20世纪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差异。指出,在数十年尺度的暖背景下,中国的华北、长江下游等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比冷背景),东北降水偏多。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增暖主要发生在西北、东北;黄河以南的增温还达不到40年代的程度。相应的降水特征:除了黄河以南及江淮流域降水比40年代多以外,其它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11.
一次锢囚锋云系增雨作业的天气学分析刘锋,师小玲,陈君寒(延安地区气象局延安·716000)(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西安·710015)1991年5月23~24日有一次锢囚锋云系的降水过程。5月23日下午4时,当酉风槽移近高原东侧,河套地区偏南气流增强...  相似文献   

12.
1997年春季(3~5月)天气气候回顾王素卿(山西省气象台030006)李拽英(山西省气象局030002)1春季天气气候概况1997年春季(35月)全省前期气温回升、降水偏多,后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全省降水量在35~98mm之间,其中北部46~79...  相似文献   

13.
用二级判别法预报耀县春季第一场透雨吕群章(耀县气象局耀县·727100)1资料来源及透雨日的确定本方法选用本站1971~1992年共什22年资料。定义春季(3~5月)第一场≥15.0mm的降水过程结束日为透雨日,结合当地农事活动特点,第一场透雨出现在...  相似文献   

14.
炎热多雨的夏季1994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孙兴池(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1概述今年夏季我省天气的基本特点是:气温明显偏高,天气闷热,雨水较多,降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初夏干旱少雨,6月24日进入雨季后,降水明显增多。夏季总降水量分...  相似文献   

15.
一次秋季强连阴雨过程分析庞转棠,王正旺(长治市气象局046000)1引言连阴雨是一种时间长,范围大的降水现象。1993年10月10~13日长治市所属12个县区普降了一场历时4天的强连阴雨,10~13日逐日全区平均过程雨量分别为0.5mm、20.3mm...  相似文献   

16.
冬半年天气阶段自动判断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CMWF500hPa北半球格点预报资料,采用C语言,建立了冬半年(10~4月)天气阶段自动判断系统,从而得到未来20天左右的降水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汛期甘肃天气气候综述与分析赵庆云(兰州中心气象台730020)1概况去冬今春我省持续干旱,到今年5月,各地降水仍偏少。酒泉地区降水不足5mm,平凉、庆阳不足10mm,张掖、武威、兰州、白银不足20mm,定西不足25mm。全省大部分地方降水比...  相似文献   

18.
张飒 《山东气象》1997,17(3):50-52,60
1天气概述1997年夏季(6—8月)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高温酷热,8月19日以前降雨特少,干旱极其严重,8月19—20日受9711号台风影响,全省降暴雨和大暴雨,干旱解除。全省季平均气温为27.0°C,较常年偏高1.8°C。降水较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6、7月份降水甚少,降水量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降水分布由东部往西部递减(图1),全省季平均降水量为276mm,比常年同期少170.3mm(偏少38%)。鲁东南、鲁南、半岛三地区部分县市在400—590mm,即墨最多,为594mm;西部地区在20…  相似文献   

19.
赵佩红 《广东气象》2007,29(B12):9-10
利用广东新会1957~2006年月降水资料,分析了月降水偏多(少)或异常与前期月降水偏多(少)或异常是否存在对应关系,并用二项分布对预报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会部分月份降水出现正(负)距平或异常与前期月降水存在对应关系,从而得到对新会月降水预报、特别是月降水异常的小概率事件预报有实用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53~1989年年末北疆山、绵羊总头数资料及1954~1989年北疆9个代表站的逐月平均降水量和温度资料进行相关性普查。普查结果表明:(1)前年冬半年降水偏多(少),温度偏低(高),则北疆羊增(减)产;(2)头年冬半年降水偏少(多),温度偏高(低),则北疆羊增(减)产;(3)当年8月降水多(少),则北疆羊增(减)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对北疆重大牧业增减产年景进行了分析,发现上述三个关键期对北疆牧业生产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及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