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国外的金属矿床勘探领域内,由于各种近地表的矿床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勘探,所以对有经济价值的矿床的勘探工作日益复杂而困难.美国摩根博士曾指出,一个公司勘探一个大型矿床要花6至10年时间,每年耗资约1.5~3百万美元.加拿大E.A.斯柯尔兹和A.G斯帕特对四个矿床的调研结果也表明,通过地面勘探工程发现和开发这四个矿床的平均总费用约  相似文献   

2.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文明与进步需要愈来愈多的矿产资源.然而全球范围的找矿活动却面临严峻的挑战.美国和日本把矿床分为三类:A类为出露于地表的矿床;B类为矿体未出露而含矿蚀变带出露地表的矿床:C类为地表无任何指示矿物和地球化学显示的矿床.找矿勘探历史表明1960年以前发现的主要是A类矿床,将来找到这类矿床的可能性小了.1960年以后发现的主要是B和C类矿床.我国地质系统三十年来经过勘探的、比较大的、取得储量的矿床共350个,其中地表矿占绝对多数,而盲矿是很少的.1965年前用15年时间找到280个矿床;1966年以后也是15年时间只找到70个.前15年找到五分之四的矿,后15年只找到五分之一的矿.总之,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找矿的发展趋势是地表矿愈来愈少,找矿深度愈来愈大.我  相似文献   

3.
斑岩铜矿与斑岩钼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在其总储量和金属产量上分别居铜、钼各类型矿床之冠.由于经济上的巨大意义,近三十多年来对斑岩铜、钼矿床,特别是斑岩铜矿床的勘探和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居各类金属矿床领先地位.大量资料表明,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床形成一个极为密切的矿床系列,它们分属这个系列的端员,两者之间则是它们的过渡类型.这个系列是:斑岩铜矿(不含钼,如埃耳阿布拉、布干维尔;铜矿峪、中沙溪等矿床)→斑岩铜钼矿(铜大于钼,如宾厄姆、丘基卡玛塔,埃耳萨尔瓦多;朱砂红、富家坞、玉龙等矿床)→斑岩钼铜矿(钼大于铜,如矿物园,马厂菁等矿床)→斑岩钼矿床(不含铜,如奎斯塔、亨德逊、克莱梅克斯,前撮落、金堆城、南泥湖、赤路等矿床).  相似文献   

4.
引言本文的目的是评述一些新增加的地质资料和对全世界的斑岩铜矿研究中所得出的最新解释。过去的廿年是发现和研究斑岩铜矿的硕果累累的廿年。在这一时期,除了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发现了一大批矿床外,在菲律宾、新几内亚、中美、加勒比群岛和伊朗也找到了一些大型矿床。对矿床的洋细野外研究、板块构造学说的迅速发展、岩浆活动的产生与演化、热液系统的性质,所有这一切均有助于解释斑岩铜矿的成因。本文并非为全面的详细评述,而仪概略地综述板块构造理论和对斑岩铜矿解释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世界著名的钨矿产地-赣南发现了两个新类型矿床:一个是花岗岩浸染型黑钨矿矿床,一个是花岗岩浸染型白钨矿矿床,现介绍如下.花岗岩浸染型黑钨矿矿床:矿床中的钨主要呈黑钨矿浸染于蚀变花岗岩中,因而得名.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寒武系中上部浅变质砂岩夹板岩,该区东部有泥盆系砾岩、砂页岩,石炭系砂页岩、灰岩,以及白垩系红色岩层.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北西西向次之.矿区及其外围燕山期酸性岩浆的侵入和喷发活动十分强烈,形成大片  相似文献   

6.
红岭钨矿是个脉钨矿床.我们937队在补充勘探期间,在石英脉型钨矿床的深部发现了含矿的白云母花岗岩体.在岩体突起部位的白云母花岗岩内接触带钨、铝、铋矿化强烈,其中钨已达工业要求.这种矿床类型的发现,对钨矿的成矿理论研究及找矿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矿区地质矿区位于粤北大东山-贵东-九连山构  相似文献   

7.
斑岩铜矿是许多国家的主要铜矿矿床类型,我国也在积极开展这一矿床的普查找矿工作.自1960至1972年12年中,国外发现40个大中型斑岩铜(钼)矿床,第三世界占22个.化探在找斑岩铜矿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普遍认为化探方法是找斑岩铜矿的一种基本手段.一、条件有利斑岩铜矿显著特点是比其他热液矿床规模大;埋藏较浅,常有铁帽或近地表的次生富集带出现,容矿岩体或围岩发生强烈破裂作用,裂隙发育,有利于水和氧的渗透及风化产物的  相似文献   

8.
象加拿大这样地质研究比较深入、勘查比较彻底的国家,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金属矿床普查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深部隐伏矿床和盲矿床.他们从1951年到1969年,发现新矿床的概率减少了十分之九,而勘查投资却增加了三倍,这就是由于找矿深度逐步增大造成的. 1955年以前,86%的矿床都是在地表和近地表发现的.1956至1968年,在近地表范围发现的新矿床,仅占22%,即78%为深部隐伏和盲矿床. 在厚层疏松物和岩石覆盖条件下,用常规化探方法找矿,效果往往不佳.岩石、土壤和壤中气汞量测量、卤素测量,以及地面微迹系统等都  相似文献   

9.
理论预测与科学找矿--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构造成矿带发现了多个以斑岩铜矿为主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床,这些矿床均形成于青藏高原板内隆升过程,主要成矿年龄为17~15 Ma,其矿床类型、矿床规模、成矿部位和成矿时代与作者10 a前的理论预测结果基本吻合.突破板块碰撞造山和板块碰撞成矿模式,按大陆动力学和成矿动力学的新思路,认为冈底斯斑岩铜矿形成于特提斯开合转换、板块碰撞造陆之后的晚新生代构造隆升、下地壳层流、板内造山、地壳增厚、热隆伸展的动力改造成矿过程.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倡导创新科学思维、发展地质与成矿理论对于中国西部的找矿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良根  蒋科  黄什 《安徽地质》2014,(3):197-201
秘鲁国金属成矿带划分依据为秘鲁境内的主要断层系统、有利成矿作用的岩性及矿化年代、已发现226个矿床(点)的地质特征和空间分布,共划分为24个成矿带。本文对每个成矿带的名称、分布、控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时间逐一进行论述,并列出成矿带里典型矿床名称、资源量及品位情况。  相似文献   

11.
矿床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就以下两个问题(或其中之一)寻求答案;这两个问题是(1)矿床是如何形成的,(2)当它们未出露地表时如何能发现.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都要求我们对矿床的分布、形状、规模、化学成分以及物理性质具备一定的知识.矿床的形成包括在经济地质科学范畴之内.寻找矿床的问题属于勘探技术的范围. 因此,勘探技术包括探寻隐伏矿床的所有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方法.当然,还应加上挖槽,钻孔等纯机械方面的功能. 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最初出现在大约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Thomas Edison在美国东部寻找磁铁  相似文献   

12.
在秘鲁北部的西科迪勒拉多金属带的地球化学普查找矿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80网目组份的河流沉积物样品分析.该地区面积为25000平方公里,属强烈切割地形,被认为特别适于斑岩铜矿化.沿水系的最初采样间距为10公里,这是根据定向踏勘选择的(包括逻辑因素的考虑),并且已证明在该种环境内,对成功地探查大型的单独矿床(这种间距)是足够的.简单的图解过程可以有效地解释该种类型的水系踏勘结果.根据长达19公里的异常分散流发现了四个新的重要的铜矿化中心.因此,在秘鲁最北端的三个已知大型矿床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更广阔的矿化带的一部分,该带可能延伸至厄瓜多尔.  相似文献   

13.
绪言贱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对世界贱金属和贵金属的供应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对其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概未能给以充分的重视。块状硫化物矿床产于从太古宙至第四纪的整个地质时代的岩石中,并发现于从内硅镁层至内硅铝层的极其广泛的地质环境中。不同类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在时、空上的分布有力地说明,这些差异是构造作用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30年中美国科学家已经产生了一种倾向性看法,即认为金属矿床是大尺度地质作用的产物(例如板块构造和盆地卤水区域性迁移).在这一时期内,矿业公司和科学家空前地致力于金矿床研究。除了国内金矿之外,他们还特别注意研究国外的矿床。流体包裹体、绝对年龄、稳定同位素研究、计算机模拟、遥感和地球物理方法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当今普遍研究的矿床课题范围很广泛:包括斑岩型矿床、密西西比盆地型矿床、金刚石岩管、深海块状硫化物矿床、含贵金属煤、矿化页岩和一些新矿床类型(例如奥林匹克坝型矿床,卡林型矿床和Ni-Mo-PGE-Au硫化物矿床)。在未来十年内,有可能继续注意国外金属矿床和金矿的研究。新的重要矿床发现(尤其是在基底地体、海洋和国外)正拭目以待。与沉积盆地中流体的最近研究相比较,可以预料扩大环境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象类似于接受板块构造理论一样,地球深部创造性研究可以使矿床成因的理性认识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河南省母山钼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大别山地区钼多金属矿床具有从中心向外由高温矿床到中低温矿床依次展布的各自独立的内成矿带、中间成矿带、外成矿带分布特征,从而构成“卫星式“环带状分布的成矿系列格局.将这一规律用于指导综合找矿,一可以在已知中高温热液矿床的外围注重寻找中低温热液矿床,二可以从已发现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的环带状或弧状分布的格局来预测中高温热液矿床的位置,以期发现隐伏盲矿.  相似文献   

16.
何维基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50-456
对本省钽铌矿床根据矿床成因采取四级划分原则进行了详细分类,按成矿作用分内生矿床和外生矿床二大类,按矿床成因及成矿地质条件分二个亚类,根据成矿阶段分七种矿床类型,根据与矿化有关的母岩体的标型矿物分十四种矿体类型,其中蚀变的花岗岩型钽铌矿床是主要类型,其次是伟晶岩型钽铌矿床,细晶岩型矿床因矿物细小,目前尚难利用.各种类型钽铌矿床(点)主要是位于构造隆起带内,分布于怀玉山、武功山、武夷山、于山和九岭等5个钽铌成矿带中.从华力西期至燕山期均有产出,其中以燕山中期为主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东乌旗吉林宝力格银(金)矿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银矿床.该矿床位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政府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北东方向120 km.自1991年原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09队在本区发现银矿点开始至2005年,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简称河南地勘一院)受内蒙古兴业集团的委托在本区完成详查工作,共发现银(金)矿脉35条.对矿区范围内5条矿体计算金属总量分别为Ag,668.69 t;Au,1102.26 kg;Cu,4892.90 t,其中银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吉林宝力格银(金)矿床特征、剖析矿床成因,对在东乌旗地区寻找相类似的工业矿体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天山前寒武纪基底中新发现铁铜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平 《矿床地质》2006,25(1):111-12
池西铁铜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赋存在中天山前寒武纪基底卡瓦布拉克群内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具上铁下铜的分带性,在成因上可能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已发现的2个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围岩地层一致。该矿床可能是中天山地区卡瓦布拉克群内首次发现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对今后在中天山乃至东天山地区寻找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尤其是铁铜共生矿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属于三江成矿带的玉树-中旬(Ⅳ)矿带范畴,矿区内已发现3个矿体.文章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0.
按以往的观点,秋田县东北部北鹿地区的大型黑矿矿床都限制在所谓"北鹿盆地"的东、西边缘带,故以边缘部作为重点找矿区.然而,1969年盆地中部深泽矿床的发现,打破了这一定论.几乎与此同时,1965年至72年,在饵钓附近开始了黑矿探查,打了13个构造钻孔,总进尺7300米.从1974年起,根据深泽矿床积累的找矿资料及其解释获得新的找矿标志,以深泽矿床为中心,对矿床下盘的石英安山岩、其火山活动的形式及喷出时期、与黑矿矿化作用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