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利用Google earth调查气象台站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oogle earth地图软件,可查看台站周围的环境,测定干扰源距地面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并分析干扰源与观测状况。该软件可以帮助了解台站周围土地使用情况,登记周围障碍物,绘制台站和四周情况平面示意图。  相似文献   

2.
利用Google earth调查气象台站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oogle earth地图软件,可查看台站周围的环境,测定干扰源距地面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并分析干扰源与观测状况.该软件可以帮助了解台站周围土地使用情况,登记周围障碍物,绘制台站和四周情况平面示意图.  相似文献   

3.
台站观测环境改变对我国近地面风速观测资料序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大陆地区460个气象台站1971-2002年10m高度平均风速资料和2007年台站观测环境综合调查资料,根据环境评分分数、障碍物视宽角等影响地面观测风速的台站环境数据,将气象台站分为五类,分别对平均风速观测记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未迁移台站近地面平均风速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冬季平均风速相对减小的趋势最大、秋季最小;在影响风速观测资料序列的台站观测环境因素中,观测场周围障碍物视宽角最为重要,随着周围障碍物视宽角的增大,风速相对减小的趋势也变得更明显;台站周围障碍物视宽角对年和季平均风速减小趋势的贡献最大,约为三分之一。因此,观测环境变化对地面风速资料序列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四川现有156个国家级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统计分析了沿革内容05~11项(台站位置、观测仪器、观测要素、周围障碍物、观测时制、观测时间、守班情况)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从建站到2016年,四川气象台站05~11项变动总次数为42588次,平均每站变动273次,其中观测要素和仪器占变动总数的88%。观测仪器变动主要发生在1953、1960、1980、2003、2013、2015年,各观测仪器变化趋势接近,风速风向仪器变动最为频繁。四川省共有132个台站发生过迁站,迁移总数264次,占站点总数的85%,建站初期迁移台站较多,迁移距离一般较近,而2010年后迁移次数呈上升趋势,距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5.
气象观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记录准确性的影响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揭阳市气象台观测场现已处于闹市中心 ,周围的楼房已越建越接近围栏 ,并越建越高。已对观测场形成包围态势 ,严重破坏了观测环境 ,对气象观测记录的准确性、代表性、比较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了解环境变坏对记录的影响情况 ,特对揭阳市气象台 46年的部分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作一次粗浅的分析。1 观测场外周围环境介绍  现在站在观测场向四周眺望 ,已见不到绿野。周围障碍物都是水泥楼房 ,障碍物最大仰角分别是 :方位 32 0~ 30°,仰角 36° ;30~ 1 5 0° ,仰角 2 9° ;1 5 0~ 2 2 5° ,仰角 32°;2 2 5~ 32 0°,仰角 5 1°。观测场外围…  相似文献   

6.
台站沿革数据是专家、学者研究气象数据重要的背景资料,了解台站沿革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分析和应用气象数据.本文以<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为依据,根据实践经验分析了新疆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档案状况,从台站周围障碍物、观测场下垫面状况、观测仪器、台站级别、观测时制等几个方面阐述新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地温场规格为 2× 4平方米。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经常松土及除草 ,导致地温场面积不断变化。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我局在绿化观测场时 ,给地温场装上了稀疏围栏 ,围栏高约2 5厘米 ,在北边开口 ,口宽约 70厘米 ,材料使用的是白色镀塑钢筋 ,与观测场围栏颜色一致。地温场装上围栏后 ,一是控制住了地温场面积大小 ,二是有效地防止了刺猬等小动物进入地温场 ,三是使地温场与观测场边界分明。大观测场中镶嵌着小地温场 ,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给地温场装上围栏@李振刚$济源市气象局!河南济源454652 @王双霞$济源市气象局!…  相似文献   

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温场规格为2×4平方米.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常松土及除草,导致地温场面积不断变化.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局在绿化观测场时,给地温场装上了稀疏围栏,围栏高约25厘米,在北边开口,口宽约70厘米,材料使用的是白色镀塑钢筋,与观测场围栏颜色一致.地温场装上围栏后,一是控制住了地温场面积大小,二是有效地防止了刺猬等小动物进入地温场,三是使地温场与观测场边界分明.大观测场中镶嵌着小地温场,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9.
马祖胜  马强 《广东气象》2010,32(2):61-62
分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介绍几种障碍物的测量方法,推算出观测场有效保护距离,从而为保护气象探测环境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陕西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QX/T 37-2005)>,制作陕西地面、高空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对陕西省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档案状况和历史沿革信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陕西台站历史沿革信息主要存在:对台站位置的变化记录不详细或记录错误、台站周围障碍物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全、观测仪器记录不详细或没有记录、台站沿革有关记录相互矛盾等问题,造成台站沿革数据不完整,使资料的利用存在缺憾.  相似文献   

11.
广西地面观测场四周障碍物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障碍物遮挡率和遮挡程度两种评定方法 ,对广西各站观测场四周障碍物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广西地面观测场四周障碍物影响程度属于轻度或以下的台站占 5 0 % ;属于中度影响占 15 % ;达到重度占 35 %。  相似文献   

12.
王超球 《广西气象》2002,23(3):52-54
引入障碍物遮挡率和遮挡程度两种评定方法,对广西各站观测场四周障碍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地面观测场四周障碍物影响程度属于轻度或以下的台站占50%;属于中度影响占15%;达到重度占35%。  相似文献   

13.
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观测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对全国气象台站观测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中观测环境的评估和新选址问题进行了讨论.国家气候观象台的环境选择必须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避免局部地形、障碍物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观测环境下垫面与区域地表一致有利于真实反映区域的实际情况,但在部分陆面特征中,农业生产也会对部分气象要素的观测造成影响,这些在具体观测项目中要作具体考虑.对于受城市化影响的气象台站,在新建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同时保留原观测站是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王震洲  张书娟 《气象科技》2018,46(6):1098-1102
目前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测评工作大多由工作人员借助照相机、经纬仪和激光测距仪等工具测量评估指标手工计算出测评结果,该方法中人为测量的因素可能会导致不客观的测评结果。本文提出基于全景图像自动处理的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全景图和挡角图制作方法。通过旋转式相机、激光测距仪来获取气象观测站四周环境相邻且互相重叠的多张图像。然后采用柱面全景图的拼接方法将采集的图像生成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的全景图。利用"渐入渐出"的方法对全景图像进行融合,通过对全景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二值化处理、形态学处理、边缘检测来完成图像预处理,进而计算得到全景图像最大边缘像素点坐标、观测场周围障碍物的实际高度、障碍物到观测场中心的距离以及障碍物到测场中心的最大仰角,并将测评结果实时展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测评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王虹 《气象》1987,13(8):19-19
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规律,需要有准确性、代表性强的长期连续资料。为此,要求资料的来源地——气象台站的观测场地保持长期稳定。最近,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法规形式颁发了《浙江省保护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的规定》,要求各地从今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大,测站周围障碍物的存在使风观测资料失去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为定量化研究障碍物对风观测的影响,开展了河北沽源构筑物观测试验,通过对比构筑物修建前后各测点的风速风向资料,分析了障碍物对风速风向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障碍物对风速的衰减作用与背景风速大小有关,风速越大,衰减作用越强;2背景风速在2~6m/s时,障碍物背风面测点风速衰减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在10倍障碍物高度距离处平均约衰减15%;背景风速大于6m/s时,背风面各测点风速衰减先增大后减小,在大约5倍障碍物高度的距离处衰减最大,10倍障碍物高度的距离处平均约衰减20%~30%;3障碍物的存在使主风向的风向频率减小,对风向的影响距离为6倍障碍物高度。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评估气象站风观测对障碍物的距离要求,通过流体力学模式(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单体建筑物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分析,并用河北沽源构筑物观测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按照来流风速90%进行风速影响范围评估,障碍物对风速的影响距离为迎风面上3倍建筑物高度,背风面为28.5倍建筑物高度;按风向偏差10°进行风向影响范围评估时,障碍物对风向的影响距离为迎风面1.4倍建筑物高度,背风面为6.8倍建筑物高度,侧风向为2.8倍建筑物高度,垂直方向上为4倍建筑物高度。(2)对来流风速、建筑物厚度、建筑物高度、建筑物视宽角、来流风向的敏感性分析表明,10 m风速、风向测量对障碍物距高比的要求随背景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建筑物厚度的增大,10 m风速、风向观测对距高比的要求减小;当障碍物高度6 m时,对10 m风速、风向观测影响不明显,当障碍物高度6 m时,对距高比的要求随障碍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建筑物视宽角的增大,10 m风速、风向观测对距高比的要求增大;来流风向与建筑物呈45°时,风速影响区域增大,风向影响区域水平方向增大、侧方向减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献[2]的方法,讨论了甘肃河西地区气象台站的合理分布。分析表明,45km 为该区气温观测的最佳距离。  相似文献   

19.
测站附近微环境条件对地面气温观测记录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对2010年漠河国家基准气候站地面观测对比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年平均地面气温近障碍物点低于标准观测场内,但1、6月的月平均气温近障碍物点偏高;(2)06:00—17:00和21:00,近障碍物地点的气温偏低;18:00至次日05:00(除21:00),近障碍物点气温偏高;(3)春季各时次近障碍物点地面气温均偏低;夏季06:00—17:00近障碍物点气温偏低,18:00至次日05:00相反;秋季仅01:00、03:00、19:00、23:00近障碍物点气温偏高,其他时次相反;冬季07:00—19:00近障碍物点气温偏低,20:00至次日06:00相反。冷季近障碍物点气温偏低;暖季昼间近障碍物点气温偏低,夜间相反;(4)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不同地点大体相同,最高气温近障碍物点偏低,最低气温近障碍物点偏高,但最高气温偏低绝对值大于最低气温偏高绝对值;(5)有雾情况下近障碍物地点的气温偏高几率大;雨雪多云天气近障碍物地点气温均偏低;晴朗的白天近障碍物地点的气温偏低,有风天气更明显;而晴朗的夜间近障碍物地点气温偏高,无风天气更明显;晴朗天气条件下,无风时近障碍物地点与观测场内气温差值大于有风时。结果表明,地面气温观测记录对台站观测场附近微环境改变十分敏感,微环境条件的变化将导致地面气温观测出现明显不连续性,对气候变化分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江苏省24个台站的1981-2012年的气温、湿度和降水的月平均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每对台站之间的3个气候要素的结构关系和相关函数,用曲线回归分析了结构函数与台站距离的关系,用线性回归分析了相关函数与台站距离的关系,分析与评估江苏省气象台站网密度.通过分析结果发现,各个气象要素的结构函数和相关函数在江苏整个地区不满足各项同性和均匀性,江苏地区的气象台站网设计要根据气候要素进行分区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