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地理環境與峨眉山之氣壓升降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居東經103度41分。北緯29度28分,高度約三千公尺,北有邛崍山,西有大雪山,南有大涼山,三面包圍,各山高度均達三千公尺以上,其西之西藏高原,面積遼闊,拔海高度,亦不下四千公尺。峨眉山當川康交界大相嶺之東側,靑衣江大渡河东西環流,匯於樂山。其地理環境舆卓立華北大平原之泰山異,而天氣現象遂亦颇有不同之處。該處之氣象觀測。始於民國二十一年八月,翌年八月極年終了,卽行結束。迨二十八年四川建設聽及氣象研究所議定恢復,於四月開始工作,迄三十年三月適滿二載,茲篇所述,以近二年之紀錄為主,而以極年觀測為輔。夫大氣壓力乃隨高度而遞减,高山氣壓自視其鄰近低處氣壓為低,北為無可懷疑之  相似文献   

2.
廣元測候所開始觀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鑒於嘉陵江河谷焉寒潮入川之主要途徑,其上游尚乏可靠之測候紀錄,爰擇定廣元籌設測候所一處,藉供研討川北氣候之資料,經調員訓練前往籌備,業於九月成立,五日開始觀测。九月二十一日日全食觀測是日中國科學社假氣象研究所舉行社友會,並在該所觀測日全食。氣象研究所同人並於日食時間,測候各項天氣要素之燮異。邵陽通訊湖南七月份雨量,湘南多於湘中湘西,上半月少於下半月,舆過去四年同月平均數比较,湘南幾超過二倍。南獄是月一日之雨量,竟達267.2mm,造成全  相似文献   

3.
吕炯 《气象学报》1941,15(1):3-26
我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是由於繪製中國之温度圖而起,當我作温度圖時.發现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中國東部沿海岸及以島嶼上的温度,常是比較兩旁的温度為低。就是說比左邊的大陸和右邊的大洋,温度統要低些,這可拿年平均温度來代表(第一圖)。這種現象在中國東岸有兩個區域特别顯著,一個是山東半島東端和江蘇北部的東海徐州一带,一個是在台灣海峽内。我們名上述兩個區域,一個為黃海西區一,個為台灣海峽區。在這兩個區域内,等温線的分布,格外特别。如黃海西區,等温線在山東半島南部向陸地突入,經東海徐州成一舌狀。  相似文献   

4.
刁欽奎 《气象学报》1941,15(2):83-87
(一)槪述峨眉山位於我國西部,實當北偉二九度二八分,東經一○三度四一分,為四川西南面之高山,係川邊山脈之支脈。南、西、北、為大涼、大雪、邛崃三高山所圍:勢如城垣,高不可越。而峨眉山實居此三高山所圍半圓之中。山之東東北及東南而,為峨眉嘉定廣大之平原壩地,除接連壩地之面為懸岩絕壁外,其北及南各有坡道,可拾級而登。其最高峯拔海高度凡三千零七十公尺。吾人每登此山絕頂,辄於夜間攀臨山頂之岩沿,藉覩全山夜景,常見無数燈光,呈現眼  相似文献   

5.
么枕生 《气象学报》1941,15(1):47-48
1.民國二十九年一月份:(1)月初一老年氣旋發現於西伯得亞,故知冷氣團已俟機而動;惟中國本部仍在久經(?)質冷氣團控制之下、故天氣和暖晨多重霧。於月之三日此氣旋之冷鋒已至華北,此後盤桓於是地數日不去,於是大河以北終成氣旋追逐之場。自六日起此冷氣方開始南進,十日即行抵南海。自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因有一低氣壓槽自印度侵入,故長江流域先後雨雪數日。  相似文献   

6.
么枕生 《气象学报》1941,15(2):95-97
1.民國二十九年四月。(1)四月方值寒暑迭代之際,冷暖氣團衝突浸為頻繁。本月上中二旬亦如常年,颮線數見不鲜,惟下旬則NPc氣圍盤踞華中,日久其勢倔強不變,故平均雨量各地多較少於常年。月初一冷鋒由北南侵,在江湖盆地且因地形關係一氣旋造成,漸向日本推進,惟不久冷氣圍漸趨穩定,除山地尚呈陰象外,平原地帶皆轉晴佳。六日至入日雖任穩定冷氣圍控制之下,然各地先後報雨,考其原因則係暖氣流緣冷流之上而北進之故。七日一盛大V形氣旋已  相似文献   

7.
《气象学报》1935,11(5):254-268
南甯十月份南甯天气之最显著点有二:一为中旬之风,一为下旬之雨。兹分别述其概略於下: 1.中旬之风——月之八日六时台风中心进至东京湾,广西南部已受其影响,风向逆转,风势大增,十八时起,狂风怒(口號),据贵县报告,该地风力最强时会达蒲福尔表八级,翻船数只,倒房若干,南甯亦有七级之大风,但仅闻倒树。至此以後,大雨如注,廿四小时内得  相似文献   

8.
《气象学报》1936,12(2):105-106
本月天气,乾冷异常,此因极地大陆气团之盛行所致;但於其萎总之时,热带气团即行伸张,因於高空发生暖面,而降雨雪,故本月之雪,颇多自南方始者。月初,高气压中心尚在西伯里亚之贝加尔湖区域,而其极面已抵长江,因是雨雪纷飞。二日,有一小高气压自西伯里亚分离而出现於  相似文献   

9.
王華文 《气象学报》1941,15(2):73-82
(一)四川冬乾之原因四川地形,周圍高竣而中部低平,具有盆形,故有盆地之稱;東北省境為大巴山脈,高度自一千公尺至二千五百公尺,岷山山脈屹立西北邊陲,約三千至四千五百公尺之高度,西為大雪山,西南涼山,高度均不下二千至四千五百公尺,即正東川鄂界上之巫山山脈及東南方向之武陵山脈婁山山脈,皆有一千至一千五百公尺之高度,各大山脈,環立四周,愈向中心,高度愈減。盆地内部除成都平原為一眞正之平曠地形外,其(?)丘陵起伏,地面相互間之比較高度,约在一百公尺左石。四川地形既由周圍向中部低窪,則省境河流,亦應由四周  相似文献   

10.
《气象学报》1936,12(12):694-701
各地气象通信,以每月十五日以前收到为限,过期排印不及,惠稿务希从早。南甯:本月天气,异常晴爽。雨量仅得3.5mm.;雨日仅有一日;云量少而日照多。此均为历年罕有之现象。据现时有纪录可稽者,仅1924与1931两年之十—月份,雨泽毫无,其馀各年,十一月份雨量,大半且均数倍於3.5mm.之数也。月中多东南风。气温最高32.2℃(五日),最低为 7.2℃(二十三日),均较去岁为高——去年十一月最高  相似文献   

11.
《气象学报》1935,11(6):303-304
十一月之天气,殊为恶劣,全国各地,阴湿异常;惟东南沿海一带,颇属晴朗。东亚境内,本月共见温带低气压九个,其中之一发生於日本海之北部後,即行东北与本国天气无关。此外八个,分布国内,为本月天气变化之主要因子。另有台风一个,盘桓於菲列滨附近洋面,本国天气末受影响。本月中有较显之寒潮五次,其中之三次,曾使本国天气发生重大改变,於长江流域及其南之面积,降水尤多。一日,除东方滨海之一带地外,本国之大部面积,均在盛大之低气压下,阴雨连绵,其状殊为恶劣。二日,另二低气压出现於长江流域,阴雨区域推广而及苏鲁海岸。四日,一高气压已到外蒙,西北天气初现晴意。五日,高气压中心行抵华北,黄河以南先後发生大风,  相似文献   

12.
一月一月为苦寒之月,但在本年中国各地大抵较往昔温暖,绥西气候反常,黄河解冻,冰凌下流,其未解冻之处,冰面淹水二三尺深,阻断交通,华中与华南亦显有温度之增进,惟东北一带气候转寒。月之二十四日及三十日吉林附近清晨之气温皆达摄氏冰点下三十度,寒冷之甚可以想见。欧洲方面月初亦觉奇寒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北冰洋寒流所袭,波罗的海海上有大风雨,法境大雪,维琪气温降至冰点下二十度,称这一八八○年来未有之奇寒。天气之演变大有东西相映之局。  相似文献   

13.
《气象学报》1941,15(1):49-52
推設內地測候所站氣象研究所西邊以來,卽積極推設内地測候所站,如上年度增加陕西商縣、鳳縣、華山等站及協助西康省政府籌設康定雅安、西昌、泰寧等所是。二十九年元旦又成立都蘭灌縣兩所站;大理測候,所亦於是日增加觀測次數,正式工作。三月間,又設安西測候所一處。以上均直屬研究所。至戰區中恢復工作者,有安徽省會測候所,此亦戰區測候棢重整旗鼓之先聲也。  相似文献   

14.
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十月已近冬令,雨量已减,晴日增多。于晚秋在长江流域常为副高气压所盘据,在此变质之西伯利亚冷气团中,所含之湿气甚少。本月之前半月于北纬三十度至四十度间几形为一高气压带。故各地大抵天气晴暖。雨量稀少,但于东南沿海一带则因受域风之侵袭本月雨量特多平均在四英寸以上,此次台风发见于九月二十七日,于一日经过福州。酿成风灾。二日于上海之东经过市内积水深三英尺,水势为六年来所未有。本月尚有两次之热带风暴。一次势力微弱不足称台风其行径皆经菲律宾及中国南海而扰东京湾。后半月温带气旋开始活动于  相似文献   

15.
拉萨旱涝说     
徐近之 《气象学报》1937,13(1):24-38
西极遐荒,为世瞩目,拉萨测候,弹指两年,所址虽未如理想,记载之价值已彰;客岁情形,仆尝揭其大要,昭告邦人君子矣。惟是记载时浅,所见不过一斑,加以他无文献可徵,立论流於武断,势所不免,今岁一切,回异乎是;幸羁旅之身犹在,躬自得之,疑窦可去。於二年极短之时间,发如此其大之隐谜,谓非时曾而何。旱欤涝  相似文献   

16.
《气象学报》1935,11(6):309-319
长沙温度平均与过去三年同月平均比较:衡阳低0.8度,长沙低0 4度,常德低1.9度;惟绝对最高,长沙之31.5度,衡阳之29.9度,常德之26.5度,皆为过去三年同月所无;绝对最低,相差甚微,间有低於过去三年同月者,故本月暖时,须着衣;冷时,又须着棉袍也。雨日,以长沙之十九日为最多,衡阳之十七日为次多,常德之十五日为最少,雨量亦如雨日,长沙最多,计213.7mm,衡阳次之,计161.4mm,常德最少计158.9mm,不惟皆多於过去三年同月平均,且超过过去三年同月之最高纪录,此所以湘河水位,中旬曾一度高涨也。  相似文献   

17.
西域一名,起自前漢。有廣狹二義,從廣義言,奄有今天山南北路及葱嶺外中央亞西亚、印度、高加索及黑海以北一帶之地。從狹義言,僅指天山、葱嶺及崑崙三山間之塔里木盆地是也。本文所論之西域,為狹義之西域,即今新彊省天山南路之塔里木盆地也。至題中不言四川而言西蜀,則因大部論證皆以川西為言故也。在未入正文之前,請先略述本文研究之經過。作者於二十八年五月隨氣象研究所遷北碚,是年秋冬。雨澤稀少。九月上半月且極燠熱,有似盛夏。同事薛君鐵虎(二十九年四月死難於民用輪)適任繪裂天氣圖事,就予叩其故。予初亦茫然,經數次商討後,遂引起研究四川天氣及氣候之興趣。二十九年初寫成‘控制四川雨量的三個主因’一文(註1),其中一个主因,予創其名为‘天漏’。此篇中國氣象上特有之新例。後根據此理引申之而有‘巴山夜雨’之作(註2)。‘天漏’之根據為西藏高原,高原面積之大,世無其匹,西蜀天氣一部分既受此大高原之影響,則此高原上之氣象情形,自為一極有興味之問题。予遂因此而有西藏高原上雨量與氣壓等之研究(註  相似文献   

18.
《气象学报》1935,11(2):89-90
雨量过常,天气阴凉,洪流泛滥,几遍全国;雨次(?)风上陆,灾情益增严重!上月十日,长江流域琖始之霉雨,至本月一日而暂行停顿。四日,一低气压中心形成于长江上流,绕道华南向东行,九日抵长江之口。同此期间,于东南海滨,亦有二低气压中心先后出现;是故四日始  相似文献   

19.
《气象学报》1936,12(3):167-179
厦门本月份厦门天气可以注意之处,计有二点,(一)为二十五日之初雷,按初雷即古之惊蛰节,查历本为三月六日,前後相差达十日焉。其二为打破记录之雨天日数,月中计晴天二日,昙天二日,阴天七日,雨天十八日,雨天之多,开十一年来之新记录,按去年二月份雨天日数仅九日,今适得其倍焉。以雨量论,本年二月196公厘尚为亚军,(民国十六年二月雨量420公厘)。  相似文献   

20.
四月四月阳春烟景,江南桃李争华,蜀中则已春色烂漫。鸟鸣仓庚,先唱春到人间,陇头菜花黄,蜂蝶高低飞,足见春光和煦。所以四月气温各地陡增,以准平均气温言,从三月至四月长江流域及中国南部各处大致皆见增高平均气温四度或五度。华北一带可以增至八九度,如北平增高九度,清范天津皆增加八度,西北如皋兰酒泉亦增至七度左右,今年本月全国各地之平均气温皆较诸准平均更高,春光过好雨日转少,各地之雨泽未免有欠缺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