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定位系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以全站仪为工具,以E500为控制器和采集器,以测量过程实时化,自动化为目标,建立了一种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定位系统。系统可在任何条件下自动,实时,精密地确定点的三维坐标,并可进行坐标系统转化,自动在E500中建立数据文件,实现与微机和其它仪器通讯。  相似文献   

2.
工业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业测量是指在制造工业和机器安装工业中,对部件和产品的形体进行精密的三维坐标测量。工业测量系统是指以电子经纬仪、全站仪、数字相机等为传感器,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工件的非接触和实时三维坐标测量,并在现场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管理的系统。与传统的工...  相似文献   

3.
全站仪坐标测量在航空航天、大型设备制造业、特种异形工程和计量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坐标测量误差是最受关注的精度指标。基于激光跟踪仪建立高精度三维检校场,以空间绝对坐标基准来检定全站仪坐标测量外符合精度。设计了碳纤维基准尺以引入长度基准,检定全站仪长度测量误差。通过建立强制对中墩和测定加常数等方法,严格控制全站仪自身系统误差。基于多站公共点定向原理,检定全站仪坐标测量内符合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检定TDA5005、TS30和MS05A等工业全站仪坐标测量精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俊志 《测绘工程》1996,5(1):59-63
讨论了单站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的坐标测量原理,给出了会标精度估算公式,并用普通全站仪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5.
赵少良  任伯龙 《北京测绘》2021,35(3):381-384
为探究不同材质的反射面对全站仪免棱镜模式测量结果的影响,以Leica TM30全站仪为例,介绍了一种免棱镜测量外符合精度室内测试的方法.利用Leica Axyz经纬仪测量系统高精度三维坐标测量的特性,将其测量值当作真值,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验证了在10m范围内,TM30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模式的三维坐标整体误差在0.5~2.0 mm.对于较为平整光滑的反射面,其测量精度较高,反之测量相对粗糙的反射面时,其精度较低.针对室内短程建筑测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外符合精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非正交系坐标测量系统原理及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非正交系坐标测量系统是近十几年来发展的一类移动、便携式的测量系统,一般分为电子经纬仪测量系统、全站仪测量系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和关节式坐标机等6类,通过间接测量边长和角度来确定测点的三维坐标值。本文将这6类测量系统归纳为球坐标测量法、三角测量法、三边测量法和导线测量法4种测量方法,讨论了其测量原理,简单介绍了其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中的端口拼接测量及变形监测已成为现代施工测量的研究热点之一。常规的测量技术和二维+一维的坐标基准,很难解决此类测量难题。以天津西站大跨度箱型联方网壳施工测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工业全站仪三维测量系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测量手段,为钢结构快速拼接提供了多形式、高精度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参数,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进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掌上电脑的应用软件开发环境及其与全站仪的通讯接口;设计并实现了基于HPiPAQ2490系列掌上电脑的隧道断面测量系统,该系统在测量过程中可实时检核各项误差,超限后自动处理。实践表明,该系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测量方法获取浅沟数据的精度,本文以元谋干热河谷区浅沟为例,采用RTK、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多种测量方法获取浅沟数据,建立DEM并提取浅沟形态参数,对比近景摄影测量以不同方式获取标记坐标后建立DEM的差异,同时以测针板实测浅沟横剖面为参照,对比分析不同测量方法获取浅沟横剖面的精度。结果表明:RTK获取密度较低的点数据,建立的DEM较粗糙,仅体现沟缘大致走向;近景摄影测量+RTK方法测得的DEM高程整体低于近景摄影测量+全站仪所得DEM高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近景摄影测量+全站仪两种方法获取数据所提取的浅沟形态参数精度较高;对比浅沟横剖面,横剖面近景摄影测量+全站仪测量所得与实测横剖面重合度较高。因此,利用近景摄影测量+全站仪进行浅沟测量,在精度、效率等方面优势较大。  相似文献   

10.
全站仪实时自动测量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测角、测距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电子全站仪已在测绘行业日益普及。本文提出一种由全站仪,E500,CE-126热敏打印机,微机,绘图仪等硬件组成的,可自动读数,自动记录,自动处理,自动建立数据文件,自动与微机交换数据的实时测算系统。该系统经实践证明,是可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以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极坐标实时差分监测系统,并叙述了该系统差分测量的原理,探讨了差分测量的精度。实际应用表明,监测系统组成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能达到亚毫米。  相似文献   

12.
线型空间三维坐标组合式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在狭长条带状测量空间内进行三维坐标测量的难度较大这一问题,该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探讨了经纬仪测量系统的支导线测量方案,指出了构建全局控制的必要性。设计了两用觇标模型,提出了全站仪配合两用觇标构建全局控制、经纬仪测量系统检测细部的组合式测量方案,解决了两者的精度匹配问题。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组合式测量方案可以显著提高线型空间三维坐标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曾怀恩  刘金平 《测绘工程》2013,22(3):5-7,11
为了解决竖井测量中地面设站仪器与井底不通视问题,文中不采用联系三角形测量将地面坐标和方位传递到井底,而进行自由设站测量,并通过联测基准点、坐标高程转换,实现地面、井底坐标与高程系统统一,操作简单快捷、精度高,为竖井测量提供一种新思路。利用免棱镜全站仪测量的竖井高精度数据,绘制竖井三维散点图,达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建立基线——勘探线坐标系结合的勘探线剖面测量方法,利用全站仪能够测量并显示三维坐标的功能,简洁快速地测出任意坐标点,实现一站多剖面测设勘探线剖面,使在困难地区的勘探线剖面测量变得简洁、快捷、高效。  相似文献   

15.
王智  邵成立  于宗伟 《测绘通报》2012,(Z1):175-177,201
在船舶、电力、盾构等工业领域,为控制工业构件的制造精度,需要实时获取构件上特定点的三维坐标并计算出其几何参数。结合笔者参与的若干工业测量项目,探讨工业测量坐标系的数学模型和全站仪机载程序等二次开发方式,编制了若干工业测量软件,并在船舶精度管理、油罐安全检测、电力测量、工业构件测量等领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聪 《浙江测绘》1996,(4):29-31
全站仪是一种集测边与测角于一体的智能型野外电子测量仪器,它具有多种功能,如测水平角、垂直角、测边、斜边改平、测高、放样、三维坐标测量等等。因而被许多测量单位所选用。全站仪配有专门的电子手簿、以记录测量成果,但电子手簿价格高,  相似文献   

17.
工业测量全站仪坐标测量精度检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站仪坐标测量在航空航天、大型设备制造业、特种异形工程和计量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坐标测量误差是最受关注的精度指标。与激光跟踪仪、关节臂等坐标测量技术不同,全站仪的标称精度指标并未直接给出点位坐标误差,而是分别给定测角和测距误差。由于国内外目前还缺乏将测角和测距精度对应到坐标精度的相应规范,这就导致不能直观反映全站仪的实际坐标测量精度,给具体测量工作的坐标精度估算带来一定难度。基于以上现状,提出了基于点对点长度测量和三维坐标测量误差的检定模型;并利用3种不同类型的工业测量全站仪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检定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智能型全站仪可以在不整平的情况下进行高精度的三维坐标测量,但应用到工程坐标系需要把不整平测量的三维坐标通过公共点进行坐标转换。对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直接解算的坐标转换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编制了计算软件;并与布尔沙模型及罗德里格矩阵迭代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算法通过纯线性的方法解决了非线性约束问题,模型稳定可靠、转换精度高,适用于任意旋转角的三维空间坐标转换。通过该算法求得工程坐标系下全站仪不整平测量时的站心坐标,应用于高速铁路的轨道测量过程中,将会大幅度提高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19.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定位服务, 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得到了应用和推广。然而, 现有CORS系统存在用户管理效率低下、无法提供地方坐标和正常高实时测量服务、异常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不能满足我国的服务管理需求。本文在实时测量用户和CORS系统中间架设了三维地方坐标实时测量服务器, 设计并实现了CORS服务管理系统, 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地籍测量主要用到的是全站仪测量技术或GPS实时动态定位(RTK)测量技术,但在大量分散的农村地籍测量中,上述技术要投入大量的仪器设备和人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用无棱镜非接触测量的方法,在视野范围内可快速采集到被观测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减少了测量人员和全站仪的大量投入,同时也减轻了外业测量的劳动强度。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的基本理论,根据地籍测量时点云数据的特点,对其进行切片数据处理。归纳总结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查中的作业流程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