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新的能源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其供需形势和接替资源的发现与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和重视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曾做过多次批示,并将油气资源与粮食、水资源一同列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超级寒潮"的来临,北方地区供暖"火力全开",却不免让人担忧雾霾频频造访,南方地区则"供暖"呼声一片。分布普遍、利用简便的新型清洁能源——地热的开发利用,或可以解南北之忧。据测算,我国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可利用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每年。丰富的资源如果有效开发,可大大优化能源结构。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地热能开发要达到5000万吨标煤。路线图、时间表已定,我国地热资源正迎来迅猛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王梅 《国土资源》2004,(6):52-53
2004年5月17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北京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中哈两国关于在油气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这预示着中哈两国将加快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步伐。这一时刻,对中哈两国构架新的能源合作战略关系具有非常现实和历史的意义。中哈能源合作的重点是共同铺设一条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全长3088公里的输油管道。  相似文献   

4.
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油气资源工作,并将油气资源和粮食、水资源一同列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温家宝同志在2000年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指出:“石油自本世纪6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以来,其重  相似文献   

5.
信息在线     
温家宝:节约合理使用油气资源 国务院8月24日举办学习讲座,听取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成果的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学习讲座并发表讲话。他强调,油气资源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把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油气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和有效利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当今世界瞩目的问题,它不仅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是影响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今天,保障能源持续供应,建立能源安全供应体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目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今后三十几年的能源需求仍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广西多年来油气勘探开发的最新成果 ,较全面地介绍和论述了广西境内陆地及海区新生界第三纪盆地、中—上古生代前陆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现状与资源潜力 ,同时依据现代油气勘探地质理论并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提出了广西面向新世纪油气资源勘探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及发展层次 ,展望了广西油气勘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铀矿资源既是重要的国防战略资源,又是重要的能源资源。核能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早在2007年10月,我国就发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确立"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电力发展基本方针。2016年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要求: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未来我国发电量增长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等清  相似文献   

9.
正"‘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定位不会改变,但国内与国际经济调整必然推动我国资源利用方式向高效创新型转变,并将强化全球资源治理与国际合作的愿景。"6月25日,在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工作小组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联合召开的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座谈会上,来自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10位专家分别就油气、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业经济及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0.
张所续 《国土资源》2013,(12):48-49
世界页岩气资源非常丰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开采的国家,由页岩气引发的"绿色能源革命"正在向全球蔓延。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对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对于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第二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项目正式启动.记者就一些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记者:在矿产资源中,油气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社会需求面极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安全,油气资源勘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在地质勘查中是一项什么样性质的工作呢?  相似文献   

12.
我省是矿业经济大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由于长时期强力开发,石油、天然气、铝土矿、金矿、煤炭等重要矿产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直接威胁能源、冶金、石化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瓶颈日益凸显.为此,我省提出了矿业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笔者认为,到西部开展局州(盟)战略合作,建立省外资源勘查开发基地是"走出去"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落实的关键年。2月28日,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和中国能源网联合在京举办以“建立有效投融资机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为主题的2008年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与会代表阐述分析了我国2007年-2008年的能源形势,解读了中国未来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要点。来自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公司、华夏银行、中国一欧盟能源环境项目等知名投融资机构和组织的专家代表,结合中国国情分析讨论了支持节能减排的投融资政策和操作方法。同时在节能和清洁能源产业中发展已颇具规模的一些知名企业的代表也介绍了企业发展前景以及获取国内外投资机构金融支持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除了美国,眼下对页岩气讨论最为热烈的,便是中国了.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的话来说,"在中国现代石油工业史上,这是首次不以企业所有制形式划线限制参与油气资源上游投资作业","非石油企业和民间资本以页岩气勘探开发为契机,有了进入石油天然气上游领域的机会." 热闹之余,四大油气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在招投标中的谨慎值得关注.这次非油企业,比如电力企业、民间资本,乃至与能源完全不沾边的房地产企业表现踊跃,而"油气公司表现平平".  相似文献   

15.
日前,“致密气或成非常规气领头羊”的消息颇受关注。在天然气资源被视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清洁能源主要选择的当下,各种常规、非常规油气在国内能源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各种油气资源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在我国加速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本文为您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6.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地位日益凸显。如何保证能源安全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除了考虑能源供给等因素之外,面对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优化能源结构还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但是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容易完成的事情。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秘书长、原地矿部部长朱训近期撰文,就如何从资源国情实际出发优化能源结构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对如何合理有效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给出了具体可行的独到建议。本刊全文刊登这篇文章,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并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市场     
《国土资源》2007,(2):49
★中国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约为10亿千瓦★发改委: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国内原油价已逼近国际★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又获突破性成果★山西、辽宁等7省区森林资源总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近日,延长石油靖边园区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所有装置全流程打通,生产出合格的聚乙烯、聚丙烯终端产品,标志着全球首套煤油气综合转化项目一次试车成功。这是陕西省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将对陕西省乃至全国煤气油资源深度转化、高效利用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 必要性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它的供应能力和供应状况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但是基于能源资源的条件,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且以煤的直接燃烧为主,为此带来了沉重的环境压力。这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能源发展及能源结构优质比提出了严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能源作为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我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保障。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也与日俱增。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