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出露在利文斯顿岛中部的中-晚白垩世火山碎屑岩为多源的角砾凝灰岩、角砾岩和集块碎屑岩,成分以安山质为主。橄榄玄武岩主要在史莱夫角出露,为全晶质斑状构造;主要出露在中利文斯顿和汉那角的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多具细晶微斑构造。更新世至现代的火山岩为全晶质斑状的橄榄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熔岩的基本矿物组合大致相似,均为斜长石+辉石(+橄榄石)+铁的氧化物,但矿物的含量比例因岩性不同而有所区别。岩石中的斜长石斑晶多具正环带;随着岩石SiO2含量的增加,斜长石中Or和Ab组分增加而An含量下降,斑晶边缘成分一般与基质里长石的成分相近。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含有中长石-拉长石斑晶,玄武岩主要含拉长石斑晶,但橄榄玄武岩和粗玄岩中斜长石斑晶的核部为富钙的倍长石。更新世-现代的橄榄玄武岩,其所含斜长石斑晶和基质长石亦比较富钙。玄武安山岩中的辉石多为普通辉石,橄榄玄武岩和玄武岩中含有透辉石斑晶。辉石的Ti含量低,这是钙碱性火山岩的共同特点。史莱夫角的橄榄玄武岩含有贵橄榄石斑晶。粗玄岩中橄榄石成分与史莱夫角基质橄榄石成分相近。更新世至现代的橄榄玄武岩中既有正常结晶的橄榄石斑晶,还见到高Fo组分的深源捕掳晶。上述玄武岩中矿物组合的基本特征证明  相似文献   

2.
出露在利文斯顿岛中部的白垩纪火山岩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组合,基本属于钙碱性系列,但具有低钾拉斑玄武岩的某些特点。岩石富集Rb、Th、Ba,轻度亏损Zr、Ti、Hf、Nb,较强亏损Cr和Ni,而且随着岩浆从基性向酸性成分的演化,富集(或亏损)程度加大。岩石的轻稀土元素中度富集,岩石的(Ce/Yb)CN比值较低。白垩纪火山岩形成在一个造山环境,是南设得兰岩浆弧的一部分。然而,在利文斯顿岛不同地区出露的岩石其化学性质有所区别,因此认为它们可能源于不同的岩浆体系。在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利文斯顿岛中部处于一个独特的浊积扇的构造环境。主要产在利文斯顿岛中部和汉那角的鲍勒斯山组火山岩与其它地点的中生代火山岩相比,无论岩相学特征还是岩石化学性质均有所不同。因此认为它们的产生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和该地构造位置所控制。史莱夫角的橄榄玄武岩成分中碱高硅低,并且通常表现出高铝的特点,这些性质与百耳斯半岛的玄武岩极为相似。区域上火山活动不断发展,活动中心逐渐向北东迁移,导致粗玄岩岩颈和岩席生成,最后是英云闪长岩的侵入。更新世至现代的依诺特角组橄榄玄武岩以化学成分中的低硅高碱含量区别于中生代火山岩。岩石的高M值  相似文献   

3.
郑祥身 《极地研究》1995,7(3):24-35
本文综合近年研究中新获得的资料和证据,对利文斯顿岛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和火山作用特点作了综合性的介绍。百耳斯建造是该岛最老的火山岩地层,由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生成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集块岩以及泥岩、页岩等组成,分布在岛西部的百耳斯半岛。中白垩世的鲍勒斯山组主要出露在岛的中部,是由安山岩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夹层组成的一套蚀变火山岩系。汉那角剖面的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及史莱夫角的橄榄玄武岩均具有中白垩世的年龄。晚白垩世火山活动的产物以粗玄岩为代表,集中出露在西多斯角一带。伴随着火山活动,始新世英云闪长岩侵入白垩系火山岩地层。更新世至现代则有依诺特角组橄榄玄武岩在岛的东北部产出。上述火山活动随时间演进而自北西向南东不断迁移的特点,与整个南设得兰群岛火山作用的发展趋势相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资料表明,百耳斯半岛熔岩、史莱夫角的橄榄玄武岩和西多斯角的粗玄岩等白垩纪火山岩基本属于钙碱性岩系并且具有低钾低镁的特点。早第三纪的英云闪长岩继承了橄榄玄武岩和粗玄岩的成分特点,同是南设得兰群岛岩浆弧中生代-新生代火山作用的产物,在钙碱性岩系岩浆演化的晚期生成。而鲍勒斯山组的熔岩和汉那角的熔岩表现出岩相学和岩石化学性质上的  相似文献   

4.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火山岩地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综合近年研究中新获得的资料和证据,对利文斯顿岛火山岩的地质牲和火山综合性的介绍。百耳斯建造是该岛最老的火山岩地层,由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生成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集块岩以及泥岩,页岩等组成,分布在岛西部的百耳斯半岛。中白垩世的鲍勒斯山组主要出露在岛的中部,则由安山岩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支组成的一套蚀普火山岩系。  相似文献   

5.
出露在利文斯顿岛中部的垩纪火山岩为率武岩-率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组合,基本属于钙碱性系列,但具有低钾拉斑玄武岩的某些特点。岩石富集Rb、Th、Ba,轻度亏损Zr、TiHf、Nb,较强亏损Cr和Ni,而且随着岩浆从基性向酸性成分的演化,富集程度加大。  相似文献   

6.
利文斯顿岛火山岩是南极南设得兰岩浆弧的一部分。对岩石的Sr、Nd、Pb同位素组成以及87Sr/86Sr与1/Sr、Rb、K和SiO2关系的研究表明,利文斯顿岛火山岩具有不同的源区特征。百耳斯半岛和史莱夫角的火山岩、西多斯角的粗玄岩和第三纪的英云闪长岩显示出同成因的特点,和依诺特角第四纪橄榄玄武岩一样,它们均具有原生地幔的同位素组分,源区岩浆可能直接来自上地幔。汉那角和中利文斯顿岛火山岩岩浆则受到地壳成分的混染。不相容元素对La/Sm-La和Ce/Yb-Ce的研究进一步显示出,上述不同产地的岩石分别为不同源岩浆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岩相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提出百耳斯半岛和史莱夫角的火山岩以及西多斯角的粗玄岩是上地幔发生部分熔融所生成的玄武岩岩浆从深部岩浆囊沿构造薄弱带直接喷出形成的。古生代基底岩系的存在对中利文斯顿岛和汉那角火山岩的成因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即来自深部岩浆囊的原始岩浆在上地壳中的浅部岩浆囊受到了壳源物质混染。更新世-现代火山岩的源区岩浆直接自上地幔部分熔融生成,火山作用与晚新生代时该区的拉张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野外地质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岩相学特征,论述了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利文斯顿岛汉那角(HannahPoint)火山岩地层及岩石的基本特征,初步讨论了该地火山活动过程。该地互层状产出的火山角砾岩和熔岩,为南极半岛火山岩组的一部分。剖面上出露的三个火山岩地层旋回分别是三期火山作用的产物。第一、二旋回岩层产状的变化记录了火山作用过程中的一次活动间歇。第一旋回的英安岩和含有流纹岩质熔岩夹层的凝灰角砾岩仅为第一期火山活动末的产物;第二旋回为三次较强喷发活动的产物,从安山岩质火山碎屑岩为主,经玄武岩-安山岩质熔岩为主,过渡为含有安山岩或流纹岩质熔浆团的火山角砾岩。第三期火山活动可能更强烈,大面积分布的厚层玄武质熔岩无论从产状上还是在岩石学特征方面都有别于其他旋回。火山岩地层总体产状稳定,平缓地倾向北西,表明该区未受到过明显的构造影响,火山活动中心可能有逐步向北西迁移的趋势,与南设得兰群岛岩浆弧演变趋势一致。次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质小岩墙,集中在第二旋回底部。第一、二旋回接触界线两侧凝灰角砾岩表现较强的沸石化。这些现象说明该接触面附近为一薄弱带,侵入活动和蚀变均较易发生。  相似文献   

8.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火山岩多种成因过程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文斯顿岛火山岩是南极南设得兰岩浆弧的一部分。对岩石的Sr,Nd,Pb同位素组成以及^87Sr/^86Sr与1/Sr,Rb,K和SiO2关系的研究表明,利文斯顿岛火山岩具有不同的源区特征。百耳斯半岛和史莱夫角的火山岩,西多斯角的粗玄岩和第三纪的岩云闪长岩显示出同成因的特点、和依诺特角第四纪橄榄玄武岩一样,它们均具有原生地幔的同位素组分,源区岩浆可能直接来自上地幔。  相似文献   

9.
闹牛山铜矿床是与中基性和弱酸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有关的脉状矿床。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的的陆相沉积—火山岩,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是中基性和弱酸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矿区处于北北东向深断裂构造控制的复合火山构造地块中,断裂构造发育,赋矿围岩为安山玢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闪长玢岩等。成矿岩体为弱酸性斜长花岗斑岩、霏细斑岩。矿体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近矿围岩蚀变为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工业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伴生有益元素为Pb、Zn、Ag、Au等。矿石结构有半自形粒状和它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胶状结构、固溶体分解及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有细脉浸染状、脉状和块状构造等。成矿期可分为4个阶段,矿床属高中温岩浆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0.
采用40Ar/39Ar法和激光微区等时线方法,对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利文斯顿岛东部产出的鲍勒斯山组火山岩重新进行了年龄测定。结果表明,45D安山质熔岩和262玄武安山质熔岩的等时年龄分别为(105.62±2.11)Ma和(111.48±2.23)Ma,其40Ar/39Ar初始比与尼尔值相当,岩石中不含过剩氩,表明等时年龄代表岩石真正的形成年龄。脉状产出的A9352细晶岩的40Ar/39Ar坪年龄为(96.7±1.6)Ma,计算得到等时年龄为96.6Ma,晚于熔岩喷发而形成。新的年龄数据证实了鲍勒斯山组火山岩形成于白垩纪。白垩纪火山活动曾影响了整个利文斯顿岛,在赫德半岛出露的鲍勒斯山组火山岩曾被较年轻火山岩所覆盖,构造抬升使其出露。  相似文献   

11.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大兴安岭南段二叠系大石寨组发育两套火山岩,即拉斑玄武岩系列的细碧+角斑岩类和大石寨地区钙碱性岩石系列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类。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富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王宝彦 《西部资源》2014,(5):165-167
东乌旗吉林宝力格银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东乌旗境内,靠近中蒙边界线,区域构造位置为天山——兴安地槽褶皱系。东乌旗早华力西地槽褶皱带,褶皱带内出露中奥陶统为岛弧型火山岩,晚古生代泥盆系浅海相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晚石炭世的陆相安山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本区地处查干敖包—东乌旗大断裂北侧,其断裂构造多数为控矿构造。断裂和褶皱构造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为成矿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空间并提供了热源及物质来源。研究该区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化情况,对区内成矿潜力作出分析,提供找矿方向和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3.
一、区域背景本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额尔古纳非火山型被动陆缘中段。该构造区以得尔布干超壳断裂为界可延至俄罗斯-蒙古国境内。其构造基底是元古代-古生代变质地体和古生代侵入杂岩体,盖层为侏罗-白垩系火山岩及陆相沉积岩。区域上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的额尔古纳河组;中生界侏罗系万宝组、塔木兰沟组、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白垩系梅勒图组、大磨拐河组;第三系中新统呼查山组和第四系全新统。区域上岩浆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均较强烈,主要有二叠纪侵入的中细粒花岗岩及碎裂花岗岩,侏罗纪第一次侵入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
毛西嘎达坂矿区位于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层主要出露二叠系大石寨组火山碎屑岩及陆源沉积碎屑岩,矿区岩石有轻度区域变质,主要为绿泥石化、阳起石化等。矿区主要发育四组断裂构造。本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活动,成矿物质的来源与闪长岩及次安山岩可能具有密切关系,成矿热液既有岩浆水又有大气降水的参与。矿床成因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韩峰  侯建军 《西部资源》2012,(1):130-132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富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中部色尔腾山地区,该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变质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系;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绿片岩及下元古界二道凹群绿片岩、大理岩;并有元古代——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类岩体侵入,且深大断裂及脆韧性剪切带发育。主要的赋矿地层为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柳树沟岩组绢云石英片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中,该套地层为一套产于裂陷槽环境下的绿岩建造,原岩多为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复理石——碳酸盐建造。后期受构造改造,多具糜棱岩化。目前在该地区已发现了油篓沟、新地沟、卯独庆、哈拉沁等绿岩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四次南极考察所取资料,对西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长城站地区第三纪火山岩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总结,在火山岩地层的划分、岩相学和矿物学特点、岩浆的生成演化等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认识。 长城站所在的菲尔德斯半岛出露有一套层状的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是第三纪岛弧火山作用的产物。长城组包括碧玉山段和玛瑙滩段,由熔岩和正常火山碎屑岩组成,同位素年龄测定证明其形成于古新世至始新世。化石组主要形成于渐新世,其下部化石山段的含有植物化石的火山碎屑沉积岩不整合在玛瑙滩段岩层之上,上部的岩块山段以集块熔岩、角砾熔岩为主体,火山活动可能持续到了中新世早期。整个半岛的火山活动有两个高潮,两次较强烈的火山作用之间是较长的喷发间断,造成半岛岩石被风化剥蚀和火山碎屑沉积岩的出现。次火山岩以岩颈、岩墙、岩脉和规模较小的岩株等形式产出,并受到古火山机构和基底断裂的控制,沿着北西西-南东东的方向有规律地分布。从火山喷发中心和火山岩分布特点分析,该区火山活动有从西向东逐渐迁移的趋势。 熔岩以高铝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为主,安山岩、英安岩数量较少。斜长石和普通辉石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高铝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中斜长石斑晶的核部往往为倍长石或钙长石,边缘成份与  相似文献   

18.
南设得兰群岛是晚中生代以来古太平洋板块向南极板块俯冲消减过程中形成的,目前对整个群岛的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无统一认识。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该群岛出露的地层具明显的时空规律。群岛主体的西南部出露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发育海底扇、深海、斜坡裙、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相伴随的火山作用主要为钙碱性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的喷发,记录了弧前盆地-火山岛弧的演化过程;群岛主体的东北部主要出露上白垩统-下渐新统,其中上白垩统-始新统发育一套玄武质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建造,为温暖气候下的陆相沉积,火山活动具有岛弧拉斑玄武岩与钙碱性火山岩的过渡性质。渐新统-下中新统则记录了从间冰期正常海相到冰期冰海相沉积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勇 《西部资源》2015,(3):95-97
白泥井矿区铁矿位于乌拉山复式背斜北翼,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Ar2wl3)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区内构造以单斜构造为主。白泥井矿区南北两个矿段共圈定42条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于乌拉山群第三岩组(Ar2wl3)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20.
大干沟板岩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准地台东昆仑南坡俯冲碰撞杂岩带。矿区主要出露奥陶-志留系纳赤台群哈拉巴依沟组砂板岩段,构造总体简单,仅在矿区东南部沟谷中及南西部发现规模较小的断层F5、F6及节理裂隙。出露岩石均为变质岩,其变质作用属中等区域变质作用。圈出水泥用板岩矿体两个,由北向南依次编号为Ⅰ、Ⅱ。矿体赋存于哈拉巴依沟组中,该地层为在本地区寻找板岩矿的可靠标志。深灰色千枚状板岩多呈千枚状~板状构造,在地貌上多呈负地形为特征,可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