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下水》2017,(1)
以黄土塬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正宁县为研究对象,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正宁县地表水水质评价,采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构建正宁县区域内地表水水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不同河流和水库地表水的水质指标检测数据作出了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县区域内庵里水库和无日天沟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嘉峪川河、四郎河、支党河达到Ⅰ类水质;从权重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正宁县区域内主要地表水水源庵里水库、嘉峪川河、四郎河、支党河主要污染物为NH3-N、DO;无日天沟主要污染物为CODMn、DO。说明该县区域内主要地表水水源治理和保护情况较好,水源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以上。但作为人饮重要水源还需要继续加强保护和治理,为该区域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
吴丹  陶月赞  刘佩贵 《安徽地质》2011,21(4):305-308
矿床采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外排废水,从而可能影响到周边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为此,本文选取安徽省霍邱县铁矿群为例,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以及改进的层次分析法,通过分析沿岗河及其支流采集的水样的水质指标测定结果,对矿区周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均达到Ⅰ类水标准,说明在监测时段内,采矿外排水还未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晓华  丁雍  斯蔼 《地下水》2014,(1):6-7,20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宝坻水源地奥陶系灰岩地下水水质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样点水质总体评判级别为I级,说明该区地下水水质较好,而氟离子含量超标是由于地区背景值造成的,这一结论与该区其它研究成果评价结果一致。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是一种较实用的地下水水质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高店子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水环境质量现状,为区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和灌溉水水质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组分波动较大,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相对较为稳定。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和重碳酸-钙镁型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镁型水和重碳酸硫酸-钠钙镁型水。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水中主要离子组分来自于盐岩、石膏和碳酸盐的风化溶滤,另外还存在阳离子交换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饮用水水质评价表明,54.5%的地表水和71.4%的地下水适于饮用或基本适于饮用,地下水水质稍好于地表水水质;灌溉水水质评价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适于灌溉,合理灌溉不会造成盐害和碱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淮南市浅层地下水水样进行测试、分析,选取氯离子、硫酸盐、硝酸盐氮、总磷、锰、铅等六项指标为评价指标,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水质进行了合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市浅层地下水综合水质较差,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已遭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多数水体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  相似文献   

6.
首次运用均方差一模糊综合评判复合模型,选取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评价因子的选取及评价集的建立、隶属函数及单因子隶属度的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综合隶属度的确定四个步骤,对天津蓟县官庄地区深层地下水水质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样点水质总体级别为I级,说明该区地下水水质较好,而局部点位硝酸盐超标是导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与该区其它研究成果评价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基于均方差-模糊综合评判复合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运用均方差-模糊综合评判复合模型,选取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评价因子的选取及评价集的建立、隶属函数及单因子隶属度的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综合隶属度的确定四个步骤,对天津蓟县官庄地区深层地下水水质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样点水质总体级别为I级,说明该区地下水水质较好,而局部点位硝酸盐超标是导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与该区其它研究成果评价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依据祖厉河流域上下游(会宁、靖远站) 2个水质监测断面2008-2017年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各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流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Tennant法、近10年最枯月流量法、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法、月年保证率设定法分别计算了流域内2个断面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1)祖厉河流域上下游水质评价标准隶属度分别为0.954(汛期0.967)、0.706(汛期0.546),均属于Ⅴ类水质。(2)上游会宁站生态环境需水量为0.039 m3/s,下游靖远站生态环境需水量为0.413 m3/s,满足多年平均流量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李进  陈益滨  师伟  梁煦枫 《地下水》2006,28(2):4-5,22
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水质评价中.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建立和确定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进行环境评价.选择咸阳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验证.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木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属于生态缺水区。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地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做出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挥发酚的污染指数为0.40,污染分担率为57.2%,远高于其它指标,但其含量〈0.002mg/L,基本无污染;其它污染物污染等级均属于清洁级;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级标准。随着木里煤田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该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和水体生态环境有污染的趋势。提出了建设小型调蓄、引水工程,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管理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级别特征值的岩溶含水层水质模糊综合评价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传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中存在评价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水质状况、评价结果不清晰,评价等级区分度不明显等缺陷,文章以位于六枝特区威宁-郎岱褶皱群的第一层岩溶含水层水质为例,根据岩溶区水质评价特点和研究区含水层超标因子特征,建立涵盖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级别特征值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适当修正,并与综合污染指数法、传统模糊评价综合法的评价精度进行定量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六枝特区的研究区探采点水质综合评价等级都达到Ⅲ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仍有71%的探采点存在氨氮(NH4+)、氟化物(F-)、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性总固体(TDS)和大肠杆菌等指标超标,且超标因子浓度呈点状扩散分布于三叠系中下统地层;另外,传统模糊综合评价中有57.1%的水质达到Ⅰ类标准,与多个探采点存在因子超标的情况不符,而通过级别特征值修正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中分别有57.1%和28.6%的探采点水质为Ⅱ类或Ⅲ类标准,与着重突出最大超标因子权重的综合指数法类别标准差低0.011。因此,基于级别特征值的模糊综合评价能有效的反映水质整体水平,探采点水样超标因子浓度和同类水质的区分度,评价结果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了30多种水质评价的研究方法。但由于水质等级与评价因子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水体污染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地下水水质评价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评价模型。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水质评价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水质评价模式和理论。文章以大牛地气田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技术,将GIS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建立基于GIS的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同时将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和传统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对比,验证新方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工作中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1)大牛地气田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以Ⅰ类和Ⅲ类水为主,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氨氮超标,水质较差;(2)模糊综合评价法与GIS的有效结合,实现了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的系统化和可视化;(3)相对于内梅罗指数法,基于GIS的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各评价因子对水质的影响,能够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研究区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13.
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被广泛应用。岩溶地区地下水环境脆弱,潜在污染来源复杂。为了更好地了解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法在岩溶地下水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贵州省遵义市为例,利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对该市具有代表性的9个地下水点水质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遵义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Ⅲ类及Ⅲ类以上水占33 %,但个别区域地下水水质很差,主要为NO2-、NH4+、Mn、Na+、Cl-、SO42-、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CaCO3)和Se等超标;两种方法评价结果一致的共有6个水点,均属Ⅱ类水质,结果不一致的3个水点,在综合指数法中全为Ⅳ类水,而在模糊综合评价中则是Ⅲ类水1个,Ⅴ类水两个。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综合指数法在综合分值计算中过于强调单项指标最大值的作用和未考虑参评指标的权重,而模糊综合法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些不足,精细地刻画出指标值对水质分级界限的接近程度并量化了所有指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权重。可见,地下水水质评价中,模糊综合法要明显优于综合指数法。   相似文献   

14.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水质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模糊概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也无法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进行划分,如要用绝对的数据进行划分无法处理模糊边界的问题.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并以西安市地下潜水为例,对其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有关规范建议的两个评判方法及其指标;建立了相应的隶属函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求解了围岩岩体质量类别的模糊向量。   相似文献   

16.
模糊综合评判在拉萨地温开发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拉萨市浅层地温能地质环境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地质环境背景、第四系及含水层因素、水量环境因素、水质环境因素等四大类,对四大类影响因素及其下一级因子进行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模型的构建,确定其隶属度函数,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值。利用GIS的属性赋值与空间分析,对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区进行网格划分,计算出各网格单元的模糊质量指数值,绘制了模糊质量指数等值线,在此基础上对拉萨市浅层地温能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逻辑T算子和协T算子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地下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方法,选取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借助模糊逻辑T算子和协T算子,编制了有效的MATLAB计算机程序,绘制了隶属度函数的数学图形,对北方某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资料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样点水质为Ⅰ、Ⅱ、Ⅲ级的占96.63%,大部分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的要求。借助T和协T逻辑算子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地下水水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