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主要讨论在油区取心井少的情况下,利用自然伽玛测井值研究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的方法,并对中原油田文留区沙四段进行了实际的分析计算和划分,最后作出了该区沙四上段和沙四下段两张微相平面分布图。  相似文献   

2.
该文综合利用沉积学、古生物学及地球物理学标志,对东营凹陷通61断块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划分和描述。系统编制了区内沙二段7个砂层组中51上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展示了各小层沉积时的地理面貌和沉积格局,阐明了各类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沉积微相对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综合运用岩芯观察、岩相和测井相分析等手段,对临南油田街2断块沙三上亚段Ⅴ砂岩组沉积微相的沉积相标志、类型以及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临南油田街2断块沙三上亚段Ⅴ砂岩组为一套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亚相类型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沙三上亚段Ⅴ砂岩组主要沉积微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和前缘席状砂等5种微相,并建立了沉积微相识别模式;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呈现在近东西向剖面上砂体连续性较好,可见河口坝与前缘席状砂的交替出现,而在近西南—北东向剖面上,砂体横向上一般由水下分流河道过渡到河口坝或前缘席状砂。总之,临南油田街2断块沙三上亚段Ⅴ砂岩组是研究区三角洲形成的高峰期,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为主要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4.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以下二门油田核三段砂体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河南省下二门油田核三段为例,详细阐述了储层沉积微相研究方法。该油田研究层段属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的前缘相带,可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泥四种主要的没积微相类型。通过地岩心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建立了该区的岩-电关系图版,并绘制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对下二门油田核三段沉积微相在平面上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沙四上段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地质和物探手段相结合,宏观和微观方法相结合,对渤南洼陷构造发育特征和沙四上段沉积相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沉积旋回性、韵律性等特征,确定渤南洼陷沙四上段沉积环境为滨(浅)湖-半深湖和湖底扇。根据沉积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对沙四上段沉积环境为滨(浅)湖-半深湖和湖底扇。根据沉只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对沙四上段湖底扇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划分和描述,将湖底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并进一步划分为5个微相。在上述基础上,揭示了湖底扇的平面展布规律,建立了沙四上段湖底扇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地震及测井曲线形态分析等资料,结合单井相、剖面相分析,对永安镇油田沙三段上亚段一沙二段下亚段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确定其发育河流一三角洲相沉积和湖泊相沉积。三角洲相沉积在该地区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湖泊相发育滑塌沉积。系统研究了储集砂体的时空演化、展布规律及砂体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流河道微相和河口坝微相是该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对下一步石油地质勘探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号桩油田沙三段下亚段沉积微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心分析、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详细划分、描述了五号桩油田沙三段下亚段浊积扇砂岩体的沉积相特征,并将其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等三个亚相,其中,内扇和外扇又细分为主沟道、主沟堤、辫状水道、道间及过渡带等五种微相。通过单井及连井剖面相分析,总结了沙三段下亚段各沉积单元的平面展布特征和纵向演化规律,为该油田的全面滚动勘探开发和注采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及平面上砂体的分布形态,对惠民凹陷西部沙四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沙四下亚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的泥石流扇和辫状河扇两种类型,共识别出了6种沉积微相。宁南断层和无南断层下降盘发育大面积的辫状河扇沉积。砂体垂直岸线分布,延伸距离较远。平面上分布呈扇形,沉积相带分异不明显,主要沉积微相为辫状河道、河道砂坝与河道间沉积。邻近齐广断层断崖处发育泥石流扇沉积,砂体不甚发育,与辫状河扇相比,该沉积类型砾岩富集,扇体规模较小。相带变化比较明显,主要沉积微相为泥石流沉积、河道沉积与漫流沉积。该沉积体系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活动、古地貌、物源区性质与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断裂活动是该沉积体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和地震地层学知识,详细研究了东营通61断块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二段地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不同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图,提出该地区的沉积微相序列模式。并讨论了沉积微相对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钻井、测井资料分析,建立了台兴油田下第三系阜宁组(Ef3)下亚段测井相与沉积微相的关系,研究了台兴油田的沉积微相类型及主要含油气单元———各砂体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Ef3下亚段主要砂体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河漫滩、河口砂坝以及席状砂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1.
针对商河油田沙二下亚段储层砂体厚度小且与泥岩薄互层的特点,通过对商河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相横向展布及垂向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同沉积断层的发育情况,系统分析沙二下亚段沉积体系发育的构造动力机制。由自北向南呈阶梯状分布的多级构造调节带和多级坡折带联合控制了商河砂体的沉积相带展布和古水系的方向,且控制着沉积微相的展布。  相似文献   

12.
甘肃樊家川油田延9油层储层沉积微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层微相研究是油田开发后期储层非均质性精细表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从岩心资料分析入手,按照成因相→成因相组合与成因分析→测井微相模式→单井测井相分析→平面微相分析的思路,对樊家川油田延9油层河流相储层进行微相细分研究,归纳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为油田开发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利用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与评价、图像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胜坨油田T74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体的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T74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储层由三期浊积砂体叠加形成,可划分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两种沉积微相带;各期浊积砂体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以韵律性不明显、渗透率差异大为主要特征,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中心微相储层的物性要好于边缘微相;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存在差异,中心微相主要发育中孔中喉和细孔中喉型孔隙结构,边缘微相主要发育细孔细喉以及微孔型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东营通61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储层物性参数展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琦  刘家铎 《矿物岩石》1998,18(1):40-46
本文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对通61断块内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二段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值做平面展布,统计主要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参数分布规律,分析各沉积微相的储层特征,揭示了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参数展布的控制作用,并指出研究区内的有利砂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15.
石月  周亚楠  张晓东  杨刚 《地下水》2013,(1):143-145
WP区长8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以及层系之一。对长82小层进行研究,通过岩心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该油层组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并确定在长82期WP地区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在平面上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道侧翼等,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相对发育。通过分析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是有利的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6.
四方台组和明水组是松辽坳陷盆地萎缩阶段的产物。松科1井北孔的连续岩心显示:四方台组发育曲流河亚相和浅湖亚相的沉积,其中以曲流河亚相为主,曲流河亚相发育河床滞留、点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水道、河漫滩、河漫湖等7种沉积微相,浅湖亚相发育临滨砂坝微相和静水泥质沉积微相;明水组发育曲流河亚相、浅湖亚相和滨湖亚相,明一段以浅湖亚相为主,明二段曲流河、浅湖亚相交替发育。明水组曲流河亚相发育河床滞留、点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水道、河漫滩、河漫湖等7种微相;浅湖亚相发育浅湖静水泥沉积、临滨砂坝和风暴沉积微相;滨湖亚相发育砂滩和泥滩微相。盆地沉积时期松辽盆地经历了多次湖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四方台湖平面最低、明水组二段形成时期湖平面次之、明水组一段形成时期湖平面最高,自下而上形成了一个低—高—低的湖平面变化旋回。沉积物颜色-古气候关系显示四方台组是气温普遍偏高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明一段下部是气温偏低的干旱、半干旱环境,上部是气温偏低的干、湿交替环境;明二段气温高低交替变化,下部和中部是干、湿交替环境,上部是干旱、半干旱环境。四方台组—明水组垂向沉积相带的演变是横向上以小型浅水湖泊为沉积中心的沉积体相带向北西方向迁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涠西南凹陷涠洲11区南部流沙港组油气特征明显,但目的层段岩性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连通性差,因此对沉积微相与砂体的成因分析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结合粒度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的分析,对流一段沉积相类型进行了探讨,识别出两种沉积相类型:水进型扇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其中扇三角洲可划分为扇中和扇端两个亚相,三角洲划分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并在各相带内共识别出11种微相类型。探讨了流一段4个亚段的沉积微相特征、平面展布及垂向演化:早期(L1下)为湖平面逐渐上升的扇三角洲沉积,晚期(L1h )为不断向前讲积的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济阳坳陷埕东油田北坡馆陶组河流相砂岩为例,详细阐述了河流相砂体的沉积微相研究方法,将研究区的河流相砂体划分为曲流河、网状河和辫状河三种沉积相,并进一步划分为七类主要的沉积微相。通过单井剖面和井间剖面对比分析,研究沉积微相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编制了研究区内不同砂层组沉积时期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  相似文献   

19.
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为例,通过对其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储层岩性特征、粒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认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环境为干旱炎热气候下的间歇性涨缩浅湖环境,沉积相为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划分出了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溢岸砂、水下天然堤、前三角洲泥、滨浅湖泥砂等多种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各沉积微相的特征;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层的物性最好,水下溢岸砂次之。  相似文献   

20.
冯旭东  林春明  张霞 《江苏地质》2016,40(3):493-500
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GPTMap软件帮助构建一体化数据库,在识别沉积微相类型、录入沉积微相代码、绘制平面图层等工作基础上,以松辽盆地大庆杏树岗油田杏三区东部白垩系姚家组一段葡萄花Ⅰ组油层1—3小层(葡Ⅰ1—3小层)为例,进行了沉积微相类型、特征、组合模式和不同地质时期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精细研究。结果表明,葡Ⅰ1—3小层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内前缘2种沉积亚相,含11种沉积微相类型;建立了测井微相模式,总结了7种沉积微相组合模式,绘制了平面底图、砂厚等值线图、沉积微相平面图等基础图件,丰富了地质数据库,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油田进一步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