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在四川省的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破坏特别严重地区超过10万km^2。受灾最严重地区是四川省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地,截至5月21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41353人遇难,274683人受伤,累计失踪32666人。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监测和评价认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震源深度为10~20km,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绐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中国政府决定,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值此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防灾减灾日”之际,本刊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做一介绍,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地质灾害,增强防灾避险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若干地震构造带的地震准周期丛集复发行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青藏高原东南缘和东北缘若干地震构造带的历史地震活动资料为基本数据,通过地震复发间隔的计算,分类和统计检验等,研究了大陆板内地震的复发行为。认为:大陆板内地震既不是简单地准周期重复发生,也不是简单地丛集复发,而可能是一种准周期的丛集复发行为,即地震丛是准周期重复发生的,而在某一地震丛内,地震又是丛集复发的。存在两类地震复发间隔,即地震丛复发间隔和地震丛内的地震复发间隔,它们分别满足对数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在进行大陆板内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定量计算和评估时,不能简单地套用N.B.实进模型中给出的地震复发间隔概率密度函数或累积分布函数,而应该根据当前地震的活动水平,判断当前是属于丛内的活跃期还是丛间的平静期,据此分别选用地震丛内地震复发间隔分布函数或者地震丛复发问题隔分布函数,这样将大大提高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计算和定量评估的水平。最后,简要探讨了大陆板内地震准周期丛集复发行为的可能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强震引发海啸和核事故。自有记录以来,此次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三大地震,同时也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级别的地震。这次地震来得如此意外又如此让人震惊!对于世界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震局主办、《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承办的“地震科技期刊编辑培训班”于11月5—10日在武汉成功举办。培训班学员为来自地震系统的科技期刊编辑及相关期刊管理负责人约50人。培训班由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田柳处长主持,湖北省地震局姚运生局长和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李明副司长出席并讲话,陈颗院士以“地震科技最新进展与科技期刊”为题,向学员们讲述了近百年来科技的进步与科技期刊的发展的关系,以及地震科技的最新发展对科技期刊的要求;陈鑫连研究员向学员们报告了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学员们结合两个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报告为地震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阔了编辑人员的办刊思路,增强了编辑人员办特色期刊的信心与决心。  相似文献   

6.
基于Okada的弹性半空间模型,分别计算岷县MS6.6、MS5.2地震和岷县-卓尼MS5.0地震对后续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分析应力扰动对后续地震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究区内3次中强地震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后续地震的发生,后续地震绝大部分位于应力增加区内;2)临潭-宕昌区域背景地震活动性较强,尤其是宕昌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呈条带状展布,与临潭-宕昌断裂走向垂直,研究区整体地震活动性变化以宕昌地区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减弱;3)岷县段、西段和中段处于应力累积阶段,未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宕昌段未来一段时间内地震活动性高于区域背景地震活动性,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对湖北地震活动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汶川地震对湖北地震活动的影响,认为龙门山断裂带与襄樊-广济构造带同属于扬子板块西部和北部边缘,是扬子板块逆冲插入青藏板块和秦岭微板块之下形成的。历史强震统计结果表明,四川中西部及周边强震活动对湖北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影响明显,且对应率较高。汶川地震后3年内,湖北及周边地区具有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可能。同时也指出,近几年湖北及周边的地震活动是汶川地震前期东部地区应力场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中国水库诱发地震的地质构造总体环境,从中提取出诱发水库地震的八项地质判别标志。同时进一步将它们划分为一般性和特征性两类地质判别标志,前者在水库地震和天然地震中均可出现,后者一般是水库地震中所特有的标志,是判断发生水库地震的王要地质判据,故在水库选址、最低限度在大坝选址时,要避开具有明显诱发水库地震的地质标志地段。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廿日至廿三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武昌召开《全国诱发地震座谈会》。这次会议得到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所属各单位和其它有关部门等廿八个单位和部门的代表共46人。 会议收到研究报告、论文53篇。其中属于水库地震的40篇;矿山开采诱发地震的6篇;深井 注水、采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弹性位错理论和岩石圈分层粘弹性模型,进一步分析2010年玉树地震同震及震后应力变化对2016年杂多地震的影响,讨论玉树地震和杂多地震对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应力影响及未来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同震库仑应力使杂多地震震中位置应力升高1.476 kPa。2010年玉树地震至2016年杂多地震的6 a内,震后粘弹性松弛作用使研究区域库仑应力增强区域应力持续集中,并使应力影区进一步释放应力,杂多地震位于玉树地震导致的库仑应力增强区域。2016年杂多地震发生时,其震中位置应力升高3.902 kPa。采用多组不同模型参数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玉树地震对杂多地震孕育起促进作用。2016年杂多地震同震破裂仅影响震中周边小范围区域的应力状态,在杂多断裂带西北端出现应力高值区域。2010年玉树地震同震及震后作用使甘孜-玉树断裂的叶诺卡-结隆段、巴塘乡-洛须段、当江段、巴塘乡断裂中段及五道梁-曲麻莱断裂称多段应力明显升高。甘孜-玉树断裂西北段的叶诺卡-结隆段、巴塘乡-相古段地震空区的地震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及华北地区地震资料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基于地震活动为多尺度多活动这一观点,运用小波变换方法,以不同的小波尺度分析了中国大陆1900~2001年和华北地区1500~2001年M≥5地震的本尼奥夫应变资料,得到了各种层次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分析结果可信而又符合实际。对历史地震研究和地震危险性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诱发地震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对国内外及三峡工程邻区的水库震例研究表明,诱发地震的形成及其诱震地点、强度是受水库区地质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因而水库地震危险性预测主要是依据库区的诱发地震环境条件。在研究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质环境和概率分析两种方法对库首区蓄水后的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评估,认为本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地点是九湾溪断裂和仙女山断裂北端,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为5.5级。  相似文献   

13.
据长办三峡台网测定,1983年3月24日2点43分,在当阳玉泉寺附近发生了一次M_L为3.1级地震,当地部分人有感。地震后,由宜昌行署地震办公室、长办地震地质队、当阳县科委和省地震局派员进行了联合调查。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15日, <汶川地震甘肃省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完成.报告显示:截至6月10日,甘肃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北京市等省区的地质工作者共排查汶川地震新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332处,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02处.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直接造成150人死亡,伤468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8亿元.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41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定台站的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2017-06-16巴东MS4.3地震序列16个ML1.8以上地震的视应力、拐角频率及震源破裂半径等震源参数,并系统分析地震视应力值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序列视应力值与震级正相关,地震震源谱的高频成分不丰富,拐角频率和视应力值均远小于非水库区的构造地震,震源区地下结构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区域简明图集》(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岷江的上游古称汶川。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附近。灾情惨重:遇难人口超过69180人,失踪17400人,受灾人口达4561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全国19个省市正组织对口支援灾区重建。  相似文献   

17.
九江-瑞昌5.7级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湖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11月26日江西省九江县与瑞昌市之间发生的5.7级地震,其影响范围包括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省,震中烈度Ⅶ。地震导致湖北省境内死亡1人,181人受伤,其中重伤22人,并造成一些建筑物的破坏和损坏。震后根据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四部分:地震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T18204.4-2005),结合震区实际情况作出了其直接经济损失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8.
结合测震学和大地测量学方法分析日本2011年9级地震之后依舒断裂带北段的地震活动性认为,2012年至今研究区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是由于日本地震对区域应力场的影响。依舒断裂带北段震后1 a内受影响较大,2 a后地震活动减弱,b值的时间扫描表现出其目前处于低应力场控制。依舒断裂带北段2012年至今5 a未发生4级以上地震,当前存在发生4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以九江芳兰规划区为例,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方法获取小区划工区的覆盖层厚度,并查明周边隐伏断裂位置及特征。结合钻孔资料对比解译,对地震小区划工作提供基础地震地质信息,同时为该区的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在天津联合召开了跨断层地形变测量专题学术总结交流会。会议以短水准、短基线监测预报地震能力的评价和形变台(点)干扰因素与地震异常识别的研究为其宗旨。18个单位、55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