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GPS数据实时通讯中数据解码问题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PS测量工作中,经常需将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的传输和处理。然而,GPS测量数据的实时处理是以其正确解码为前提的。在分析串口通讯中数据传统解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字节数据的实用算法。通过对Ashtech UZ-12型GPS接收机实时传输数据解码试验,证明此算法是一种简单、高效、易于通过编程实现的GPS数据解码算法。  相似文献   

2.
GPS测量数据与计算机实时通信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PS接收机与计算机之间实时通信的NMEA-0183数据格式,并以Leica 500系列接收机为例,介绍了如何进行GPS接收机的配置。在VC++平台下,给出了3种实现方式,并讨论了每种方式的优缺点,并指出了编程时的注意事项,对于开发类似的实时通信及监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应用开发中的串行通信和网络通信程序实现问题,开发了一个GPS网络系统,实现了应用MSComm控件实时接收GPS卫星数据,并通过Winsock实时地向客户端发送。  相似文献   

4.
基于GPRS和GPS的公交车辆定位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建军  夏英 《四川测绘》2004,27(3):103-104,102
根据目前GPS和GPRS发展的现状。提出了GPS数据通过GPRS通信平台传输的新方法。结合数据库和GIS技术。阐述了公交系统中的应用和实现方案,具有数据管理、精确定位、实时监控和直观显示等功能。并且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蓝牙串口通信机制、GPS实时通信协议和GPS数据格式,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采用C~#编程语言设计了一套读取GPS设备数据的接口IGPS,并按照接口定义的要求对.NET基础类库System.IO.Ports.Serial-Port进行重新封装和扩展。封装和扩展后的功能模块(GPSSerialPortConnection和GPSSerialPort)可以通过蓝牙串口适配器对GPS设备进行连接、读取、解析、关闭等操作,实现了GPS实时定位信息的获取,并且其设计的GPS接口功能模块已在实际项目中的移动测量、定位、导航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GSP文件的解码及其实时通信实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将成为21世纪GPS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但目前GPS在测绘应用中的实时传输还存在不足。在研究GPS文件结构和解码技术与VC 串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利用VC 编制了多线程的GPS接收机与计算机的实时通信程序,对于GPS网络系统中GPS数据的实时传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突破。在RTK测量技术出现之前,GPS相对定位的作业模式有静态定位作业模式、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准动态定位模式和动态定位模式,其测点坐标需通过测后处理,即必须将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解算才能获得。无法实时获取定位结果,而且也无法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实时检核,因而出现在数据后处理中发现观测成果不合格进行重测的情况。对此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延长观测时间,获取冗余观测数据,以保障测量结果的可靠件,由此降低了GPS测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李宇  马洪蛟 《现代测绘》2004,27(1):42-43
在近海、湖泊等水下地形的测量中,GPS与测深仪联用越来越广泛,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定位精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GPS的安装、采集数据的后处理等。本文从安装方式、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和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实时偏差修正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9.
基于Socket通信的GPS车辆监控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龙泉驿交通局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例,阐述通过Socket(TCP/IP)通信实时获取服务器端的车辆定位数据技术,实现地理信息与GPS定位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GPS与TPS集成超站仪的数据转换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讨论GPS与TPS两大测量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两者的集成技术和数据转换问题,重点是如何利用GSP技术实时求得TPS的测站空间直角坐标,再通过合适的数学模型转换为地方坐标系的二维直角坐标和正常高。将GPS接收单元集成到TSP上构成超站仪测量系统,可以实现测站点与碎部点的同步测绘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实时GPS精密单点定位需要实时的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为此提出一种利用区域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和IGS发布的IGU超快轨道进行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数据与IGU超快轨道预报部分进行实时GPS卫星钟差的估计,然后利用估计得到的实时GPS卫星钟差产品和IGU超快轨道预报部分,进行用户GPS接...  相似文献   

12.
nRF401无线通信模块在弹道修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GPS技术和DSP技术的弹道修正引信,在弹药飞行过程中,实时空间信息由GPS接收机接收,并由DSP处理器处理和弹道修正,并将实时空间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到地面可视化弹道修正观察系统,进行实时观测和实时控制。并对弹载修正系统硬件和软件、基于nRF401技术无线通讯模块、基于VB技术地面弹道修正观察系统等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对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二次差分构造周跳检验参数,并利用Jarque-Bera方法对历元窗口内的周跳参数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较好地实现了周跳的实时探测。利用实测GPS静态数据以及车载GPS动态数据进行了周跳探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实时探测出周跳,并能有效修复周跳。  相似文献   

14.
矿区GPS变形监测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矿区DPS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实时监测、基线平差、变形分析及分形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讨。经对GPS实时监测变表数据分析可知,地表点的移动具有较强的分形增长规律,GPS变形监测技术能够揭示地表移动的非线性特征,为变形分析与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无验潮模式下的GPS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小计  何义斌  赵建虎 《测绘科学》2003,28(2):29-30,34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模式定型于利用GPS测定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仪测定水底点的深度,附之以瞬时潮位资料,获得点位的高程。这种模式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取得完满的结果。但当验潮条件不具备时,该模式将不能获得测点的高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思想,该思想不用专门测定潮位,而直接利用GPS的RTK测量技术,辅之以姿态测量和补偿,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该方法被验证是正确的,希望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轨卫星LEO星载GPS实时定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单点定位结果为观测值,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AKF)方法进行动力平滑来实现LEO星载GPS实时动力法定轨。采用2004-03-29~31日的GRACE-A卫星实测数据进行了实时定轨计算,并分析了自适应因子、噪声补偿方差、GPS信号中断对自适应定轨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发现,采用AKF进行LEO星载GPS实时定轨可有效解决采用EKF噪声补偿方差难以确定的难题。同时还发现,采用AKF进行LEO星载GPS实时定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海岸线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及误差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  王继刚 《测绘科学》2008,33(3):9-12
海岸线地理环境特殊,讨论海岸线测量的特点,提出集成GMS无线电数据链,进行摩托化海岸线DGPS实时动态测量新方法和技术体系。分折了卫星定位误差、无线电数据链误差和用户测量平台稳定性误差影响。特别针对GMS无线电数据链可靠性和测杆摇摆与铅垂对定位精度的特殊影响。结出了海岸线DGPS实时动态测量误差影响的估计模型。  相似文献   

18.
GPS观测量先验方差-协方差矩阵实时估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GPS观测量的先验方差-协方差矩阵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GPS定位结果和可靠性,关系到模糊度初始化时间、模糊度搜索的可靠性及成功率。本文提出了一种GPS观测量的先验方差-协方差矩阵的实时估计方法。其特点是直接利用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来实时估计先验方差-协方差矩阵,而且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测量型接收机的各种测量模式。该方法应用于模糊度解算中,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以检验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基于GPS基准网进行GSP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算基准网改正数及其空间分布,利用内插方法求出用户站的模型误差改正数,不仅可以提高GPS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大大改善GPS测量的精度。利用香港GPS基准网2001年3月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解算,发现地区在该时间段内受强电离层活动的影响,采用常规GPS测量方法很难确定整周模糊度。利用传统的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对香港GPS基准网其中一条边(9.2km)24h的观测数据按每15min计算,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仅为45%。采用基准网内插改正数后,仅利用L1的观测数据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提高到100%。点位精度平面位置由2cm提高到5mm,高程精度由4cm提高到3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