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区域测震台网监测能力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收集和整理了广西区域测震台网的资料,查阅了广西台网的观测报告,确定了不同类型模拟观测仪器的放大倍数、数字化地震仪与有效监测距离的关系,从而确定了单台的监测范围。凡4个以上的台站同时能监测到的地区则为有效监测区。分1980年以前(初创时期)、1986年以前、1993年("九五"改造前期)和2007年"十五"改造以后4个时期分别计算广西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由此了解广西区域测震台网的发展概况和监测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区域数字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收集河南省区域数字测震台网建台堪选资料及纳入该台网的外省地震台地震仪噪声背景资料,利用测震学模拟观测仪放大倍数与数字化地震仪噪声背景之间的关系,初步分析该省"十二五"建成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预估"十三五"规划新增预警台后地震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晋城市数字测震台网为山西省地市级建成的第一个数字测震台网。介绍了晋城市数字测震台网的建设目的、建设背景、仪器性能、软件功能及实际监测速报能力,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对其他地市同类台网建设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佑龙  金艳  夏仕安  李发 《华南地震》2012,32(1):99-106
安徽测震台网"十五"期间通过升级、改造、新建24个子台并汇集周边6省19个测震台站的数据,建成安徽省省级测震台网,极大提高了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速报能力、数据产出能力。综合分析了安徽测震台网"十五"项目建设后的监测效能,并对进一步提高测震台网效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6年云南测震台网记录到的地脉动数据,运用H/V谱比法计算分析了47个测震台站在0.1~20.0Hz频段内的场地响应。选取2012~2016年期间云南测震台网记录到的ML≥2.5地震做单台震级偏差统计分析,挑出受场地放大作用而出现单台震级大于台网平均震级的台站做去场地放大校正,然后重新统计单台震级偏差情况。计算结果显示云南测震台网的台站受台基条件和所处位置等地质构造因素影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场地放大作用,大部分台站场地响应的卓越频率为1~6Hz,放大倍数为2~4倍。受场地放大作用的影响,大姚、芒市等19个台站的单台ML震级大于台网平均震级。在去除场地放大作用后,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吉林省地震台网布局,监测手段设置及仪器装备状况,重点对测震台网,地震前兆台网的监控能力进行分析,给出了台网和实际控制范围,对目前台网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淮安数字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淮安测震台网地面和深井测震台站的台址噪声、仪器灵敏度等参数,选取实际地震观测数据,运用理论和统计计算方法,计算地震监测能力。研究认为:淮安测震台网可以控制网内ML 2.0地震、局部ML 1.5地震,也可控制网外部分地区ML 2.5地震;测震台网内地震监测能力理论计算结果好于统计计算,二者差值随震中距增大而逐渐减小,震中距在30 km范围内差值最大,约0.45;网内深井观测台站理论计算的震级较高,而地面观测台站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2019年镜泊湖火山测震台网新增2个测震台后,共有5个测震观测子台对火山区进行地震监测.利用其观测数据,进行噪声功率谱和监测能力计算,绘制地震监测能力图,并与原测震台网监测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镜泊湖火山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可满足火山地震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9.
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成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鑫  姚宏  孙学军  徐宁 《华南地震》2010,30(2):79-87
介绍了"十五"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台站布局、观测动态范围和台基环境地噪声水平对台网地震监测能力的影响。实现与邻省台网和地方社会台网的联网与数据共享后,台网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投入运行前后记录到的地震情况,阐述了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技术成果及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新疆地震观测台网发展过程,包括台站建设以及观测设备的更新和发展。观测设备在历经模拟和数字化阶段发展后更加智能化,能够实时、准实时进行数据传输,有效提高了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台网的监测能力。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台网的服务对象不同,地震观测设备和仪器参数、选址条件等也不同,但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地震观测设备不断完善更新,测震宽频带仪器包含强震仪器频带范围,2类台网记录互为补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宿迁市数字测震台网是宿迁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介绍了宿迁数字测震台网的建设内容、台网布局,分析了宿迁测震台网监测能力,以及台网建成后,在宿迁市防震减灾、地震预报研究和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震台网网络技术平台,分析其系统构成及虚拟台网、3G无线传输、远程网络监控等技术在陕西测震台网的应用.该平台的建成,提高了测震台网运行质量及流动测震台网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省、市测震台网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对进一步提升地震部门地震响应能力、完善监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安徽测震台网接收邻省19个测震台站数据,评估该数据对地震监测能力效益的改进,并对今后提高测震台网监测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内蒙古测震台网的台站分布和监测能力,从地震事件的速报时间、定位质量和震级偏差等方面评估内蒙古测震台网的速报能力和速报质量,分析影响速报能力和速报质量的因素。结果显示,内蒙古测震台网监测能力总体偏弱,区域差异较大,事件的速报实际时间相对较长,震级差异和区域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检验台网监测效能的3种方法(即有效观测范围的估算,b值检验和下限震级漏记率检验),对陕西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根据正方形布局法对现有测震台网布局的优劣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改进现有测震台网的方案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数字测震台网布局和实际获得的参数,运用反推方法,对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分析,运用记录的地震事件进行检验,表明台网监测能力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相符;山西数字测震台网对山西省地区的监测能力均达到2.0级以上,大部分地区的监测能力达到1.5级以上,少部分地区的监测能力达到1.0级以上。其中,朔州市、吕梁市与运城市的监测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广东省测震台网的发展过程。根据吴开统提出的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的计算方法,对目前台网的实际监测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台网能有效地监测省内发生的M_L≥2.5级地震.最后,还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台网的监测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淮阴地区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原淮市境内,淮阴,盱胎,沭阳,宿迁4个地震台1984-1996年13年来的地震观测报告和各台DD-1测震仪的放大倍率,仪器的频率特征等资料,运用理论和统计两种计算方法,对淮阴市境内的测震能力进行分析,并通过定位精度研究,得出淮阴市境内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可控制ML≥2.0地震,定位精度为2km,高于Ⅰ类精度5km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江苏测震台网经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拥有75个数字测震台站,针对江苏台网监测能力的评估需求,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台网布局,提高江苏测震台网监测能力提供参考意见,本文使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方法,利用江苏台网2009-2021年正式编目观测报告数据,对江苏台网进行监测能力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台网监测能力较好的地区为北部连云港周边地区,监测能力达到了ML?1.5;监测能力较差的地区为中部地区及近海海域,监测能力达到了ML?2.0。整个江苏台网基本实现了ML?2.0的监测能力,周边地区及中部近海海域基本实现了ML?2.5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方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和台站建设投资效益两方面的需求,基于Visual Basic 6.0平台,使用MatrixVB、Surfer和Grapher等工具,开发一套测震台网布局优化软件,可用于台址勘选和台站布局的优化调整,有利于提高台网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该软件应用于成都市测震台网,给出了多种监测能力需求下的台网布局优化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