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地质学会、新疆地质矿产局、新疆地质学会共同组织的新疆天山地质矿产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15日至21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参加讨论会的有生产、科研、院校等70多个单位130多位代表。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程裕祺、王鸿祯、涂光炽、郭令智、谢学锦等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国家科委、科协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地矿部付部长夏国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付主席宋汉良等到会致词。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质学会、新疆地质矿产局、新疆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天山地质矿产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15日至2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划分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和物化探等四组进行讨论。会议采取大、小会、专题报告、地质旅行等多种形式进行活动,会议开得生动活泼、效果良好,代表们一致表示有收获,达到了会议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西天山-西南天山成矿带勘查新发现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新疆西南天山-西天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新疆西南天山-西天山地区的重点成矿远景区、找矿靶区及其基本特征,论述了该地区矿产资源潜力,供今后对该地区进行矿产勘查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国变质图件编制与研究》协作会,于1981年1月15日至1月17日在长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以及新疆、福建、河南、山西、云南、辽宁,吉林等省(区)地质局的代表共24人。  相似文献   

5.
钟清  孙鸿雁 《物探与化探》2000,24(6):425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 0 0 0年勘探地球物理与国土资源大调查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9月 15~ 1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 8个部门 53个单位的 10 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十几位专家应邀出席会议。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 4 3篇 ,大会发言 39篇。中国地质调查局叶天竺局长到会就西部开发与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地质工作以及地勘队伍建设工作做了重要讲话 ;何继善院士、孙文珂教授、熊光楚教授、刘士毅教授以及庄道泽高工做了主题报告。大会分设矿产资源专题和水工环专题研讨。学术…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冶金工业部和国家计委地质局分别委托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和地科院地质矿产研究所联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稀有稀土元素地质科研工作交流会》,1972年12月5日至23日在贵阳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科研、生产和教学等部门的149个单位,190多名代表.会议学习了马恩列斯、毛主席以及中央负责同志关于科研工作的论述,以批修整风为纲,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所鼓吹的"政治可以冲击其它"等反动谬论.贯彻毛主席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物专业委员会和新疆地质学会岩矿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新疆第一届岩石矿物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2日至16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新疆地质矿产局、西北石油局、新疆石油局、新疆煤炭工业局、新疆工学院和国防科工委等26个单位的岩矿分析鉴定、科研、教学人员共6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新疆地质学会和新疆地质矿产局的领导,以及岩矿专业委员会所挂靠的新疆地矿局中心实验室的业务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受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委托,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承办的“东天山成矿带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专家研讨会”于 2000年 9月 5日至 12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全国数十名著名地质矿产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们认真听取了东天山成矿带地质矿产大调查的项目部署、情况工作进展及主要成果汇报,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评价和论证,对东天山的“十五”计划期间矿产资源调查和勘查工作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就今后东天山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做了进一步部署。会议期间卢会专家、学者还奔赴东天山进行了野外实地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与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于1988年10月11日至10月15日在河北石家庄市核工业总公司航测遥感中心联合召开了全国铀、金矿产资源评价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高等地质院校、研究院、所和各产业部门等六十多个单位,共计83人。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全国化学地球动力学高级研讨会”于 2 0 0 0年 2月 1 5日至 1 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郑永飞教授负责组织并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地调院等国内 1 5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生物成矿作用的研究开始出现转机。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联合组织并委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筹办的“生物成矿研讨会”于1990年3月25日至3月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受到了我国地质学界,特别是沉积地质、矿床和古生物学界,以及部分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地矿、化工、冶金、煤炭、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等十八个单位的专家近百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生物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会议强调指出,矿产资源和地壳能源是我国工农业建设的物  相似文献   

12.
浦庆余 《地质论评》1980,26(2):177-178
1979年9月10日至16日,中国地质学会和新疆地质学会在乌鲁木齐市郊联合召开了新疆地区第四纪地质及第四纪冰川讨论会。会议就新疆地区的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的分层,以及第四纪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第四纪冰期划分方面。大家同意对天山三个冰期的原有划分意见,即分为望峰冰期(力行达坂冰  相似文献   

13.
流动注射分析学术交流会议于1986年9月11—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冶金、地质、环保、科研、高校和仪器厂家40多个单位的6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及实验报告23篇。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有色金属情报网、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石矿物分析测试委员会、新疆有色金属学会共同委托新疆有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第二届全国铅锌矿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4月27日至5月4日在南京市召开会议的目的是交流铅锌矿床的普查勘探经验及科学研究成果,探索成矿规律,推动地质找矿工作,以保证“六五”期间国民经济建设对铅锌矿的需要,并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作准备,促进我国铅锌矿地质科学的发展. 应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80名,他们分别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地质院校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受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农学会委托,四川省地质学会、四川省地质学会、四川省农学会,地矿部成都地矿所筹备并组织了这次会议。会议于1988年12月6~9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9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组成包括地质学、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二年七月五日至二十日,地质矿产部地矿西北分网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西北五省(区)非金属矿产找矿与利用情报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三十多个单位,近六十名代表。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情报资料交流。交流内容有西北各省(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和利用概况及典型矿区的经验。其中新疆局唐延龄工程师介绍的新疆非金属矿产资源和利用情况、杨汉臣工程师介绍的新疆宝石鉴定工作,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贵金属地质专业组,于1983年8月21日至9月1日在新疆托里地区和乌鲁木齐市先后进行金矿地质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代表有:科研和教学单位的代表30名;生产单位的代表28名,共58名。托里地区金矿地质考察,自8月21日开始至27日结束。代表们首先听取了各矿区技术负责人对矿区地质情况的介绍,阅读了地质报告和图件资料,对岩、矿标本等实物作了仔细的观察;接着利用两天的时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是由国际地科联所属的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 AGOD)举办的该协会有8个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国际成矿流体包裹体委员会(CO F F I)是其中之一.美国E.洛德是COFFI本届主席,苏联??.耶尔马可夫是COFFI名誉主席. 成因讨论会于1982年9月6至12日在苏联第比利斯举行.会议前后有地质旅行和参观.31个国家的7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东道国的代表占64%. 会议主题有三:①成矿热液系统;②花岗岩类岩浆作用与成矿的联系;③研究矿床时分析地质信息的数学方法. 以郭文魁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8人)参加了学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共同组织,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古全球变化计划(PAGES)和EGU共同资助的“第三届亚历山大.冯.洪堡国际会议:东亚季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2007年8月27日至30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来自12个国家的代表和学生约130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我国著名科学家有刘东生院士、汪品先院士、安芷生院士、符淙斌院士、丁仲礼院士等;国外著名学者有EGU名誉主席Andre Berger,EGU创办主席Peter Fabian,PAGES国际…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天山地质事业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回顾了西天山解放前地质工作史,着重从区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产资源、科学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地矿工作及其重要成果.展望21世纪是西天山地质科学、资源开发的大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