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丰江水库诱发6.1级地震与库区存在库水渗透(漏)—储积(存)及孕(诱)震的活动构造有关。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应重视库区总体环境条的研究。对比新丰江库及长江三峡水库的环境组合条件,认为三峡水库三斗坪坝址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很小,而庙河一香溪库段存在有利干诱震的环境因子,发震的可能性较大,但其震级将不超过5 1/2级。  相似文献   

2.
福建尤溪街面水库已于2007年2月下闸蓄水,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地震?如果会诱发地震,它能诱发多大震级的地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库区主要断裂活动、地质构造背景和国内外已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震例资料,结合尤溪街面水库库区的具体情况,应用概率预测法,综合影响参数预测法,两级模糊评判法,发育断裂长度预测震级法和历史地震最高震级预测法等方法,对街面水库诱震危险性和可能诱发的最大震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的认识仍存在很多盲区,水库地震事件不断引发社会的广泛争议。我国西部水能资源的大力开发面临一定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需要对此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和判断。本文介绍了利用现代监测手段,结合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震学、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开展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最新成果。认为深入开展水库地震监测和监测资料分析,以科学地探索水库诱震机理,提炼水库诱震因素,揭示水库地震规律以及预测和识别水库诱发地震,为指导水库正确运行和灾后救援提供决策依据,是水电工程建设中急需开展的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4.
对安康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希圣 《内陆地震》1993,7(1):44-54
本文对安康水库地质构造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地震活动特点以及区域内现代应力场作了分析,并通过与条件类似的国内外诱发地震水库类比,对安康(火石岩)水库进行了时、空、强参数预测,认为:当水库水位达到设计水位线330m高程后的1~3年内,库区内会诱发4~5级地震。同时指出了诱震区范围。  相似文献   

5.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简要回顾了水库诱发地震(RIS)研究的历史。从诱震库区的地质构造条件、水库蓄水诱震机理的数学物理模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地震学、水库诱发地层危险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四个方面,介绍了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过程中各阶段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指出了目前水库诱发地震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理论基础,重视库区岩体结构、水文地质结构研究以取得诱震环境模型的发展与创新,以非均质各向异性介质环境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为手段,以取得诱震机理认识的深化,是未来水库诱发地层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献程  胡平 《地震地质》1997,19(1):44-49
根据野外实地工作,进行水库诱发地震诱震条件的综合分析,并与其它发震水库进行对比,对江垭水电工程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作出初步评价。认为江垭水库蓄水后,在岩溶发育的峡谷地段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并对发震地段,最高震级和烈度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7.
统计预测模型对三峡库区诱发地震预测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地震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将长江三峡工程坝址至巫山库段划分为5个预测区共12个预测单元,选用8个诱震因素,运用统计预测模型预测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诱发地震震级。结果表明,库水蓄至最高水位,三峡工程坝址至巫山库段中多数预测单元诱发微震和不发生地震的概率值高,无震可能性较大。但九湾溪断层沿线、仙女山断层库段具备诱发3.0~4.5级或4.5~6.0级地震的可能;考虑到龙会观5.1级地震与高桥断裂的关系,预测结果显示高桥断裂沿线具有诱发强烈水库地震(≥6.0级)的可能性,其预测概率值为0.23  相似文献   

8.
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特征及其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国内外水库诱发地震的观测与研究震例,分析研究了一些著名水库诱发序列的地震活动特征,并根据水库诱发地震随水库蓄水时间的变化,把水库诱发地震活动归纳为迅速响应型、延迟响应型和混合响应型三类,分析讨论了这三类水库诱发地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方法研究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冯先岳 《内陆地震》1998,12(3):206-214
论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塔西河石门子水库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背景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对水库地震诱震的各种因素与已发生水库地震的实例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天山地区与石门子水库地质构造要似的努列克和克孜尔水库和诱震诺因素作了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拟建的石门子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整理和分析已有的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预测方法的特点将其归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基于监测的预测法三大类。详细介绍了震级上限法、经验类比法、高震级b值与低震级b值之比预测法、加卸载响应比法、概率预测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综合影响参数法,并对其优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认为由于目前对水库诱发地震机理认识的不足,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及震例的有限性,当前的预测方法均未能较好地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应加强从水库诱震机理的角度对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水库的实际情况,结合多种预测方法,并基于水库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大桥水库诱发4.4级水库地震前的地震学异常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2年3月3日大桥水库诱发了ML4.4水库地震,根据大桥台网7年多库区地震观测事件记录,用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进行分析,在4.4级水库诱发地震前,库区内有分布密集、频次超高、震级偏低的近地表地震活动,以致库区内地震存在b值与η值等地震学异常。  相似文献   

12.
冕宁大桥水库是目前国内唯一处于强震多发地区和地震高烈度区的大Ⅱ型水库。对该水库进行了有关地震安全性评价,建设了水库地震监测系统,完成了水库地震对策研究。2002年3月3日大桥水库诱发Ms4.6级水库地震,根据所获得的水库地震监测资料,在这次水库地震的半年以前,我们认为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在库区及其邻区有可能发生4级左右的地震。  相似文献   

13.
“诱发前震”预测效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发前震”现象在区域地震活动中较普遍,据此提出A-F-B图象预报方法,以区域大震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小震为预报因子,判断以后大震的位置并推测其震级与时间。为了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统计了我国西南地区1970—1983年和华北地区1966—1984年的地震资料,对其预测效能做了统计评价。评分采用W值与R值。其中:W=1-(漏报率+虚报率);R=报对地震占有面积/应预报地震占有面积-预报区占有面积/研究区总面积。结果为W与R值都大于0.5,波动在0.5~0.8之间;并计算出各种不同预报参量的频数概率分布,给出了单次预报在取不同空间与时间范围的信度。  相似文献   

14.
对于水库围堰后猛然增加的地震活动,人们普遍关心两个问题,第一是这些地震的成因,第二是这些地震能对大坝安全性带来多大的影响。位于四川省乐山地区的铜街子电站在蓄水后地震活动骤然增高。本文通过对地震活动的分布范围、震源深度、震源机制解以及地震活动与库水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判定这些地震系铜街子电站蓄水后所诱发的地震。为了估计该水库所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本文通过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试图对诱震震级上限给出一个估计,但各手段所给出的结果却不完全一致,这说明目前的预测手段的不完善。在对各手段给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认为铜街子电站最大可能诱发地震震级上限在5.0级左右。当然,也可能以较小震级的震群型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5.
陈献程 《华南地震》2000,20(2):68-76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对硗碛、中岗水电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与其它水库的发震条件进行对比,对该两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作出了初步评价,并对可能发震的地段,最高震级和烈度以及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6.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与抗震设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水库诱发震的机制、水库诱发地震动的特征以及设计地震动的选择,提出了诱发地震设计烈度确定方法和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选定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与诱发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已于2003年6月15日蓄水至135m,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6年5月20日大坝185m高程全线贯通,10月27日蓄水至156m;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水库已初步形成,随着蓄水位上升,库容加大,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也将加大。根据最大历史地震震级并适当加权,确定库区最大可信地震为6级左右。在仙女山和九湾溪断裂一带(距坝址为18km)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震级MS=5.0~5.8级。对坝址所受影响烈度为Ⅵ度,不会对按烈度Ⅶ度设防的枢纽主要建筑物构成直接威胁。必须加强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及预报,预防地震及地质灾害,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长治久安。本文根据国内外及三峡水库有关地震监测及预测预报资料,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进行初步探讨,供参阅指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甘肃省近20多年的地震预报工作,发现年尺度地震预报成功率不足8%。分析了年尺度地震预报成功率低下的原因和提高年尺度地震预报成功率在实现具有减灾实效地震预报的目标中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在对甘肃及邻区地震构造环境、地球物理场和地震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强震活动的关联性,寻找地震发生的时、空、强分布规律,建立具有明确构造物理含义的地震预测模型,先进行长期地震危险性分析,再开展年尺度的地震跟踪预报的新思路。沿用这一思路,预期可以减少虚报,进而提高年尺度地震预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数据库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系统需求分析出发 ,介绍了可视化的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数据库构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技术路线 ,划分了国内外典型的诱震震例以及长江三峡地区基础地理、诱震地质环境和诱发地震前兆监测等相关基础信息的主要类型 ,确定了各类信息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格式。在此基础上 ,对各类基础图形进行数字化处理 ,建立了可视化的图形数据库 ;通过其相关属性信息的录入或转换 ,建立了各类图形相应的属性数据库 ;利用GIS技术 ,对图形数据库及其属性数据库进行了无缝集成 ,实现了图形数据与其相应属性数据间的可视化交互式查询、浏览、管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Estimation of the magnitude of reservoir induced seismicity is essential for seismic risk analysis of dam sites. Different geological and empirical methods dealing with the mechanism or magnitude of such earthquakes are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In this study, a method based on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utiliz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 (RBF network)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problem. The network has only two input neurons, one representing the maximum depth 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other being a comprehensive parameter representing reservoir geometry. Magnitudes of the induced earthquakes predicted using the RBF network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recorded data.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approach, the proposed method gives a better prediction, both in terms of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 and error r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