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第四纪磁性地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古地磁学是一门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年轻学科.由于它在地质、地球物理等学科研究中作出卓越的贡献,引起地学界的极大重视,同时也带动了学科本身的迅速发展.磁性地层学是在地层学和年代学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火山岩和沉积物序列中所记录的地球磁场和岩石单元磁性特征的一系列磁极性变化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地层研究方法.自1969年英国占地磁学家A·考克斯制定的最近450万年以来地磁极性变化的时间表以来,由于K-Ar法年龄测定的精度和古地磁测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磁性地层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七十年代初期,我们开始对中国第四纪磁性地层进行研究.通过多年工作,为解决中国第四系的划分和对比;第四纪下限;黄土时代;古人类化石年龄;第四纪冰期和海侵时代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学术讨论会由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及兰州大学地理系主持于1989年5月18日至5月22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39个单位的7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检阅西部第四纪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推动学科发展的会议.同时也作为1991年将在我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大会的西部片预备会议.会议的报告及讨论都力求适应预期的13届INQUA大会“全球变化及人类生存”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3.
李永祺  王蔚 《海洋与湖沼》2019,50(5):931-936
海洋生态学是生态学与海洋(生物)学交叉的一门学科。生态学是当今发展迅速的一门科学,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生态学的定义,大致可归为经典(传统)和非传统(扩张)两大类。海洋生态学的定义源于生态学,由于海洋环境与陆地有很大的不同,科学与准确地给海洋生态学下定义,将有助于学科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本文对国内外一些学者提出的生态学和海洋生态学的定义做了介绍和探讨,期望有助于海洋生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四纪大陆海侵层磁性地层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磁性地层学是一门近年来新兴的学科.由于地磁极性变化具有全球性和同时性,这就提供了在地层形成过程中可将剩余磁性的极性变化,作为标准来进行地层对比.我国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的工作是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在解决第四纪下限、第四纪地层的分层和时代、第四纪海侵层的对比和年代、古人类化石的年代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得出早更新世泥河湾组地层年代为距今140—307万年左右,元谋组地层为距今150—315万年左右.北京顺 5孔中最早一次海侵的时代为距今 235万年左右.“元谋人”年代为170万年左右,“兰田人”年代为80万年左右.笔者曾  相似文献   

5.
地质矿产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挂靠在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一年来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的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新建的实验楼和图书资料楼已建成投入使用,明年将投资兴建多功能培训中心大楼,完工后这一配套的建筑群可为CCOP成员国提供有关第四纪地质及其它培训服务.实验室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年代学系统已建成~14C测年、古地磁、微体古生物和抱粉鉴定等专门实验室,~(210)Pb实验室也正在筹建中;物质成分测试系统已建成化学分析、有机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激光光谱、2米光栅光谱、原子吸收、X光粉晶衍射、碳氧稳定同位素质谱、镜面反射率测定、重砂矿物鉴定、薄片光片鉴定、粒度分析等专门实验室,已能承担有关培训和测试任务.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第四纪冰期与构造-气候旋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对于第四纪冰期及其划分,随着冰期旋回研究的深入而面临某些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从冰川地质学的观点来看,各个冰期和间冰期的地貌过程,受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控制,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易于识别的宏观规律性.所以,有人认为,濒临危机的经典的冰期概念及其研究,正在遵照自身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要求继续发展.笔者拟以进一步研究北京地区的第四纪冰期系列为基础,提出构造-气候旋回的概念,作为我们新的探索的起点.(图1)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地层分委员会于1985年6月23日在北京成立.并召开了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委员共35人,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聘请,任期三年.中国第四纪地层分委员会作为专业学术组织,将推动第四纪地层的研究工作,加强国内第四纪地层工作的横向联系,并与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地层委员会对口联系.在第四纪地层工作若干重要问题上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开展工作.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确定了正副主  相似文献   

8.
论李四光教授对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之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四光教授对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贡献之大是空前的。其最主要的成绩为:(一)开创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新先河,打破当时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禁锢局面,提出中国有第四纪冰川冰期的新见解;(二)谱写中国第四纪地质的新篇章,发表一系列长江中下游山地冰川文章;(三)创建中国第四纪冰川的新学说,确立鄱阳、大姑、庐山、大理四次冰期序列;(四)组建中国第四纪地质新组织;(五)倡导中国第四纪地质为生产服务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初踏入地学门槛的年轻人,说起太古代来尽管得知不深却乐道,而对与他们同属“年轻一代”的第四纪却不太热衷.一些“老地质”也觉得地层越老越有干头,对第四纪的兴趣也不够浓.“其实做为地质家族中最年轻的一代,第四纪是大有干头的!”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周慕林说.69岁的周老时任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62年随已故李四光教授学习第四纪冰川地质,是李四光教授冰期学说的“关门(最后)弟子”.应记者之约,周老谈了第四纪地质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主要是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第四纪地层对比讨论会于1988年10月6—16日在苏联远东的纳霍达卡市举行.会议由亚太第四纪委员会主办,即INQUA地区分会主办.正式会议为五天,野外地质旅行一天.会议收到论文150多篇,涉及第四纪地层、第四纪地质的工作方法、测年、海平面变化等,会议论文将由亚海矿委会(CCOP)组织出版发行.出席本届大会代表130余人,除苏联代表外,中国、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南朝鲜及民主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采用大会发言,主要介绍自上届(1986,日本)亚太会议之后的新成果.会议按第四纪地层;古地理及沉积过程;地貌与构造地貌;第四纪以来生物界的演化四个专业进行大会介绍.中国代表做了“江苏第四纪瓣鳃类动物及古地理研究”、“第四纪地层下  相似文献   

11.
浅海现代沉积作用研究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沉积学是对沉积环境特征和演化的研究。自本世纪中叶以来 ,海洋沉积学在现代沉积作用研究方面(如海底浊流沉积、陆架沉积物输运、沉积物来源、河口海岸沉积层序、海底地貌体构造与成因等 )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获得了大量资料和知识 ,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的20a海洋沉积学的发展将遇到与过去不同的研究环境 ,即社会对这门学科的实用性提出了比过去更高的要求 ,而科学家群体则对这门学科能否提出对人类智慧而言具挑战性的科学命题更为关切。对于科学来说 ,特别是一门已经发展成熟的科学来说 ,这是很自然的。科学必须持…  相似文献   

1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在 1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2 0 0 0年版 )中国科技期刊 (1372种 )地质与地理学科类中 ,影响因子排序第 2 6名 (表 1) ;被引频次排序第 19名 (表 2 )。表 1  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地质与地理学科类影响因子排序名次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1矿床地质 1.4870 .1112第四纪研究 1.195 0 .1963地质学报 0 .8480 .3 5 14地质论评 0 .80 70 .1835地理学报 0 .7810 .13 36地学前缘 0 .65 3 0 .1987岩石学报 0 .62 5 0 .2 0 38岩矿测试 0 .5 670 .0 5 49地质科学 0 .5 13 0 .17910冰川冻土 0 .45 5 0 .10 311岩石…  相似文献   

13.
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纂的,《泥河湾研究论文选编》一书,即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泥河湾是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重要地点,在国内外学术上享有盛名.《泥河湾研究论文选编》一书,虽然由文物部门从地质考古学角度编篡出版,实际上是一本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荟萃.全书共搜集论文65篇,约60余万字,内容包括第四纪地层、沉积相、古脊椎动物、古人类、旧石器考古、软体动物、微体动物、孢子花粉、地貌、新构造、古环境、古气候和年代学等方面,论文数量之多,涉及学科之广,都居我国区域第四纪地质研究的首位.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联合主办,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黄土委员会和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西太平洋黄土研究组协办的国际黄土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0日至1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INQUA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东生教授任主席,INQUA黄土委员会主席、匈牙利科学院培奇(M.Pecsi)教授,INQUA西太平洋黄士研究组组长,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鲍勒(J.M.Bowler)等任副主席.与会代表约100人,其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代表20人.  相似文献   

15.
(2007年5月修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  相似文献   

16.
洋底地质学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8年以前,研究洋底地质学的手段主要是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地质学.1968年,联合海洋研究所深部取样组织(JOIDES)成立,并在同一年发起开展深海钻探计划(DSDP).从1968年到1983年,格拉玛挑战者号钻井船做了多次环球航行,在96个航次中总共完成了624个钻孔.这些工作使海洋地质学发展成为一门可以与大陆地质学并驾齐驱的学科.现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深钻或直接研究深海岩芯来验证早先根据地球物理调查提出的各种理论推测,钻探本身还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这些新数据、新思想和新结论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海洋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试图就我们在深海钻探计划实施15年以后获得的主要成果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7.
(2007年5月修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以及学术争鸣等。  相似文献   

1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00多个单位的近千人从事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其中副研究员以上及相当职称的有近百人,他们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国家海洋局等系统,现将主要单位简列如下.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青岛)、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河北省正定)、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地质研究所(北京)、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广州)、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上海)、岩溶研究所(桂林)、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西安地质学院水工系(西安)、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长春)、成都地质学院水工系(成都)、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武汉)、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河北省宣化)等,各省(区、市)地质局所属的水文地质队和区测队等也有部分人员从事第四纪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