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盐湖研究》自创刊以来,得到了广大盐湖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和热情帮助,期刊学术水平等有了长足的进步。自2001年起,《盐湖研究》已作为国内重要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来源期刊”。 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盐湖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为发展我国的盐湖科技事业多做贡献,更好地为广大盐湖科技工作者服务。竭诚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多提宝贵意见,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学研究会从1988年7月成立以来,至今整整10年了。过去的10年,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在民政部的领导和关怀下,在两届理事会和全体会员的热情支持、共同努力下,研究会坚持自身属性,努力奋斗,发扬研究会在学术上的权威性,积极为中国的地名事业,力广大会员和地名科技人员及广大干部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绩。工作是颇有成效的。中国地名学研究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是朕系广大地名研究人员和地名工作者、地名爱好者的桥梁与纽带,自成立以来就受到广大专家、学者及地名工作者的热爱,不少同志…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与城市发展理论的历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薛凤旋 《地理学报》2002,57(6):723-730
论述中国自周期以来的城市概念和理论,指出中国城市性质和城市结构的自有特点及其与西方发展经验为基础的城市概念和理论不同,将中国漫长的演变历史分为封建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78年和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3个时期。3个时期所形成的城市概念和理论,都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城市及城市化向前发展的重要的理解和指导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0—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中等职业教育地理集中度、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2000年以来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水平时空分异、空间集聚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呈倒“U”型变化趋势,地理集中度逐渐提高,省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以“缩减型”为主;2)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及增长呈正空间自相关,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总体呈“西进南移”空间格局,西部是中等职业教育增长热点区,区域均衡性明显提升;3)中等职业教育空间集聚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适龄教育人口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条件,经济因素影响相对较弱,不同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显著,初中毕业生数是主导交互因子,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化率逐渐成为次主导交互因子。  相似文献   

5.
李在军  姜友雪  秦兴方 《地理科学》2020,40(11):1812-1821
针对2001—2016年中国地级市地方品质驱动创新力时空演化格局的研究表明:① 2001年来地市创新力差异趋于持续扩大,且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创新力差异自2008年来趋于缓慢下降,而创新力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② 东部沿海地市存在稳定提升创新活力的多邻域创新极,中西部高创新力地市多位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③ 地市创新力演化存在固着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且呈现出时变的累积与惯性效应,创新高增长协同发展态势整体较弱。④ 地方服务品质、消费品质、信息化水平、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品质对创新力具有重要影响,地方环境品质、交通便利和吸纳外资品质的影响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6.
《地理科学》2007,27(2):272-272
自1992年和2001年《中国城市群》第一版、第二版相继问世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问题已列入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又明确指出:城市群的发展将作为中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姚士谋、陈振光等的城市群著作第三版于2006年12月修改后再版就是顺应了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已有20多个省区在建设部与各省建设厅的主持下,做了不少城市群规划研究,中国城市群将近80万字的著作,根据中国各地大量的规划实践,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与经验,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6大城市…  相似文献   

7.
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异常期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过去千年中国东部旱涝等级资料,采用各级旱涝发生几率的比率差指标,参照新近重建的5条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序列,重建了其间11个太阳活动异常期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结果发现:在11个太阳活动异常期,中国东部旱涝格局各不相同。其中在5个太阳活动极小期(1010-1050年、1280-1350年、1460-1550年、1645-1715年、1795-1823年),中国东部旱涝格局虽不一致,但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出现偏旱(涝)的几率更高;而在2个太阳活动极大期和4个太阳辐射高值期,中世纪极大(1100-1250年)整个东部多偏旱,1845-1873年的太阳辐射高值期,整个东部多偏涝;其余4个时段(1351-1387年、1593-1612年、1756-1787年、1920-2000年)则旱涝相间出现。集合平均表明:在太阳活动极小期,中国东部呈自南向北的“涝—旱—涝”分布:长江流域偏旱,南北两侧的华南沿海和华北平原偏涝,且西北东部及西南偏旱;而在太阳活动极大期和太阳辐射高值期,长江流域及西北东部多偏涝,华南和华北多偏旱。  相似文献   

8.
环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地缘经贸关系动态演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1996~2016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进出口贸易额,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位序变动指数法,对环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的经贸网络关系展开时空演化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环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整体经贸网络格局演化呈日益紧密的趋势,形成了以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为核心,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为次核心,澳门、越南、柬埔寨、文莱和菲律宾为边缘地带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结构特征;2)在整个网络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网络影响力高的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网络影响力低的文莱、柬埔寨和中国澳门在进出口网络中都具有很大程度的网络结构对等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结构数值动态波动,在进、出口网络中扮演的角色差异明显,且不断产生新的结构对等性配对;3)自1996年以来环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的经贸互动规模和经贸总量持续增长,但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贸易重心已由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逐渐转向以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地缘经贸关系整体空间呈现出以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为中心,核心、次核心及边缘地带内部力量动态演化的网络结构,且中国大陆在进出口方面都显示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跨国银行在华发展区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中国对外开放以来,跨国银行积极在华开拓业务,目前已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68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158家分行。本文阐述了在华跨国银行的发展规律及区位指向,并初步分析了跨国银行来华发展的区位行为和动机,展望跨国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策略取向。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海岸线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云  张建丽  李雪铭  景昕蒂  杨俊 《地理科学》2015,35(10):1288-1295
海岸线变迁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它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1990年、2000年、2007年和2012年4个时期的资源卫星、Landsat系列卫星的遥感影像,采用色差Canny算子计算方法提取岸线数据,计算近22 a来中国大陆海岸线向海推进或向陆后退的空间位置变化量及年均变化速度,研究中国大陆海岸线空间位置与稳定性的演变规律,得出以下结论:① 中国海岸线空间位置变化以向海推进为主;② 中国海岸线多为相对稳定海岸线,其次为强烈岸进岸线,稳定性岸线全国均有分布,而强烈岸进岸线多分布于江苏和辽宁两省;③ 自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岸线的稳定性指数逐渐降低,22 a下降了1.1,以长江入海口为分界,南方沿海城市岸线稳定性指数高于北方。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寿县城北 2公里的八公山下,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泉村,公元前 164年,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豆腐就发祥在这里。全村现有 400多户人家做豆腐,被称为“中国豆腐村”。不久前,笔者专门探访了这个地方。 八公山下,合阜路旁,寿县八公山乡政府门前,高大的仿古牌楼上,“中国豆腐村”几个字赫然在目,这就是中国豆腐发祥地——安徽省寿县八公山乡大泉村。全村现有 793户人家,在八公山山脉八公山山峰下由西向东一字排开。 豆腐文化源远流长,自刘安发明了豆腐,作豆腐之法传遍了神州大地。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又将作豆腐之法传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12.
尹泽生 《地理研究》1985,4(2):99-99
中国1:100万地貌图编辑委员会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下,组织了全国50多个单位的300多名专业人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区域地貌与地貌制图研究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盐湖钾盐5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宣之强 《盐湖研究》2000,8(1):58-62
从中国盐湖钾盐 5 0年回顾 ,充分阐述了中国盐湖资源多、大、富、全等特点 ,及科学家们取得的科技成果。针对中国盐湖钾盐综合利用和高值化开发 ,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首先借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多产出随机前沿模型估算出2008年~2013年中国30个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继而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研究了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政府投入及研发支出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及研发支出结构对创新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政府投入阻碍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各影响因素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均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定存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国平  杨艺  徐祯  李涛 《世界地理研究》2020,29(6):1091-1101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范围广、感染人数多,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以2003年中国非典型肺炎、2009年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2015年韩国中东呼吸道综合症和截至目前的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作为典型案例,比较全球重大疫情的经济影响与各地的响应措施,有助于积极探索更好地应对本次新冠疫情经济影响的政策响应途径。在历次疫情影响下,中国、墨西哥、韩国、美国等国家的经济系统都受到了突发疫情的重大影响。2003年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环比降低1.98%,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首当其冲;墨西哥2009年GDP增长率降至-5.286%,旅游、零售餐饮与猪肉行业受到较大冲击;韩国2015年GDP增速由2014年的3.3%降至2.79%,旅游业与零售业的市场需求受到极大抑制;美国2020年第二季度实际GDP按年率计算下滑32.9%,是自1947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为此,各国政府积极响应和应对,多策并举减轻疫情对经济系统的短期冲击:一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增加财政预算,全面支持经济复苏;二是通过为企业提供经营补贴、延缓税收缴纳等举措,减轻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的经营负担;三是通过电商平台、城市宣传、简化签证手续等举措,振兴旅游业和商业发展。为了更好地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各国应当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积极采取减费降税、减少企业负担、扶持第三产业等响应举措,尽快恢复正常的世界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6.
刘凯  陆敏莹  李小玲 《热带地理》2020,40(6):957-969
在《热带地理》创刊40年之际,基于CiteSpace软件对其1980—2019年的2 938篇有效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每10年为间隔,分时段对相应文献作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突现性检测、作者共现分析及机构共现分析,以探究《热带地理》的研究主题演变、历史热点、核心作者及核心机构的合作关系。结果表明,在前20年,《热带地理》研究主题及研究区较为集中,多聚焦于华南地区及其资源开发利用;核心作者间的合作较弱,整体分散,且期刊主要报道的是广州地理研究所等广州地区的研究成果,机构间合作较少。自2000年后研究主题明显增多,形成多元研究热点,研究区范围有所扩大,但仍集中于中国南部;核心作者间形成较多合作团队,团队间合作交流明显增强;高校与其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所占比重大幅增加,机构间合作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7.
黄柏石  刘晔  潘泽瀚 《热带地理》2021,41(5):906-917
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等,运用多层级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与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关联,分析城镇化健康效应在不同老年人群体间的差异,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自选择”机制对分析结果的干扰。结果表明:1)中国县区城镇化水平和速度与老年人自评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居住于城镇化水平中等和城镇化速度较快县区的老年人更可能自评为健康;2)城镇化水平和速度与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关系在不同受教育程度和户口状态的老年人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化水平和速度对受教育程度较低、持有本地户口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升效益更大;3)控制了老年人居住“自选择”的干扰后,县区城镇化水平和速度与老年人自评健康的正向关联依然稳健,表明“自选择偏误”对中国县区城镇化水平和速度与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关系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何书金  周春山 《地理学报》2013,(12):1736-1737
"中国城市转型与重构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和"第四届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研讨会"于2013年12月13日至15日在中山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及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香港大学城市研究及城市规划中心、英国SAGE出版集团与Urban Studies编辑部、Urban China Research Network共同主办。来自海内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30多人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30多人来自港澳台地区,是近年来中国城市研究国际会议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9.
中国GDP偏离度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突变级数法、ESDA及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1985~2012年中国GDP的偏离度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 除2009年外,自1998年来中国GDP偏离度一直在不断增加,国家政策及全球经济运行状况对其有重要影响;② 2012年和2009年相比,GDP偏离度空间格局变动不大,长三角、京津冀及中部地区一直是偏离度较大的区域;③ 空间相互作用是中国GDP偏离度拉大的重要原因;④ GDP总量、建筑业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中国GDP偏离度具有重要影响;⑤ 能耗及GDP速度对GDP偏离度产生负向作用,主要是由其发展阶段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大豆原产于中国,现已在世界五大洲广为种植,种植面积7460万公顷,年产量1.68亿吨,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及食用蛋白源。中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在最近的10多年里,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而且自1996年开始,我国成为大豆、豆粕和豆油的进口国家,并且进口数量越来越大。目前,进口大豆数量剧增,国产大豆不断积压,本土企业逐渐式微,外资对行业的控制力越来越强,中国大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