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管一个教师的教学经验多么丰富,备课多么深思熟虑、精雕细琢,都难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事与愿违,甚至失误和疏漏的情况。如果能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对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将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教后的感受和学生的反映整理在教案的课后记中,并认真加以研究,作为日后改进教学的借鉴,就能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写好课后“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沈艳 《地理教学》2009,(5):9-11
在上海市地理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开展地理有效教学。而地理有效教学指的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平的地理教学。地理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地理教学有没有效益,它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把精心备课和抓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写教学后的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哪些?如何写教学反思?本人结合三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写教学反思的尝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地理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案例,有活动,有思考,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如果教师课前不去认真思考、备课,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是照本宣科,自始至终都是帮学生梳理教材,教学过程平淡无奇,学生毫无学习热情。所以,课前精心备课,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产业转移”一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精心备课,提升课堂教学品位。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中,难点的突破是备课及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是否成功地突破难点,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教学难点抽象复杂,教师经常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却一脸茫然。在地理教学中,我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采用了多种巧妙的方法,轻松化解难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身边的交通与地理这是一节平常的地理课,学习“中国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我也估计到了学生对这节内容不会有太大兴趣,课上我让学生拿出地图册,边指图边按课本认真讲析,讲得卖力气,希望能收到好效果,可是学生的反应漠然,举手回答问题的寥寥无几。我心里有些烦躁,也不好发作……  相似文献   

7.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不同点之一,表现在地理事实多一些,地理原理少一些。也就是常说的初中地理多讲“有什么”,高中地理多讲“为什么”。初中地理大量的“有什么”,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自身吹拉弹唱、吟诗作赋的才艺,尽可能使单调的地理课堂变得生动、幽默,使学生爱屋及乌、爱我及“地”。比如,学习第二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这一节时,我把我写得“中国地形赞”投影出来,用于新课导人和课堂小结。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第一册世界地理总论后.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地理就是丑本。这一节内容很多,对日本介绍得比较系统详细。但由于学生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教材内容相对枯燥,因而笔者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何勇 《地理教学》2004,(8):11-13
教学目标是备课时就确定的,在课堂的师生双边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偏离原来设计的教学目标的现象,这时怎么办?有的老师说,我可以把他们“拉”回来,再引入我设计好的轨道,我们现在对此应该说:不!教案在编写时要给各种不定性的可能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一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8,(7):48-48
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与湖南教育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论文、教案及多媒体课件大赛已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1.
教后记,或称课后记、后记、课后分析。它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之后,及时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所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井附于该教案之后,谓之后记。这是不断完善教案、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是教师改进教学、促进教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研究的心得,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记录。  相似文献   

12.
林启康 《地理教学》2005,(11):36-37
备课,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理念、落实课程目标,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个地理教师来讲,如果年年重复讲授同一内容的地理教材,是否不用再备课就显得那么得心应手、轻松自如?若这样认为的话,那就错了。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育只有改革才有发展,而地理教育的改革又必须以弄清目前我国地理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前提,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研究。为了使地理教育的比较研究更具系统性、科学性,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进行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的有效武器,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必须认真解决好地理教育比较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认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录 《地理教学》2010,(16):38-40,47
一、变“教案”为“学案” 变“教案”为“学案”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核心是学案的编写。在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学案类型、功能定位、基本环节、编写原则、编写策略等学案编写的基础理论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6.
李春艳 《地理教学》2010,(10):17-20
教学目标的制定能体现教师对特定教学内容教育价值的理解,更能体现教师的目标意识、学生意识、课程意识等。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备课的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目前,初中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多地是停留在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的理念层面,如何将这种备课理念有效转化为实际的备课行为,是许多教师备课水平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尽可能得使自己成为“杂家”。所谓“杂家”,就是能够博览群书,杂学精研。在对地理“术业有专攻”的基础上,对其他学科知识,如文史哲、数理化、音体美等等,都有所涉足。  相似文献   

18.
地理设问的设计是地理教学中提问的策略技巧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地理课堂提问的效果,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环节,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特别重视和精心设计问点。本文以“大气的运动”为例,讨论地理教学中的设问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施新安 《地理教学》2004,(12):41-42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尤其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收集各种地理信息的能力,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越全面,形成的地理概念越正确、得出的地理结论就越可靠。所以我们地理教师要重视学生收集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广东基督教教案的时空演变 (1584~19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熙明  朱竑 《地理研究》2008,27(3):693-702
教案是外来宗教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冲突最为直接的反映。对广东基督教教案时空演变的研究,恰能直观地反映出基督教文化在广东文化扩散和文化适应的历史地理过程。研究从相关历史文献中提取数据,并运用GIS图形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发现1584~`1910年期间,广东基督教教案大致经历了初生、多发、高潮、衰退四个时期。其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性:珠三角自始至终是教案发生的中心,潮汕地区和粤东客家地区也先后成为教案的分布次中心地。地理集中指数的测算进一步印证了教案分布的这一结构特征。从文化传播的模式看,广东基督教教案的扩散属于墨渍式迁移扩散,但也明显带有以人口密度为主、行政区等级为次的等级扩散特征。形成这种分布与扩散的地域文化成因则在于广东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整体地理环境和各民系地域文化差异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