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6月3日至8日,甘肃省地矿局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审查验收会议。这是在西北五省(区)中,继《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验收会议之后,又一重要的基础地质科研成果评审盛会。《甘肃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的编著工作,是甘肃省地矿局原地质力学区调队(现酒泉地质矿产调查队),于1981年1月至1986年5月编制完成。使用资料一般截止到1983年底。1985年8月在甘肃地矿局系统进行过初审。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区域矿产总结》于1987年12月中旬在长春通过评审验收。这是吉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继《吉林省区域地质志》之后完成的又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来自地质矿产部、兄弟省地矿局、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矿局所属地质部门的四十名专家、教授、学者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吉林省地质矿产凋查历史悠久,但迄今与止尚无一套完整的区域矿产专著。《吉林省区域矿产总结》是在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广泛搜集、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六年的归纳整理、综合研究编制而成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图(1:500万)》及说明书的编制,是按照地质矿产部《关于组织进行全国分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总结工作的通知》安排进行的。由部直属单位管理局组织,在以程裕淇教授为主编的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局及地质出版社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于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历时11个月编制完成。 1990年3月12日至14日,地质矿产部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地质图(1:500万)》公开出版评审会议。  相似文献   

4.
自1981年开始至1989年9月,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的编制任务全部完成,这是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志》的编制,是在1/100万区调基本完成,1/20万区调已完成国土面积的68%,1/5万区调完成国土面积约6%的情况下,以区调成果资料为基础,广泛吸取科研、教学和勘查单位的地质成果,应用现代地质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经综合整理、归纳分析而编制完成的,这是一套珍贵的综合性系列的区域地质科学专著。三十部《志》约3000万字(每部并附有英文摘要2~5万字),从地层、沉积岩及沉积作用、岩浆岩及岩浆作用、变质岩及  相似文献   

5.
1986年4月28日至5月3日,河南省地矿局在郑州市召开了《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20个单位6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评审员有:楚旭春、张树业、任纪舜、安三元、夏国英、孙桂英、张庆文、伍英发、周世全、孟宪松、张文堂、刘宝珺、沈保丰、尤玉柱等。《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是河南省地矿局区调队于1983年1月至1985年12月完成。分六篇,约85万字,插图434幅,表202张,图版20块。图件有1:50万河南省地质图、1:100万河南省岩浆岩图和地质构造图。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于1992年12月17日,在长春聘请部直管局,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的有关专家,对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的《1/50万吉林省地质构造图及其说明书》进行了评审鉴定。评审认为,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及其编图人员在3年的时间内,全面地搜集和综合分析了省内现有资料,参照了有关学者对吉林省地质构造特征研究的大量文献。首次运用活动论的观点,编制了吉林省地质构造图(1/50万)及其说明书。编图思想先进,构造单元划分合理,各单元的特征论述清楚,依据充分。图面内容丰富,图示图例层次清楚。较充分地再现了各构造单元的沉积环境演化特征,岩浆建造及其古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
地质图件是地质调查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体现一个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总体部署、研究程度和地质科学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工具。200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以第一代全国地质志和1:50万、1:100万全国数字地质图及数据库等为基础,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规范,充分吸收近20多年来1:5万、1:20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专题研究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由地质矿产部三江专著编辑委员会及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组织、郭文魁研究员担任科学技术顾问、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主编、滇川藏青四省(区)地质矿产局及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合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矿产志》,已由中国地质图制印厂承印,定于1985年6月出版。该志分上、中,下三册,全文300万字,插图近千,共分五篇十八章:一为概论,二为有色金属篇(铜钼、锡钨、铅锌〈多金属〉、汞锑砷、镍、铂族金属、稀有和稀土金属、金,共八章),三为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夹皮沟地区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式及成矿预测》项目由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承担完成。于1991年3月29日,由吉林省地矿局科技处主持,聘请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质情报研究所,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等单位在长春召开了该项目评审会。与会专家、教授对该项目给予了很高评价,一致指出,该项目选题合理,针对性强,工作中运用了太古宙中深变质岩区岩石—地质构造事件法,比较客观地真实的反映了夹皮沟地区花岗—绿岩地体形成和发展演化历史。在地质构造研究方面,以综合信息分析与地质调查相结合,进一步确立了以会全栈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于1992年4月20日在长春聘请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矿局的有关专家,对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调查所共同完成的《吉林省汪清县闹枝、刺猬沟金矿床》科研报告进行了技术鉴定。该研究课题以金矿床的最新成矿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联合攻关,以大量的实际材料和数据,对闹枝和刺猬沟金矿床的矿床特征和成矿条  相似文献   

11.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东昆仑和阿尔金地区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不同学者对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较多,而且各方案对该区地壳发展的认识差别较大,近年来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已有几支队伍在该区进行地质勘查工作,为方便统一对该区构造单元的统一认识和划分,笔者参考《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说明书、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5万矿产调查成果,探讨该区Ⅲ级构造单元划分。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规律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地质学会、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长春地质学院矿床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矿床专业学组共同发起,吉林省地质学会负责筹备的第一届全国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7月15日—20日在长春举行学术报告与讨论会,7月21日—24日赴长白山考察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宝石地质。 来自全国16个省市、40个单位的代表83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98篇论文(摘要),有32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裴荣富研究员致开幕词,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张秋生教授作总结报告。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张贻侠教授、吉林省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程度,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科研教学、国防建设的需要,促进国际交流,扩大我国地质界的影响,地矿部直管局于今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京召开《中国区域地质概论》和《中国地质图(1∶500万)》编辑工作的座谈会。部分省局总工、副总工、技术顿问及各省区调队、地质队、水文公司、科研所的代表共48人出席会议,就其编辑工作的意义、任务要求、组织领导、时间安排等有关问题作了充分讨论。地质出版社表示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全面系统的反映我国区域地质特征的专著,最早是李四光教授1937年编著的《中国地质》;后来,程  相似文献   

14.
北京是中国地质调查的"摇篮",1913年成立地质调查所。1916年开始北京西山地质调查,1920年出版第一部地质调查专著《北京西山地质志》,民国时期"燕山运动"的提出和"北京猿人"的发现为影响世界的地质调查成果。解放后,北京率先实现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1991年出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2013—2015年修编第二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为了突出北京的城市地质特色,增加"城市地质"篇章和"北京市基岩地质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今后,北京的地质调查将以天安门为中心部署展开,建立8个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从地质找矿为中心向地质环境调查为中心转变,从资源调查向多参数调查转变,从平面地质调查向三维地质调查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在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和长春地质学院进行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吉林地矿局区调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倡导与工作,特别是后期南京地古所组织的研究,吉林省浑江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于一九八五年七月十四日到十七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召开的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全会上,被列为全球两大寒武——奥陶系界线候选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16.
1∶50万地质图数据库的研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1∶50万地质图数据库以国产软件MAPGIS作为基础平台,以各省(区)区域地质志附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20万地质图为基础资料,采用现代地质学、地层学、岩石学等的新理论和新的表示方法,按岩石地层单位、花岗岩谱系单位,侵入岩按时代加岩性编制而成。该库由数字地质图库和地理底图库构成,可按任意空间范围、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方式和不同地质、地理内容等单项或多项任意检索;通过检索能自动形成具有图例、图外整饰的完整的地质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2018,45(2):封三-封三
正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地质图编制始于20世纪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依据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相继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全国性小比例尺地质图件。这些图件编制的专业理念和水平一直居世界前列,在指导地质宏观部署决策、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编制的区域地质图主要包括:1:50万、1:100万、1:150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志·地质矿产志》属于新编地方志系列的一部专业志书,它是在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编纂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区域地质调查队和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共同编撰的。历时5年,4易其稿,已经省地方志编委会终审通过,将于今年公开出版。我国编修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省志设置地矿志此属首次。历代志书将地质矿产内容融于地理或物产卷。1939年,张伯声先生经实地调查撰成《城固地质志》,作为《城固县志》分志之一,从而开创了县志设置地质志的先例。80年代全国性修志之初,对应否设置地矿专志认识不一致,后经许多有识之士广为宣传才得以设专志。现在全国大多数新编省志均设有地质矿产志,用以记载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这表明地质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正越来越多地为社会所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队自一九五九年开始使用航空象片。十四年来,在提高地质矿产调查效果和地质人员业务能力,保证地质图件质量,加快工作进度,克服自然条件带来的困难等方面都起了显著的作用。航空象片是较大范围地质矿产综合景观详尽的真实写照,内容十分丰富,它提供大量的地质矿产影象资料,从多方面帮助了野外调查观察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航空象片是地质工作的重要手段和良好的工具,航空地质方法是符合多快好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2月9至10日,由陕西第一水文队提交的西安市环境水文地质图系,在陕西省地质矿产局城市地质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织的评审会上获得通过。该图系包括西安市城市地质系列图中1比5万比例尺的《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潜水水文地质图》、《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