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本研究了1990年3月25日活动区AR5988和1990年8月30日活动区AR6233中太阳磁场的分形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两个活动区中的纵向磁场分布不满足分形布朗曲面;(2)两个活动区中磁场的分形特征十分不同;(3)描述两个活动区磁场分形特征的四个统计参量随时间演化,本扼要讨论了这些结果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1988年和1989年的6次日地事件联测期内,云南天文台新建的26cm高分辨真空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对规定的联测目标活动区均进行了照相监测,特别着重摄取目标活动区黑子群的细节和发生的耀斑。这些照相资料将用于黑子群演化和耀斑细节定位研究。 本文列表给出第Ⅲ次联测(1988年6月24日-7月7日)、第Ⅳ次联测(1988年12月15日-25日)、第Ⅴ次联测(1989年1月11日-19日)、第Ⅵ次联测(1989年3月8日-19日)4次联测期内AR5047、AR5060、AR5278、AR5312、AR5395等5个目标活动区内观测到的1级以上的光学耀斑。 本文选刊AR5278和AR5312两个活动区的Hα和偏带的色球照片以及AR5395大活动区的黑子群和色球的高分辨照片。AR5047和AR5060两个活动区的光球色球照片在本刊另文中登刊。本文对目标活动区及其耀斑活动的特点作简要叙述。这些资料将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在2cm波段上观测到的太阳射电精细结构(FS).这些FS都是叠加在微波爆发上的.其中重点对1990年5月23日与AR6063活动区成协的一个47GB型微波大爆发上叠加的FS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几个有关的参数,并对结果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1980年7月14日日面(B.R.2562)3B级耀斑活动区的形态、光球磁场和视向速度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该耀斑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活动区速度场的测量,对于探讨耀斑模型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太阳活动区AR5395中存在旋转运动特征,建立了一个扭转的共生磁流管模型,从一组完整的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研究活动区底部的旋转运动储存能量。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三维流场和磁场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活动区底部的旋转运动产生的扰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表给出了乌鲁木齐天文站1989年3月对活动区AR5395观测到的1级以上色球耀斑及5M级以上X射线耀斑相对应的色球耀斑数据,并选登了3月9日—18日活动区AR5395的演化及3月10日冲浪后色球耀斑相对应的色球照片。本文还对活动区AR5395及3月10日、13日两次耀斑活动形态作了初步分析。本工作得到了中国科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1989年3月9日,11日,13日与AR5395活动区产生的耀斑成协的,叠加在2cm微波爆发上的具有双峰结构的准周期振荡。利用磁流环熔合的非线性不稳定性的机制;对等离子体和磁场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并计算了几个有  相似文献   

8.
在太阳活动区AR5395中连续几天内存在着旋转运动,后来演化为磁场被强剪切。根据AR5395演化的分析研究,本文对该活动区产生的耀斑提出两个模型。首先,该活动区的耀斑位形是一个扭转的共生磁流管:许多磁流管的N极一端被旋转运动扭到一起,处于亚稳状态,一旦受到触发就释放出被储存的能量。随着耀斑不断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88年12月中旬Boulder AR5278(云台编号88374)活动区的形态、特点及黑子间的相互作用作了描述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活动区过日面期间,前导黑子半影纤维呈现较为明显的剪切排列,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黑子沿中性线分离、旋转运动;主要黑子部位,磁轴近于垂直赤道;在群体内,新磁流浮现并与靠近的另一黑子群异极黑子靠扰,联接构成一体。这些特征与本活动区产生的高能事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1980年7日14日面3B级耀斑活动区形态、光球磁场和视向速度分布特征。对速度场分析表明,在探讨耀斑机制和活动区模型时,活动区速度场的测量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吴桂平  尹钊 《天文学报》1993,34(4):380-388
集中分析了几个具有螺旋结构的爆发日珥的观测资料,用相同的理论框架,讨论它们内部电流分布的演化特征,以及与活动区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性质;并探讨日珥爆发时的磁能转化机制。结果表明:(i)爆发日珥内部的磁场和电流分布具有无力性质;(ii)利用Kuperus-Raadu日珥模型可以较好地日珥电流和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iii)日珥等离子体的宏观kink不稳定性可能是日珥磁能转化的主要机制。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按常α无力场模型计算了1980年10月23日Boulder 2744活动区前导黑子的纵向磁场随高度的变化,并与用CIV 1548谱线观测得到的色球一日冕过渡区的磁场资料相结合,求得CIV 1548发射区的有效高度。这些结果与文献[4]中对同一黑子用势场模型推求的结果有很大差别。从而表明,势场和无力场在某些方面导致的结果是极不相同的。鉴于观测已表明活动区上空存在电流的事实,在活动区磁场的模拟中,特别是在强扭曲活动区磁场的计算中,应当避免采用势场,而尽可能采用无力场模型。  相似文献   

13.
季海生  宋慕陶 《天文学报》2000,41(3):257-269
用时间缓变的非线性无力场模拟超级活动区(弧岛式大型δ黑子)的磁场位形。这个复杂磁场包含了向量磁场的主要观测特征:正负磁流极端不平衡性(正负磁流之比为1:6),U形磁反变线,局域磁场的二极子、四极子差异性。模拟结果厅用来解释一些观测结果:(1)大耀斑主要产生在U形中性线的磁性混杂区或四极子区(2)U形反变线的准双极性区几乎没有大耀斑很小。(3)活动区内部的大型旋转运动和磁沲运动会导致四极子场磁拓扑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描述太阳活动区磁场非势特征的一个新的参数——矢量磁场的剪切角ΔΨ。我们定义ΔΨ是观测的矢量磁场与其相应的无电流磁场的夹角.Hagyard等定义的角剪切(an-gular shear)ΔΨ是我们所定义的剪切角在光球上的投影.在高度倾斜的磁场位形中,ΔΨ与Δφ没有大的差别.对于活动区AR6233,它们与耀斑活动的对应关系,ΔΨ比Δφ更清楚,而且对磁场的非势性能给出更加明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陈协珍 《天文学报》1996,37(1):51-59,T001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光谱仪缝前附属Daystar滤光器拍摄的,发生在NOAA5395活动区中的三个耀斑的Hα单色光资料,对比北京天文台怀柔观测站取得的光球磁场资料,研究耀斑产生位置与光球磁场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所研究的50个耀斑亮核中,有38个位于新浮磁流区附近,另有少数亮核出现在磁对消区;(2)耀斑亮核多集中在横场方向交叉,剪切角大的复杂磁区,耀斑后多数区域磁场结构简化;(3)耀斑  相似文献   

16.
对3个超级活动区(大的δ型黑子群)NOAA 5395、6659、6891中的电流分布作了系统计算;利用已发表的计算方法,首次用于实际活动区的水平电流分布;给出了电流与耀斑核的关系。将这种关系分为两类:密切相关和准相关,并同时给出了统计结果。结果显示:1)对于垂直电流和水平电流来说,密切相关率分别是29%和10%,准相关率分别是50%和30%;2)有些耀斑核与两种电流都相关,而大多数只与其中一种相关;3)与两种电流都不相关的耀斑核只占6%左右;4)两种电流起互补作用,因而对于预报耀斑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分析还发现,磁场剪切强的地方相应于强的垂直电流,而磁中性线附近纵向磁场梯度大的地方相应于强的水平电流。  相似文献   

17.
在太阳活动区AR5395中存在不断地旋转运动。产生了一系列大耀斑之后,活动区的磁场位形重新组建。活动区内的磁场被剪切。本文建立了一个剪切的开放的磁拱模型,利用2(1/2)维的理想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研究了磁拱底部的磁场剪切储存能量。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太阳活动区无力场模型,以观测的光球磁场为边值,外推Hale 16747活动区在4月5—9日的三维磁场,并且讨论了这些磁场结构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此活动区的磁流管在快速升浮的同时,还在不断扭绞;(2)产生磁力线扭绞的主要原因是前导黑子的逆时针旋转,以及中部δ结构的发展;(3)4月5日在前导黑子东侧看到的一些细长纤维的走向为横场方向,因而可能是气团运动的轨迹;(4)活动区耀斑产率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活动区磁场演化来说明;(5)4月7日和8日发生了二个相似耀斑,各有4块近于直线排列的亮区,是由于存在二组串排的弧拱状磁力线造成的。这些结果不同程度地支持了文[1]和[2]中的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19.
1989年3月出现在日面上的AR5395活动区是一个δ磁结构的超级活动区。由于活动区中大量磁通量的浮现,磁结构的挤压和剪切运动造成该活动区中大量的耀斑发  相似文献   

20.
张军  汪景 《天文学进展》2001,19(2):146-146
主要介绍晕状日冕物质抛射(halo CMEs)的产生机制,包括向量磁场演化是怎样触发halo CMEa的:halo CME与耀斑,暗条活动的相互关系怎样,是否有规律可循,暗条爆发,耀斑等活动现象是如何相互联系的,halo CME事件是由一个活动区域或一个活动事件驱动物,还是多个活动区或多个活动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给出两个halo CME的日面起源的观测例证,提出相反极笥的磁场对消是CME日面源区磁场演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