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地理教学》2010,(2):F0003-F0003
为配合《地理教学》全新改版,实现杂志内容和设计印刷质量的飞跃,更好的服务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事业,《地理教学》将设置“名师与名校”、“教具与教辅”栏目(专版),同时发展“杂志共建理事单位”。希望广大中小学学校、地理教师、地理教学器材生产单位、地理教辅书及音像材料编辑出版单位参与。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10,(1):F0003-F0003
为配合《地理教学》全新改版,实现杂志内容和设计印刷质量的飞跃,更好的服务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事业,《地理教学》将设置“名师与名校”、“教具与教辅”栏目(专版),同时发展“杂志共建理事单位”。希望广大中小学学校、地理教师、地理教学器材生产单位、地理教辅书及音像材料编辑出版单位参与。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3,(12):62
为了推动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促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和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综合学术年会暨"地理优质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学创新"研讨会将于2013年10月15日~1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特邀请您参加。  相似文献   

4.
新年献词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怀揣着新年的梦想,期许着新年的愿望,《地理教学》与您一起迎来了2015年。在新年到来之际,《地理教学》全体同仁祝全国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者、《地理教学》的读者和作者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综合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紧随其后分别印发相应的改革试点方案,我国高考改革总体指导方针与浙沪两地高考方案的面世,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密切、持续关注。12月16日,教育部正式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通过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进一步探索打破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方法,建立完善我国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地理教育作为学校  相似文献   

5.
周维国 《地理教学》2013,(16):68+65
正8月10日,由《地理教学》杂志和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地理教学》2013编者作者交流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如期举行,来自上海、江苏、甘肃、江西的7位作者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及《地理教学》编辑部的6名师生参加了沙龙活动。编辑部主任史立志老师首先代表主编段玉山教授致欢迎辞,随后卢晓旭老师做了"实践型地理教研论文的写作思路"的报告,并结合井泉同学的"小学生地理积累的调查"进行了实例分析。编辑部周维国同学介绍了论文投稿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类对比法,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以《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三大杂志为样本,着重对论文作者的地域分布、所在单位、合作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不平衡现象,以期为我国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提供某一角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春燕 《地理教学》2021,(21):33-37
试题讲评是地理教学和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以江苏省2021年1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卷第23题为例,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试题讲评中,对"建构·解构·重构"的试题讲评模式进行实践探究,旨在发挥试题讲评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质量和防污性能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治调查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从劣不从优的原则进行了地下水质量的综合评价。在分析确定影响该调查区地下水防污性能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以DRASTIC模型为基础对当涂县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从时问上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三个过程。准各阶段是实施阶段的必要准备和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实施阶段质量的高低.因而不能只重视实施阶段质量的提高.而忽视准备阶段质量的提高。(关于实施阶段质量提高的措施笔者已在《地理教学》1996年第6期《把行动研究引入中学地理教学》中述及)。准各阶段质量提高的措施不仅指常规性的备课.而是指  相似文献   

10.
白絮飞  杜卫红  孙玮 《地理教学》2021,(14):8-11,32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本文以呼伦贝尔学院地理师范专业大兴安岭以西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为例,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对实习中的研习点进行解读,凸显专业实习中对地理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地理中考直接影响初中地理教学的方向、方式和内容,对提升学科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地方的地理中考试题存在题型单一、材料陈旧、缺失情境的知识考查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地理教育的要求。如何通过中考命题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从而实现地理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必须深思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沙地理中考命题结合"五有四化"主题式探究地理教学主张,在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对在命题中彰显学科育人价值进行了创新性实践探索。笔者结合2020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地理学业质量评价试题,浅谈学科育人价值取向视阈下的中考命题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乡土地理内容是必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和对其新的评价理念,对此,为了有效评价基于乡土地理的地理实践能力水平,笔者从校园乡土地理这个综合性的小区域地理入手,以“初中生”为评价对象,以“校园乡土地理教学活动”为载体,并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对初中生进行基于校园乡土地理的地理实践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褚绍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家、历史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培养了我国第一位地理教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前理事长陈澄教授)。褚先生在建国前即编著了《地理学习法》《中国地理概要》等专著。建国后,褚先生编写了《新中国地理》《徐霞客游记》等著作,主编《地理教学丛刊》和《地理教学》杂志,还与孙大文先生一同编著了《地理教学法》一书(1982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地理教学》创刊50周年,主编段玉山博士约我结合50年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写篇纪念文章。关于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有的主题我已经写过,有的一时找不全资料,最后,我的目光停留在《地理教学》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发表的一组文章上,这组文章的主题是要求恢复地理高考。  相似文献   

15.
张文军 《地理教学》2021,(10):22-2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思维结构的评价.本文尝试用思维结构评价的相关理论,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模拟实验的方案设计活动,分析学生反映出来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表现,探究如何促使学生思维结构水平层级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20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地理教育论文的栏目分布情况、源杂志转载量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看出近年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包括国际地理教育进展、地理教科书的编写与历史、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地理教师发展等方面。未来地理教育研究需要关注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教科书的探讨、地理概念体系的构建、地理思维的培养、安全教育实施的途径、地理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陈澄教授,我国第一位地理教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前理事长。 陈澄教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主要承担《地理教育学》《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过相关内容的多本书籍,如《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等。  相似文献   

18.
蒋黎敏 《地理教学》2021,(6):45-47,24
地理综合思维包含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本文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探索提升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文章提出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地理学科优势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地进行表格设计、逻辑推理、区域分析、现象释因、头脑风暴五类实训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地理学习活动,提升地理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19.
苏燕萍  郭国金 《地理教学》2020,(1):46-47,26
乡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文章尝试性地利用乡土资源设计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编制地理试题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20.
梁晔 《地理教学》2021,(5):42-4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课程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沪教版初中区域地理"南美巨人——巴西"为例,以巴西国旗寓意为纽带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阐述情境教学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