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霞 《地理教学》2012,(20):1-1
2012年7月5日,我从人教社得到了一本七年级地理上册教科书,这是新课标修订后编修出版的第一册地理教科书。翻开这一册教科书,意味着我们已经随着课改的洪流步入深水区,站到了巨大变革的门槛前。我轻轻问自己:面对未来的挑战,我准备好了吗?2012年7月11日,我随常州教育代表团去青海省共和县支教。同一天,我远在江南水乡的同行、同事和学生们,就"看到"了我的课堂,"听到"了我课堂上藏族孩子的笑声。不是我们彼此有"千里眼",不是我们彼此  相似文献   

2.
陈彩霞 《地理教学》2012,(18):16-18
本文以陈澍人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为研究课例(前后共五次修改教学设计、在五个平行班施教),通过跟进听课、观察记录为主要途径对地理教师的部分课堂行为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是利用这面镜子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行为一】时间:11月19日班级:2班师:今天我请大家首先来看一段视频。(教师点击视频:视频显示我国海南岛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时长4分半钟。)师问:这是在哪里呢?那里出现了什么现象?学生:在海南岛。那里出现了大暴雨。师:我再请同学们看一个视频。(画面显示台湾省遭受台风雨袭击,一片汪洋。时长2分钟。)师问:这两段视频反映了什么样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恐惧转变为兴趣?可不可以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尝试让学生来提问老师、挑战老师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4.
正从事地理教学已经有十年光景了,我不仅没有对此厌倦,反而更加享受这个过程。我把地理课堂当成一种旅行,在旅行中我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欣赏地理课堂的风景,一起探讨地理问题,一起感悟生活,珍惜生活。教学的风景在哪里?首先,教师应该成为一道"风景"。我听过一些教师的公开课,教师准备的很充分,讲解分析也细致,但一节课听起来总觉得缺少了什么。那些教师丢掉了的是自己的"表情",课堂上不论讲什么都是"面无表情",即使表扬学生也是一脸的冷漠。学生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中照出自己的表情。其实,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5.
何勇 《地理教学》2004,(8):11-13
教学目标是备课时就确定的,在课堂的师生双边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偏离原来设计的教学目标的现象,这时怎么办?有的老师说,我可以把他们“拉”回来,再引入我设计好的轨道,我们现在对此应该说:不!教案在编写时要给各种不定性的可能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一  相似文献   

6.
赵可金 《地理教学》2000,(11):36-37
搞活课堂教学,是对应试教育模式下“老师一言堂、学生齐听讲”的沉闷局面的否定,是对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相长的新型课堂关系的呼唤和生动写照,是从生命的层次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应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更高境界。怎样搞活课堂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7.
自走进地理课堂的第一天起,有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中学地理教学该教什么?怎么教?”  相似文献   

8.
正从上区域地理以来,我基本遵循先自然环境,再人文环境的顺序进行教学,时间久了,我自己都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感受可想而知。地理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不仅存在内在联系,而且自然环境又会影响人文环境。我想能不能抓住区域的关键性特征,用一个字、一个词、一方面的地理要素或一种独特的地理现象生发出一节"枝繁叶茂"的课堂呢?在上"‘天山南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课  相似文献   

9.
单秀红 《地理教学》2014,(5):45-46,34
正目前,地理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性、实质性的阶段,作为一线的中学地理教师始终在思考我们所进行的日复一日的地理教学是否有效?怎样做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打造真正的高效地理课堂?许多研究教学有效性的专家认为,教学是否有效主要表现为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是否能从学习过程中学会有利于终身发展的方法、是否有情感体验等。在笔者看来,高中地理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知识有余而能力不足、应试技巧有余而地理素养不足、注重成绩有余而情感体验不足、着眼当下发展有余而放眼终身发展不足等。一言以蔽之,高中地理教学缺乏"厚重感"。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厚重感"成为我们当今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李卫 《地理教学》2012,(13):30-31
本学期开始,我校全面推广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我并没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心里还暗自嘀咕: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知识?讨论的时候场面失控导致课堂混乱怎么办?什么合作、探究,学会知识才是硬道理。就这样,在教学上我还是穿新鞋,走旧路,  相似文献   

11.
施璐 《地理教学》2007,(9):29-30
2006年3月8日(星期三) 今天5班的课讲“城市化”的第二课时,先回顾城市化的概念和当代城市化的特点,然后介绍城市群、城市问题和郊区化和逆城市化,说到城市问题,说到交通问题,学生吵吵嚷嚷的开始对学校的校门开放不满起来。如果说有些班级是太沉闷,那么5班就是太活跃,而且一贯以来的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得部分同学肆无忌惮,想说就说,结果课堂近似小菜场,变成老师和学生争课堂了。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地理教学》创刊50周年,主编段玉山博士约我结合50年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写篇纪念文章。关于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有的主题我已经写过,有的一时找不全资料,最后,我的目光停留在《地理教学》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发表的一组文章上,这组文章的主题是要求恢复地理高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理教师就像沙漠中的引路人,带领一群新手前行,如果教师没有一张地图或者是没有一个引领群体前行的行动计划,那么在前行的过程中就会容易迷路,地理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就是这引领学生前行的地图或计划。在一节地理课结束后,你希望学生能知道什么?或者是能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做什么?在学完地理课程的某一章节后,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在一学期结束后,学生们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张芹 《地理教学》2009,(7):25-27
我从教13年了,参加过各类比赛,开过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已经多不胜数。但我很珍惜这些经历,每一个过程对于我来讲,都有许多收获和启迪,它使我更加热爱所从事的这份事业——地理教师。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到今天,场的存在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科学事实,场论亦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我们都知道物理上有电场、磁场、引力场,这种"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确实存在!而且有巨大的影响!我也坚信,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着课堂学习场。在课堂学习上,一定也有这种"场"的存在,虽然我们不能直观地看到、摸到,但是它一定存在,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课堂学习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谢琳 《地理教学》2011,(13):37-38
随着国家地理新课程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作为一线地理教师,我一方面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新教材,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传统教学中僵化呆板的地理课堂变的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爱学乐学地理。那么,如何才能使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呢?结合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GIS走进中学课堂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分析了天地图的主要功能,并对天地图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期为创新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王刚 《地理教学》1993,(2):12-13
为了在以讲解为主的地理课堂中,提高45分钟的效益,我采取了“课内预习”的方法。这种预习,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书,而是在教师的指点下,有目的、有重点、快速地预习。在本来时间很紧的一堂课内,再划出学生预习的时间,其效果怎样?笔经对照试验和调查,感到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正大约100年前,德国著名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赫特纳在形容地理学科地位低时说过:"地理学科在学校像小媳妇似的受到歧视,必须在楼底下当杂役。"这是为什么?大约在20年前,我国中学地理教育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取消了地理高考。为什么取消的是地理学科,而不是别的学科?有学生这样说过:"我对地理非常感兴趣,可是把地理当成一门课程在学校学,我就不感兴趣了。"这又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林慧琼 《地理教学》2007,(10):27-29
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是校园的主阵地,而和谐的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促进有效教学,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研究、探索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