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滕玲 《地球》2019,(7):10-1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有地斯有粮,有粮斯有安。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五年后,为了纪念这一天,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确定为全国土地日。这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7)
正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载体。然而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使得我们必须在法律范畴对其做出合理且强制性的管理,因此,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和机制十分必要。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2,(6):42-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已经2012年5月22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部长徐绍史二O一二年六月一日(1999年4月26日国土资源部第6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2012年5月22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处置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规范土地市场行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5,(7)
<正>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每年的6月25号是全国土地日,今年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将全国土地日主题定位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视与关注。6月23日,"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1,(8):28-30
《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已经2007年12月5日监察部第11次部长办公会议、2007年12月4日原人事部第5次部务会议、2007年11月2日国土资源部第12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2008年5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2000年3月2日监察部、国土资源部第9号令发布的《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6.
马云川 《地球》2012,(7):28-28
6月25日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为了向全社会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保护耕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国土资源部以及地方各级国土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其中,各级国土部门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电影《国土资源局长》。  相似文献   

7.
袁立明 《地球》2014,(5):70-73
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新环保法对污染企业罚款上不封顶,明年起施行。这次修改是《环保法》在1989年颁布后,25年来首次大修。  相似文献   

8.
魏江整理 《地球》2011,(5):32-35
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土地复垦条例》。据了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的《土地复垦条例》目的是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5,(7)
为配合做好第2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6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浙江省嘉兴市召开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为主题的全国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服务土地管理现场会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2,(6):F0002-F000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今年6月25日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各地各单位要把全国"土地日"作为向全社会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保护耕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平台,认真组织开展第2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土地日的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为认真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全社会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以表彰先进为源起、以节约集约为主题、以深入推进为目的,在浙江省绍兴市组织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7,(6)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地球》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获悉,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据介绍,将“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姜大明部长在2017年全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4,(6)
正由国土资源部牵头,会同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部门共同编制的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近日经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将于2014年6月25日"全国土地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马云川 《地球》2012,(9):64-71
2011年4月15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主持召开第11次部长办公会审议并通过了《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出让工作方案》,拉开了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的序幕。2011年:启动页岩气第一次公开招标2011年6月27日,国土资源部举办首次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共四个区块,分别为渝黔南川页岩气勘  相似文献   

15.
张一 《地球》2013,(1):20-21
正2012年11月2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下称草案),对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等进行了修改。2012年12月24日,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集中修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删除征地补偿"30倍上限"等内容。对于删除原因,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介绍说:从补偿原则看,在原用途基础上按年产值倍数补偿,没有综合考虑土地年产值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土地区位、供求关系以及土地对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等。从补偿标准看,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总和不超过年产值30倍的上限规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地震学会章程》的规定和民政部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的要求,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决定,将于2012年6月底在新疆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三次理事会会议(会议具体时间、内容另行通知)。  相似文献   

17.
蓝颖春 《地球》2014,(7):61-63
为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6月19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4年5月22日以国土资源部第61号令发布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该规定于2014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地震杂志》主编力武常次因年事已高 ,于 2 0 0 1年 1月主编了第 3 0期《地震杂志》后卸任 ,从 2 0 0 1年 6月的第 3 1期开始 ,由原幸男教授担任主编。1 986年 ,《地震杂志》作为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的定期杂志首次发行 ,已故的原尊礼会长任命力武常次为该杂志主编。《地震杂志》每年 1月和 6月出版发行 2次 ,1 986~ 2 0 0 1年 1月共出版发行了 3 0期。力武先生办刊的指导思想是 :不仅只涉及高深难懂的地震学 ,还要登载趣味性文章 ,并且还力求更多的女性参与投稿。力武辞任主编时说 :“《地震杂志》不同于岩波的‘科学’,希望…  相似文献   

19.
张晶晶 《地球》2012,(7):23-24
6月25日上午,在湖北省武汉市第2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主会场,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既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让我们努力做好这件功在当代、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地球》2018,(2)
正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发布《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近日已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对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任务、技术路线与方法、主要成果、组织实施等作出明确规定。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形式组织实施,按照"国家整体控制、统一制作底图、内业判读地类,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