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绿岩带金矿与浅成热液金矿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1)绿岩带型、浅成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机制是相当复杂的,矿化类型是多样的,各自矿化类型间构成一成矿系列;2)绿岩带金矿受绿岩带的特点及发展演化规律的控制;3)以浅成热液金矿矿化与蚀变分带为基础建立了更接近于客观的成矿、找矿模式;4)对上述两大类金矿的具体的分析,明确和扩大了金矿的勘查找矿标志与范围.从认识矿床之间的联系入手,为认识矿床成因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磷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依矿床成因类型不同而不同。磷矿成因有内生、外生和变质等三大类。内生磷矿包括岩浆岩型、火山岩型、热液型等,还可细分若干亚类【1】;外生磷矿包括海相磷矿、陆相磷矿;变质型磷矿包括沉积变质磷矿、绿岩带型磷矿。磷矿成因类型虽多种多样,但最具成矿远景的是海相磷块岩、沉积变质磷灰岩和岩浆岩型磷矿中的碱性杂岩型三类,这里只讨论这三类磷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泰安地区东部金(铁)成矿远景区绿岩带金矿成矿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对成矿远景区进行了划分.在对绿岩、花岗岩、韧性剪切带三要素在各区段的分布特征和绿岩带金矿成因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绿岩带金矿是以韧性剪切带为主线,以绿岩为基础,以花岗岩为导火的三位一体成矿.以100分对三要素进行量化分解,并据此提出了成矿预测.指出成矿远景区内以往的找矿停留在同构造晚期初生型金矿床类型上.今后的找矿工作必须把握“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分析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成因类型的突出特点针对性地投入工作,必须加大投入,整装勘查.  相似文献   

4.
中国黄金资源丰富,全国已发现金矿床(点)11000多处,分布在610多个县(市).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和特提斯三大构造成矿域中.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类型以花岗岩-绿岩型、变碎屑岩型、微细浸染型、火山-次火山岩型为主.根据成矿条件、矿床类型、矿床特征、矿化富集度以及工作程度,可将全国金矿划分为15个成矿区(带).我国金矿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较集中;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金矿品位偏低;微细浸染型金矿比例较大;伴生金矿储量大,且具重要价值;金银密切共生.中国金矿找矿前景可观,以产于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金矿、产于沉积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产于变碎屑岩中的金矿和产于火山-次火山岩中的金矿最具找矿潜力.为保证我国黄金生产可持续发展,加强金矿资源勘查,增加可采储量;加强地质科学研究,寻找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强化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是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秦岭Au- Pb- Zn成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大调查开展以来,秦岭地区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找矿远景区之一。为了更好地部署下一步找矿工作,开展了区域成矿规律总结研究、成矿远景区划分和找矿工作部署。本文重新划定了(修定)秦岭Au-Pb-Zn成矿带的边界。建立了秦岭成矿带的成矿系列组合,其中印支期是金铅锌大规模成矿的爆发期,区内矿床主要发育有卡林型金矿、造山型金矿、海底喷流-沉积-改造型铅锌矿、VMS型铜多金属矿、低温热液脉状汞锑矿、岩浆期后热液型铜金多金属矿等类型,带内仍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潜力评价的最新成果,在该带内圈定了20处找矿远景区,其中8处为重点远景区,12处为一般远景区,建议下一步找矿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为Au、Pb、Zn、Cu,主攻矿床类型为卡林型金矿、造山型金矿、海底喷流-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和岩浆期后热液型铜金多金属矿。该项成果对指导本成矿带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牛翠祎  刘烊  张岱 《地学前缘》2018,25(3):1-12
为了摸清全国金矿资源潜力,科学合理地部署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时空分布及资源潜力特征,跟踪金矿勘查进展,提出金矿勘查部署建议。中国金矿床虽以小型居多,但大中型金矿床的资源储量约占80%。金矿床在中生代呈大规模成矿特征,其矿床数和资源储量均居主要地位,其次为新生代、晚古生代、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金矿床在空间上呈区域集中分布特征,根据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金矿床空间分布,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预测资源量,修订了金矿成矿区带划分方案,确定了57个Ⅲ级金矿成矿区带,其中胶东、小秦岭-伏牛山、滇黔桂、西秦岭、燕辽、松潘-摩天岭、东秦岭、长江中下游、丽江-哀牢山和吉南-辽东成矿区带,其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在全国均居前列。以服务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目的,提出了金矿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将金矿床类型归纳为12类,分别为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变质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砂金型、花岗绿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风化壳型、砾岩型,其中以前5种矿产预测类型为主。在总结金矿床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主要类型金矿预测评价模型。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金资源量31 125.6 t,预测深度大多小于1 000 m,50%的预测资源量分布于已知矿床外围及深部。根据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结合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新的找矿进展,找矿主攻矿床类型为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中国东部胶东、小秦岭-伏牛山、西秦岭、滇黔桂为金矿重点勘查区带,已知矿床深部和外围仍是金矿重点找矿地段;西部地区如东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班公湖-怒江、丽江-哀牢山等区带的金矿勘查突破,基础性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投入,为西部地区金矿勘查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开创西部地区金矿勘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辉  徐珏  黄凡  陈郑辉  应立娟  刘善宝 《地质学报》2014,88(12):2315-2325
我国金矿资源较为丰富,金矿是中国重要的战略矿种之一.本文在全国潜力评价项目开展过程中,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资源特征、勘查进展、金矿类型、时空分布、成矿谱系的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中国金矿成矿规律.文章总结了我国金矿的资源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从预测的角度,将我国金矿分为花岗绿岩型金矿、火山岩型金矿、与岩浆岩有关金矿、沉积建造中的金矿、与表生作用有关金矿等五大预测类型;在统计的基础上,将我国金矿分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成矿期,并初步总结了各成矿期金矿的空间分布特征等;提出了成金带的概念,并划分了53个成金带,概括了其主要特征;厘定出71个与金矿有关的成矿系列,建立了中国金矿成矿谱系.认为应该继续加强我国金矿成矿体系和成矿规律研究,通过理论指导找矿勘查部署并综合评价,以期取得更大的找矿进展.  相似文献   

8.
西天山Fe- Pb- Zn- Au- Cu多金属成矿带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岩 《地质学报》2016,90(7):1377-1391
本文在全国Ⅰ、Ⅱ、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结合西天山成矿特征及其最新找矿进展,重新厘定边界并命名为"西天山Fe-Pb-Zn-Au-Cu多金属成矿带"。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进一步划分为6个Ⅲ级成矿区带,并构建西天山Fe-Pb-Zn-Au-Cu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谱系。区内矿产以铁、铅锌、金、铜、银、锰等为主,主攻矿床类型为海相火山岩型铁矿,沉积-改造型铅锌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斑岩型-矽卡岩型铜矿,碱性花岗岩型铌-钽-锆矿及岩浆型磷矿等。区带内菱镁矿、铅矿、磷矿、金矿、锰矿等矿种资源潜力巨大,划定10个远景区进一步指导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乐开铅锌矿床是近些年黔西北铅锌矿集区内新发现的矿床之一,与该矿集区内铅锌矿床主要受NW向断裂控制有所不同,乐开铅锌矿床严格受NE向断褶构造控制,与滇东北矿集区铅锌矿床具有一致的成矿地质条件。该研究对黔西北乐开地区乃至川滇黔接壤区铅锌矿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构造精细解析和构造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结果】该区控矿构造型式为典型的“多字型”和“入字型”,并划分出3种构造组合,分别代表4种不同的构造体系:海西期—印支中期(早SN构造带)、印支晚期—燕山早期(NE构造带)、燕山中晚期(NW构造带)及喜马拉雅期(晚SN构造带)。断裂构造岩主要表现为低温成矿阶段的前缘晕元素组合(Sb-As-Hg)、中温成矿阶段的近矿晕元素组合(Zn-Pb-Cd)与中高温成矿阶段的尾晕元素组合(In-Sn-Ni-Cu)。【结论】NE构造带为该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推断成矿流体在平面上自SW向NE向运移,提出矿区深部6个定位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
辽东南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辽东南地区工作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解剖了已开采和勘查的金矿床,总结出金矿成矿规律,阐明中生代印支-燕山期为主要金矿成矿期,划分了6个金矿化区,综合辽东古裂谷的演化过程建立了裂谷产生→矿源层及容矿围岩形成→裂谷消亡及某些矿床雏形的形成→裂谷活化进入主成矿期的矿床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钼(Mo)作为战略性矿产资源,查明华北地区钼矿资源,总结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对研究区钼矿勘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以研究区98处钼矿床(点)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钼矿资源禀赋、成矿特征、预测类型的梳理,系统剖析与总结对研究区钼矿床成矿时空规律、物质来源、控矿要素等,进而分析资源潜力,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石墨已成为新兴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材料,也是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关键性矿产资源.中国既是石墨资源大国,也是生产消费大国,摸清石墨矿产资源分布现状,总结不同成因类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保障石墨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搜集已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石墨矿产资料,对石墨矿床地质特征、物质来源及成因等内容进...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胶东是中国率先开展深部找矿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地区,阶梯找矿方法在深部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深部找矿方法,有利于推动为中国“攻深找盲”找矿战略实施。【研究方法】本文基于胶东深部金矿找矿工作,研究了深部金矿成矿模式,分析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频谱激电测量(SIP)、大地电磁测深(MT)和反射地震等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结果】深部矿体常赋存于控矿断裂沿倾向的倾角变缓段,构成阶梯成矿模式,这一模式是地质构造作用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深部矿阶梯找矿方法的要点是:在地表通过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查明控矿断裂的深部结构和倾角变化,根据阶梯成矿模式预测深部矿的位置、规模。【结论】阶梯成矿模式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核心技术前提和可以识别的探测目标,CSAMT、SIP、MT和反射地震等方法能够探测控矿断裂的深部特征,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组合是阶梯找矿方法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吉黑东部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潜力的重要成矿区带.区内燕山期为最重要的成矿期,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具找矿前景的主要矿床类型是与燕山早期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细脉浸染型钼矿、接触交代型铁、多金属矿床和与燕山晚期火山喷发-超浅成侵入体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铜)矿床.有利的找矿地段为①伊春-滨东-吉中地区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分布区;②呼玛-黑河-逊克-嘉荫以南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岩分布区;③东宁-汪清-珲春地区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岩-超浅成侵入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5.
肖板及其外围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板及外围地区是闽中"金三角",矿点(床)众多。该区有利的成矿、控矿构造条件、麻源群变质岩以及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是金矿成矿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找矿的主要标志。金矿床以与燕山早期岩浆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为主,矿化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肖板、龙门场、杨梅、徐州、岭头坪、葛坑是有利的找矿远景区,特别是火山拗陷区内的金矿点或小型金矿床集中区,应注意寻找盖层之下基底变质岩系中与肖坂类似的大、中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萤石矿床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成  张永山  程海艳 《矿床地质》2015,34(6):1209-1222
萤石矿是浙江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储量在中国名列前茅。根据矿床成因可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3种类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东南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周围,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根据浙江省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构造环境、成矿时代等特征,可将其归纳为2个成矿系列: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和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又可分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大萤石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方向分别为浙东南晚白垩世火山断陷盆地边缘断裂、火山口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及浙西北高氟岩体。  相似文献   

17.
高阳 《地质与勘探》2021,57(1):198-209
本次研究的中蒙俄跨境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中亚造山带东部,是多种矿产的成矿密集区。本区成矿区带包括2个Ⅰ级成矿域、2个Ⅱ级成矿省和9个Ⅲ级成矿带。区内金属矿床的分布主要受北东-北北东向及北西向两组断裂的控制。研究区重点金属矿产中,铜矿床以斑岩型为主;金矿床以岩浆热液型为主,也有部分作为伴生矿种产于斑岩型铜(金)矿床之中;铅、锌矿床以热液脉型为主;铀矿床以火山岩型为主。铜、金、铅、锌、铀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及其热液活动关系最为密切。本研究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找矿前景,是进一步开展铜、金、铅、锌、铀等金属矿产找矿工作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部特提斯构造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划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地下热卤水型金矿床和火山热泉型金矿床3个大类及7个亚类.研究了各类型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内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划分出6个成矿区和21个成矿带.  相似文献   

19.
桃溪环形区是武夷山成矿带南段一个重要的矿集区,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矿床有紫金山铜金矿、岩背锡矿和红山铜矿等大型矿床,它们是武夷山成矿带、乃至中国东部的典型矿床。本文从几个主要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岩浆与成矿的关系、蚀变、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等方面,总结了桃溪环形区中生代与火山相关的铜多金属矿的区域成矿规律,并在综合分析前人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基础上,提出火山坳陷区边部斑岩发育区或火山机构发育区为桃溪环形区铜多金属矿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