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大洋多金属结核调查”期间“海洋4”号调查船HY_4-871、881航次在东太平洋海盆取得的底层水、沉积物、间隙水及多金属结核样品,对比研究了稀土元素(REE)在海底水-沉积物界面系统不同物质相中的分布变化及配分特征。结果表明,在大洋氧化性沉积物间隙水中REE相对于底层水亏损。除Ce外,沉积物与多金属结核REE含量较为接近。底层水、沉积物、间隙水REE配分特征极为相似,都表现出中稀土相对于轻、重稀土的轻度分离和富集,Ce表现为负异常。多金属结核中中稀土也有类似的富集倾向,但Ce主要表现为正异常。随深度的增加,沉积物REE含量增加,但其配分模式不变。  相似文献   

2.
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沉积物土工性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宋连清 《海洋学报》1999,21(6):47-54
利用1994年大洋多金属结核调查所获得的土工资料,结合以往有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大洋沉积物类型、沉积物土工性质、土质强度等,为未来海底工程设施和多金属结核开采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古生物地层法和^10Be法测年。确定了多金属结核三个生长世代的年龄。并联系当时发生的重要古海洋事件,探讨了大洋多金属结核的生长历史.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太平洋 C C 区东区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结核中的环境参数、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了成矿元素在界面间(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沉积物、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结核)的迁移变化规律,为了解和揭示大洋多金属结核成因及成矿规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太平洋CC区东区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结核中的环境参数、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了成矿元素在界面间(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沉积物、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结核)的迁移变化规律,为了解和揭示大洋多金属结核成因及成矿规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洋多金属结核成因认识的重大突破大洋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些大国开发海洋的重要“黑色资源”。1985年起我国在东太平洋已成功地进行了数次多金属结核勘查,并于1991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被联合国批准的大洋矿产先驱投资者。现已基本上探明了在...  相似文献   

7.
多金属结核,铁锰结壳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国家大洋专项“八·五”重点项目“深海地质研究”中一级专题“东太平洋海盆多金属结核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Y85-02-03-04)所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多金属结核Sr、Pb、O、Si、C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铁锰结壳Sr、Pb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南海西北陆缘西沙东北海域发现大型多金属结核,尽管其外观与大洋结核别无二致,具有个体大、外部形态规整、层状结构清晰的特点,但其地球化学组成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存在明显差别:TMn/TFe的比值小,仅为0.73,富Fe、Si、Al、稀土元素而贫Mn、Cu、Co、Ni。Be同位素质谱法测年和钙质超微生物地层学方法研究表明,结核生长速度达7.41~15.38 mm/Ma,远大于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平均生长速率和以前发现于南海北部的多金属结核。依据其综合特征,初步认定其为边缘海区域赋存的一种新型多金属结核。该类型结核所蕴含丰富的边缘海区域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信息,有助于探讨新生代末期青藏高原隆升、东亚季风加强、北半球冰期发生等重大地质事件所引起的区域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9.
张富元 《海洋学报》1996,18(3):58-65
为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圈定、资源量计算和矿区评价建立一个统一标准和采用公正合理定量的方法,为使我国留下的矿区确是已在联合国登记注册的15×104km2多金属结核勘探矿区中质量最好的矿区,本文对利用丰度和品位资料圈定和评价多金属结核矿区的各种传统方法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认为传统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外,从而提出用镍等量丰度和镍等量品位作为圈定和评价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加速器质谱法测定了东太平洋海盆CC区3个多金属结核和中太平洋海盆北部1个多金属结核中(10)Be的质量活度(比活度,下同)随径向深度的分布。论述了(10)Be-加速器质谱法测定生长速率的步骤。使用该法测得这4个多金属结核的生长速率分别为7.5,2.7,9.6和1.5mm·Ma(-1),这些数据接近其他作者利用(10)Be法测定的世界各大洋多金属结核的生长速率。还研究了(10)Be法测定的生长速率与多金属结核m(Mn)/m(Fe)比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