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针对某高大建筑支撑柱检测中,使用高精度全站仪采集圆柱体表面坐标数据,采用基于选权迭代的稳健估计方法定位坐标数据异常值,减小异常值影响,计算圆柱体不同高度平面的圆心坐标,从而计算支撑柱的倾斜度。得到了高精度的检测结果,为建筑物安全评估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重庆已公布的历史建筑相关数据和空间分布情况,利用GIS技术,以历史建筑空间格局、风貌特征、建筑类型等为切入点,分析了重庆历史建筑的现状特征,为研究重庆地域文化特征和社会发展变迁情况提供了分析支撑,也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辅助。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历史建筑现状格局和特征为范围覆盖全面、分布离散,整体呈西多东少、主城向周边发散的态势;建筑风貌以传统巴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风貌为主;建筑类型丰富多样,居住建筑和公共服务建筑为主要类型,但不乏大量具有重庆特色的桥梁、渡槽、粮站、碉楼等特殊类型建筑,充分体现了重庆历史建筑丰厚的个性与内涵。  相似文献   

3.
概括了空间重力异常和布格重力异常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中安第斯山局部地区的空间重力异常、地形改正和布格重力异常,发现了其在海拔较高地区多为负值。  相似文献   

4.
历史建筑数字化复原有助于建筑历史和文脉的研究,为建筑保护和修缮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上海徐汇区的1座历史保护建筑为对象,研究点云逆向建模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使用Leica RTC 360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数码相机获取建筑高精度的点云数据和纹理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部件化建模,构建精细的现状三维数字模型,并结合有关资料,对模型进行修改,复原80年前建筑的原始风貌。  相似文献   

5.
通过城市规划对建筑信息的需求研究,给出建筑信息采集、分类及编码标准,并在武汉市建筑信息调查工作中进行实际应用,构建武汉市建筑信息数据库,为武汉市城市精细化规划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孙伟伟  李飞  杨刚  张殿发 《遥感学报》2018,22(3):458-465
传统的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的高光谱异常探测模型中,稀疏异常矩阵假设为非低秩且其非零元素满足随机分布条件。这导致稀疏矩阵的非零元素影响低秩背景矩阵的估计,进而制约背景信息和异常信息的有效分离。提出列式鲁棒主成分分析的异常探测方法,改进异常矩阵为列稀疏条件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分解高光谱影像2维矩阵为低秩背景矩阵,列稀疏异常矩阵和噪声矩阵,松弛目标方程为凸优化问题,并采用非精确增强拉格朗日乘子算法来求解得到列稀疏异常矩阵的最优估计。最后,对稀疏异常矩阵中所有列的L2范数值进行阈值分割来探测得到异常像元。利用两个高光谱影像数据集,对比5种主流的异常探测方法来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列式鲁棒主成分分析方法优于包括传统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在内的5种异常探测方法,且计算效率适中。  相似文献   

7.
对于规模大、造型奇特、结构复杂的建筑群,尤其是单体建筑间相互连通的建筑群,不仅要将单体建筑轴线放样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还需要分析各建筑轴线间的相关性.为掌握复杂建筑群内各建筑之间的定位相对误差情况,需要在放线后进行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以保障建筑施工顺利开展.描述基于轴线点相对误差椭圆计算的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方法,并在重庆来福士广场项目中进行应用,通过各建筑主轴线的相关性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续相关建设流程的推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卫星测高反演海洋重力异常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星测高技术中由于大地水准面取值受各项误差影响导致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联合多源多代卫星测高数据,基于逆Vening-Meinesz公式确定海洋重力异常,进一步对海洋重力异常进行内部和外部检核。结果表明,卫星测高反演的海洋重力异常与EGM2008比较的精度为±7.116mgal;与船测重力异常比较的精度为7.417mgal,这与国际上对测高重力异常与船测重力异常比较精度一致。  相似文献   

9.
地球化学异常的植被响应能形成遥感找矿信息,本文分析了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植物对多种 金属元素异常含量值的敏感性,并以三个已知矿点为实验场,以MSS为主要遥感资料分析了植 被异常的影像特征,圈划出三个植被异常区,以已知的化探异常资料检验,都得到了一定范围的 重叠。  相似文献   

10.
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是测高卫星非常重要的产品。二者的精度指标对于未来的测高卫星方案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利用球谐函数来对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的精度指标进行讨论,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误差的近似匹配关系,然后通过6个超高阶重力场模型验证了有关结论的正确性。数值试验表明:垂线偏差误差和重力异常误差满足近似的比例关系,即若垂线偏差各方位向等精度测量,且假定精度均为1μrad,则所对应的重力异常精度约为1.4mGal;反之,若重力异常的精度为1mGal,则所对应的垂线偏差的精度约为0.7μrad。  相似文献   

11.
以江西省赣州市水东坡地建筑选址为例,综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交通组织及市政配套、景观廊道等因素,确立了坡地建筑选址的因子体系与权重,借助ArcGIS软件建立了坡地建筑选址综合评价模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坡地建筑选址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三原县柏社村平地窑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平地窑建筑结构的工作流程,包括技术方案的制定、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成果展示等。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现状采集效率,保证外业数据获取的完整性。该研究充分肯定了该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优势,为建筑特别是古建筑领域的结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湛青青  王辉源 《东北测绘》2014,(2):62-65,69
以西安市长安区TM影像为例,研究关于城市建筑用地信息快速、准确提取的方法。通过对归一化差异型指数构成原理的分析,选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 SAVI )、归一化水体指数( NDWI )和归一化差异型建筑指数( NDBI )来提取植被、水体和城市建筑用地专题影像,并将其构建为一幅新影像,分析新影像谱间特征,运用逻辑运算将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提取出来。本文方法总体提取效果十分有效,尤其是对于面积较大的城市建筑用地,总精度高达85.3%。综合指数法弥补了单靠某一指数提取城市建筑用地信息的不足,提取结果客观可信,是一种不经人为干预、快速有效的提取城市建筑用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震前电离层异常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宜斌  翟长治  孔建  刘磊 《测绘学报》2016,45(4):385-395
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的电离层异常探测的方法。通过对尼泊尔地震震中周围GIM格网点TEC时间序列的探测,发现在2015年4月23日震中东部区域出现电离层正异常。进一步利用二维电离层地图分析异常空间分布,发现出现电离层正异常的区域为25°N-37.5°N,90°E-110°E,时间为2015年4月23日UT9:00-15:00。利用中国陆态网数据计算异常区域卫星穿刺点轨迹STEC变化情况,发现2015年4月23日穿刺点轨迹进入异常区域后STEC值比前后几天明显增大,而离开异常区域后又恢复正常。采用CIT(computerized ionosphere tomography)方法详细地呈现了电离层异常的三维形态,发现4月23日UT9:00-15:00在震中东部区域出现电离层正异常,峰值位于约30°N,115°E,高度范围为100~500 km,且异常峰值随高度变化与电离层本身垂直密度分布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文中利用国际GNSS服务(IGS)提供的全球电离层地图(GIM)格网电离层资料,借助滑动四分位距法,研究了2019年台风“利奇马”期间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的异常变化情况. 对台风“利奇马”期间电离层 TEC 时序变化及区域空间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在台风发生前第5天,电离层 TEC 出现了正异常变化;台风登陆后第二天,台风影响区域上空电离层 TEC 异常由正异常变化为负异常再变化为正异常,正异常最大值达8 TECU,负异常最大值达6 TECU,且最大异常点并不在风眼处,而是在风眼的西南侧,此异常可能与台风登陆期间台风风速及风向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许浩  程亮  伍阳 《测绘科学》2021,46(7):51-59
针对城市建筑表面太阳能利用的迫切需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屋顶及立面太阳辐照度一体化计算方案.该方法以机载LiDAR点云为数据基础,以"建筑遮挡分析—天空视域分析—太阳辐照度模型构建"为技术框架,高效率和准确地计算了建筑屋顶及立面辐照度.同时,将散射辐射分为环 日散射、天穹散射和建筑散射,提高了建筑散射辐射计算准确度.选取南京奥体新城约30 km2区域(共计5 216栋建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屋顶直接辐照度时间变化规律明显,受太阳高度角、屋顶坡度和坡向影响较大,而建筑立面太阳辐照度则主要受建筑朝向影响.利用本文方法计算建筑表面太阳辐照度,可为光伏发电模拟、建筑形态设计、城市能源规划等提供基础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17.
以大连市中山区6个街道建筑信息为数据基础,选取建筑景观指标,基于ArcGIS空间统计与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各街道10年间建筑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从2003-2013年,各街道建筑景观逐渐由水平向垂直空间扩展,其中青泥洼桥街道、人民路街道及海军广场街道城市建筑景观变化明显突出;2003年4种类型建筑物在尺度为928.68 m时,空间分布上均呈聚集状态,当大于928.68 m时,超高层建筑空间聚集程度降低。到2013年,高层建筑物随尺度的增加聚集程度逐渐减低,低层、多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空间分布上均呈一定的聚集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原理的研究进展和主要的异常探测方法,详细介绍了时间序列法、Kalman滤波和小波变换在电离层异常探测中的原理和应用,总结了传统方法和新方法在电离层异常探测的应用发展情况,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未来中国采用电离层异常探测开展地震预测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3维建筑综合对于3维城市多尺度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以综合为出发点,探讨了3维建筑模型重构的意义,以CityGML规范所表达的建筑模型为基础,针对当前模型中存在的影响综合的主要因素,总结出3维建筑模型重构的一般规则,提出了一种面向综合的3维建筑模型重构方法。该方法采用渐进式的思想来提高处理效率,通过对处理过程的控制保证模型重构结果的合理性。实验证明该方法消除了建筑模型中的大部分不合理结构,处理结果能够满足综合实施的要求,同时为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历史建筑是珍贵的历史遗产,针对历史建筑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佛山市禅城区历史建筑信息化管理为例,从历史建筑基础数据"一张图"、辅助规划决策"一张图"两个维度,阐述了基于"一张图"的历史建筑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应用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和应用体系提供了历史建筑信息化管理新模式,为历史建筑活化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历史建筑从封闭管理向多部门共享应用及社会公众参与的开放式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