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0%,城镇化走向成熟阶段,快速城镇化趋势开始放缓,乡村建设和振兴走向加速。然而,广大乡村地区的规划工作仍是长期以来的薄弱环节。英国的乡村保护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承和发展,其乡村地区呈现出优美的自然生态风光、与城镇无差别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这既源于英国人对乡村生活向往的传统,也源于完善的乡村发展政策、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的积极引导推动,以及农业产业、旅游和建设开发主体、乡村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和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2.
<正>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地的要求,德清县乡村发展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村庄布局用地粗放,“兵营式”新村风貌较差,设施散布利用率低等。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优化村庄布局模式,提升建设标准,优化设施配套,改善乡村风貌,更加科学、实用、有效地指导德清乡村建设,有必要对德清的村庄布局和农房建设进行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3.
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北京作为最早开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城市,具备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展环境。至2007年底,北京全市实际经营的农业观光园达到1302个,观光园总收入13.1亿元,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户接待人数达到2614.4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勃勃生机。目前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休闲、休闲度假三大类型;地域布局呈现近郊、中郊平原区、远郊山区三大圈层结构;与风景旅游区相结合,形成十大发展基地。"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提出重点打造五条农业精品旅游专线,必将进一步推进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发展条件、发展现状和特点、发展布局、旅游线路组织等几个方面,对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加大投入、强化培训、加强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开化县坚持"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注重与环境面貌治理、乡村产业发展、农房管控、风貌提升结合起来,整出发展空间,治出美丽环境,改出乡村新貌,创出发展机遇,助力乡村振兴,用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等4村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5.
<正>矿产资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矿产资源因其主要分布在乡村的特性而与乡村发展密不可分。近几年随着资源的紧缺,矿产资源的价格不断增长,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村中与矿产资源相关的矛盾纠纷、违法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脆弱性视角探究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情况与集聚特征的空间关联效应,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SPOT2/4全色和Landsat TM卫星遥感融合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解译校正得到2016年江苏省乡村聚落斑块。在利用平均最近邻距离指数、核密度估计和标准差椭圆方法明确江苏省乡村集聚分布特征的同时,从资源、经济和社会脆弱性视角构建乡村脆弱性综合评价模型,进一步探讨县域乡村空间集聚特征与脆弱性发展程度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① 江苏省乡村地域自内核向外缘分布密度逐渐递减,苏北地区中部、苏南和苏中地区毗邻处乡村聚落密集分布,整体空间异质性和集聚形态的方向性特征明显;② 江苏省县域乡村脆弱程度存在地域分区不均衡现象,子系统相关性较弱,空间耦合特征尚不明显;③ 资源脆弱性子系统与经济、社会脆弱性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是当前江苏省县域乡村发展的薄弱环节;④ 江苏省县域乡村资源、经济和社会单一脆弱子系统集聚分布特征明显,综合脆弱性与集聚特征并未实现空间良性共振。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1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乡村旅游已明确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预示着乡村旅游将成为今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领域。土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载体,要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乡村发展的动力,实施乡村旅游用地的合理利用、规划和保护势在必行。一、乡村旅游用地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23,(2):61-64
<正>杭州市上城区推进林长协作助力乡村振兴上城雅江跨区帮扶实现数字化致富近日,国家有关部委推介2022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杭州市上城区“数字赋能激发消费帮扶活力”案例成功入选。上城区与雅江县通过建立跨区林长协作沟通机制,充分运用山海协作、共富发展、跨区帮扶等平台,积极将数字化理念植入雅江县松茸产业发展,有效助力实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正>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一、研究背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长期以来我国乡村的投资强度普遍较低,建设用地一般为集体建设用地或国有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时表示,未来将有一系列含金量更高的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用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力争用5—10年时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  相似文献   

12.
农村税费改革,在调整国家与农民经济关系的同时,也为乡村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变量:乡镇政府职能由"管治"转向"服务";乡村财政收入减少,基层政府运转困难增加;政府权威降低,"一事一议"问题难以推行,公益事业发展缓慢。因此,税费改革后乡村关系呈现出乡对村的行政控制减弱,乡村关系趋于松散,乡村干部由原来的显性利益共同体转为隐性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浙江省通过广泛深入调研,结合浙江自然资源禀赋,部署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通过乡村空间形态的有机更新,着眼于破解耕地保护碎片化、村庄用地无序化、农村发展低散弱问题,重点对农村山水林田湖草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全域优化农村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十九大报告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  相似文献   

15.
<正>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建成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后,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规划》围绕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对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作出了科学部署,旨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人  相似文献   

16.
<正>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解决乡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积极稳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在优化乡村“三生”空间布局、节约集约用地、保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系统性不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政策运用偏差等问题。为促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持续健康开展,需要在理论、技术、政策、实践等层面进一步总结经验、明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政策     
<正>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2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整治及相关涉农项目建设,是促进广大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为此,土地整治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拓展平台,用活用好政策,配套完善制度体系,改革创新实施方式,加快弥补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区治理和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短板,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优化用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是基础,优质服务是保障。我们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乡村发展绘好‘一张蓝图’,激发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局创新举措,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对策,强化资源要素科学保障,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加速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20.
某些地区,片面强调政府主导、资源下乡的乡村治理往往内源动力不足,村民增收乏力。在乡村内源发展的理论渊源分析基础上,从本土化的社会动员、依托本土可持续资源、发挥农民主体地位等方面挖掘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框架,总结了内源式发展的4个关键要素,即社区组织、乡土资源与文化、村民参与、利益分配机制。结合临沂市代村社区的发展实例,对乡村内源式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动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