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贵州独山半坡锑矿床构造动力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动力成矿对独山半坡锑矿床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笔者找到了独山半坡锑矿床构造动力成矿的依据,进一步计算出了成矿的差应力大小和相对成矿能量值。分析了构造动力对矿物的微观影响,提出了构造动力成矿模式。这些将对该矿床的成因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应力与元素的迁移富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焦家金矿床为例,在分析矿区构造应力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代表性剖面研究,探讨构造差应力与成矿元素在空间及成因上的关系,认为构造作用和成矿元素的分配是同步发生的,构造作用不仅使断裂带内的岩石强烈破碎及糜棱化,而且促使岩石的物质组成重新分配与调整,使得分散的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由于构造动力的控制作用,成矿元素在不同构造岩相带表现出了相似而略带差异的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西藏隆子县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矿石组构研究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详细的钻孔地质编录和显微镜下鉴定,对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矿区矿石构造主要为典型的由充填交代作用形成的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晶洞及晶簇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其次为压力作用和固溶体分离作用形成的结构。由于矿区构造作用和矿化作用具多期次性和复杂性,因而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最为普遍且类型繁多。基于本次矿石组构研究成果,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将矿区成矿期大致分为沉积成岩期、中低温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中低温热液成矿期是矿床最主要的成矿期。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划分出6个成矿阶段: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毒砂-铁菱锰矿阶段、方铅矿-闪锌矿-硫盐矿物阶段、石英-方解石-辉锑矿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和氧化物阶段。最终,确定扎西康锌多金属矿为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紫云县内方解石矿床地质、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发现的14处矿床中,每个矿床分布数个规模不等的矿体,矿体数量合计36个。褶皱、断裂构造及地层对矿床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矿体以似板状、脉状及透镜状充填于断裂构造带内及地层中。方解石矿床(段)分布具有范围广、单个矿点规模不大、具有矿床分布稀疏、矿物成分简单、矿石质量较好的特点。矿物组成以方解石为主,含少量的萤石。区内方解石成矿与黔西南大规模低温热流体运移有着密切关系,热液流体因温度骤降引起Mg沉淀,是形成低Mg方解石的主要原因。根据方解石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紫云地区方解石矿属于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在矿区范围内及其外围沿着断裂构造方解石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贵州交犁-拉峨汞矿床方解石Sm-Nd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丹汞矿带位于贵州省南部,是继湘黔汞矿带之外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内发现的又一重要汞矿带。因此,阐明带内汞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等问题,对深入探讨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形成机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热液方解石是带内汞矿床的主要脉石矿物之一,作者尝试对三丹汞矿带中段交犁-拉峨汞矿床中的热液方解石进行Sm-Nd同位素测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29±20)Ma,MSWD=0.21,εNd=-12.9,说明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燕山晚期。该年龄的报道为深入探讨汞矿床以及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结合前人研究认为,西南低温成矿作用主要存在两期,早期为145~155 Ma的Sb成矿作用,晚期为120~135 Ma的Sb、Au、Hg、As成矿作用。围岩下奥陶统锅塘组灰岩样品的εNd值为-12.6,与方解石εNd值极为接近,指示该矿床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奥陶系赋矿海相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6.
交梨是一个典型断裂类型的大型汞矿床,本文以一定的实际资料阐明了该矿床控制成矿的特点,并分析了富集成矿的诸因素,但构造条件更显突出,而且由于应力作用在一些断裂中所产生的微张开构造的发育情况,决定了该类断裂赋矿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拉日玛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构造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同步运用激光光弹模拟实验、动态重结晶石英、石英位错密度、应变藻球粒等方法与手段,对矿床构造不同变形区段、不同位置的构造能量、古应力(动力)的分布及作用,进行了配套研究。结果表明:成矿元素的活化、成矿流体运移势、矿体定位,固然受构造变形空间的控制,更为重要的是构造动力作用参与了成矿,并受动力作用强、弱的支配。因此,对于金矿床的形成而论,构造动力作用是决定的主因。  相似文献   

8.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是我国Au、Sb、Hg、Pb-Zn等中低温热液矿床的重要基地,各种热液矿床之间是否存在成因关系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方解石是各种热液矿床的重要脉石矿物,本文选择上述各种中低温矿种中的丫他卡林型金矿床、晴隆-巴年锑矿床、拉峨汞矿床、会泽铅锌矿床等作为典型矿床,并对矿床中出露的成矿和非成矿期方解石进行REE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矿床成矿期方解石明显具有不同的REE特征,卡林型金矿床中显示MREE富集,锑矿床显示M-HREE富集的特征,说明金、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可能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有关;Pb-Zn-Hg矿床整体显示LREE富集,Hg矿床与标准海相碳酸盐岩LREE富集的配分模式一致,但Pb-Zn矿床中轻稀土元素内部具有La、Ce亏损的左倾特征,说明Hg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对赋矿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可能来自于盆地卤水浸取基底地层及其围岩所形成的混合流体。无论何种矿种,与成矿无关的方解石均具有LREE富集的特征,方解石的上述REE配分模式特征也可作为各种类型热液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黔西南金矿的构造控制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郭振春 《贵州地质》1993,10(1):54-61
构造条件是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本文通过黔西南地区印支—燕山期构造变形组合及发育特点的研究,总结:①金矿成矿单元受构造多级控制的分布规律;②金矿体形态产状受控矿断裂及赋矿层位控制的“三层楼”模式;③金—汞—锑—砷成矿系列不尽相同的成矿特点与组合关系,进而指出黔西南在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中处于一个由多期构造应力场叠加的特殊构造环境,金及汞、锑、砷在构造应力集中的部位富集成矿,必然反映了构造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构造控矿的实质是构造成矿,并结合某些矿床的构造成岩成矿的模拟实验,探讨了构造成矿作用的机理。笔者最后指出应在金矿的勘查工作中加强对地质构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东天山香山铜镍矿区构造特征与成岩成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申茂德 《新疆地质》2003,21(2):195-198
香山铜镍矿床属典型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东天山东段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中,矿床形成主要受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岩浆作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及成矿元素的熔离富集,构造作用为成矿物质提供了上侵通道和容矿空间.矿区断裂构造以韧性剪切带为主,具多级构造组合特点,共划分出4级构造层次,各级构造与成岩成矿有密切关系.I级构造控制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分布;Ⅱ级构造控制基性—超基性岩体群的分布;Ⅲ级构造控制基性—超基性岩体或矿体的形态、产状;Ⅳ级构造控制岩相带或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汞矿构造域与汞矿带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是我国著名的汞矿省,贵州省汞矿以其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广等突出特点而驰名。汞矿分布除黔东南外遍及全省。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全省有汞矿床60余处,矿点、矿化点二百余处。汞矿床有多种成因类型,以沉积改造类型为主。含矿层位除志留系外,各时代地层均有汞矿产出,主要集中在寒武系。汞矿床与构造关系密切,可划分为受褶皱控  相似文献   

12.
钪的地球化学与铁矿石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学信 《矿床地质》1982,1(2):53-57
一、钪的地球化学特征钪在元素周期表上位于第四周期第三族,属过渡元素类的稀土元素。它的原子序为21,是一个奇数元素,具有奇数的原子量(44.956≈45)和奇数的电价( 3)。在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中,钪属于亲石元素,位于戈氏原子容积曲线第三个凹陷的上升部分。Рехарский(1976)将其归为基性元素。在费尔斯曼的对角线系列中,钪的离子半径(0.81)与Li~(1 )(0.82)、Mg~(2 )(0·80)、Zr~(4 )  相似文献   

13.
四川南坪马脑壳金矿区的构造与成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马脑壳金矿区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和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及应力场特征。重点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即不同级序断裂对金矿的控制、NWW向韧脆性扭压性断裂及NIVE-NE向张扭性断裂对金矿的控制、断裂性质转化及复合叠加对金矿的控制、控制金矿化局部富集的构造因素、控矿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指出本区金矿的形成经历了成矿物质多期活化—迁移—富集的复杂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金龙山-丘岭金矿区含金矿源层为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组成含金矿源层岩石为高频互层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其中细砂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含成矿流体物性较好,页岩、板岩含成矿流体物性较差,构成屏蔽层.金鸡岭Ⅰ级复式向斜控制着金、砷、锑等异常范围;松枣Ⅱ级复式背斜控制着金的矿化带;金龙山-丘岭金矿Ⅲ级背斜控制着金的矿(化)体;镇安-板岩镇断裂的次级断裂是金矿化体的容矿有利位置.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变形与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及储集密切相关.其规律是:①原生构造导致成矿流体的初次聚集.②第一期构造变形导致成矿流体的聚集.③第二期构造变形导致成矿流体运移及金矿床形成.此期变形是金的主要成矿期.④第三期构造变形使成矿流体进一步聚集和金矿体的富集. ⑤第四期构造变形是石英方解石脉的形成时期.总结出矿床形成模式.据此提出了在4种不同的构造部位找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江西临川地区相山铀矿田构造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山铀矿田是中国最大的、与火成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目前该矿床的后备资源出现危机,因此开展矿田构造研究,为深部及其外围找矿提供科学指导迫在眉睫。在野外观测分析和节理、擦痕实地测量的基础上,利用构造解析法、共轭剪节理分析法、断层擦痕反演模拟法及X光岩组法等,通过吴氏网投图分析和计算机的反演计算,确定了相山铀矿田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变形特征及其主应力方向;并根据构造变形叠加关系及其成岩时代的确定,推断了应力作用的期次和时代。为此,将相山铀矿田的构造应力场划分为3期6个阶段,包括:成矿前的基底变形和早期火山活动阶段,早期矿化蚀变和第一、第二主成矿阶段,及其成矿期后阶段,矿体局部被错断;并深入分析了不同阶段构造活动及其铀成矿特征,探讨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变与铀成矿作用关系,认为两者具有一致性特征,进而指出了区域富大矿体产出的有利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6.
Metallogenic Effect of Transition of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Tectonic dynmnic system transition,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n metallngenesis, controls metallogenic fluid movement and ore body location in orefields and on an ore deposit scale (mainly in the continental tectonic setting), and eve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arge-scale deposit clusters.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transition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spacious difference of the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in various geological units and the temporal alteration of different tectonic dynamic systems. The former results in outburst of mineralization, while the latter leads to the metallogenic diversity. Both of them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metallogenic effect of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transition, that is, the alteration of dynamic system, the occurrence of mineraliz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and metallogenic diversity.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oupling of spatial difference of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and its successive alternation controlled the tempo-spatial evolution regularity of mineralization on a larger scale.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mineralization factors and processes of typical ore deposits proved that the changes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the direct appearance of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transition, way lead to the accident of mineralization physical-chemical fiel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ccidental interfaces were always located at ore bodies.  相似文献   

17.
华南大陆中生代以来受华北板块、西南缘特提斯洋以及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会聚作用形成了多序次的构造变形及多期岩浆与成矿事件, 并造就了多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文章在梳理成矿区带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化期次、矿体分布及成矿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上, 利用构造变形序次及其控岩控矿的规律性完善了典型矿床成矿过程及成因机理。通过对闽西南铁多金属成矿带、赣东北塔前-赋春钨铜多金属成矿带以及滇东南老君山钨锡矿集区开展构造变形解析,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 厘定出相对完整的印支期、中晚侏罗世及白垩纪3期变形序列, 但其作用时限、构造性质、规模强度及变形样式却表现不一。通过构造控岩分析并结合已有同位素年代学得出, 不同成矿区带都存在与变形序列相一致的岩浆或变质热事件, 进而利用变形序列与岩浆期次对应规律明确了与马坑式铁多金属矿床、朱溪钨铜矿床以及南秧田钨矿床相关的多期岩浆活动。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多阶段矿化事件并提出3个典型矿床都存在多期叠加复合成矿的认识。从构造对矿床就位机制控制的角度分析了马坑式矿床分散多变矿体、朱溪矿床垂向大跨度矿化及深部巨型矿体、南秧田矿床层-脉叠加矿体分别受赋矿地层褶皱拆离、大规模双重逆冲以及2期构造变形复合控制的机理。文章最后探讨了不同阶段华南重要成矿区带构造变形及岩浆成矿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8.
康古尔金矿床形成于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构造演化过程中。应用透射电镜超微技术分析水热成矿期石英位错构造、位错密度及差应力值有助于加深认识剪切构造条件下的成矿动力学机制。石英位错构造特征反映成矿期构造变形环境为中温—中低温、高差异应力、高应变速率。成矿期构造差应力演化呈明显的脉动性,这种脉动性所形成的“应力地震泵吸”机制对金矿成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桂西地区地处右江盆地,位于华南板块扬子陆块之上,是中国重要的铝土矿产地之一。为了探讨沉积型铝土矿对本地区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的响应,分析其对铝土矿成矿过程的影响,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及地层学的角度,剖析了沉积型铝土矿赋矿地层及周边地区地层岩性记录的构造信息。结果显示,桂西沉积型铝土矿的成矿和改造过程始终受区域性构造运动影响:东吴运动时期的地壳抬升和剧烈的火山喷发活动为本地区沉积型铝土矿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成矿条件和容矿场所;在华南板块印支期和燕山期的陆内变形和挤压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下,沉积型铝土矿受到改造,表现为矿体形态和空间位置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