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地下水》2021,(3)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小型水库在水利行业中尤为重要。在防汛工作中,中小型水库出入库流量的预报精度也更加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黑山水库的预报方法,由于黑山水库所属河流没有长系列水位、流量、径流量等资料,因此需借用附近水文站的资料。距离黑山水库较近的水文站为岫岩水文站,此站点为国家基本水文站,有长系列水文资料,而且流域特性与黑山水库河流流域特性相似,黑山水库预报方案编制方法采用岫岩水文站的计算方法,进行相应的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2.
牛最荣  陈学林  王学良 《水文》2015,35(5):91-96
白龙江引水工程被列入国家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分析研究白龙江干流代表站径流变化特征并进行未来趋势预测,为实施白龙江引水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对白龙江干流白云、舟曲、武都、碧口4个代表站1956~2013年的实测径流系列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周期波均值外延叠加模型、谐波分析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模型组合形成的加法模型对代表站未来径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1)该4站9月份多年平均流量占全年径流量比例最大,主汛期6~9月多年平均流量占全年径流量比例达到50%左右。(2)4个水文站多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呈现出逐渐缓慢减少的趋势,上游减少的幅度比下游小。(3)预测2015、2020、2025年年径流量的结果是:白云水文站均小于多年平均值,武都水文站均大于多年均值,舟曲和碧口水文站在多年均值上下浮动。  相似文献   

3.
用流量资料推求上游水库未设水文站的梯级水库的设计洪水,一直没有一种较合理的方法。结合青岛市产芝水库防洪复核中采用上游水库报汛资料推求水库相应时段来水量,从而求得全流域来水量的做法,提出了一种推求梯级水库全流域来水量的新方法,可供类似地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洁  陈华  王金星  陈星  李天元 《水文》2013,33(3):1-4
以淮河和珠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淮河18个和珠江16个水文站19512010年长系列日流量资料。通过年极大值取样,应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比较分析了P-Ⅲ、对数P-Ⅲ和GL分布曲线在两个流域洪水频率分析计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概率事件,在这两个流域对数P-Ⅲ和GL分布曲线设计洪水值要大于P-Ⅲ曲线分布计算的值,而通过误差分析,P-Ⅲ曲线的误差整体上小于对数P-Ⅲ曲线。  相似文献   

5.
张福义 《水文》1999,(2):7-12
江河洪水预报流域水量分析法具有概念明确、分析计算严谨、预报精度较高且仅应用江河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等特点,对于水文站数多、流量资料系列长的大江大河尤为适用。初次应用于淮河干流上游,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一方法的应用,将会对我国大江大河防 及水资源利用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长江  徐高洪  陈剑池 《水文》2018,38(6):89-95
长江流域水文成果复核选取了48个水文站点作为研究对象,考虑站点上游已建具有较强调节能力的大型水库调蓄影响,对径流、洪水进行还原分析计算以保证系列的一致性,并对径流、洪水设计成果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径流成果分析表明,延长系列后干支流主要控制站点的径流成果较为稳定,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和各站点20%、50%和75%频率年径流设计值的相对变化均在5%以内;洪水成果分析表明,延长洪水系列后的百年一遇设计洪水成果与前期不同阶段采用成果相比变化不大,基本均在4%以内。  相似文献   

7.
新疆天山冰川区融雪洪水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德光  陈民 《水文》2006,26(4):88-90
本文以新疆天山南坡、北坡河流的控制水文站设计洪水为例,研究了天山冰川区域设计洪水与流域面积的综合关系。提出两者基本为线性相关的特性,此特性可应用在无实测水文资料的冰川地区,也可作为有实测流量资料河流的合理性分析与宏观控制。本次采用了10余条河流、11个控制水文站的共300余年的流量资料,是对冰川区域设计洪水特性的深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华平  梁忠民 《水文》2016,36(3):1-5
基于实测极值流量系列进行水文频率分析时,为了提高系列的代表性及洪水估计的可靠性,常将历史洪水信息融合到实测系列构成不连续样本。考虑到目前给出的不连续样本经验频率计算方法多数是针对单个调查期,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多个调查期不连续样本的经验频率计算方法,同时推导了均值(EX)和变差系数(Cv)的矩法计算公式,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水文站年洪峰系列的频率分析中。  相似文献   

9.
梁才贵 《水文》2002,22(5):51-55
2001年7月上旬,受3、4号台风影响,郁江发生了继1937年大洪水以来的最大洪水,各水文站对洪水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流量测验,大部分站的实测水位流量关系与多年综合相差不大,但下颜、南宁和贵港水文站相差较大,其中下颜和南宁站严重偏小,而贵港站严重偏大。通过洪量平衡分析,认为这3个站的实测水位流量关系与多年综合相差较大的根本原因是实测流量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晓明 《地下水》2019,(1):164-166,186
洮河是黄河上游一条重要河流。岷县水文站是洮河中游控制站,担负着水文资料收集和为当地防汛提供水文情报预报的工作,同时对下游城市及河道水库有洪水预警预报责任。本文结合洮河上、中游流域特性,经过大量实测水文资料分析研究,根据上下游相应水位(流量)预报法建立了流量线性回归关系,由上游下巴沟水文站及区间入流得出关系式为Q岷县=Q上合+3. 91 Q多坝+41用于洮河岷县站洪水预报,经模型精度评定和实际作业预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较广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7,(1)
渚河流域地处大巴山深山区,该流域处于陕南最大降水中心附近,雨量充沛,渚河流域洪水计算选用红椿水文站作为参证站,根据红椿水文站历年统计资料计算,红椿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21.9 m3/s。渚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对渚河流域暴雨洪水类型及来流量分析,对洪水资料的选样和代表性进行分析分析,采用水文比拟法和经验公式法对设计洪水进行了计算,直接采用红椿水文站的分期设计洪水成果,用水文比拟法推算到厂址,同时将红椿水文站1979~2002年24年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和24 h和72 h的洪量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同倍比放大法来求得电站坝址处的设计洪水过程线,使用该方法推求结果合理,可为同类工程设计和管理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来源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流量-含沙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50-1960年及1974-1985年实测洪峰水沙资料,分析了不同来源区洪水对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水文站流量 含沙量关系的影响,以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马莲河和北洛河总来水量占三门峡、黑石关、小董总水量的20%或25%以上作为中游粗沙来源区洪水,以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马莲河和北洛河总来水量占三门峡、黑石关、小董总水量的20%或25%以下作为细沙来源区或少沙区洪水。这样,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水文站平均流量 平均含沙量关系可分为以增加平均含沙量为主和以增加平均流量为主的两个区。同时,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马莲河和北洛河的洪水,大大增加了黄河下游平均来沙系数和平均含沙量,并导致全下游河段的必然淤积。  相似文献   

13.
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洪水冲刷效率调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低含沙量洪水的冲刷效率,结果显示: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洪水的全沙冲刷效率在平均流量小于4 000 m3/s时随着洪水平均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流量达到4 000 m3/s以后,冲刷效率随着流量的增大不再显著增加,基本保持在20 kg/m3。通过研究分组泥沙的冲刷效率,发现全沙冲刷效率在流量大于4 000 m3/s后细颗粒泥沙冲刷效率降低的幅度大于粗颗粒泥沙冲刷效率增加的幅度,河床细颗粒泥沙的补给能力对全沙冲刷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建议在小浪底水库拦沙期,调控下泄流量使进入下游河道的洪水平均流量在4 000 m3/s左右,使黄河下游洪水的冲刷效率最大,从而实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最大的冲刷效益,增大下游河道的排洪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5年9月3日昌化附近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昌化水文站实测3h降雨量迭441.6mm,占次雨量93.9%,破全省实测记录,位全国实测记录第二位.本文对这次暴雨中山塘水库的蓄泄调查、河段洪水调查、建立峰量关系,推算山塘水库和特小流域内的调查暴雨,从而合理勾绘等值线.  相似文献   

15.
滕培宋 《水文》2004,24(5):48-51
2001年7月初,受第3、4号强台风降雨的影响,右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右江控制站下颜水文站发生了自1933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水位高达21.15m,相当于35年一遇,而其实测最大流量为5630m3/s,仅相当于15年一遇的洪水流量.从洪水的演变规律、流量测验情况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实测最大流量严重偏小的内在原因,并用多种方法推算出此次洪水的最大流量.  相似文献   

16.
小龙潭水库坝址的尾水受小龙潭下游伏流的影响,伏流消水洞的排泄能力较差,洪水常形成壅水,不能按常规曼宁公式进行计算坝址尾水的水位与流量关系,根据伏流消水洞的泄流能力按"水库调洪"方法计算绘制小龙潭水库坝址建库后水位流量曲线,确定坝址尾水水位流量关系。结果表明:下游伏流消水洞泄量较小,水库施工期间可能受下河石渣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施工弃渣和弃石,并即时对其进行清理,避免堵塞下游河道。并且下阶段应设立水位、流量监测站,积累资料,即时复核水位流量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计生  王静 《地下水》2014,(2):87-90
河川基流量是水文水利分析计算、水资源评价、洪水分析、地下水径流特性分析中的重要内容。国内外河川基流量分割方法很多,不同方法的分割结果也不尽相同。通过对甘肃黄河流域洮河水系4个水文站,长江流域白龙江水系2个水文站、内陆河流域黑河水系3个水文站共计9站的1980~2000年20a的实测资料运用滤波算法对基流进行切割,根据年径流量运用PⅢ型曲线查出频率,再根据频率与基流建立模型,得到河川基流量计算的简便实用方法,提高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效率,细化水资源评价结果,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设施的不断增加,要在天然河道上选择适宜的地址设立水文站越来越困难。因此,选有代表性的水库收集水文资料,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河道修建水库后,由于库区产、汇流条件的改变,其水文规律亦有所变化,如欲利用水库资料计算的洪水过程进行水文预报或计算,就需要先研究其与河道实测洪水过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暴雨和洪水极值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世纪100年(特别是后50年)2万多个雨量站和175个大中河流水文站的实测和调查雨量和流量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外流区)暴雨和洪水极值的年代际变化,其中包括长期站暴雨的年代均值变化、20世纪50年点雨量极值的前后期平均值对比、最大点雨量发生年代分布和特大洪峰流量的年代分布。分别就5种历时、不同地区的暴雨洪水极值随年代的变化作了分析,揭示了变化的事实,计算了多项年代比率,探讨了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0.
吉俊峰  马永来等 《水文》2001,21(3):42-44
主流平均流速法是通过实测主槽部分断面面积的主流区内3-5条垂线流速,计算出断面流量的一种测验方法,该方法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测流历时,能够完全整地控制洪水过程呼水位流量关系的转折变化。以具有代表性的范围口水文站为例,探讨了主流平均流速法在黄河下游宽浅河道断面洪水测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