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中生代鸟类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连海  顾玉才等 《江苏地质》1999,23(3):T001-T005
对最近轰动世界的我国中生代鸟类化石的系统结果表明,中国是目前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产地和化石发现最多的地区,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存在两个亚纲的鸟类分子,晰鸟亚纳(Sauriurae)和今鸟亚纲(Ornithurae),鸟类从爬行动物分化出来不久即分为两大支系向前演化,孔子鸟(Confuciusornis)和辽宁鸟(Liaoningornis)的发现证明,始祖鸟(Archaeopteryx)只是鸟类进化的一个旁支,不是最早的鸟类,孔子鸟代表鸟类向飞行进行的主流,辽宁鸟是目前今鸟亚纲最早的代表,鸟类在进化过程中渐变和突变同时并存,鸟类的历史应大大向前推移。  相似文献   

2.
辽西中生代含鸟层及上下层位的划分和时代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辽宁西部中生代地层发育,在国内外同期地层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辽西中生代鸟化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含鸟层位包括上侏罗统义县组含鸟层和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含鸟层。现共鉴定出鸟类化石11个属14个种,其中义县组鸟化石4个属6个种,地位最为重要。鉴于此,将义县组下部的沉积层划分出来,并建立了四合屯组,该组对寻找鸟类的祖先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土城子组一段具有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意义称为蒙古营子组。  相似文献   

3.
《河南地质》2010,(12):47-47
近日,在浙江金衢白垩纪盆地东阳一带,首次发现一组约8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恐龙、鸟和翼龙脚印遗迹化石群。该化石群共有3层,已发现翼龙等7种不同种类的脚印化石,共90多个脚印。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白垩世今鸟类甘肃鸟的蹼足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门甘肃鸟(Gansus yumenensis)是中国发现的第一只中生代鸟类化石.该化石产自甘肃西北部下沟组,时代与辽宁西部产热河生物群的早白垩世地层的时代大体相当.该鸟类趾节拉长,很短的爪具有较尖锐的屈肌结节,因而被认为是一种适应于水生生活的鸟类.玉门甘肃鸟的建立最初仅依据一件左足标本,直到最近又发现了少量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新标本.本文描述了一件新的玉门甘肃鸟的完整后肢化石,标本在远端趾节之间显示出清晰的蹼的构造.这为玉门甘肃鸟具有发育足蹼的观点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玉门甘肃鸟也成为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适应于水生生活环境的鸟类.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丰宁县北部侏罗系义县组底部首次发现鸟类化石。经对比研究,该鸟类与始祖鸟特征极为相近,但具明显进化,与新鸟亚纲存在显著差异,应为古鸟亚纲的一个新种新属,命名为丰宁河北鸟。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中生代鸟类化石的首次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桂林  杨有世 《中国区域地质》1999,18(4):444-448,417
河北省丰宁县北部侏罗系义县组底部首次发现鸟类化石。经对比研究,该鸟类与始祖鸟特征极为相近,但具明显进化;与新鸟亚纲存在显著差异,应为古鸟亚纲的一个新种新属,命命为丰宁河北鸟。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沿岸晚白垩世恐龙生物群化石产地的初步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世界地质》2005,24(2):118-122
根据对黑龙江沿岸孙吴、逊克和嘉荫保兴-炮台店一带晚白垩世地层与嘉荫乌拉嘎、龙骨山等含恐龙化石群的渔亮子组(K2y)等对比及在前三个地区已发现部分恐龙化石的线索,初步预测孙吴北部、逊克东南部和嘉荫保兴-炮台店等三地区可能为较大规模的恐龙化石群产地。预测区含恐龙化石的晚白垩世地层均属河流-湖泊相沉积,除恐龙外,尚可能发现叶肢介、介形类、鱼、龟鳖类、鳄、鸟类及被子植物等伴生化石。上述地区下伏于渔亮子组的太平林场组(K2t)和永安村组(K2yn)等地层,也有含恐龙化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产于中国辽宁凌源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地层的一件鸟类化石标本。该标本中等大小,具有许多原始今鸟型鸟类的共同衍征;同时该标本也具有一个区别与其他已知原始今鸟型鸟类的长吻:吻长超过整个头骨长的70%;前颌骨前端尖而下钩,向前超出下颌前端,下颌齿骨前端直,仅上颌骨和齿骨上具有牙齿,代表了原始今鸟型鸟类一个新的属种和一个新的生态类型,因此建立了一个今鸟型鸟类新属种——张氏觉华鸟(Juehuaornis zhangi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9.
始祖鸟的发现被认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迄今为止共发现了7枚保存骨骼、羽毛印痕的化石标本和1枚单根羽毛化石标本。由于始祖鸟既显示了明显的爬行动物的特征又保存了精美的羽毛,140多年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介于恐龙与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missing link”),但更倾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或鸟类的始祖。由于始祖鸟化石稀少,加之地理分布十分局限,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围绕鸟类起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西晚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有力地支持了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学术观点,使赫 140多年前提出的“假说”成为当今国际科学界占主流地位的学说和理论,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国际科学界的鸟类起源问题,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一直没有发现与德国始祖鸟十分接近或与德国始祖鸟处于同样进化水平的原始鸟类化石,这种缺憾使我们难以对鸟类定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002年,笔者等在中国辽西早白垩世断层中发现了2种初鸟类化石,即中华神州鸟和东方吉祥鸟。通过比较解剖学研究和支序分析,这2种初鸟类要比始祖鸟略微进步一些,在研究鸟类的早期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难以对鸟类定义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本文首次报道了一件采自中国河北省丰宁县龙凤山桥头组的初鸟类化石——华美金凤鸟(新属、新种)(Jinfengopteryx elegans gen.et sp.nov),与其共生的化石有Lycoptera davidi,Peipiaosteus pani,yanosteus longidorsalis(鱼类);Jibeinia luanhera,Protopteryx fengningensis(鸟类);Ephemeropsis trisetalis(昆虫)及少量植物。支序分析表明,华美金凤鸟处于初鸟类谱系树的基部,比始祖鸟略微原始,与后者为姊妹群关系。奔龙等兽脚类恐龙是它们的外类群。金凤鸟、始祖鸟是中华神州鸟等原始鸟类的外类群。这说明华美金凤鸟处在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的最原始的初鸟类。华美金凤鸟的发现在研究鸟类起源、恐龙-鸟类的系统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新世山旺组生物群的古生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临朐产出的中新世山旺组化石群,保存精美、属种分异度高。50多年来,经发掘和研究,目前已从约30余米的硅藻页岩沉积中报导了真菌、硅藻、介形虫、孢粉、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及遗迹化石等十几个门类的化石,共计400余属700多种。本文总结了化石与周围无机界的关系、化石的埋藏特征、形成原因以及相关古生态学问题――古气候、古温度、古纬度、古地形、山旺湖的水文性质、湖水的季节性变化与硅藻页岩的纹层、动植物群的营养结构以及山旺盆地的沉积历史。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临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化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记述了山东临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大盛群沉积时期)、生活于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滨浅湖环境的恐龙所留下的大规模足迹化石群。初步研究表明,这些足迹以蜥脚类恐龙足迹占绝大多数,见少量鸟脚类、兽脚类和疑似甲龙类足迹(甲龙类足迹在中国罕见),足迹总体行进方向以向西和南西为主。通过对其中的2条蜥脚类和1条鸟脚类行迹及其行为学的分析认为其均处于慢行状态,而鸟脚类行迹的运动速度极慢,可能处于一种特殊的慢行状态。临沭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大盛期如此大规模足迹化石群的发现,说明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白垩世普遍存在着以恐龙为代表的(包括鸟类在内)陆生脊椎动物群。足迹化石的研究将对进一步了解晚中生代陆地生物群的演化有着重要意义。对比其他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特征后认为,足迹的保存与当时的沉积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恐龙足迹的研究又能进一步为恢复古生态、古地理环境等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鸟类》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连海教授撰写的《中国古鸟类》专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出版),从内容看,是迄今中国古鸟类研究文献中涉及种群数量最多、种类最多样、最集中系统论述的一部总结性专著,也是世界古生物学、古鸟类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对古鸟和今鸟系统演化与分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的研究成果,有的已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在世界著名刊物《NATURE》、《SCIENCE》上连续发表。其中孔子鸟的发现被一些著名科学家推崇为20世纪脊椎动物化石研究的重大发现之一,美国《发现》杂志也将其列为1995年世界100条重大科技新闻之一。这表明,中国古鸟类研究…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黄石地区栖霞组出露良好,化石丰富,是化石古生态分析的理想地区。通过化石统计、化石形态功能分析、埋藏学分析和围岩沉积学研究,本区栖霞组中共识别出五个化石群落(从下往上):①Crurithyris-Orthotetina(CO)群落;②Schuchertella-Sponge(SS)群落;③Hayasakaia(H)群落。④Spouse(S)群落和⑤Tyloplecta-Paracaninia(TP)群落。化石群落及岩相特点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一致变化,表明本区栖霞组形成于一南高北低的缓坡沉积环境,整个栖霞组为一大的海侵序列构成,各种化石群落和岩相的发展演化均是在这一缓坡沉积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质》2003,21(1):64-64
2002年11月22日电曾经在国际古生物界引起轩然大波的“古盗鸟”化石之谜终被解开.它原来是被发现地的中国农民人为拼接的产物. 11月22日的科技日报披露了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始末.相关科学报道刊登在昨天出版的最新一期的英国《Natur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题为《古盗鸟的另一半》.文章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鸟类学者周忠和、张福成和美国学者克莱克对“古盗鸟”化石的鸟类部分进行的研究,认为它属于已经发表的一种十分进步的食鱼的鸟类——马氏燕鸟.他们认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辽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件初鸟类(Avialae)化石,其嘴里无牙,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尾巴由20多节尾椎组成,叉骨呈U字形,飞行羽毛超过了身体的长度。各种特征表明,新发现的初鸟类真正具有了飞行能力,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的又一中间环节。正式将其命名为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sinensisgen.etsp.nov.)。  相似文献   

16.
孙知明  许坤等 《地质学报》2002,76(3):317-324
本文通过对辽西朝阳地区含鸟化石层附近侏罗-白垩系蓝旗组、土城子组、义县组地层共1252块古地磁样吕的测试与分析,建立了以上沉积地层的磁极性序列,发现蓝旗组、土城子组地层的磁极性序列具有频繁的正、反极性、而义县组则为单一正极性,结合现有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资料,对比国际中生代地磁极性年表,表明土城子组的磁极性序列相当于提塘期、基末里期、牛津期和卡洛期,其主体的地质时代应属晚侏罗世(J3),土城子组底部的地质时代应属中侏罗世(J2);并且根据义县组含鸟化石层以上层位的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认为义县组含鸟化石的正极性带可与M16正极性时相对应,义县组含鸟类化石层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早期,辽西白垩系/侏罗系界线很有可能位于义县组/土城子组之间。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北区的龙瓜沟群和鸡西群中部,由含有侏罗纪化石的海相与非海相岩层组成.龙爪沟群属中,上侏罗统,鸡西群可能全属上侏罗统,其中部的城子河组产有启末利阶的带化石细线雏蛤Buchia tenuistviata(Lahusen).非海相的热河动物化石群中的软体动物分子与上侏罗统启末利阶海相双壳类化石在城子河组中同组共存,进一步核实了热河动物化石群的侏罗纪年代.  相似文献   

18.
四川自贡地区侏罗系陆相地层发育,分布面广、沉积连续,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埋藏丰富,并且发现有多个规模宏大的恐龙化石埋藏群,包括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伍家坝恐龙化石群和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这些化石群的发现使自贡成为世界上发掘研究侏罗纪恐龙最理想的地区;通过分析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的主要特征、发掘保护历史及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原则建议、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发现大量反鸟类。最近本文作者又在辽西朝阳大平房九佛堂组发现了一新始反鸟。根据一具有头骨的完整的始反鸟骨架,建立一新属种:棘鼻大平房鸟。新鸟与其它已知中生代鸟类不同,区别在于个体中小型,鼻骨上具有明显棘突,以及胸骨具有长和短两侧突。反鸟类是早期鸟类最繁盛的一个分支,分异性十分明显,新鸟的发现不但是鸟类史中惟一具鼻骨棘突的鸟类,而且又给早期鸟类的多样性提供了新材料。中国辽西九佛堂组一新的始反鸟@李莉$沈阳师范大学辽西中生代古生物研究所!110034 @段冶$沈阳师范大学辽西中生代古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大别山区上侏罗统陈棚组发现昆虫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有 《河南地质》1995,13(3):179-182
河南信阳大别山地区陈棚组上天梯段凝灰质钙质页岩中首次发现昆虫化石莱阳中蝽,共生化石有东方叶肢介化石群,含化石地层时代暂定为晚侏罗世,陈棚组与安徽晓天的毛坦厂组及冀北、辽西地区的九佛堂组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