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设想:以广西来宾县小平阳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海  张之淦 《中国岩溶》1996,15(1):140-149
抽水型岩溶地下水库的基本原理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疏干漏斗(即地下水库调节库容)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岩溶平原区水资源天然调节能力差,地下水丰,枯流量变化大,即使开发利用全啊的枯季径流也难以满足灌溉需要。在平原区浅层岩溶带管道多呈网络状发展,岩溶发育强烈且相对均匀,岩溶渗漏问题严重,通过修建地表水库或堵洞成库调节径流,成功率极低,利用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山东地区地下水库建设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环渤海山东地区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之一 ,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分布 ,年内、年际降水量差别大。实践表明 ,修建地下水库工程 ,对区内水资源进行多年调蓄利用 ,是缓解该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大 ,一方面胶东低山丘陵滨海河谷区、鲁中南山前冲洪积扇区及黄泛平原古河道带含水层厚度较大、颗粒较粗、调蓄能力较强 ;另一方面鲁中南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和胶东半岛滨海平原部分地段地下水位多年持续下降 ,腾出了巨大的地下库容 ;这些都为修建地下水库提供了条件。本文中将该区地下水库划分为山间河谷型、滨海平原型、冲洪积扇型和冲积平原古河道型 4类 ,并根据地下水库库址选取的 6个基本条件选出了 2 6处地下水库库址 ,这些地下水库的总库容达 6 5 .17× 10 8m3 ,最大调节库容总和为 2 8.39×10 8m3 ,建库后库区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增长 73% ,可取得明显的水资源效益。同时修建地下水库可以改善库区附近水环境质量 ,遏制海 (咸 )水入侵、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沿海中小流域地表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约束,大部分被弃流入海,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低,局部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海水入侵等问题,严重威胁着有限的地下淡水资源。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辽宁省六股河平原区为例,从补给水源、地下储水空间、水更替条件等角度分析了该区地下水库的建设条件,通过拟建水源地和人工回灌补源工程等措施,利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对该区地下水库的运行状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区修建地下水库可有效地将丰水期(年)多余的地表水储存于地下,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实现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合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表明人工回灌补源工程是地下水库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苑雪峰 《吉林地质》2019,38(2):85-87
兴城市地处辽西走廊中部,素有"渤海明珠"之美誉,具有旅游疗养的优越条件。本文从地下拦水坝工程;地表拦水坝和引渗工程;地下水开采工程及管理监测系统等方面论述了地下水库设计方案。对地下水库建成后的库容量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库的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在供水中占主导地位,开发和修建地下水库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地下水库内涵,提出修建地下水库的几个关键因子,如水源、生态环境水位、库容及地下水库管理等,并阐述地下水库建设的潜力与发展趋势.旨在对地下水库的生态规划、设计、施工及其生态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库作为一种“环保型水资源开发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目前建设的地下水库多以潜水含水层作为调蓄目标含水层。对于承压型地下水库的研究相对较少。定量化研究大气降水对承压型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成为承压型地下水库规划建设的一个研究问题。本文在介绍地下水库及其水资源调蓄的基础上.以大庆市西部地下水库为例.运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了大气降水对承压型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大气降水对该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很小.在进行地下水库调蓄运转模型的设计时。可将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作为该地下水库库区所接受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地下水库建设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建设和管理地下水库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利用暴雨洪水资源,同时阻止海水沿河道下游入侵地下水含水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半岛陆续兴建了多座地下水库.介绍了山东半岛地下水库建设成就、地下水库建设的潜力、采取的技术措施和主要研究进展.指出地下水库环境保护是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吉孟瑞  康凤新 《山东地质》2010,(3):12-17,21
胶东半岛是山东省的缺水地区,建设地下水库是提高该区水资源供应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该文系统分析了在胶东半岛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意义,认为该区建设地下水库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解除海水入侵之患,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改善,其水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大连地区水资源特点及人工控制现状,得出区内水资源仍具有人工调控潜力的认识.结合流域径流资源、区域人工控制特点分析,及有坝地下水库技术研究,筛选设计出5项地表水利工程、7项地下水库工程及13处地下水库潜力区.水量分析表明,通过加大水资源的人工调控,可净增水资源利用量4.38亿m3/a,完全可以解决近期供水问题,增强了大连地区应急水源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付晓刚  万伟锋  毛正君 《地下水》2007,29(1):65-67,77
从地下水库的不同概念出发,探讨了地下水库的定义,指出地下水库并不是单纯的含水层或者储水构造,而是一种地下水开发系统工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地下水库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地下水库的优缺点以及其发展趋势,最后分析了地下水库在我国不同地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A number of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subsurface geological structure below the bottoms of freshwater reservoirs (rivers, ponds, and lakes) arise during the study of the upper portions of geological sections. The present study is aimed at marginal estimation of the penetrating depth of ground radar investigations in freshwater reservoirs (based on bottom reflec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mplex nature of conductivity and its dependence upon the frequency under ideal conditions with no noise. The same method can be applied for estimating any given dynamic recording range.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地下水库蓄水是吉林省新的有效治水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汉学  常国纯 《吉林地质》2000,19(2):88-94,99
利用地下水库蓄水是治水的一个有效的效途径。这项工作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在吉林省是一个空白。本文阐述了地下水库的基本概念、蓄水原理、基础条件、国内外现状,论述了吉林省利用地下水库蓄水的基础条件和巨大的蓄水效益远景。建议建设地下水库蓄水示范工程,推广利用地下水库蓄水,以缓解吉林省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局面,并能大大提高水利化程度 。  相似文献   

13.
西宁盆地北西缘地下热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重点对西宁盆地北西缘南门峡-台子地区地下热水的赋存条件、热储构造概念模型进行了讨论。基于实际资料,得出地处老爷山凸起与双树凹陷间斜坡带,具有“凹中凸”地质结构的南门峡-台子地热异常热储为新元古界克素尔组大理岩和白垩系民和组砂砾岩,地热地质条件好。提出了该区的热储概念模型是“层控热储-侧向径流补给-大地热流供热-深大断裂导热-低热导率岩层聚热”,且具一定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胡婧敏  周丽梅  张振权 《吉林地质》2005,24(3):32-38,43
以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油页岩开发为实例.根据参数的确定、地下水资源的估算、坑道排水量的计算、矿坑排水最大水位降的预测.对矿坑排水量进行评价,再运用地下水资源补给模数、潜水调节量及疏干体积法验证排水量的计算.从而达到研究油页岩的开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和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量薄片、孔渗测定的分析认为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地层具有以下特征:下奥陶统桌子山组中下部存在大量的晶间孔,储层物性最好,如果有裂缝沟通,具有极高的储集能力;平凉组在部分地区为一套深水重力流沉积,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相当发育,具有较好储集能力。但总体来说岩石中孔隙欠发育,大多数地层薄片中无可见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研究了有作物条件下不同供水农田的“四水”相互转化,突出了有作物条件下降水入渗、潜水蒸发的差异性,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为水资源多目标开发,探索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过程与评价现状及研究前景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考虑内因到综合考虑内外因,由分以趋同的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的过程。评价方法由应用图件定性描述发展到应用模型定量表达。本文指出了目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指出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模糊数学理论、AHP与GIS技术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将是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的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赵旭  马志民 《吉林地质》1999,18(2):34-36,49
本文以位于嫩江河谷平原的齐齐哈尔市为例,分析了河谷平原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的途径,并提出了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玛纳斯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玛纳斯河流域属内陆盆地,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密切,是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又相对独立的水资源子系统,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原则,通过建立地下水模拟模型,研究了水资源不同开发利用方案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剪胀角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培文  陈祖煜 《岩土力学》2006,27(3):463-465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地基承载力确定的数值模拟方法,并讨论了剪胀性材料的地基承载力与材料剪胀角的变化关系。算例表明,地基承载力随剪胀角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求解地基承载力时,需要考虑剪胀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