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前人取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水文地质调查、物探勘查、综合分析研究为手段,对烟台市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根据含水层岩性及地下水类型将研究区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岩溶含水岩组、喷出岩类孔洞裂隙含水岩组和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依据地形地貌及岩性构造差异,将研究区划分为山地丘陵和滨海平原2个典型区,分别描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含水岩组的电性特征与地下水的赋存介质有关,根据赋存介质的不同将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类,并分别总结其电性特征。该文对烟台市含水岩组进行划分,总结不同含水层电性特征,为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全面地探讨了东南地洼区反映深部构造特点的地球物理特征(波速结构,地温分布,电性,密度,重、磁场异常),综合分析了该区地洼构造形成、演化的力源机制,讨论了地洼构造与板块构造的力源机制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法勘探在寻找浅层地下水时,主要利用含水地质体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来间接找水,通过综合分析日照市不同地下水类型50余例物探找水定井资料,总结了其含水层的测深曲线特征,若围岩为高阻,则含水层曲线特征表现为平缓上升或变异下降;若围岩为低阻,则含水层曲线特征为明显上升段。对于含水性特征不明显的,开展激发极化法多参数测量,依据视极化率、半衰时等参数综合判断。对于日照市丘陵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的不同电性特征,选择利用联合剖面法寻找含水构造,多参数激电测深法确定储水构造位置,经验系数法推断富水地层深度,能够快速、高效的确定井位,为今后日照市丘陵区的找水工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构造带划分原则,把江汉盆地构造带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断裂、盐构造及古潜山,共25个,并分别在3个类别中选取一个典型构造带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煤层开采引起的顶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理论及岩、矿石导电性的影响因素为理论依据,在顶底板岩层破坏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将煤层顶底板分别划分为若干个电性区段并建立地电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视电阻率等值线图总结分析煤层开采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规律,对视电阻率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解决一系列的矿井地质问题,从而能够指导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山东省地磁感应矢量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对山东省地磁台阵15个台站的数据进行函数转换和感应矢量计算。频域曲线显示,大部分台站的转换函数和感应矢量随周期变化平稳,山东省地下电性结构的横向差异随深度变化不大,稳定性较好,基本构造格局未随深度发生较大变化。位于鲁西隆起的济宁地区在40~80 min周期内的电流聚集方向发生180°转折,说明该深度在NE方向上存在较大范围的高导区。确立60 d窗长为最优逐日滑动计算参数,时频分析结果显示,转换函数具有1 a周期的变化特征,季节性变化明显,且转换函数A的稳定性优于B,更适合进行时移分析。感应矢量结果显示,沂沭断裂带为显著的电性分界面,其两侧的胶东隆起和鲁西隆起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鲁西隆起区内的横向电性结构差异较小,而断层内部结构复杂,转换函数无明显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自学模式识别法,把抽象集划分问题转化成数学点集划分问题;并通过数量化理论Ⅲ和Kalma滤液,把数学点集划分过程用核参数δ_i来实现;最后还利用此法对新疆哈密地区几十个航磁异常进行了识别,对识别结果进行地质解释,并阐明了含铜镍超基性岩类的地质、构造及空间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沿海地区划分海水入侵界线具有重大意义,在海水入侵范围内,地下水由于含盐量高,虽然工业生产、人畜生活不能利(饮)用,但深部海水可为海产品养殖业带来较高的利用价值。利用高密度电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2种方法准确划分了浅、深部海水入侵界线,并根据电性特征分析探讨了海水入侵区域的由浅至深的侵入特点,推测了不同深度上岩石破碎及富水规律,为探讨沿海养殖业利用温度相对稳定或较高的深部入侵海水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重力场研究东北地区断裂分布及构造分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深入研究东北地区断裂分布及构造分区,利用全国1:2 500 000布格重力异常图,分析了泛东北地区(包括东北3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分地区)的区域重力场特征.利用布格异常变化形态,并参考地质资料,在研究区内划分出岩石圈断裂14条,壳内断裂11条.根据大兴安岭和依兰-伊通两条明显的重力异常梯级带把研究区划分出兴安、松嫩以及张广才岭等三大重力异常区,在划分断裂和分析重力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分区.其研究成果为认识和研究泛东北地区油气与矿产分布提供了重力场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平加里东期侵入岩的U-Pb一致年龄为573.9Ma,侵位时期为加里东早期。按照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由早至晚依次划分为上沟单元闪长岩、周家台单元石英闪长岩、房身单元花岗闪长岩、阳坡单元花岗岩,归并为上马架子超单元。岩浆演化由中性至酸性。成因类型为Ⅰ型花岗岩类,物质来源于下地壳。依据宏观构造及显微构造分析,确定属于气球膨胀式侵位机制。由多期脉动式侵入,构成了完整的壳核构造。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新技术。针对采煤塌陷的危害及管理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煤矿塌陷区进行管理这一思路以及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2.
大水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复杂 ,运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勘察 ,根据获得不同时间道的电磁场信息反映不同深度介质的地电特征 ,查清了测区内涌水通道及富水部位在立体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证实了本区地表河流和池溏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提出了预防煤田涌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在前人的煤岩、煤质测试成果与资料基础上进行初步综合研究,试对广西早石炭世寺门时煤质特征及其煤的用途进行探讨。根据煤岩学和煤盆地相分析认为:广西寺门时煤主要聚集于煤盆地的滨岸碎相带和潮坪—沼泽相带中;煤种以无烟煤为主,少量的贫煤与瘦煤,无烟煤仅硫量稍高其余各项指标符合优质煤的标准,可用于合成氨及动力燃料。  相似文献   

14.
黑色高岭石粘土岩,是铜川王石凹煤矿石炭纪煤系地层顶部,五号煤层的上部一层稳定的煤矸石。经偏光显微镜及费氏台测试光性特征、化学试验及分析鉴定表明,这是一种由高岭石组成的,成分很纯、颗粒大、结晶良好的高岭石粘土岩。据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此高岭石系淡水沉积物。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藏的储集特征及储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煤层气非常规天然气的特征,指出控制煤储集性能的因素主要是煤岩性质、煤层埋藏深度及地质构造条件等,并综合分析了煤层气储层各种评价参数,指出各种有利于煤层气藏的地质条件和物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山东省主要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面塌陷、水环境污染、矿坑突水,煤矸石等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危害程度、致灾原因及发展趋势,针对这些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是在冲积扇前网结河-湖缘三角洲-湖泊环境组合背景上大面积泥炭沼泽化而形成的。聚煤环境有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湖滨泥炭沼泽、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和网结河湿地泥炭沼泽。其中,湖滨和湖缘三角洲平原的泥炭沼泽垂向叠加地段构成北部富煤带的主体,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形成了南部富煤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建立了两类应力场的理论后,对地史中的应力场进行了划分,它们包括显生宙三个界的六个应力场,隐生宙四个界的八个应力场。每个界,下部为正应力场,上部都为负应力场。据此,编排出了亚洲构造演化自然系谱图和中国地壳演化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广西泥盆纪早埃姆斯期盆地相和台地相两条含矿岩系剖面的研究,认为:早埃姆斯期沉积事件主要是风暴事件、缺氧事件和生物礁的兴衰交替和消亡在盆地、台地环境中反映不尽相同;根据沉积事件的发生、发展可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由弱到强的周期性风暴事件,在缺氧环境的盆地中形成一套呈黑色的含碳质角砾状泥岩、碳质泥岩、硅质岩互层的岩石组合与石煤、钒银(铀)矿床共生,而在台地边缘相中形成一套礁、滩、坪、凹交替的碳酸盐岩和风暴岩与成岩—后生铅锌矿床共(伴)生。晚期,为海侵缺氧事件,在盆地中表现为一套呈黑色的含碳质泥岩与石煤、沥青煤共生,而在台地边缘相中表现为碳质泥岩益复礁云岩组合与成岩型铅锌矿床共生。因此,研究沉积事件与矿产关系,对于泥盆系沉积、层控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石炭—二叠纪地层是河南省主要含煤地层。作者对该含煤地层的含煤性研究是建立在煤层对比的基础上。该文阐述了煤层的层数、厚度、结构变化以及煤层的可采程度等含煤性特征。对于煤层可采程度评价,划分为:可采、局部可采、偶尔可采和不可采等组别;对于煤田和矿区可采程度评价,划分为普遍可采、基本可采、零星可采和非可采等组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