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丁士晟 《气象》1982,8(9):2-4
吉林省是1979年开始搞动力统计预报的,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客观,预报质量较高,且较稳定,受到广大预报员的欢迎。现在吉林省各气象台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动力统计预报,成为业务预报的重要参考。 吉林省先后研制和应用的动力统计预报方程有:(1)各地区4—8月逐月短期晴雨MOS预报方程,降雨量动力统计点聚图。分型短期晴雨MOS预报方程(在24小时内分前12小时与后12小时分别建立)。  相似文献   

2.
徐春燕 《山东气象》1998,18(3):14-16,36
针对地方性天气特点,对降水实况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论证了分析了预报的可行性,并进行具体分析从日本数据预报产品中选取有关物理量,建立数据库,运用点聚图方法,制作晴雨预报及概率预报,对有雨类及逐步判别分析进行分级预报。该方法在计算机上运行,实现了降水预报的客观、自动化、可用于地区台指导预报和进行地代县预报,适应了当前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3.
图解预报是气象台站常用的统计预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比如预报量y与两个前期要素(预报因子)x_1,x_2有关,(x_1,x_2)的一列历史资料在平面上表现为一个点组,在每一点处对应有一个y值。若因子挑选适当,这些y值在平面中的分布应有较明显的规律,这时,或者划出y的等值线,或者按y的不同等级,把平面划分为互斥的指示区域,就可应用来作预报,这就是平面点聚图。由于作图只能在平面中进行,因此上述方法对多因子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有一种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本系统为三级预报系统,分别称为POP1、POP2和POP3。其中POP1是二值化资料预报系统,POP2是非二值化资料和预报系统,二者分开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POP3为人机结合部分,目前尚未完成。降水概率预报又分为晴雨预报和雨量量级(分成四级)预报。目前完成的是晴雨预报部分,预报结果除预报概率外,还作出晴雨判别。概率预报每天下午制作一  相似文献   

5.
高爱民 《气象》1987,13(5):52-53
一、引言 专业气象咨询服务的开展,对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根据本站自然天气季节划分时段,分别制作针对性强的夜间12小时(20~b—08~b)晴雨预报。本文介绍初夏甚短期降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 七十年代后期,兰州气象台开始接收日本500毫巴48小时数值预报传真图,预报员普遍反映,它对中高纬度大尺度形势场预报效果比较好。能不能利用数值预报的形势加工成天气和要素预报以发挥更大的作用?1979年前后,我们看到了上海气象台和吉林省气象局用数值预报结果制作要素预报的技术总结。上海台有自己的模式,他们利用积累起来的原始方程三层模式资料,采用MOS方法制作冬半年短期晴雨预报。吉林省在我国的东北部,他们接收了日本发布的多种预报传真图,也用MOS方法作短期晴雨预报,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台既无自己的数值模式,离日本又远,当时仅能接收一张日本48小时500毫巴数值形势预报图,其他物理量的预报图已处于边界附近,误差大,不能使用,因此预报信息很少。再加上我省地处  相似文献   

7.
胡辛陵  顾逸华 《气象》1980,6(4):4-4
相似分析是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之一。长期以来,我站以相似分析的思路,制作了各种长中短期预报工具。下面介绍用多要素编码相似分型,建立天气转移概率矩阵作晴雨预报的作法。 我们取1959—1974年历年的6月11日—7月10日共450天的逐日08时绝对湿度和温度之差(e-T),气压(P)、24小时变压(△P_(24))等三个因子分别编码(见附表)。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七十年代后期,兰州中心气象台开始接收日本500mb48小时数值预报传真图,预报员普遍反映,它对中高纬度大尺度形势预报得较好。能不能利用数值预报的形势加工成天气和要素预报以发挥更大的作用?1979年前后,我们看到了上海台和吉林省气象局用数值预报结果制作要素预报的技术总结。上海台有自己的模式,他们利用积累起来的原始三层模式资料,采用 MOS 方法制作冬半年短期晴雨预报。吉林省在我国的东北部,他们接收了日本发布的多种预报传真图,也用  相似文献   

9.
《气象》1985,11(4):42-43
1.多维(星座)图应用程序 多元变量经过合理变换后,可在复平面上把图形打印出来,间接表征多维空间图象,是多元分析的一种综合方法。本程序用FORTRAN6语言编写,FOR文件占内存8K字节,COM文件占23K字节。(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万用点聚图”计算机语言(FORTRAN4)程序(1)可制作二维坐标图,供分析使用;(2)依据预报因子制作二维点聚图,作为预报工具;(3)一次输入多项指标,可控制给出任意两组合或全部因子成对组合的点聚图。经过分析可以从中挑选少数较好的点聚图使用。(安徽省气象科研所)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们在短期预报中,运用多因子点聚图和多因子时间剖面图等工具,在预报中收到一些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因子选择不够理想,分析方法不够客观,点聚图上点子混杂不易区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学习外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多要素编码方法,经1974年4—6月的使用,效果尚好。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任荣彩  景华  赵玉广  徐宝新 《气象》1999,25(10):27-30
利用相似概率预报原理,通过图型聚类方法制作了河北省分冷暖季节,分辨站点的气温变化趋势的客观概率预报,1998年暖季开始试应用,暖季预报的布赖尔等评分结果表明,图型聚类方法是制作气温变化趋势概率的合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短期晴雨预报,是广大气象台站日常预报服务的项目之一。实践证明,单站压、温、湿的综合变化特征,可以反映控制单站的大气系统。摸清单站压、温、湿变化特征与影响本站天气系统的关系,利用分型点聚的方法可以制作短期晴雨预报,提高晴雨预报质量。一、分型和天气利用每日14时压、温、湿24小时变量的正负趋势分型(见表一),若变量刚好出现零值,以二级变量来决定符号分型。通过对70—75年1—12月每日14时的压、温、湿变量的分型与次日天气的统计(见表二),可以看出六型主要是雨型,次日有雨占75%,二、七型是基本无雨型,次日无雨占65—70%,三、八型是次日雨日多于无雨日,而一、四和五型,对应次日晴雨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3.
张雷冲 《气象科学》1993,13(4):441-447
本模式将传统的短期降水预报方法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对预报员的预报思路作了深入的研究,以天气图预报流程为框架,发挥计算机的优势,结合老预报员经验,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机结合预报方法。本模式首先对短期天气形势作晴雨判别,若判别结果为无雨,则直接作为预报结论;若为有雨或晴雨不明,则依次进行天气系统相似、预报区域地面要素相似和700hPa有限格点综合相似运算,从大量历史样本中找出若干相似样本(一般不超过20个)。将这些样本的预报对象与各类因子作动态相关普查,选取1—2个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模型建立量级预报方程,得出预报结论。本模式以连云港市的降水预报为例,在GW286B微机上实施,并投入业务使用。结果表明,预报准确率高于传统预报方法,尤其对转折性天气预报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晴雨(雪) 和气温预报评分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国逐日天气预报产品和对应实况数据, 分析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晴雨(雪) 和气温预报评分方法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了改进尝试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没有考虑降水概率的影响, 在降水概率全国差异较大的多数月份, 晴雨(雪) 预报正确率与单站无降水频率表现为正相关, 具有无降水频率越大评分越高的趋势; 采用绝对标准值(1 ℃或2 ℃) 作为阈值进行气温预报准确率评分, 评分结果与气温日际变化呈明显负相关, 气温日际变化偏小则评分值偏高的趋势比较明显。该文提出的晴雨(雪) 和气温预报改进评分方法能有效减少降水概率和气温日际变化对晴雨(雪) 和气温预报评分的影响, 提高不同气候背景地区天气预报评分结果的可比性, 在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和评估业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日本发播的中期预报图FEAS09-19和FEAS509-19中的资料从多个预报方程中,选择最为理想的一个在实际中应用。 所用的是82—85年四年资料,86年是预报的年份。 一、选取预报因子 先用82-83二年的资料进行因子普查。取95—115°E、25—40°N为关键因子区,以5个纬距,2.5个经距划分网格点进行读数,这样每张图共有36(4×9)个格点的数据。FEAS09-19(地面图)读的是气压(P)预报值;FEAS509—19(高空图)  相似文献   

16.
王达文  王述舜  班显秀  刘广雪 《气象》1987,13(11):31-32
MOS作为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的一种方法,已被广大气象台站用于中、短期预报业务。目前,辽宁省MOS预报使用的数值预报模式资料主要是:(1)欧洲中心的中期数值预报资料,它可以直接从气象电报中得到格点值;(2)日本数值预报传真图提供的图形资料。过去实时的中、短期MOS预报业务流程是先从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格点报中选择出MOS方程所需资料,通过手工置入机器;对日本传真图,则是逐张由人工读取网格点数  相似文献   

17.
点聚图是一种比较简便而有效的预报工具,但随着所使用图幅的增多,也发生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经常出现各张图预报结果不一致,使人难于客观地作出准确的预报结论。江苏响水气象站在使用多点聚图法(一组8张)作短期冰雹预报时,就遇到这个问题,有时8张图全通过,有时通过7张、6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1972—1981年3月27日至6月10日500mb高度纬圈波波谱资料,在对春季超长波、长波、相角、振幅以及西风指数等特征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55°N纬圈上各简谐波(波数K:1,2……6)的振幅方差百分比I_k进行优势波分型,选取34个待选因子,分型算出它们与对应y(降水:有雨为1,无雨为0)的相关系数,挑选相关性较好的因子两两作点聚图,求出点聚图上九点滑动平均的降水概率,建立优势波分型下的分对数(LOGIT)模型,用PPM法作逐日晴雨预报。 用本回归模型对1983年进行试报,1984年4月应用于日常中期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中国气象局下发的降水指导产品(TP;MA)及甘肃省340个气象站点降水实况数据,利用泰森多边形与K-means空间聚类方法(spatial cluster and Tyson polygon, SCTP),对2017—2019年4—9月甘肃省340站降水资料进行客观分区。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 RF),筛选出与降水相关的物理量因子构建模型,开展甘肃省短期定量降水客观预报订正试验,并进行预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1)甘肃省4—9月降水客观分区依次为7、6、14、13、14和11个。(2)就晴雨预报而言,SCTP-RF订正产品对甘肃省汛期的晴雨预报能力较TP;MA指导产品和ECMWF模式产品有一定提升,提升幅度分别为6.1%、4.2%;在空间上,SCTP-RF算法对甘肃省340站的晴雨预报均具有一定的订正能力,大部分站点晴雨预报准确率提升了5%,特别是河东地区。(3)在分级降水预报中,SCTP-RF订正产品对中雨和大雨的预报能力均优于TP;MA指导产品和ECMWF模式产品,且全省大部的订正效果较好,特别是河东中部及陇东南地区,但在强降水过程中对小雨和暴雨的预报订正不稳定,尤其是陇东南地区的小雨。  相似文献   

20.
资料来源,日本JMH台播发的 FEAS09—19预报图。读数网格点按经、纬向交叉划分,其距离密度纬距×经距=5 ×10。读数范围为:25°N—50°N、90°E—120°E。所用资料年份为1984—1986年(9月10日—10月20日)。 依FEAS09—19的预报图日读取因子值x(i,j),设所读气压值为P,则x(i,j)=P—1000[i=1……6;j=1……4]。然后将全部的x(i,j)处理成x(K,L)[K=1……i × j, L= 9月10日至10月2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