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地质构造演化、成矿特征、中俄蒙邻近地区矿产分布和近年来的地质和找矿工作进展,划分了地质构造单元和成矿区带,总结了该地区主要矿床类型和成矿时代分布规律,提出了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本文将大兴安岭中北段可以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鄂伦春晚华力西褶皱带和东乌旗早华力西褶皱带三个Ⅲ级构造单元,细分为满洲里-新右旗中生代火山-深成岩隆起区等14个Ⅳ级构造单元。工作区主要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其次为海相沉积型、岩浆熔离型、砂矿型和云英岩型,其中斑岩型和热液型矿床是主要矿床类型,热液型矿床可以细分为6个子类型。矿床的分布总体上具有北东呈带、北西向成行特点,根据矿床的分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可以分为德尔布干和东乌旗-兴安两个北东向Ⅲ级成矿带,13个Ⅳ级成矿区。从成矿时代上看,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从早古生代至晚中生代的很长时间,而已晚中生代为主。但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分布有很大差异。单一的斑岩型铜(钼金)矿从早古生代延续至燕山期,而其他类型矿床均形成于燕山期。提示在大兴安岭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对于矽卡岩型和热液型矿床主要集中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区,而斑岩型矿床找矿则应同时注意古生代和中生代等构造岩浆活动区。  相似文献   

2.
<正>研究区地处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位于浙西北与浙东南两个一级构造单元衔接带北东端,江山-绍兴拼合带北西侧,分布有平水铜矿、桃红铜矿、中岙金矿和何山金矿等多个铜、金矿床,区内新老地层均有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岩浆侵入—火山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为铜金多金属矿床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和极为有利的构造环境,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程裕淇教授等地质学家提出的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对河北主要成矿区带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10个矿床成矿系列,12个亚系列,38个矿床式。河北跨华北地台与内蒙-大溢安岭褶皱系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由燕山台褶带,内蒙地轴,山西断隆等5个二级构造单元组成。  相似文献   

4.
陕西洛南马河钼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南马河钼矿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之纸房-永丰褶皱束中.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代一套经多期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影响的变质岩系,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构造活动强烈,燕山期花岗岩体广为出露.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附近北宽坪群长英质片岩中,明显受赋矿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的影响,并与桃官坪穹隆构造有密切关系.从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该钼矿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矿床,经进一步工作,有望形成中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5.
广西云开地区处于桂东南,是广西境内铅锌金银多金属重要成矿区域之一.区内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及其发育.矿产资源丰富,矿种类型较多.区域矿产受构造单元控制均呈北东向成群成带展布,各矿床(点)严格受其构造及岩性控制,并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矿产具有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作用多阶段、成矿时代多期性和长期性等规律.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实 《甘肃地质》1998,7(2):72-80
西秦岭地区处于极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复杂,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该区金矿床同其构造单元、断裂构造带、地层岩石、侵入岩浆岩一样,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从南至北依次为碧口—阳坝等6个成矿带。西秦岭金矿床具有类型复杂、控矿条件复杂等特点。其控矿因素主要是断裂构造,其次为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体和地层岩性。依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成矿机理,西秦岭金矿床共分为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混合热液型等3种成因类型。西秦岭的最佳找矿地区是德乌鲁—柴家庄及大沟里—安家岔—小沟里两个金矿带。  相似文献   

7.
一、区域地质背景 广西地处中国东南部大陆边缘活动带,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西部,是环太平洋构造域和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属华南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在多旋迴构造运动作用下,产生一系列隆起带和拗陷带,可划分为五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即桂北隆起带,桂中—桂东拗陷带,云开隆起带,右江褶皱带和钦州褶皱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每一构造旋迴都伴随有岩浆活动,以花岗岩类岩体分布面积最广,大致有五个北东向岩带和一个北西向岩  相似文献   

8.
1 矿床地抽鸡头山Mo-W矿位于长江下游池州市南约40 km处.矿区内发育主要构造单元-鸡头山背斜,背斜核部由中寒武系杨柳岗组地层组成;背斜因受构造岩浆活动侵入,南东翼地层缺失不对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辽吉朝古元古代褶皱带的构造演化分析,尤其对褶皱带南带内发育的典型构造组合及相应出现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系统构造分析,提出岩浆核杂岩是古元古代褶皱带早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构造型式.岩浆核杂岩主要由3种成分、性质、特点及变质演化不同的构造单元构成,即核部岩浆杂岩、外部的滑覆体壳及其间的幔部顺层韧性剪切带.岩浆核杂岩的构造分析,揭示出它们形成于褶皱带早期阶段演化的伸展作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对比老爷岭和太平岭两地区的地层发育、岩桨活动、构造运动、内生矿产、地球物理、地貌特征等的差异性、论证了同江—穆棱深大隐伏断裂的存在。同江—穆棱深大隐伏断裂是老爷岭隆起和太平岭褶皱带这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重要分界线。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洛南马河钼矿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之纸房-永丰褶皱束中。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代一套经多期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影响的变质岩系,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构造活动强烈,燕山期花岗岩体广为出露。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附近北宽坪群长英质片岩中,明显受赋矿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的影响,并与桃官坪穹隆构造有密切关系。从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该钼矿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矿床,经进一步工作,有望形成中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12.
张彤  许立权  赵静 《江苏地质》2015,39(3):404-414
内蒙古自治区以阿拉善右旗—乌拉特后旗—白云鄂博—化德—赤峰为界,划分为华北陆块和兴蒙造山系两大构造单元。由于多期次的构造变动和频繁的岩浆活动影响,致使全区形成极为复杂的构造格架,岩浆活动表现为多旋回、多期次的特点,特别是华力西期—燕山期大规模的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分布广泛,是形成金矿产的重要因素。全区已探明矿产地218处,其中大型矿床10处,中型矿床27处,小型矿床62处,矿(化)点119处。划分了18个矿产预测类型,确定5种预测方法类型。圈定最小预测区515个,其中A级最小预测区86个,B级最小预测区175个,C级最小预测区253个,100~2 000 m以浅预测资源量913 t。全区共圈定13个金矿找矿远景区,并对其进行了资源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13.
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地区,是已知锰矿床比较集中和进一步找矿的有利地带。在长逾165公里的狭长地带。已探明大型矿床1个,中型矿床6个,小型矿床和矿点多址信部分矿床、矿点已经开采利用,巴山锰矿带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新的锰矿资源基地。区域地质概况巴山锰矿带位于大巴山坳陷褶皱带,为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衔接部位。东侧似大巴山大断裂将其与南秦岭下古生界褶皱带切开;西侧以镇巴大断裂与扬子准地台两个次一级构造单元相接。(图1)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地区金铜等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昆仑地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其中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的洋-陆转换过程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具有决定作用.早古生代时期的喷气-喷流型矿床组合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的造山型矿床组合最为重要.万宝沟群、纳赤台群,马尔争组,下巴颜喀拉群地层控制着喷气-喷流型矿床组合的空间分布.晚华力西-印支期及燕山期侵入岩体控制了造山型矿床的分布.深断裂带、大型剪切带及其旁侧的褶皱及断裂-裂隙系统控制矿带、矿区、矿床和矿体.  相似文献   

15.
七宝山多金属矿床矿石特征和有用元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宝山多金属矿床产在新华夏断裂褶皱带与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区内断裂褶皱发育,岩浆活动频繁。以磷、硫为主的非金金矿和以铜、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矿产均较丰富。矿床中伴生的金、银、镓、锗、铟、碲、镉等贵金属和分散元素分別达到大型或特大型规模,从而提高了该矿床的经济意义。矿区地质概况 (一) 地层七宝山矿区位于永和—横山向斜的东端。向斜中心分布着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岩、白  相似文献   

16.
江西不同构造单元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位于中生代欧亚大陆板块构造岩浆活动带的华南陆块中部,横跨扬子、华夏两板块。由于受不同构造旋回演化,形成了不同时期花岗岩类,这些花岗岩类往往定位在构造活动带部位。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等矿产的重要成矿远景区带。尤其是燕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岩浆带特殊性和耦合性,构成了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期。由于不同构造单元内部地质结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成分组合、成矿物质来源有所差异,导致矿种、矿床类型在空间上定位不同,说明了成矿作用复杂性和耦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辽吉朝古元古代褶皱带的构造演化分析,尤其对褶皱带南带内发育的典型构造组合及相应出现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系统构造分析,提出岩浆核杂岩是古元古代褶皱带早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构造型式。岩浆核杂岩主要由3种成分、性质、特点及变质演化不同的构造单元构成,即核部岩浆杂岩、外部的滑覆体壳及其间的幔部顺层韧性剪切带。岩浆核杂岩的构造分析,揭示出它们形成于褶皱带早期阶段演化的伸展作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西成铅锌矿田矿物中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概况西成铅锌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地之一.矿田内的主要矿床规模大,储量集中,品位富,埋藏浅,可行性条件好. 矿田位于礼县-柞水华力西冒地槽褶皱带.古环境属主动型大陆边缘弧后盆地,这里的火成活动比较强烈.铅锌矿带分布在南、北两个火山活动区之间相对稳定的高地热流区,这些地区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相对较弱,可形成非岩浆成因的热卤水沉积-改造-再造型层控矿床. 矿区地层分为泥盆系下统(?)吴家山组,中统清水沟组和西汉水组,上统洞山组.西成地区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中国同位素地质年表的调研过程中,我们选择了甘肃肃北县西双鹰山—大豁落井地区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剖面,做了一些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工作,现整理于后。调研区东起大豁落井东6000米,西至西双鹰山。所测的西双鹰山(81Bd19)和大豁落井(81Bd18)两条界线年代剖面,相距约26千米。本区所处地质构造位置隶属天山—蒙古褶皱系北山褶皱带的双鹰山复背斜区,其四级构造单元为泽鲁木—大豁落山背斜褶皱束(图1)。该区的地层厚度变化不大,朱受后期岩浆活动影响,岩石仅为浅度区域变质。中上寒武统含化石丰富,并且能与新疆天山东部、浙西、湘西某区的相应地层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东一部分省(区),横跨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南部为华北准地台,北部为内蒙兴安褶皱系.南北两区的地质发展史、构造岩浆活动、沉积建造有显著不同.不同的构造分区,均产有丰富的山金、砂金和伴生金矿床.据初步统计,全区有金矿床数百处,它们的储量占全国金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产区.因此,研究该区会矿床的类型、分布规律,对指导找矿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