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客观世界中存在模糊性的一种数学方法。目前,不少气象台站已应用于业务预报、资料分析、农业气象和气候区划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应广大气象工作者及其他应用科学工作者的要求,在无锡讨论班讲义交流材料的基础上,汇编了《模糊数学在气象中的应用》一书。全书约17万字,编入论文14篇,其中以陈国范、曹鸿兴同志撰写的“模糊数学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一文为主。  相似文献   

2.
模糊数学自1965年问世以来,目前已渗透应用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我们于1984年应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决策方法进行“乙脑”流行预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图象边缘检测的模糊数学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有模糊数学方法实现图象边缘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对多幅实际图象进行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长期预报服务的需要,本文利用德清县局历年的梅雨等气象资料,选择了与梅雨总量相关的四个因子,运用模糊数学工具,建立隶属函数通过“连”、“交”运算,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个因子的作用,求算出当年的梅雨总趋势,为防汛抗旱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农业气象学角度,利用模糊数学方法,通过南京地区茶树生产气候适宜度的计算与分析,探讨了不同的郊县和郊区茶树种植的气候适宜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和分析了相应地区的茶树生长气候适宜态,讨论了在不同采摘期内气象条件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区茶树生长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农业气象学角度,利用模糊数学方法,通过南京地区茶树生长气候适宜度的计算与分析,探讨了不同的郊县和郊区茶树种植的气候适宜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和分析了相应地区的茶树生长气候适宜态,讨论了在不同采摘期内气象条件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模糊数学的发展,逐步引进到气象、农业气象预报中,并开始形成一种称之为模糊数学的预报方法。由于方法的新颖、灵活,在某些场合又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很是引人注目。本文着重介绍,依据模糊数学的特点如何选择预报因子、如何确定预报因子的隶属函数。  相似文献   

8.
马万庆 《气象》1982,8(4):22-23
最近,我们在做长期天气预报中,应用模糊数学对资料进行了处理,并结合“判别分析的非参数方法”得出了模糊集分类判别的预报方法。该方法主要是计算出各交点的距离,更切合实际地描述了空间点的分布情况,预报效果较好。 一、基本思路 在长期天气预报中,常常要做出降水量、温度等项目的分级预报。模糊集分类判别的预报方法是为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台风云状为什么呈“(?)”形及其与台风移向的关系。结果为地转风与热成风的相互作用是台风云状成“(?)”形的原因;台风的短期(24小时)移向,是朝云状“(?)”的短轴且云是顺转那段移动的。 一、云状“(?)”形的成因 台风云状呈“(?)”形,为我们气象工作者所共知,然而为什么是这样,至今还在探讨着。我们在此利用天气、动力学原理,从地转风和热成风(下简称为“两风”)相互作用关系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1970年,默里(Murray)将英国气象局的长期天气预报方法概括为“物理讨论”和“选择相似”两个方面: 1.“物理讨论”的主要项目是:海冰、雪盖和下垫面状态、海洋表面温度距平、北半球大气环流、天气气候、统计学与天气规则。一般来说,“物理讨论”主要是考虑大气环流及其下垫面的异常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试图去估价下垫面对未来大气环流变化的反馈作用。由于有卫星和飞机的探测,对前两项已能获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资料,但如何具体应用,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从科技论文的基本内容、层次结构和编写格式来看,其正文部分一般始于引言,止于“结论(或讨论)”。作者大多在科技论文结束部分用“结论”作层次标题,也有部分作者采用“结语”。要写好科技论文的结束部分,作者应当了解“结论”和“结语”在用法、写法上的区别。(1)概念不同。结  相似文献   

12.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模糊性的一种数学方法。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 L·A·查德首次提出了模糊集(FuzzySets,又译弗晰集)的概念,我国在1979年初才开始把模糊数学引用到气象中来,采用隶属原则和择近原则识别天气类型,用模糊聚类划分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并在应用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气象科学现代化水平日益发展,预报工作面临一个“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预报工作的发展,努力扩大天气预报服务经济效果,本刊从本期起,开辟“预报业务调整的讨论”专栏,对预报工作如何贯彻“八字方针”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杨忠恩  骆剑承  徐鹏炜 《气象》1995,21(4):46-49
讨论了应用NOAA-AVHRR资料提取水体信息的方法。采用1.2通道反射率数据构成的归一化植指数(NDVI)来识别水体,并初步提出了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取混合像元中的水体面积信息。  相似文献   

15.
大气科学委员会是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八个专门委员会之一,它的任务是讨论大气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协调”各国有关科研的规划。1973年11月在法国凡尔赛召开的第六届会议上,对大气科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钦州市春季低温阴雨结束期作模糊处理,用模糊数学方法选择预报因子,然后建立其多元回归模糊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带气旋业务资料、数值模式分析场等产品从大气环流、双台风作用角度简要分析了1006号强热带风暴“狮子山”奇异路径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同时存在的热带气旋“南川”和“圆规”所产生的双台风作用对“狮子山”路径有重要影响,并针对业务中的预报着眼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模糊数学方法在国内农业气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经应用的方法有模糊聚类、模糊综合评判、模糊相似分析、模糊决策等多种。模糊数学方法中的模型识别也是农业气象预报中最常用的一种预报方法。模型识别有模型识别的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两种。下面仅介绍模型识别的间接方法——贴近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测报是基础。如何提高测报质量是个重要问题。本期发表了陶亚敏同志“对提高地面测报质量的一些看法”一文,该文对提高测报质量,特别是提高看不见的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很好,值得一读。为提高测报质量,从本期起开辟“提高地面测报质量”讨论专栏。希望全区广大测报工作者和业务管理人员,踊跃来稿,就区、地、县三级测报业务管理工作如何改进;目测项目的质量怎样提高;场地标准化、仪器使用维护及提高测报质量的经验体会等方面,参加讨论。文体不限,来稿务求精炼,以不超过三千字为宜。相信,在全区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支持下“讨论”必将对提高测报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省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学习讨论会中,与会同志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以新“规范”有关技术规定为依据,经过讨论,初步统一了认识,现将有关问题综述于后,供学习、执行新“规范”时参考。这些认识不一定完全正确,主要还应以新“规范”及今后中央气象局和省局的正式文件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