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晚古生代时期准噶尔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具有一个动态分界,由北往南,从早至晚依次出现额尔齐斯、扎河坝-阿尔曼台和克拉麦里三条会骤板块分界线,与其相伴形成了冲乎尔-麦兹,阿舍勒、那林卡腊-喀拉通克、萨吾尔-加波萨尔和谢米斯台-北塔山等五个铜(钼、镍)成矿带。这些铜成矿带的成矿潜力和矿床类型与会骤板块分界的消减方式、规模及所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其中以与额尔齐斯俯冲带有关的阿舍勒铜(锌)成矿带和冲乎尔-麦兹  相似文献   

2.
新疆准北地区铜矿床主要类型控矿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北地区铜矿床已发现有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海相火山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陆相火山岩型,那林卡拉-喀拉通克铜镍矿带受控于海沟岛弧盆地内基性岩带的控制,岩浆分异程度对铜矿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海相火山岩铜矿受火山机构制约,常产出于海底火山喷发中心及附近洼地,将准北地区划分冲乎尔-麦兹铜多金属,阿舍勒铜锌,额尔齐斯铜(镍)金-萨吾尔-加波萨尔铜(钼)和谢米斯台-阿尔曼台-北塔山铜等五个具找矿前景的成矿  相似文献   

3.
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缘北准噶尔晚古生代沟弧带,是新疆重要的铜、镍、铁、金、钼等多金属成矿带,共划分出2个Ⅳ级矿带。通过对该成矿带地质矿产特征的总结,从矿带中矿床的时间、空间、矿床类型及规模的分布规律入手,分析成矿规律。成矿带中矿床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矿床类型以岩浆作用为主。中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中泥盆统查干山组、巴尔雷克组和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是带内Au,Cu,Fe的重要赋矿层位。铜镍矿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卡拉先格尔断裂与额尔齐斯断裂带交汇处是寻找成型矿床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4.
得尔布干成矿区(北片)矿产资源远景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得尔布干成矿区的黑山头以北地区(简称为"北片")由6个成矿带组成,即上黑龙江成矿亚区(Ⅰ)的恩和哈达-二根河金成矿带(Ⅰ-1)、龙根河-二十一站铜金成矿带(Ⅰ-2)、奥拉奇-瓦拉干金成矿带(Ⅰ-3)和额尔古纳成矿亚区(Ⅱ)的乌玛-八道卡金(铜)成矿带(Ⅱ-1)、吉拉林-富克山铜金成矿带(Ⅱ-2)、下护林-西吉诺铅锌银金(铜)成矿带(Ⅱ-3).为了评估该区金属矿产资源潜力,为今后勘查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找矿思路,论述了各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5.
西南三江锌铅银铜锑金成矿带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三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之一,锌铅银铜锑金等多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从西南三江成矿带范围、成矿地质条件、主攻矿种、矿床类型和矿产资源潜力等方面概述了西南三江成矿带的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西南三江成矿带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部,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结合带,大地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西南三江成矿带划分了与富碱性斑岩有关的金铜钼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碳酸盐岩—碎屑岩系有关铅锌矿床成矿系列和与碰撞造山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镍铬矿床成矿系列等二十个矿床成矿系列,主攻矿种为锌、铅、铜、银、金和锑,发育有斑岩型、沉积-改造型和MVT型等多种矿床类型。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和鹤庆北衙超大型金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多期多类型叠加成矿的典型矿床,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矿床地质特征。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最新成果,本文按预测深度汇总了西南三江成矿带锌、铅和铜等20种矿产的预测资源量,划分了青海多彩地区铜多金属、西藏夏日多—多霞松多铜钼、云南兰坪—云龙铅锌铜和云南鹤庆—祥云金多金属等24个成矿远景区,初步总结了其中13个重点远景区的主攻矿种、主攻矿床类型和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大地构造及地壳演化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阿尔泰位于西伯利亚板块西南边缘,阿尔泰褶皱系与斋桑-北准噶尔褶皱系的接合部位,分为霍尔宗-丘伊-哈纳斯、冲乎尔-青河、别洛乌巴-南阿尔泰、矿区阿尔泰和东卡尔巴-富蕴、二台6个构造建造带,14个构造建造亚带。区内地壳演化可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古陆壳形成阶段、早古生代被动陆缘壳壳增生阶段、晚古生代陆壳拉张破坏和挤压重建(增生)阶段及中-新生代相对稳定的大陆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形成的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由两个主要成矿系列-与海西期喷流(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和燕山期中本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成矿系列构成。文章综合分析成矿带形成的地球动力学及地球化学背景,以阐明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8.
哈勒尕提铁铜多金属矿床是新疆西天山北缘博罗科努多金属成矿带上的一个典型矽卡岩矿床,其成岩成矿时代此前尚无确切的年代学资料。作者通过对与成矿相关的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中锆石的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76.4±3.2)Ma和(365.6±3.5)Ma,表明其侵入时代为晚泥盆世,代表了晚古生代北天山洋向南部伊犁板块俯冲消减背景下的岩浆作用产物。矽卡岩矿石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368.9±3.1)Ma,加权平均年龄为(366±2)Ma,与成岩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哈勒尕提矿床与同一成矿带上的艾木斯呆依"可克萨拉铁铜矿床、莱历斯高尔-3571铜钼矿床等一起,构成了一个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铜钼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阿尔泰南缘和准噶尔北缘晚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均受古亚洲洋形成与演化的控制。晚古生代该地区经历了3个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阶段,同时伴有不同的多金属成矿作用。早泥盆世,由于古亚洲洋板块的俯冲,在阿尔泰南缘形成了一系列陆缘断陷盆地,并伴随以铅、锌、铜、铁多金属为主的矿化;同时,俯冲的古亚洲洋板块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埃达克岩及与其有关的铜矿床。随着板块俯冲的继续,中泥盆世出现了前弧盆地,并形成了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至石炭纪,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发生碰撞,在额尔齐斯缝合带附近出现了由于挤压作用而形成的金矿床,同时,在缝合带北侧(阿尔泰地区),由于壳型花岗岩的广泛发育,形成了稀有金属矿床。早二叠世,在额尔齐斯缝合带附近又发生了碰撞后的板内拉张作用,从而诱发了一系列与地幔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形成了以喀拉通克为代表的铜-镍矿化。因此,阿尔泰南缘和准噶尔北缘晚古生代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包括:阿勒泰南缘早泥盆世火山-沉积盆地内铅、锌、铜及铁多金属矿床和准噶尔北缘早泥盆世与埃达克岩有关的铜矿床;中泥盆世前弧盆地内的铜多金属矿床;石炭纪额尔齐斯缝合带内与碰撞有关的金矿床及稀有金属矿床;早二叠世与板内拉张有关的铜-镍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姚仲友 《地质与勘探》2018,54(6):1187-1201
巴布亚新几内亚陆缘火山岛弧成矿带形成于印澳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带,其演化涉及俯冲与火山岛弧(岩浆弧)的形成、弧陆碰撞与造山、俯冲陆壳折返、岩浆侵入、成矿作用等多种地质作用。该成矿带的铜金成矿时代比较年轻,成矿集中于23~12(Ma)、7~1(Ma)及0.5~0(Ma)三个成矿高潮期。空间上可以分为6个成矿亚带,分别为奥克泰迪-波尔盖拉成矿亚带、弗里达河-拉穆成矿亚带、海登山谷-凯利门戈成矿亚带、托鲁库玛-比尼山成矿亚带、瓦普鲁-伍德拉克成矿亚带、利希尔-潘古纳成矿亚带。成矿带主要铜金矿床类型为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矽卡岩-斑岩型。成矿受控于俯冲作用、弧陆碰撞造山作用、侵入杂岩体、褶皱和断裂、破火山口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运用Re-Os 同位素定年对赣北九岭-鄣公山多金属成矿带梅子坑钼矿床进行成矿年龄的厘定,获得5件钼矿石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为148.2~ 150.7 Ma,加权平均值为(150±1) Ma(MSWD=0.66),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48.9±4.4) Ma,指示该矿床的成矿时限为150 Ma左右,表明其形成与晚侏罗世中晚期的岩浆活动有关,可能与该时期由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而导致的持续挤压作用有关。结合该成矿带上的成岩成矿年龄,可推断该成矿带的形成不仅包括与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有关(约135 Ma)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应该还存在中侏罗世晚期以来(约150 Ma)由东亚岩石圈板块汇聚作用而形成的一定规模和强度的晚侏罗世成矿作用。该年龄的精确测定将对赣北九岭-鄣公山多金属成矿带找矿起到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祁连地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北祁连地区是华北板块和柴达木-祁连板块的对接地带,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构造成矿带,其内已发现铜,铅,锌,铬,钨,铁,金,钴锰等金属矿产地260多处,本文是研究了北祁连地区主要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含矿层位,成矿期,控矿构造等的基础上,结合北祁连构造演化特征,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区内主要金属矿划分为9个矿床系列,文中按时代顺序和概述了每一成矿系列矿床的基本特征,区域分布,主要成矿地质作用及产出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韩宁  江思宏  白大明  陈春良  刘源  康欢 《地质通报》2019,38(11):1920-1937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西段,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钼-铁-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等,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整个成矿带的矿床形成于20Ma,为短期构造成矿。空间上,斯雷德诺戈里斯基地区成岩成矿年龄有自北向南减小的趋势。目前,该矿带成矿模型主要为板块折返模型,在板块俯冲的过程中,受非洲和欧洲板块之间的远程作用力的影响,俯冲角度逐渐变陡,导致上地幔和软流圈物质上涌,并伴随上盘的伸展,熔体上升到浅部层位形成相关的岩体和矿床。伴随着板块折返,岩浆侵位轨迹南移,导致斯雷德诺戈里斯基和蒂莫克地区自北向南成岩成矿年龄逐渐降低。该成矿带与国内冈底斯成矿带具有相似的矿床类型和成岩年龄空间分布特征,在成矿时代、成矿构造环境上不同。  相似文献   

14.
成矿带位于北秦岭北部晚元古代-早古生代裂谷带南缘的变质火山岩区,受油房-皇台断裂的次级分支断裂及燕山-印支期的侵入岩体及次火山岩脉的联合控制,成矿地质条件与甘肃白银厂铜-铅-锌矿田相类似,成矿带内地表已发现多条铜-铅-锌矿(化蚀变)体,找矿潜力较大,只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有望找到与白银厂铜-铅-锌矿田相类似的大型一超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1成矿地质背景卡拉盖雷铜金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伊犁微板块之伊犁裂谷带南缘,那拉提构造带境内西段。那拉提成矿带主体为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北部还包括伊宁部分中央地块。缝合带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及塔里木板块之间,那拉提南、北缘断裂分别为南、北两界。古板块的多次裂解、拼合,形成了成矿带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6.
地质界追寻华南洋的研究已有40年历史,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中国区域地质志·江西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及《华南洋?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与成矿》专题对中新元古代华南洋的地质特征与相关地质构造及成矿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凭祥?歙县?苏州结合带与金沙江?红河结合带在河内市北面相连,为中新元古代华南洋的消亡潜没地带,构成了扬子板块与新厘定的华夏?东南亚板块分界(简称金沙江?红河?歙县?苏州结合带),现今是一条向南弯曲的纬向构造带;华南洋是扬子古板块与华夏?东南亚古板块间的中新元古代大洋,约闭合于820± Ma,板块碰撞发生了晋宁运动,扬子陆块与华夏?东南亚陆块基本固结,并连为一体;该区印支期以来为欧亚板块重要组成部分,新元古代晚期815± Ma至早古生代形成华南裂谷系,晚古生代以来先后受特提斯构造域、古太平洋构造域复合形成了中国南部及邻区高原、大陆、海域、岛弧的地质构造格局;在华南洋潜没地带的基础上经不断发展演化形成了以S、I型两大岩浆成矿系列为特色的钨锡铜金多金属贵稀金属“金沙江?红河?钦州湾?杭州湾”巨型成矿带。   相似文献   

17.
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成矿带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夕卡岩-斑岩-热液脉型Fe、Cu、Mo、Pb、Zn成矿系统,是在晚古生代北天山洋向南部伊犁板块之下俯冲消减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形成的。与成矿相关的中酸性岩体侵位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石具有高硅、富碱且富钾、准铝质-弱过铝质的Ⅰ型花岗岩特征,其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以及高场强元素亏损,显示俯冲带岛弧岩浆作用的特点。夕卡岩型铁铜矿床主要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与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内外接触带,斑岩型铜钼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的顶部以及与志留系细碎屑岩的接触带附近,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则产于远离岩体的志留系细碎屑岩的构造破碎带中。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及其所分泌的气水热液,成矿时代与中酸性岩体的成岩时代相近,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根据成矿系统形成后的保存和变化情况,认为在3571铜矿区的深部具有斑岩型铜钼成矿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18.
新疆西昆仑金(铜)矿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塔里木西南缘的木吉-大同一库地金铜成矿带是西昆仑地区重要成矿带,带内金矿主要产于碳质千枚岩、碎屑岩及绢去母石英片岩等岩石中,受韧性剪切带及构造蚀变带控制。铜(金)矿化与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关系较紧密,金铜找矿以海相喷流沉积型铜(金银)矿、斑岩及夕卡岩型铜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及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为主,根据金铜成矿环境分析,认为该区的金铜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柞水—山阳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柞水-山阳盆地发育热水沉积岩和复理石建造,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是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目前,在泥盆系碳酸盐岩建造内发现了Ag—Pb-Cu—Zn矿床,但众多化探异常尚未评价,故找矿潜力较大。笔者认为.在银洞子-桐木沟菱铁银铅锌铜金成矿带、东川-小川铅锌铜金成矿带以及沿山阳-凤镇断裂发育的铜金镍钼(钴)成矿带内,具有寻找热水沉积(改造)型多金属矿、钠长角砾岩型金矿、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及斑岩一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前景。其中.凤镇断裂北侧干沟-万丈沟-双元沟-土地沟一带、南侧李家砭-冷水沟-张氏沟口一带和穆家庄-肖台地段应是找铜的首选靶区:穆家庄铜矿和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等矿床的外围和深部也具有寻找新矿床或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重新认识中国斑岩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40,自引:10,他引:40  
根据中国大陆洋陆作用的关系和造山带的演化,重新划分了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域和成矿带,将其分为古亚洲、北部特提斯、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4个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又分为华北陆块北缘早-中古生代成矿带、哈萨克斯坦地块东北缘晚古生代成矿带、哈萨克斯坦地块南缘中晚古生代成矿带、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晚古生代成矿带。特提斯北部成矿域分为中咱地块西缘晚三叠世义敦成矿带、羌塘地块(昌都-思茅地块)北缘古近纪玉龙成矿带、塔里木地块南缘晚古生代-新生代成矿带、扬子地块西缘古近纪成矿带。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分为班公错成矿带和冈底斯成矿带。环太平洋成矿域分晚中生代活动陆缘成矿带和台湾古近纪-新近纪岛弧成矿带。综合分析中国大陆地质演化史与斑岩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对中国斑岩铜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