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今年10月28日,黑岩大助教授逝世一周年了。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哀悼这位杰出的冰雪学前辈。 黑岩教授1916年9月6日出生于日本高知县,1934年3月毕业于高知工业学校,1940年3月毕业于东京物理学校,1943年5月进入创办不久的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工作,1975年起任该所所长直到1980年4月退休。  相似文献   

2.
赴德国、捷克地质考察简况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赵凤民、胡绍康、黄志章和核工业中南地勘局郑大瑜、刘翔于19934E10月21日至11月7日期间对德国、捷克的铀矿冶公司和一些大学、研究所进行了访问,对波希米亚地块上的主要铀矿床进行了考察。所到单位都受到热情...  相似文献   

3.
按中美1987年联合考察火山地质的协议,应中国地质大学和吉林省地矿局的邀请,著名火山地质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地质—地球物理系教授乔治·沃克(George P.L.Walker),美国得克萨斯州Sul Ross大学地质系主任詹姆斯(Jallies Leslie Whitford-Stark),美国爱达荷州大学地质系副教授麦克(Michael Owen Mc Curry),于1990年7月20日至8月5日在吉林省白头山、龙湾、伊通等地进行了火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规律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地质学会、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长春地质学院矿床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矿床专业学组共同发起,吉林省地质学会负责筹备的第一届全国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7月15日—20日在长春举行学术报告与讨论会,7月21日—24日赴长白山考察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宝石地质。 来自全国16个省市、40个单位的代表83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98篇论文(摘要),有32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裴荣富研究员致开幕词,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张秋生教授作总结报告。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张贻侠教授、吉林省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5.
应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邀请,笔者陪同郭承基教授于1985年9月28日至10月25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28天的访问。我们先后考察了日本地质调查所、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京都教育大学、奈良教育大学、大阪大学等单位,会见了增田彰正、藤井纪之、森本信男、山本俊夫、小泉光惠等五十多位日本学者,郭承基教授作了两场学术报告,与日本学者举行了多次座谈,交换了大量文字资料和图件。此外,还参观了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实验室,所到之处受到  相似文献   

6.
《地质论评》1987,33(6):588-588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区域地质及区域成矿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地质学会等单位发起,吉林省地质学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7月16日至20日在长春召开。7月21日至2日与会代表赴长白山进行了新生代火山岩及火山地貌景观考察。  相似文献   

7.
应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和杜伦大学D.Hutton博士的邀请,洪大卫(地科院矿床所)、郑基俭(湖南省区调队)、周良忠(江西省区调队)等一行三人,于1988年5月8日至6月20日访问了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在D.Hutton博士等人陪同下,中国地质学家先后考察了苏格兰Striontian、Ardnamurchan及爱尔兰Donegal、Ox山脉等花岗岩体。同时,还访问了伦敦皇家学会,英国地质调查所、杜伦大学和都柏林大学,并会见了著名学者W.S.Pitcher和H.Holland教授、J.Cobbing博士及其他英国朋友。  相似文献   

8.
应铁道部邀请,以美国冻土协会主席布朗博士和国际冻土协会副主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裴韦博士为首的美国冻土工程代表团一行15人,于1984年7月15日至8月1日来国访问。他们先后访问和参观了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牙克石林业勘测设计院、齐齐哈尔铁路科研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和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现场考察了大兴安岭牙林铁路沿线的多年冻土和冻土观测站。  相似文献   

9.
陈继荣 《岩土力学》2004,25(9):1367-1367
2004 年 6 月 13 日~6 月 22 日,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冯夏庭所长、刘泉声研究员和张程远博士一行三人应邀赴欧洲参加DECOVALEX 工作会议,同时访问考察了相关的科研机构、大学的核废料处、天然气储存研究室。 DECOVALEX 是国际性的研究项目——Development of Coupled THM Models and Their Validation Against Experiments 的缩写。由加拿大、芬兰、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瑞典、英国、美国和欧盟等国的放射性废料处理部门和一些国际知名的权威专家组成。瑞典核能监察署为该项目的组织机构,协调人是井兰如教授。目前大约有 …  相似文献   

10.
最近,应联合国大学*邀请,由国家地质总局派出考察小组赴冰岛进行地热考察。在考察中,对冰岛纳马菲亚尔,克拉弗拉,亨伊尔,大喷泉及雷克雅内斯等著名地热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并参观了火山、地震及断裂活动等有关监测仪器。在地热采暖利用方面,访问了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冰岛第二大城市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建设、实现中心的目标,发挥中心的功能,由中国地质科学院董树文副院长为团长的4人代表团(董树文、姜玉池、袁道先、曹建华)于2009年2月14日至24日赴欧洲访问,参加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学计划(IGCP)科学执行局第37届会议,并对瑞士纳沙泰尔大学水文地质中心和奥地利格拉茨水资源管理水文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2.
赴英考察花岗岩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利物浦大学W.S.皮切尔教授的邀请,由伦敦皇家学会资助并在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支持下,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两位同志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一日赴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进行为期四周的花岗岩考察。W.S.皮切尔教授为这次考察做了精心的安排,并亲自带领他们在爱尔兰多内加尔地区进行了十四天野外考察,系统介绍了多内加尔地区二十年来花岗岩的  相似文献   

13.
日本神户大学大学院主任教授、工学博士樱井春辅先生偕夫人于1984年11月29日至30日来我所访问。樱井教授在我所访问期间,除参观实验室和进行座谈外,还进行了讲学。他介绍了神户  相似文献   

14.
赴加拿大考察先寒武纪地质,属于中加两国政府间科技协定,两国政府间对等,相互派遣代表团考察各自对方的先寒武纪地质,78年加方先寒武纪地质代表团来我国访问,这次我们先寒武纪地质代表团回访了加拿大。代表团于6月16日离京赴加。到9月9日返京,往返共83天。代表团自6月17日踏上加拿大领土,到8月31日离开加境,在加共76天。在此期间内,代表团到处受到加方的热情友好的接待。加方为我们安排了相当紧凑的考察日程,从西到东,由北而南地先后考察了五大湖区的Abitibi绿岩带、休伦超  相似文献   

15.
张伟 《探矿工程》1988,(6):64-66
联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深钻和采油技术研究所所长、工学博士C·马克斯教授于1988年5月20日至6月3日,应地矿部邀请,在我国进行了访问和讲学。  相似文献   

16.
由陕西地矿局第一水文队提交的大骨节病研究报告,于一九八八年六月六日在西安通过评审。来自国内地学、医学界的10名专家教授一致认为:本项研究达到国内原生环境水文地质同项研究的先进水平。 陕西是我国主要大骨节病重发病区,全省共有大骨节病  相似文献   

17.
由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质学会和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联合召开的国际性金矿地质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5月17~20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会议分两个阶段,17~18日学术报告,19~20日赴四平考察山门银矿。  相似文献   

18.
<正> 著名地质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前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一级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现任理事长程裕淇教授,1912年10月7日生于浙江省嘉善县城。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193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33年至1935年任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35年至1938年赴英国留学,在利物浦大学地质系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其间曾赴北欧三国考察变质地质,又去瑞士巴赛耳大学矿物岩石系短期学习和野外地质考察。回国后历任地质调查所矿物岩石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经济地质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19.
应澳大利亚康辛里奥廷托有限公司(Conzinc Riotinto of Australia Limited,简称C.R.A.)的邀请,冶金工业部赴澳、巴黄金矿山技术考察团于1979年11月21日到12月20日访问了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在澳大利亚考察了本迪哥、巴拉腊特等三个金矿床和六个金矿点;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考察了潘占纳、瓦乌铜金矿、金矿和三个金矿点.现将考察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和南斯拉夫两国政府科技合作协议,冶金部赴南斯拉夫地质科技合作组于1981年5月间访问了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地质局(Geozavod)及其所属金属矿物原料研究所和地球物理探矿研究所,以及贝尔格莱德大学地质采矿系;考察了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波尔、大克利维利、马伊丹佩克和马其顿共和国的布奇姆铜矿.本文介绍南斯拉夫斑岩铜矿的成矿地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