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及在昆明东川城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泥石流危险范围模型实验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并进行了误差分析。以昆明市东川城区后山3条泥石流沟为例,运用该模型对其危险范围进行了预测分析,为东川城区泥石流防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决策者满意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决策者满意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分别给出构造定量指标的基于决策者满意度的满意度函数模型和定性指标的集对满意度函数模型.以某保险公司为例,对其分公司培训部培训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和结果分析,并讨论了该决策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任务教学法和难题教学法为理论基础,研究了在学科教学当中,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动态网页数据库的知识体系.从实践层面上分析了网页数据库教学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的若干原则.在实践层面上,为同行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课程模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双重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使对断层构造的研究提高到定量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面积(2D)或体积(3D)是均衡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学手段对盆地的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地下构造的原始几何形态,迅速提供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其解释一般有问题),为深刻认识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果也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定量计算构造伸缩量等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理论教学—强化实验教学”模式在生物饵料培养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合理安排实验课顺序及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等途径改革教学方法。通过问卷对此教学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生物饵料培养的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对现实世界进行高度抽象化的表达过程中,许多学者和机构提出了多种空间数据模型(或称之为空间数据结构)。文章首先总结了现有模型所使用的基本几何要素,并对其利弊进行了讨论;然后总结了使用这些几何要素进行组合、扩展以构建更为复杂的空间实体的理论即空间数据建模理论,同时也对不同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笔者随后以4维空间为基础,从空间内嵌的角度去思考不同维度下的空间构成,得出了3维空间的最简基本要素,并通过对比相关文献对geometric primitives的中文翻译将其命名为"几何基元"。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3维几何基元构成空间实体的数学表达本质,论述了依此几何基元构成的空间实体之间基本拓扑关系的表达方法。最后笔者设计了一套数据结构以系统构建空间数据模型,该模型有利于实现3维空间数据库,可为形成3维数据资产提供基础。本文的结论认为,该3维空间数据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体3维和表面3维的模型一致性问题,提供了结合"地学3维"和"3维数字城市"等不同应用系统的途径;同时可将当前的2维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扩展到3维;另外还可以为3维空间分析和专门的3维渲染引擎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课程学习和思政育人脱离、课程知识和工程应用脱节、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脱钩等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课程改革内容及相应措施,阐述课程改革执行情况和效果。实践证明: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升,契合了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望为地理信息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哈尔滨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范围得到重视。层次分析法把要解决的问题分层系列化,即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反馈地震计的反馈模型推导传递函数,并将其频率特征分解为低频端和高频端两部分。基于反馈模型中低频端频率特性的二阶高通滤波器传递函数,提出低频截止频率扩展的方法,包括降低机械固有角频率ω0、增加摆的质量m、降低灵敏度Sv、增大反馈线圈阻值或减少线径、选用更高电阻率的线圈材料、使用更弱的磁场。通过井下反馈地震计实验,验证了其低频端扩展与理论推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理论教学-强化实验教学”模式在生物饵料培养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合理安排实验课顺序及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等途径改革教学方法。通过问卷对此教学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生物饵料培养的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在土地定级估价中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树算法。通过对其研究,将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土地定级估价,并介绍了基于Visual C^++ 6.0和ESRI公司的MapObiect 2.0组件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可视化交互空间数据挖掘土地定级估价原型系统。系统采用决策树方法作为数据挖掘方法的基本算法,采用训练与学习相结合实现土地定级估价。阐述了基于决策树空间数据挖掘土地定级估价的系统模型,系统总体框架、主要模块、系统界面及系统实现定级估价的工作流程。该方法是对土地定级估价方法的一种新的探索,是对土地信息系统开发的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土地信息系统智能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划定(简称"三区"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利用有限的国土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主要根据区域内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构建指标体系进行"三区"划定,较少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纳入"三区"划定过程中,使得划定结果在指导实践过程中缺乏前瞻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结合指标体系评价与决策树特征挖掘的"三区"划定方法,并以武汉市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在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的基础上进行"三区"划定。通过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合理性。研究发现:①不同情景下的"三区"空间在规模、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异,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纳入"三区"划定过程中确有必要;②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三区"空间的差异主要出现在三类空间的交界区域,这些区域是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关注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判定树归纳分类法的概念及基于ID3算法的基本策略,给出通过最高信息增益构 造判定树的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分类的预测模型,对判定树归纳分类法的具体应用给出了实例并作 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机器学习模型广泛应用于区域性滑坡易发性分析。模型的选择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准确率和稳定性。现有滑坡易发性分析模型对比研究侧重模型的预测精度。模型的稳定性和数据量敏感性对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评估同样非常重要。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蔡源流域为研究区,以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为验证区,从预测精度、稳定性和数据量敏感性3个方面深入对比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决策树模型在滑坡易发性分析中的效果,主要结论如下:① 在逐渐增加一定数量训练样本的过程中,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的增长率更高。在蔡源流域内,当训练样本数量增加10 000时,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上升5.22%,CART决策树模型的预测精度上升2.11%。② BP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高于CART决策树模型,且较为稳定。在100组数据集上,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验证集预测精度的均值和验证集滑坡样本预测精度的均值分别为81.60%和84.86%,高于CART决策树模型的72.97%和76.59%。与此同时,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应预测精度的标准差分别是0.32%和0.37%,小于CART决策树模型的0.35%和0.67%。③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的滑坡易发区相比CART决策树模型,更接近实际滑坡的空间分布。最后,北川县的验证实验也出现了相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Guangxi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QUANTITATIVEEVALUATIONANDREGIONALIZATIONOFTOURISMRESOURCESINGUANGXIHaoGezong(郝革宗)GanYongping(甘永萍)HuHaichi(胡海驰)DepartmentofGeo...  相似文献   

16.
Since the 1970s foreign and Chinese scholars have researched into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by mathematical method early or late and made great progress. Guangxi is in the south of China and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with picturesque scenery. In this paper, Guangxi’s tourism resources ar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by method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irstly a modular tree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tourism resources of Guangxi is set up and weighted values of evaluative factors are defined by method of consulting experts. On the basis of a great amount of data from investigation, synthetic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heir order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22 cities and counties in Guangxi are calculated. Then,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Grangxi are divided into 6 regions and their development orientations are described by a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study would be helpful to the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of Guangxi.  相似文献   

17.
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严重滞后出现了“信息爆炸”的现象。因此,由于地学数据多源性的特点,如何集成量纲不一,形式多样,既有定量数据,又有定性的文字描述,经验性和知识性的地学数据并使之帮助决策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讨论两个空间数据集成和决策支持方法:模糊证据权重和加权逻辑回归方法。与传统地学数据集成和空间决策支持方法如判别分析和其他多元回归不同之处在于,这两种方法在解释变量是连续和类别变量混合模式的情况下或响应变量取两类值的情况下处理的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GIS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农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建立了一个基于Web GIS的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原型 ,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粗糙集的交通道路与城镇用地扩展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道路是城镇用地扩展的重要驱动力因素之一,对城镇用地的扩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城镇用地的扩展也不断地对交通道路的发展提出新的需求。目前,众多的数理方法和空间模型已用以研究交通道路与城镇用地扩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了更加有效地分析交通道路与城镇用地扩展的作用关系,以更加有效地研究交通道路与城镇用地扩展的相互作用程度和模式,需进一步探索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本文利用粗糙集理论,以广东省城镇化问题为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交通道路与城镇用地扩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使用粗糙集抽取的反映交通道路和城镇用地扩展的决策规则可以有效地反映交通道路与城镇用地扩展的关系,对于城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