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成果,对采集的3138件样品中Cu,Pb,Zn,Au,Ag,W,Sn,Mo,Bi,As,Sb,Cr,Co,Ni共14种元素进行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Au,Ag,Cu,Ni是区内最有找矿潜力的成矿指标元素;聚类分析所划分的4类元素簇群,主要与中低温成矿元素、阿尔金南缘断裂、蛇绿混杂岩相关,通过因子分析得到Ni-Cr-As-Sb-Cu-Bi,W-Bi-As-Cu,Bi-W,As,Ag-Zn-Pb,Cu-Bi-As共6类元素组合。其中Cr,Ni,Sb,Cu,As,Bi组合反映出与低温热液活动和断裂构造活动有关;Cr,Ni元素的富集主要与研究区内叶桑岗蛇绿混杂岩带关系密切;Ag,Pb,Zn组合则与地层低温热液元素局部富集和断裂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划分出2个找矿远景区,并指出了研究区内以金、铜、银、镍为主要优势矿种,铅、锌为潜力矿种。  相似文献   

2.
在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万第幅、朱吴幅、乳山寨幅、行村幅、海阳县幅、留格庄幅6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丰度特征、富集与离散特征、元素在不同地层单元中的特征值、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Au,Ag,Cu,Pb为区内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根据地质成矿条件及综合异常分布情况,划分了5处成矿远景区:分别为八夼-小疃地区Au成矿远景区;小纪镇地区Cu,Au及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大黄家地区Pb,Zn,Cu成矿远景区;留格庄地区Au,Cu,Pb,Zn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盘石店镇地区Pb,Mo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区,水旺庄金矿床是招平断裂带上近年来探获最大的深部特大型金矿床,首次采用构造叠加晕方法开展深部成矿预测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前人地质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水旺庄金矿床开展钻孔化探数据测试分析。研究表明:矿体中共同元素组合是:Au、As、Sb、Ag、Cu、Pb、Zn、Bi、W;特征元素组合是:As、Ag、Cu,其中Au为主要成矿元素,Cu为主要的伴生元素。以26勘探线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构造叠加晕理论分析可知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为As、Sb、Hg;近矿晕特征指示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特征指示元素为Bi、Mo、W。建立了水旺庄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进行了深部矿体预测圈定预测靶区3个。  相似文献   

4.
地球化学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球化学元素在复杂的成矿过程中的组合及演化特征,从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微观信息。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沂源县鲁村镇崮山村地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与中国东部岩石丰度对比,研究区岩石背景特征为Au,Ag,Pb,Sb,As,Hg元素富集,Cu,Zn贫化;与山东省土壤背景值对比,研究区土壤背景值中Au,Ag,Cu,Pb,Zn元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区内成矿元素组合特征表现为:Ag,Pb,Zn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强,其中Ag、Pb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反应出了组合成矿的可能性;而Au与其他元素几乎不具相关性,Cu元素与Ag,Pb,Zn元素均具有弱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成矿元素的富集与矿化过程大致可以划分3个阶段:Ag-Pb-Zn元素组合的富集与矿化;Cu元素的富集与矿化;Au元素的富集与矿化;反映出了该区多期富集或蚀变矿化特点。利用因子得分圈定元素组合异常,通过异常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特征,最终圈定找矿有利靶区,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准和热音苏木地区属古亚洲成矿域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省二连-东乌旗晚古生代-中生代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及多金属集中分布区。野外调查采集了地表岩石(打块)样品61件,化验分析Au,Ag,Cu,Pb,Zn,As,Sb,Bi,Hg,W,Sn,Mo,Cd,Co,Cr,Ni共16种元素。通过综合岩石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信息,分析岩石元素的含量、各岩石分区元素的含量、岩石元素富集离散等特征,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研究岩石元素的组合特征,对元素组合的物质属性进行判定,分析成矿性,指明了找矿方向,指出了该区具有寻找硫化物型的Pb,Cu,Bi有色金属矿产及与安山岩有关的Cd,Co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横河一带富集Pb、Zn、Cu、Au、Ag元素,圈出了多处综合异常.结合异常特征及所处地质背景,认为横河断裂带、小圈坪一带、落家河一带所圈综合异常规模较大,元素组合复杂,成矿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并类比分析了综合异常区内可能形成的矿床类型.为该区开展普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铅锌银金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东段。该区是一典型的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梯度交叉区,壳幔富含Pb,Zn,Au,Ag,W,Mo元素,为一元古宙一古生代裂陷槽,熊耳群、宽坪群、二郎坪群、耀岭河组火山岩系中的火山喷发Cu,Pb,Zn,Ag,Au矿(化)层;秦岭群、官道口群、栾川群、陶湾群滨海、浅海陆缘碎屑碳酸盐建造中强烈的火山喷(气)发活动形成的硅质条带(团块)硅质岩以及含Ag,Pb,Zn,Au矿化层状矽卡岩带,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使区内Pb,Zn,Ag,Au,W,Mo叠加富集体成矿,从而使东秦岭地区Pb,Zn,Ag,Au,W,Mo多金属矿床在区域分布、成矿空间、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招平断裂带是胶西北地区重要的金矿成矿带,该带上已发现多个特大型、大型、中型金矿床,金矿床的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该文对招平断裂带中段深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异常组合为Au,Ag,Cu,Pb,Zn,As,Sb,Bi,B,Hg,Mo,As,Sb,Hg为头晕指示元素;W,Bi,Mo,Sn为尾晕指示元素;近矿指示元素为Au,Ag,Cu,Pb,Zn。据此建立了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确定了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标志,为深部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青海省鄂拉山地区找矿远景,基于该区最新一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提炼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之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元素异常特征,认为该区主要成矿元素为W,Sn,Mo,Bi,Ag,Cu,Pb,Zn,Au,Sb;并指出该类成矿元素多在元古宙和古生代的地层中明显富集;主要成矿类型为矽卡岩型和热液充填型。结合已知成矿地质条件,最终优选出4个找矿远景区,为该区域提供了较明确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草帽山-基座山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燕山期铁、钨、银、金、钼、铜成矿带的北东端,呼玛县兴隆砂金矿区的南部。区内经历了漫长的沉积地层发育及多期次的强烈岩浆活动,分布有众多砂金矿床及岩金矿点,成矿条件较为优越。文章对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采集的样品分析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将11种元素划分成Ag,Cu,Pb,Zn组合类型、W,Mo,Bi组合类型、As,Sb,Hg组合类型、Au组合类型,总结了区内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并通过对各元素的平均值、变异系数、相关性及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认为Au元素含量高于全省丰度、变异系数为大(5.668),单元素异常强度高、浓度分带明显,为该区最主要的成矿元素,研究区是金成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